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德新社报道:美国出现的“中国潮” [1972年02月]

  

  德新社报道:美国出现的“中国潮”
  
  【德新社华盛顿二月十四日电】(记者:于尔根·霍尔施)就在离白宫几个街区的地方,悦耳的中国官话声响彻了马萨诸塞大街:“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
  
  一批美籍中国公众星期六晚观看了一部北京影片,这部影片记录了在河南修建《红旗渠》的情况。这次中国晚会的一位组织者说:“一年前,在华盛顿举行这种公演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但是今天……”。。
  
  这部毛派宣传影片的公演只是“中国潮”中的一个涟漪,自从“乒乓外交”开始,以及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别顾问基辛格到北京去访问以来,“中国潮”一直在美国泛滥。
  
  在尼克松宣布了历史性的访问中国的消息的那天晚上,中国和中国人被孤立在竹幕后面二十五年以后,受到了从加利福尼亚到纽约的“热烈欢迎”。
  
  纽约七号街的时装设计师首先看出来美国可能出现新的“中国热”:
  
  几个月来在大商店里已经陈列出毛式短上衣、扬子江渔民式的裤子以及“北京的桃红和苹果绿色、有中国式领子和飘带的”丝绸睡衣。
  
  美国的家庭主妇们可以从报纸的烹调栏内了解到中国食品的花样不光是“炒杂碎”。
  
  象《纽约时报》等报纸都刊出了“广州龙虾”和“四川火腿”的烹调法。
  
  美国电视现正播送《在北京的五十天》——关于义和团叛乱的——之类的影片,书店面临着越来越多要得到赛珍珠写的关于中国的书和毛的著作。
  
  各报记者成群地拥到纽约和洛杉矶的“唐人街”,重新发现五十万左右华人的后裔,为对中国的传统和习惯进行第一手研究提供了机会。
  
  《华盛顿邮报》记者斯图尔特·奥尔巴克显露出追踪的特别本领:他找到了去纽约秦云亭大夫诊所的门路,大概他是这个大城市中唯一的一位用古老的中国针灸治病的大夫。秦抱怨这种“中国热”,说他的诊所里现在挤满了美国人。
  
  但是“中国潮”的影响并不只限于“毛的书”和针灸。
  
  出版商、报纸和电视都在认真地设法使美国公民关注中国的文化、历史和政治。
  
  上周各报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毛的照片,以此作广告通知有一个小时的关于中国以及中国同美国的关系的电视节目。
  
  就在尼克松开始旅行的几天之前,《费城问询报》向读者提供了关于中国的一个专栏,其中包括“中国人名录”。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2.22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