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评苏修外交动向文章:《外交的格局,莫斯科改变姿势:由使用武力变成伸出双臂相迎》
[1971年10月]
哈希评苏修外交动向文章:《外交的格局,莫斯科改变姿势:由使用武力变成伸出双臂相迎》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二十五日刊登哈希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外交的格局,莫斯科改变姿势:由使用武力变成伸出双臂相迎》,摘要如下:
运用外交来代替赤裸裸的威力——俄国也在试着这样做。
尼克松宣布他计划访问北京,就开始那样做了。这项消息给世界的震动,远比华盛顿决定使针对俄国的民兵式导弹数目增加一倍,或者使美国海军规模扩大一倍来得厉害。
世界已经习惯于许多表现赤裸裸威力的事情,它已大体上忘掉了外交可以成为代替办法。改变结盟关系,有时可以使大国彼此关系的改变给人的印象,远比增强或削减武装部队来得深刻。
尼克松对中国采取了巨大外交步骤,俄国人输了。过去一周里,他们终究行动起来进行补救,其方法不是作出什么决定或宣布来烛耀军事力量,而是进行这个世界上本世纪来最广泛的外交旅行。说实在的,莫斯科三位最高级人士——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的旅行计划超出了表现威力的做法。
所有这些旅行和微笑的第一个目的,似乎是确保他们的西部边疆、他们的所谓“卫星国”体系,使之不受中国的影响。
过去,像近在一九六八年那样,是用俄国的坦克来保住“卫星国”的。只要莫斯科把西欧既当作靶子又当作敌人对待,那是行得通的。但是,如果莫斯科想要同西欧有良好的、使人安心的关系,它就不敢在东欧使用坦克。那会使西欧人猜疑和感到不安。
不能用坦克的时候,外交能阻止中国的影响吗?谁都不知道。这就是勃列日涅夫设法在贝尔格莱德弄清楚的事情。
第二个目的当然是同西欧的缓和。
如果莫斯科在西欧有的只是不共戴天的敌人,它就不敢把注意力转向亚洲内地。苏联在这个新的大国三角形势的今日世界里的安全,需要或者在东方或者在西方有朋友。俄国可能是另一个世界最大的军事大国,但是俄国和美国都没有能力当三人游戏中的单独一人。俄国的安全今天需要在一翼有友好的邻国。既然莫斯科的东边现在不可能有友谊,那么他们就必须在西边寻求友谊。
此刻可能回想起曾经有一个人最清楚地预见到这一切,并作出了形象的预言。此人就是英国外交官、历史学家、文学家哈罗德·尼科尔森。他在一九五四年写道,“俄国的汹涌潮水将被亚洲的月亮吸退而流出欧洲,那个时候将要来到。”
俄国的潮水目前正在从西欧的古老国家退出。这个潮水正在被以毛泽东中国为形式的亚洲月亮吸退。俄国的人们正在旅行,以便使撤退尽可能有条不紊、平安(对俄国来说)和缓慢。他们在欧洲的问题同尼克松在亚洲的问题是一样的。在这两个场合,撤退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撤退多远、多快。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1.10.07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