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香港《新晚报》文章《完整汉尸轰动日本学术界》 [1972年08月]

  

  香港《新晚报》文章《完整汉尸轰动日本学术界》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八月七日刊登一篇凌明写的题为《完整汉尸轰动日本学术界》的文章,转载如下:
  
  中国最近在长沙附近发掘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汉墓。这一考古发掘工作上的极其罕见的重大发现,在日本也受到很大的注视。
  
  日本各大报除详尽报道北京广播的汉尸发掘经过外,还特请专家发表谈话,认为这是震动世界的珍贵发现。例如《每日新闻》的注解说,“从这座古墓出土的副葬品看来,这个古墓的主人属于汉朝惠帝时代的可能性极大,也就是说尸体是纪元前一九五年到一八八年时代的人物。副葬品上面的题字有‘轪侯’字样,那是惠帝二年(公元前一九三年)所封的王侯。打开中国的古代史来看,秦始皇即位是公元前二四六年,秦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帝国,秦始皇在公元前二一○年巡幸中死亡,各地随即爆发了大叛乱。争夺这个大帝国统治权的一个是楚项羽,一个是汉刘邦。在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对这一时代有详尽的叙述。纪元前二○二年刘邦即位为汉高祖,创立了汉朝,并以长沙为诸侯的封地。”
  
  《每日新闻》说:“汉高祖死(公元前一九五年)后,继位的便是惠帝,这个时代掌握汉朝帝国实权的是惠帝的母亲吕后。副葬品的题字‘轪侯’,是汉朝中央政权给长沙王侯所封的侯爵之一,死者当然是一个贵族的女性。
  
  “公元前二百年前后,在世界史上正是第二次马其顿(位于希腊北部)战争,马其顿军被罗马军战败,这年正是公元前一九七年。同一时期的日本,则是弥生文化的前期,中国的农耕技术经九州输入日本东海一带。”这就是说,当日本还刚刚传人农耕技术的时候,中国汉朝已经发展了灿烂的文化。
  
  上智大学东洋史学教授江上波夫对这具汉尸的出土发表感想,他认为,这具汉朝的尸体并非木乃伊。两千一百年前的尸体至今仍能保存完整的外形,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例子。
  
  他说,长沙附近是楚国的国都,也是文化发达的地方。据说长沙附近发掘出不少二千年前的古墓,这具珍贵的尸体恐怕就是从其中之一的古墓中发现的。他说,在高寒的西伯利亚地区也难以找到年代这样久远,还保存得这么良好的尸体,而像湖南这样地处南方的湿润地带居然能有保存得这样悠久的完好尸体,毫无疑问,首先归功于当时的保存方法。
  
  江上又说,当发现时,那尸体半浸在红水中。这红颜色可能是朱砂。这具尸体深埋在地下,又使用大量木炭和白膏泥密封,在当时来说,这可能是最好的保存方法,显然这具尸体的完整不是偶然保存得这样好的,而是有意识地保存下去,其中必有不少值得重视的奥秘。
  
  他说:“这具尸体的每一部分都值得详细的研究,对人类学是非常贵重的资料,同时从多数的副葬品中也能了解当时的各个方面。相信发掘尸体的这座古墓的附近还有不少其他的古墓。”
  
  京都大学考古学副教授樋口隆康说:“由于长沙附近的土质关系,这一带考古学遗物的保存状态非常良好。十五年前我到中国访问时,在长沙博物馆里,就看到从古墓中发掘出的尸体的肠和头发。但是像这次发现两千一百多年以前完整的女尸,则还是第一次。至于西汉时代的帛画,战前在中国曾经有一次出土,后来被美国弄去,现在仍保存在美国。然而,这一次长沙的汉墓中,又发现一幅美丽的帛画,从帛画的家史来看,当然是更加珍贵的古物了。”
  
  日本的考古学家、美术家、人类学家,在众口赞叹中国考古发掘工作这一极其重要的发现之余,大家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及早看到实物,并极愿在某种形式下参加研究。
  
  东京大学的关野雄教授说:“被葬人物身份之能够弄清楚,是由于上有墨书的证据。”至于那浸泡着近一半尸体的红水,他认为可能“是通过木炭和棺木而成为过滤了的蒸馏水一样的纯水,将朱砂(硫化汞)溶化,因而成为红水。尸体浸在其中,起了灭菌作用。”日本历史学家推断,棺椁的构造特殊,加上炭和白膏泥的巧妙运用,使内部完全与外部隔绝,空气不通,以及尸体浸在灭菌的红水中,各种因素创造出历两千多年而不腐的奇迹。
  
  学者们还认为,在日本德川幕府时代,一些藩王和将军死后也有用这种方法埋葬,即采双重的棺椁,外加木炭和石灰。这种方法在日本出现,可能是学自中国的。
  
  对于北京发表的覆盖在汉墓内棺上的彩绘帛画,日本学者也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例如“出光美术馆”顾问、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杉村勇造说:“这幅帛画太优秀了。这一文化遗物的出土将把中国古代、战国时代的美术史重新改写。”
  
  杉村教授说:“为什么极易风化的帛画能保存下来呢?回答这个问题的,当然是要从厚实的棺椁秘密中寻找答案了,连锯子也难以锯动的像樟木似的棺材,厚度在十五到二十厘米,这种棺木本身就有很好的保护尸体作用,这一次的棺木外面又有外棺、内椁一共六层,又埋在地面以下二十公尺之处,受不到外气、湿气的侵蚀,大概这就是尸体和帛画保存完好的缘故。”
  
  京都大学东洋美术史教授长广敏雄说:“这幅帛画上所画的一切地面、人间、天上的景物和内容,都是研究古代宗教史、美术史及古代文献的极其宝贵的资料。这幅帛画的设计和从前所知的古代帛画完全不同。画中的龙比前代的春秋、战国时代的龙更加工细,更加美观。帛的肩部的左右,配有弦月和太阳。用弦月表现月亮的手法是最古老的手法。在太阳日轮之下,看得出有北斗七星的七颗星星,恐怕是在表现星辰的设计上最古老的了。
  
  “除了龙一样的神兽之外,还有现实描绘的鸟和天马等,更令人惊异。纪元前大约二百年,中国不仅仅已经饲养出这样雄壮的马匹,而且还有从西域输入骨胳更加雄壮的马,东西历史交流的一端,从这幅画上也可以窥知一二。”
  
  从这座汉墓的出土,日本的考古学者对于中国政府重视考古发掘工作和保护文物的政策,更加推崇和赞赏。无论是多么重大的建设工程,在兴工中一发现有出土文物的可能,就立刻停工,请示当地考古科学机关转呈中央,直到中央派人加以仔细研究后再决定是否发掘或保存、迁移。在西安地区,许多人民公社都设有考古小组,随时保护文物。中国的群众也都养成了爱护古文物的风气。贵重的古文物出土后就呈报政府。这样一个由政府和人民密切合作的考古和发掘以及保护文物的政策,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8.16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