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美《新闻周刊》评美中会谈文章:《球赛完了以后》 [1972年03月]

  

  美《新闻周刊》评美中会谈文章:《球赛完了以后》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三月十三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球赛完了以后》,摘要如下:
  
  “改变世界的一周”终于来到而又过去了,现在,尼克松的同胞们有了一个机会,来评价总统对于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度过的七天的生动描绘。对于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有一点看来是明确的:这次访问的确标志着一个历史转折点,并且成为彼此视为首要敌人的双方放弃二十年来相互误会的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机会。但是,一当全副行当和彩墨都已卸掉以后,看来这次访问宣布不可调和的分歧,就如同其发现共同点一样地值得注意。因此,对惯于用同一张记分牌来衡量一切重大公开事件的美国人来说,要权衡访问的结果和回答“我们是赢了还是输了?”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困难的了。
  
  大体来说,气氛是过得去的。海外的反应并不是一片赞扬,苏联奚落了这次访问,美国的某些亚洲盟国并不掩饰他们的不安。但是在国内,总统得到了近乎一致的掌声。
  
  在共和党内,有些人还对尼克松表示了热情支持。戈德华特在对他的“保守派朋友”讲话时宣称:“我感到满意的是,我们没有向赤色中国人放弃任何东西。”
  
  中国人当然是尽了他们的全力使事情看来也是那样。北京希望它的人民相信公报是中国对外政策的胜利。
  
  北京的看法是,周已经迫使尼克松作出了重大的让步,特别是在台湾未来地位的问题上。在中国人看来,美国保证“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是这个岛将最终复归北京控制的一个实质上的保证。
  
  既然外交语言的一个目的就是允许作多种多样的解释,对尼克松政府坚持认为,在台湾问题上占上风的是美国,而不是中国,这一点就很难感到惊奇了。首先,美国官员指出,中国并没有坚持在公报中写进一句常见的宣传论调,攻击美国同台湾签署的防御条约是“完全无效的”。更重要的是,华盛顿认为它赢得了中国的一个重大让步,即中国默许美国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政府的逻辑是:中国答应用“和平”这个字眼,就是向美国发出了一个信号,表明它将不使用武力把国民党人赶出台湾。
  
  然而,尼克松的中国之行是否会导致一个同中国真正和解的时代,那还要看。但是,此行和中国对它的反应却清楚地说明,两国现在是走在平行不悖的道路上——即使两国都一定会继续走得很当心。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3.13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