施罗德举行记者招待会谈中国之行
[1972年08月]
施罗德举行记者招待会谈中国之行
说在同中国人会谈时,双方一致认为在建交问题上存在任何障碍
【德新社波恩七月三十一日电】在一次谈到他为期两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行时,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基督教民主联盟副主席格哈德·施罗德博士于七月三十一日向报界说,他在北京同中国领导会谈时,双方一致认为,在马上建立外交关系问题上不存在任何障碍。这次会谈的结果有文字记载,而且签了字。
据施罗德说,联邦共和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与日本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一样,不需要用“正常化”这个词,而只是“简单地”用建立外交关系这个词。为此,没有什么严重障碍需要排除。
施罗德认为,波恩在联邦议院大选之前就同北京建立外交关系是适宜的。他用这种说法解释了这个建议的理由:如果关系问题成了联邦议院大选讨论的对象,那就不好了。
和一些猜测相反,施罗德没有从他的中国之行带回中国政府给联邦政府的书面文件。
联盟政治家在回答中国在使关系正常化方面的希望是什么时指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的国家很重视与世界生产、世界贸易和欧洲共同体的重要因素——联邦共和国——接触。
按照施罗德的话说,中国政府现在把北京过去曾批评过的东方条约看成是“事实”。没有进一步讨论这个议题。施罗德把东方集团对他的中国之行的批评看作是“有些不恰当的”。
【合众国际社波恩七月三十一日电】反对党基督教民主党的副领袖施罗德今天说,他这次访问北京使他相信,西德应该“尽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施罗德(六十一岁)是在对中国访问两周归来后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讲话的。
施罗德说:“我相信,在没有先决条件或限制的情况下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他说,他希望这件事能在竞选开始之前完成,竞选很可能在十月开始,因为西德的新选举预料在十二月三日举行。他说,“如果同中国的关系问题成为一个选举问题,那将是件糟糕的事。”
他说,在同周恩来总理和乔冠华副外长在北京会谈后,他签订了一项承认一个“一致的概念”的文件,根据这个文件,两国早日建立关系是‘‘可取的”。
但是他没有从北京政府那里带回任何正式的要求。他说,这必须通过勃兰特总理的政府处理。
施罗德说,鉴于中国在世界上正在变化着的地位,建立关系已经变得更加迫切了。他除了其它的因素外,还援引了中国被接纳进入联合国和尼克松总统访问北京这两件事。
【德新社波恩七月三十一日电】施罗德今天说,波恩和北京之间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大使的道路已经扫清。
施罗德说他和他的东道主完全一致同意,早日建立“融洽、正常的”外交关系的道路上没有障碍,而且这种想法已经“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并且签了字”。
他还说,他认为这件事应该在波恩今秋大选之前进行,从而把这个问题“排除出”即将到来的竞选运动。
这位前外交部长、议会外交委员会的现任主席在中国进行了两周访问之后回来的第二天举行的一次挤满了人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了上述这番话。
【美联社波恩七月三十一日电】反对党的一位主要人士今天要求波恩和北京迅速建立外交关系,他说,对中国进行的一次访问使他相信在走向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上没有什么障碍了。
施罗德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的意见是,我们需要建立外交关系,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而且我们需要在没有任何条款和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建立外交关系。”
他驳斥了苏联集团对他的中国之行提出的批评,他说,他的访问不是针对其他国家的,而是属于西德为创立“和平和进步”所作的努力的范围之内的。
他说,他和中国的领导人讨论的问题中包括在分裂的朝鲜走向重新统一方面采取的行动,而且他认为北京对这种发展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8.02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