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南通社驻北京记者报道《中国同环境污染作斗争的方式》 [1972年07月]

  

  南通社驻北京记者报道《中国同环境污染作斗争的方式》
  
  【本刊讯】南斯拉夫《战斗报》六月二十九日刊登斯捷潘·普察克从北京发回的一篇报道,题目是《中国同环境污染作斗争的方式》《怎样变害为利》,摘要如下: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建设而产生的环境污染是中国最近也在积极研究的一个课题。近来,报刊写了许多有关污染问题的文章,特别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的污染问题。但同时,也有许多文章是谈中国如何“变害为利”,这肯定也是中国同污染人类环境进行原则斗争的形式之一。
  
  在上海南边的杭州,参观者在参观一家大型造纸厂时有机会看到处理废水的专门设备。从前,让这些水流进一条很大的灌溉渠,因此,水渠里的鱼死了,农民也抱怨说,水再也不适于灌溉了。于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彻底的研究,在灌溉渠的岸边建造了处理废水的设备,然后,用槽船把废水运到各个公社去沤肥,也用来当化肥使。“害变成了利”。
  
  今天在中国已有为数众多的这种和类似的车间、作坊及其他设施,把各种废物,乃至垃圾,进行分类和处理。这样,除了人类环境不受污染以外,每年尚可得到几十万吨的化肥和天然肥料,用矿渣和灰烬制成数百万块砖,各种农用药剂,甚至灭虫药剂,有毒的天然气被“征服”了,进行加工后,从废料中得到各种酸和其他某些可以重新利用的东西。
  
  由于“变害为利”,尤其是不扔掉任何东西而是一律加以收集、加工和重新利用已蔚然成风,中国还远远没有面临这种污染问题。虽然如此,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也在这里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目前在中国已有一些大工业城市被烟雾笼罩。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领海到处是鱼,报纸也不时报道有关捕鱼量逐年或者逐季增长的消息。中国不时大搞卫生—保健运动或者消灭苍蝇和其他昆虫孳生地的运动,同时进行荒山造林。这样一来,中国正在有组织地并通过人们集体的自我牺牲精神努力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取得了成绩,尽管在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谦虚地说尚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中国代表说,因此,我们希望学习在这方面取得更大成绩的那些国家的经验。
  
  这是中国几乎在一切方面都采取具有代表性的态度。中国不仅努力吸取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而且也尽量吸取其他国家和人民的经验和教训。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7.02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