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泰晤士报》刊登赖斯顿文章:《尼克松在联合国实行的令人迷惑不解的外交》
[1971年10月]
英国《泰晤士报》刊登赖斯顿文章:《尼克松在联合国实行的令人迷惑不解的外交》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二十一日刊登纽约时报新闻社发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赖斯顿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尼克松总统在联合国实行的令人迷惑不解的外交》。摘要如下:
尼克松政府在联合国在中国问题上实行的“外交”是令人迷惑不解的。正当亨利·基辛格博士到达北京帮助使华盛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的时候,美国大使布什却竭力为使国民党中国留在联合国而拉票。之所以特别令人迷惑不解,是因为基辛格博士目前去北京执行的使命除了是确定一个议程和建立起技术方面的联系外,还要设法制造一种信任的气氛,并使人们觉得总统即将同周恩来总理进行的会谈仅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开端,在这个过程中,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发生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个过程的明确的目标是建立互相尊重,这种尊重将会导致一种较好的世界秩序。
如果正如总统在公开场合表示的和在私下强调的那样,目标的确是这样的话,那么布什在烟雾腾腾的房间里采取的手法以及在国会中滔滔不绝说的话是令人难以理解的。
基辛格博士曾写过一本精辟的论述美国对外政策的书,书名是《选择的必要性》,主题是说一切方面的事情都是棘手的,但是让我们下决心。这也许就是问题所在。政府对于使北京和台湾都呆在联合国里已下了决心,但是对于在北京和台湾之间作出“选择的必要性”则没有下决心。前一种做法从党派斗争的角度看是很好的,后一种局面,加上暗地里以削减对联合国提供的费用和对外援助相威胁的做法,无论从外交上说还是从对外政策上说都是不好的。
建立一种更好的世界秩序问题仍然是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世界事务方面作出一个新开端、使联合国成为一个一切大国都参加的具有代表性的讲坛这样一个极关重要的、凌驾一切之上的问题,是超越美国党派斗争之外、超越华盛顿和北京的短期利益之外的问题。
这是一个有待各国根据其自身价值来决定的问题。毕竟连杜勒斯这个制订了美国在亚洲奉行的遏制政策的神学家式的人物在五十年代早期也曾写道,我们一点也不喜欢共产主义在中国扩张,但是如果共产党人实际控制了中国,他们就应当呆在联合国里。
实际上,正是杜勒斯先生的这个论点在很早以前开始对尼克松先生的重实际的做法产生吸引力,并且对于他的使同中国的关系“正常化”的倡议无疑是起了作用的。
【合众国际社旧金山二十日电】《纽约时报》负责人詹姆斯·赖斯顿今天称赞尼克松政府对大陆:中国政策所作的“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改变。
他说,他最近在大陆中国所作的五周旅行给他留下的印象是:除非福摩萨被驱逐出去,否则北京政府是不会接受在联合国的席位的。
赖斯顿说,中国人“宁愿呆在外面,而不愿同台湾分享中国这个名称。”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1.10.23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