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美报刊登克拉夫特发自大寨的报道:《中国的奇迹》 [1972年05月]

  

  美报刊登克拉夫特发自大寨的报道:《中国的奇迹》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三月十八日刊登约瑟夫·克拉夫特发自大寨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的奇迹》。摘要如下:
  
  “学大寨”在中国是一个东南西北人人皆知的口号。连最迟钝的人只要到山西省的这个偏僻的山村参观几个小时以后也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大寨是中国的奇迹的一个生动的证明,是共产党政权在这个国家取得的最高成就的一个活生生的范例。它说明了这个政权为什么能够可靠地向七亿五千万人低价供应充裕的粮食的原因。
  
  这里周围的乡村的情景就是那种只有夏季才下雨、而且一下就是倾盆大雨的极其干燥的内陆地区的典型景象。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地,夹着一道道弯弯曲曲的山沟和峡谷,土地干得象炉灰。这种景象看上去就象是田纳西水利管理局成立以前的田纳西或者《愤怒的葡萄》所描写的时期的灰沙窝的电影布景。(《愤怒的葡萄》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恩斯特·斯坦贝克在一九三九年出版的一本小说,描写三十年代中期美国中西部草原干旱风沙地区农民受灾外逃的困苦情景,灰沙窝是美国人对中西部草原长期受旱灾和风沙灾害的地区的称呼。——本刊注)
  
  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上,大寨却另是一番乐园景象。它有八百英亩种植小麦、玉米和谷子的田地,这些地都是用石砌的护墙拦成的密密层层的梯田。一条五英里长的渠道把当地的溪水从田地旁边引走,构成一种简陋的防洪措施。还有一个大水库,可以可靠地保证水的供应。
  
  这些梯田曾经修了六次,又被暴雨或洪水冲垮了三次。
  
  据说,重建工作给村民们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据地方当局说,在共产党接管以前,该村每英亩的粮食产量只有七十五磅,半数的家庭处于饿死的边缘。而现在每英亩的粮食产量为八百磅,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基本的必需品。
  
  一九六三年,整整一周的大雨冲垮了梯田和村民们当时仍在住着的窑洞。陈永贵坚持要重新修盖。这一次是用石头砌房子,用巨大的石头砌成弓形的护田墙。
  
  不仅如此,他还拒绝了国家答应提供的援助。当地报纸报道了这件事情,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在一九六四年,毛主席提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
  
  从此以后,大寨在中国就得到了传奇式的名声。
  
  关于大寨的传奇式的故事是如此之多,以致现在大概已无法弄清楚这个村庄的实际变迁情况。但是,我的印象是,这种传奇式的故事与真实情况相距不远。
  
  在用午餐时,我同陈永贵谈了几个小时,发现他很有才智,精力充沛,讲话的时候不用这个国家许多人一开口就满嘴都是的那些特殊用语。
  
  在中国各地都可以看出粮食是充足的。现在这样的情况已有将近十年之久了。几乎可以肯定,之所以能够这样迅速地摆脱饥馑的时期,是由于各级共产党人提倡兴建了公共工程——大水坝的灌溉渠道、大江河两边的堤岸、植树造林计划以及重建村庄。
  
  因此,我得到的印象是:大寨是这个国家各处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真实的样板。
  
  而且,由于这种改善同公共工程有着这么密切的联系,而且公共工程的修建有赖于旧土地所有制的消灭,因此,我很难设想任何别的政权会能够如此迅速而有效地实现对乡村的这种改造——这种真正的中国的奇迹。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5.08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