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电影月报》评我国影片
[1972年01月]
英国《电影月报》评我国影片
《智取威虎山》
【本刊讯】英国《电影月报》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号刊登了一篇评介我国彩色影片《智取威虎山》的影评,摘要如下:
《智取威虎山》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对评论界提出了一些问题。这是一部根据文化大革命期间创作的新的京剧样板戏之一改编的电影,好象在剧院里演出,但是既无观众又无间歇,在技术方面非常之好。也没有迁就“电影的自然主义”。
改变成电影的目的是使原剧作更完美,更容易为广大观众所看到,而不是采用这种新的手段来表现一部新创作的作品。
总的说来,这是一部令人满意的影片,比在虚假的自然背景中演一出戏好得多。
既然影片显示出来的质量是毋容置疑的,技术是灵巧纯熟的,那么看看中国的故事影片是很有意思的。中国是把电影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而不是把影片当成另一种原已存在的艺术手段的附属品。这样也许可以估量到京剧对其他创作演出形式所产生的影响,犹如俄国的爱森斯坦和更后期的南斯拉夫的马卡韦耶夫采用的民间演出形式——马戏和哑剧,就是说问题仍然是美学内容(戏剧式的)和它与革命艺术的关系。
《智取威虎山》并不是一部乏味的影片,而只要观众习惯于这种形式的程式(所有的唱腔都根据既定的主题而变化,每一场戏都以一个概括整场意思的人物来结束,而时空不变),所以不难理解。
的确有一些场面有着鲜明的对比和特殊的美威(例如,《定计》,《百鸡宴》以及威虎厅里的最后武打),这出戏依据的美学前提在于变革传统形式使之适合于革命内容,这样就能为群众开创一种革命文艺。这个前提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一,而《智取威虎山》包含了许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因素:正面英雄人物,只有在解放军介入的情况下才能提高社会主义觉悟的农民;容易识别敌友。这最后的因素体现在京剧造型之中——区分尺度简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色彩明亮,而土匪则色彩阴暗;虽然这里无法说明这种脸谱是否像中世纪的寓意剧一样,由京剧艺术形式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还是在中国文化或革命经历之中另有外来的源渊。一个革命的美学的形成问题和一个基于传统形式的民族大众文学的价值问题尚待解决。影片《智取威虎山》的上映除了使我们看到中国电影的发展水平之外,对于了解上述问题也有重大的帮助。《红旗渠》
【本刊讯】英国《电影月报》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号评介了我国纪录影片《红旗渠》,摘要如下:
这部纪录红旗渠开凿过程的影片,与其说是对渠道本身的一部纪念性作品,毋宁说是铭志开凿渠道的人民——林县人民的一部不朽作品。正在放映的这部影片,虽然没有字幕而只有中文解说,而影片本身足以混成一体,不像其他许多外表上类似的纪录片那么零散。很明显,作为一部政治宣传片,影片的成功取决于原为之创作的观众——一批不单纯为经济成就所感动,而且能够分析在渠道建设中所涉及到的政治意义的观众。影片用来反映中国的政策之一,是显示建设渠道靠“自力更生”——在影片中,即当地的人们应该组织起来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指望中央政府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一切的思想。由于安装管道系统在工艺技术上的困难,将会耽误许多年的灌溉,当地公社就运用大量人力及土法技术来建造渠道。影片的一个独特之处是,它对工程进程中的细节非常关心和注意,并用出色的图解进行对比,让观众看到整个计划的全貌。影片《红旗渠》重要性在于,它让观众看到了整个社会动员起来后的政治和经济威力(特别体现在该省文化革命的一些场面中)以及具体地表现了通常只具有比喻意义的“重新安排山河”的愿望。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1.18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