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英国记者普林格尔报道我治黄工程 [1972年06月]

  

  英国记者普林格尔报道我治黄工程
  
  曾被称为“中国之患”的黄河驯服了
  
  【路透社郑州六月一日电】路透社记者普林格尔报道:曾经被称为“中国之患”的黄河已被驯服了。住在黄河两岸升高了的河堤下的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对黄河的数百年留存着的恐惧已经消失了。
  
  在河南省来说,这句话更是丝毫不差。河南省现有人口五千万,过去被称为“四灾”省——水灾、旱灾、蝗灾和党灾(即国民党军阀)。
  
  在过去三千年来,黄河改道不知多少次,其中二十六次改道都是在河南省境内,每次改道都带来灾难和死亡。虽然黄河流域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摇篮,河流本身却是千百万居民的坟墓。近百年来,黄河曾泛滥二百次,次次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六十岁的马工程师是负责治理黄河艰巨工作的人员之一。他们的工作是要把全长七百公里的河流控制住。
  
  马先生是一位体格坚实强壮的人,头发剪得短短的,说得一口河南话。和他一起站在护堤上,记者立刻知道这条河名现在是个误称。河水不是黄色,而是泥浊的棕色。马先生解释说,这是从中国西部多山省份带来的淤泥所致。
  
  黄河起源于青海,弯弯曲曲地急流注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然后进入中国古都洛阳平原。
  
  沿途带来的淤泥积聚在河床,使河水水位升高,高于附近农村水平六英尺至三十英尺之多。
  
  虽然这条河道有部分尚不能航行,但是许多河段可以看见帆船在“头上”扬帆而行。
  
  虽然马先生说他曾经参看过二千年前汉朝时代兴建在黄河上游的灌溉系统,但是驯服下游的工作以前从未有过适当的处理。
  
  即使在一九一一年清朝被推翻以后,治理工作也没有开始。从那时候直至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也只知道内乱和日本占领。
  
  一九三八年,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撤退,把郑州附近的花园口堤坝炸开,二十二个县份被洪水淹没。据这里的统计数字,日军的推进受到短时期的阻止,但是八十九万中国人因此牺牲了性命。
  
  整治黄河的计划是在一九五零年代早期开始的。黄河计划委员会成立了,新的运河工程也开始了。
  
  这项计划包括建筑一道共有四十六道水闸的“楼梯”,这项计划将要到这个世纪结束时才能完全实现。
  
  淤积既是这条河流的危险,也是它的肥沃之物。因为它把从西面山边所侵蚀的泥土带到沿岸的一片平原上,而这片平原的面积有两个法国那样大。
  
  在上游,为了防止泥土流失,已开始采取如植树等保存泥土的措施。为了发电、灌溉和控制洪水和淤泥,大型的水库也兴建起来。
  
  在郑州附近的河段最新的一项设计就是建造一座抽水站。
  
  马工程师解释说,这项工程也是像其他的工程一样,大部分是用人力进行。这项工程将为郑州的新萌芽的工业,为灌溉和为郑州居民使用而提供水源。
  
  虽然近二十年来没有发生过大水,但是上游下暴雨的时候,仍然有发生洪水的可能。马工程师说,一九五九年,河水已涨到历史空前高水位,但是控制洪水的措施已证明有效,河水没有溢过河堤。
  
  马工程师说,“在过去,住在沿河两岸的居民不能控制洪水,更说不上敢于使用它了。
  
  “现在我们可以说,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利用黄河下游的河水开路。最大的进步,就是使人民对黄河感情态度基本改变了”。
  
  他说:“以前这条河是非常有害的,很多人都害怕它,憎恨它,远离它。但是,现在,可以用另外三句话来形容他们对这条河的态度。
  
  “他们喜爱黄河,在漫长天旱的季节,依靠它的河水来灌田,并用它来为工业服务。”
  
  他说,人们已不再把黄河称做“中国之患”了。
  
  (原载六月二日香港《新晚报》)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6.08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