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评尼克松访华社论:《共同的基础》
[1972年02月]
《纽约时报》评尼克松访华社论:《共同的基础》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十八日刊登了一篇社论,题目是《共同的基础》,全文如下:
赫鲁晓夫在一九五九年第一次访问美国时曾对纽约的一批显赫的听众说,他到这里是为了向美国人表明,他既没有长角,也没有长尾巴,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人,人们可以正常地同他进行会谈和打交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方面出现了一个类似的目标。最初人们曾经愚蠢地希望此行可以迅速结束越南战争,并在一夜之间使世界局势发生其他重大变化,现在人们抱有的任何这样的希望被打消了,一个未尝不重要的原因是尼克松先生自己警告人们不要抱过大的希望。现在的重点完全是恢复中断得过久的对话和交情。
尼克松先生昨天强调了这一点,他在告别词中援引了周恩来总理的富于说服力的祝酒词:“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他们相隔着一个辽阔的海洋,并在哲学上存在巨大分歧,这一事实不应妨碍他们找到共同的基础。”对长期来被敌意、怀疑和恐惧的高高的壁垒隔开的两个国家来说,寻求共同的基础的努力终于开始不是小事情。
大多数美国人民准备并且切望同中国人民取得和解,并建立友谊,这在过去几个月已得到充分证明。也许尼克松政府的任何一个行动都没有象总统访问北京的决定这样获得如此接近于一致的欢迎。在普通美国人中间,今天对中国和中国的事物的兴趣已达到在这一代中从来没有过的水平。
人们感到有些不安的是,在中国公众中间只为总统的访问进行了起码的准备。中国人民知道尼克松先生要来了,基辛格博士和另外一些美国人已访问了北京。但是自从去年夏天第一次发表公告以来,中国舞台上没有发生任何事情足以鼓舞人们对美国抱好感,象这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抱有的好感那样。在今后若干天里,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北京政府允许尼克松接近中国人民的程度,也取决于尼克松先生多么好地利用这种机会。
然而前几天有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迹象表明,中国的气氛也许会改变,从而有助于传播尼克松先生从美国人民那里带去的新的和平和友好的信息。在北京,象孟德斯鸠的《法意》、卢俊的《民约论》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样一些以前禁止出售的书籍在星期一再次出售了。一个再次允许人们阅读这些人类天才的基本著作的社会显然已改变了文化革命中的过火的仇外做法。在这个社会里,尼克松先生至少在进行了努力以后有机会表明,和平和合作的道路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可以在互利的情况下人同走的道路。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2.21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