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日《朝日新闻》驻京记者秋冈评中美关系 [1971年07月]

  

  日《朝日新闻》驻京记者秋冈评中美关系
  
  《中国的看法是“国共谈判”的七一年翻版》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四月二十九日登载了它的特派记者秋冈从北京发回的电讯,标题是《美中接近——中国的看法是“国共谈判”的七一年翻版》,副标题是《不使对方摆脱困境,完全吸取了一九四五年的“教训”》。摘要如下:
  
  也可以邀请被中国称为美帝国主义头目的尼克松总统到中国来——如果斯诺引用的毛主席的这一谈话准确的话,那就可以认为,这似乎表明中国正在拿抗日战争以后的重庆谈判当时的形势作比较,研究今天的中美关系。
  
  毛主席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到重庆同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谈判了四十三天。关于这次谈判的结果,毛主席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日回到延安以后在政治局作了重要报告。这篇报告在一九六九年四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被指定为全国人民必读的学习文件。这篇报告怎样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后的中国形势结合呢?这个问题甚至有的外交人士也感到迷惑不解。但是今天感到它的意义终于清楚了。
  
  毛主席在这篇报告中谈到为什么进行国共谈判的理由,说明了国民党方面对谈判破裂不能不有所顾忌的情况。其一是中国共产党的解放区强大;第二是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反对内战;第三是国际形势,外国广大人民对中国的反动势力不满,同情中国人民的力量。这样的形势分析同二十五日《人民日报》社论《五千万印度支那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中所说的尼克松总统的困境有完全一致的地方。
  
  中国人民在一九六九年这种时候重新学习毛主席一九四五年的《关于重庆谈判》这篇报告,也许是预计到中美关系到了转变的时期而再次作必要的准备。这篇报告中重要的是明知蒋总统的主观愿望是要坚持独裁和消灭共产党,却敢于接受重庆谈判这样的事实。就是说,国民党方面尽管有这样的愿望,但是要实现这个愿望,客观上还有很多困难,所以国民党不得不讲讲现实主义,而中国共产党也就采取以现实主义去谈判的姿态。
  
  可以认为,现在采取的态度似乎和上述姿态是一样的,就是说一方面认识到美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丝毫不会改变的,但看情况也不妨同美国谈判。例如毛主席在重庆谈判中曾提出第一条中国要和平,第二条中国要民主。国民党方面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尽管是在纸面上,但总算写进了《会谈纪要》。“针锋相对”,要看形势。有时候不去谈,是针锋相对;有时候去谈,也是针锋相对。——由于这个道理,毛主席认为谈判也是一种针锋相对。
  
  但是中国共产党不否定谈判时要作若干的让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决定,只要国民党的政策有了改变,就准备同他们谈判。就是说党中央的态度是,革命的前途是遥远的,胜利要一步一步取得。这个逻辑难道同今天的中美关系完全无关吗?
  
  不是没有关系的。看来好象是暗示只要尼克松总统用具体行动证明改变政策的姿态,中国就准备接近。
  
  比中国代表权这个同联合国有直接关系的领域更加吸引人们兴趣的,可以说还是毛主席谈话背后的中国外交新方向。中国要对形成“越南战后”这种世界秩序拥有发言权的姿态是联合国外交官们特别注意的。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1.07.19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