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朝日周刊》文章《迫于「倾向中国」的产业界》
[1971年08月]
日《朝日周刊》文章《迫于「倾向中国」的产业界》
【本刊讯】日《朝日周刊》六日一期刊登朝日新闻社经济部记者粟田房穗写的一篇题为《迫于“倾向中国”的产业界》的文章,摘要如下:
围绕中国的国际形势,以尼克松决定访华为轴心,急剧地动起来了。这个消息再次在国民面前说明我国保守政权的无为无策,同时对我国产业界的冲击是不可估量的。
以此为契机,产业界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害怕被欧美企业抢先。
现在最关心的是企图参加秋天的广交会,期望在这个交易会上能接受机械、钢铁等大量订货。
过去,对我国产业界来说,美国、东南亚市场是中心,那里容纳不了的商品,再到中国处理,即是当作调整滞货的安全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防止危机而确保中国市场的。可是由于现在日中贸易总额一年达到了八亿二千万美元,对有些企业成了重要的出口市场。同中国的贸易对一些企业来说,直接关系到它的企业经营。
比如化肥业界,其国内生产大大超过国内需要,现在只好依赖中国,对中国的出口。相当于我国化肥生产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如果中国拒绝进口,这个业界就不能存在。钢铁业界对中国市场用劲头的最大理由是对美出口要长期地实行自动限制。从明年起,必须由每年出口增长的百分之五压低到百分之三以内,对美的出口的增加几乎没有希望。尤其是特殊钢,从今年起就必须大幅度减少对美出口量,因此各厂家都正在倾向中国。
再者是为了调整出口市场,同中国共荣共存。这表现为纤维业界。纤维业界从长期展望出发,希望日本同中国在纺织方面进行国际分工。即从长远看,是在中国生产大量消费物资,在日本生产高级品,以达到共存共荣的目的。不用说,纤维界的这种想法是来自日美纤维谈判的痛苦教训。但是纤维产业界迄今对台、韩的投资是非常多的。为此,尼克松决定访华后,这些企业中有不少马上飞到台、韩,去核实当地的情况。
另外,我国的业界害怕在次于美国的出口市场东南亚同中国竞赛。(中国)自行车、玩具、自来水笔等轻工业品已经在把日本货挤了出来。
在这个意义上,两国间进行某种形式的调整将是必要的。为此,解除日中间的紧张,保证东京与北京的对话是不可缺少的。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1.08.13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