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文章:《中国乒乓外交的总结-----特别重视小国》
[1971年11月]
日报文章:《中国乒乓外交的总结-----特别重视小国》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三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星野二日自北京发回的消息,题目是《中国乒乓外交的总结——特别重视小国》,摘要如下:
在北京开幕的第一届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以赞成中国进入联合国的亚非各国为主,可以说是纪念中国登上国际舞台,颂扬“全世界人民的团结”的大会,也可以说是“乒乓外交”的总结大会。
从五十一个参加国之中就有三十八个亚非国家(非洲二十四个、亚洲十四个、中东十三个)这点来看,中国重视亚非的外交政策可见一斑。
这些参加国,正如十月二十九日关于派遣联合国代表团的中国政府声明中所阐明的那样,八亿人口的中国也好,八十万人口的毛里求斯也好,一律平等。并且,作为国际比赛来说,没有一个白人参加,亚非小国“不用担心受怕”,可以说这也是唯一的一次。
在联合国大会上反对阿尔巴尼亚提案的达荷美、冈比亚、利比里亚等国也大大方方地参加比赛,这也表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日本也不例外。不管意识形态和国家性质如何,中国邀请的对象是民众,目的在于民众的友好和团结。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三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星野二日发自北京的消息,题目是《隆重的开幕式》,摘要如下:
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于二日下午七点半举行开幕式。按照东道主中国提倡的“亚非友好团结”的口号而举行的这次盛大的体育典礼,使人清楚地感到,在名副其实的“友好第一,比赛第二”的气氛中,中国重登国际舞台的意向是“世界的潮流”。
从大会的规模来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名古屋的比赛,只有加纳和尼日利亚两个非洲国家参加,而这次比赛远远超过上次,有二十八个非洲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对中国本身来说,这次比赛,也是从六十年代和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国组织“新兴力量运动会”,靠少数派对抗国际奥运会的“造反时代”转变到在亚非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下堂堂正正地重返国际体育舞台的转机。想起六五年在北京举行“新兴力量举重运动会”时只有八个国家参加,围绕着中国而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时代的潮流写成了历史的篇章。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1.11.10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