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台湾翻译出版兰德公司对华政策研究报告 [1972年02月]

  

  台湾翻译出版兰德公司对华政策研究报告
  
  【本刊讯】蒋帮“中国研究中心”一九七一年出版了由郭荣赵节译的《美国对中共政策计划书》(即美国兰德公司的对华政策研究报告,见昨日本刊——本刊注),现将该书的译者序(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三十日)摘要刊登如下:
  
  中华民国外交的处境已经十分困难了。今后要开启新机运,开创新局面,在外交上,恐怕非要赶快重新整顿阵容、重新制定政策、做好对美对日的外交不可了。
  
  回顾国民党七十年的革命和掌握中国政权的历史,内政上固有许多可议之处,然而何以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外交上的失败,不能不说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不愿在此讨论当前对日外交的问题。因为,就目前而言,对日外交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乃是如何做好对美外交。因为,做好了对美外交,那就是对日外交成功的一半。近年以来,由于对美外交的不能尽如人意,有少数知识分子或民意代表,甚至提出和苏俄打交道的呼声;就目前台湾的处境看,我们丝乎还没有和苏联合作的基础。
  
  对美外交,多年以来,由于我们国弱势危,不可否认的,我们有蒙受委曲和不愉快的地方。但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我们只有忍耐。中美两国的关系太深了。我们不能放弃美国的友谊;正象美国不能放弃我们的善意一样;只是彼此所持的理由各有不同而已。
  
  现在,摆在中美关系上另一个最严重的问题,乃是尼克松总统,在明年五月以前,就要到中国大陆访问去了。目前有一种自我安慰的论调说:去就去,反正谈不出什么结果来。难道真不会产生结果吗?我不敢否认他们的结论,因为他们说:尼克松总统自己也说过不预期得到什么结果。不过,尼克松总统的话也许在安慰我们。
  
  我个人觉得:国家处境到了这步田地,对美外交,实在再不能掉以轻心了。这次联合国的席位问题,中美双方虽尽了很大的努力,不过,在表现上我们似乎过分相信美国的善意,过分相信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影响了。
  
  老实说:尼克松是到中国大陆观光吗?他去大陆,最大的目的,乃是改善美国和中共的关系。美国和中共的关系为甚么搞不好呢?原因之一就是有中华民国政府屹立台湾。多年以来,曾经有多少美国政客,把台湾当作美国对中共改善关系的绊脚石;而欲去之而后快。从一九六○年代以来,中共告诉美国说:要改善关系可以,但是先要解决台湾问题;不然,就免谈。明乎此,我们就不难知道为甚么近来美国会对我国采取若干不能令人满意的态度。
  
  尼克松总统到底会和中共商谈那些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这一点与我们的关系太密切了。尽管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没有人可以左右我们的命运。但是,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弱小国家,最后都成为强权政治下的牺牲者。
  
  一星期前,我接到哈佛大学寄给我的一本书。读完以后,我觉得这本书,在此时出版、它的形式、它的作者、以及支持研究的单位;我有理由相信:这本书对美国的对中共和对我们的政策,将发生重大的影响。也许可以说:已经发生了影响。
  
  这本书的名称,照字面上,我们可以译为《重订对华政策的蓝图》。所谓对华,主要是指对中共而言。作者是穆斯廷和阿布拉莫维茨;前者原任国务院官员,现在兰德公司做研究员。后者则是现任国务院官员,目前休假,在伦敦战略研究所研究。本书是兰德公司的研究成果,而由哈佛大学出版。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下面两点:第一、支持这项研究的单位包括了美国国务院,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设计所、福特基金会。则此书与美国政府的关系,不难想象;即使作者一再声明书中所陈,只能代表作者自己的观点。
  
  其次,是这本书的形式和内容:
  
  一、它综合了当代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对中国问题所持的意见和建议。
  
  二、它对美国对中共的政策,有关的各项因素、有关的各种困难;提出通盘的检讨和考虑。
  
  三、它提出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案;和对中共政策具体的建议。
  
  四、至于不能解决的困难,也提出研究的方向。
  
  五、最后,这本书特别声明,目的是向政府建议对中共的政策。
  
  这本中国人应该人人一读的书,我不知道我们的决策或外交当局是否曾经读过。但是,我有充分的把握:尼克松、基辛格、罗杰斯和大部分美国制订对中共政策的官员,一定仔细地读过。我也相信:该书所提建议,势必成为尼克松总统和中共头子谈判改善关系的蓝图。
  
  全书十一章,都是环绕着一个主题
  
  ——怎样改善对中共的关系。其中一章在提到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时,它所讨论的纲目包括:北平的地位;各种可能解决的方案;台湾本身的问题;日本的反应;台湾可以作为美国的军事基地吗?联合国代表权问题(这一项已经解决了),要作些甚么样的研究来制订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到底要用甚么政策?仅此一览,便不难得知其中消息。
  
  书中所提,无疑的有不少地方不能如我们的理想。但是,我们仍旧不能不予重视。不管人家能不能够真正摆布我们,但至少我们要知道人家怎样来思考我们的问题;只有如此,才能进而可以谋求应付之道。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2.02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