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香港《新闻天地》报道:《台湾、盛宣怀和钓鱼台》 [1972年04月]

  

  香港《新闻天地》报道:《台湾、盛宣怀和钓鱼台》
  
  通过清朝的一封诏书和有关资料证实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领土
  
  【本刊讯】香港《新闻天地》二月十二日一期刊登该刊记者欧予和的一篇报道,题为《台湾、盛宣怀和钓鱼台》,摘要如下:西太后沼赏钩鱼台
  
  住在纽约的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徐逸女士告诉本刊记者说:钓鱼台岛和黄尾屿、赤屿三个小岛,她具有所有权。因为在清朝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年),慈禧太后当政时,曾经把三个小岛赏给她的祖父盛宣怀。
  
  盛宣怀取得那三个小岛的原因,是由于当年慈禧太后患有风湿病,各种医药无效,由于盛宣怀经营的广仁堂所监制的风湿性特效药,医好了慈禧太后的风湿病,慈禧在满怀高兴之下,下诏把钓鱼台等三个小岛赏给盛宣怀,作为采药之用。
  
  徐逸女士说,钓鱼台岛上,盛产海芙蓉(亦名石苁蓉),而海芙蓉是她家所特制的风湿药丸中最重要的一味药。
  
  徐逸女士的原名是盛毓真,是清朝邮传部尚书——相当今日之交通部长
  
  盛宣怀的孙女,后来过继给前驻加拿大大使徐淑希为女儿,乃改名徐逸。她因长期居留美国,并具有美国国籍,所以她也是具有双重国籍的华裔美国公民。因此在钓鱼台争执发生后,她曾默默的聘请律师向美国国务院及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备案,要求美国承认她对钓鱼台的所有权。不久以前,他并向中华民国有关当局就她的所有权问题备案。
  
  徐逸女士在接见本刊记者时,展示清朝西太后给她祖父盛宣怀的诏书,以及他父亲盛恩颐写给她的两封信,和钓鱼台地图的影印本。那两封信中,说明清朝西太后赏赐钓鱼台的经过。诏书原文
  
  “皇太后慈谕:太常寺正卿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有效验,据奏原料药材,采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该卿家世设药局,施诊给药,救济贫病,殊甚嘉许,即将该钓鱼台、黄尾屿、赤屿三小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其深体皇太后及皇上仁德普被之至意钦此
  
  光绪十九年十月”
  
  诏书上钤有“慈禧皇太后之宝”。诏书文中皇太后慈谕太常寺正卿,太后之下盖有“御赏”两字篆体印章。
  
  徐逸女士的父亲盛恩颐并给她女儿寄来一份钓鱼台地理图说的原文是:
  
  “钓鱼台、黄尾屿、赤屿小岛,位于台湾基隆外海,孤悬海中,向无居民,为台湾北部渔民栖息之地,虽归我家,亦仅采药,而未知经营,清末我家曾就赵介山公之副使李鼎元公之使琉球,录派人步测,有图稿藏于愚斋图书馆中,民国十六年忽认盛氏产业为逆产,上海租界外之财产,全遭查封,后虽获启封,经理人员,悉已散尽矣。愚斋图书馆存稿存书,余已全部捐赠国立交通大学,即先父手创之南洋公学也,此图亦为存件之一。”盛恩颐的第二封信
  
  徐逸于台湾光复后,民国三十五年和她的弟弟盛儒旌赴台湾定居,并在台北购置财产,于是他的父亲写了一封信,并把“诏书”和“钓鱼台地图”寄给他们,并要她到钓鱼台去看看。寄信的日期是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五日。
  
  “台湾外海有三小岛,曰钓鱼台、黄尾屿、赤屿,皆无人荒岛,见于出使琉球使者赵文楷介山公之记述。此三小岛,虽属荒岛,然盛产药草,当年吾家盛时,在烟台、沪、常(州)三处,设有广仁堂,施诊给药,远近知名。皇上以此三岛,赐与汝亲,作为采药之用,诏书就在家中,是吾家物也。家中并有图说,兹寄汝,望汝能设法前往一看。”向美参院提出要求
  
  徐逸说:光绪十九年,是一八九三年。两年后,光绪二十一年,是一八九五年,台湾割给日本,因此属于她家的钓鱼台岛、赤屿、黄尾屿等亦随台湾割让,到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台湾光复,这些岛也随着光复,因此他们盛家就又再取得了所有权。
  
  徐逸说:保存在她手中的诏书,即相当于所有权状,她曾为钓鱼台事,于一九四六年专程到台北——在一九五九年,在美请公保处的地保官,在他父亲来信的原件拷贝上,证明(一)该封乃原始文件,(二)盛毓真,即徐逸。然后再把文件,带往台北去,请其侄盛承楠,在祖国登记所有权。
  
  她说:后来她在纽约,又请了律师,向参议院外委会请求,在美国移交冲绳岛时,不包括她的钓鱼台等岛屿在内。因为那些岛屿,是属于台湾的。
  
  她说:她在美国,曾就此事访问过国务卿罗杰斯,美总统经济副顾问乔治·潘托斯,并与参议院的富布莱特、戈特华、邝友良、众议员墨菲和众议员比尔·扬等人商谈,这些人都支持她提出的所有权。她说:她在美国办完一切手续后,再携带“诏书”及函件,回到台北,向有关方面说明经过,因为她具有双重国籍,她希望中国政府也能支持她。目前她的所有权状西太后诏书,保存于台北。
  
  她说:他的祖父盛宣怀,在民国五年逝世,享年七十三岁。她的父亲盛恩颐是一位实业家,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他的父亲自上海写信给她时,已年老多病。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4.04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