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纽约时报》刊登特里尔评尼克松访华文章:《举行会谈的时机看来已经成熟》 [1972年02月]

  

  《纽约时报》刊登特里尔评尼克松访华文章:《举行会谈的时机看来已经成熟》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二月十七日刊登了罗斯·特里尔(澳大利亚人,现在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政治学)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尼克松先生与毛先生:第一篇》,副题是《举行会谈的时机看来已经成熟》,摘要如下:
  
  当尼克松先生到达北京的黄瓦覆盖的宁静环境的时候,他将会看到他的东道主的心境怎么样呢?首先是相当愉快的。当中国人从他们的落后而却又自豪的国家往外环视的时候,他们觉得,同越南战争处在高潮的五年前或者朝鲜战火连天的二十年前相比,现在受到的威胁要小了。中国人现在大概觉得这类危险主要来自北方(俄国),而不是来自东方(美国)。
  
  在研究中国对美国的态度时,有必要指出,自从尼克松就职以来中国对美国政策的变化比美国对中国政策的变化要小。北京在没有降低它的条件的情况下进入了联合国。它对台湾的政策没有任何基本的改变。中国人对美国“帝国主义”的分析没有和缓。尼克松先生下周的访问的主张是美国方面提出来的。
  
  我认为中国实质上是对在美国发生的变化和由美国作出的改变作出反应。当然,我们必须解释中国为什么高兴作出积极的反应,在赤色的中央王国的心脏接待一位反共王子。部分原因是北京需要得到某种手段来对付俄国军事力量的“掐脖子”威胁。
  
  但是实际上,中国是对尼克松在中国门前结束扶摇直上的美国军事扩张作出反应。中国的领导人认为美国摊子铺得过大,在越南遇到麻烦,由于它自己的麻烦它现在给中国造成的麻烦就会少一些。
  
  所以北京认真考虑了尼克松先生作出的一连串随便的却又重要的表示:第七舰队停止在台湾海峡进行定期巡逻;放宽旅行和贸易限制;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停止以台湾为基地的飞机在中国上空进行侦察飞行;劝阻美国石油公司在钓鱼岛地区勘探石油;决定不把冲绳的战术核武器重新安置在台湾和其他表示。
  
  一个显然日益收缩的美国是北京乐意与之会谈的美国。中国人在一年左右以前就断定,同华盛顿就双方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台湾问题和联合国的席位问题取得相当有利的解决办法,时机已经成熟。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2.21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