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报文章:《贝尔格莱德——北京的接近》
[1971年06月]
法报文章:《贝尔格莱德——北京的接近》
【本刊讯】法《十字架报》九日刊载了阿尔贝·保罗—格雷古瓦的一篇文章,题为《贝尔格莱德—北京的接近》,摘要如下:
导致邀请特帕瓦茨(访问)的这种演变是在中国文化革命和苏联及其亲密的盟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开始的。在中国看来,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无疑是有异议的,但是它却表现出两个好的方面:一方面是它的地理位置和它对莫斯科表现出的独立愿望,另一方面,它在不结盟国家中享有声望,而且竭力向不结盟国家施加影响。在此情况下,中南友谊可能对中国对第三世界和联合国的政策有好处。
对南斯拉夫来说,它的外交对于贝尔格莱德人士所谓的「大三角」(美国、苏联、中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认为,由于这三国彼此保持中立,因而为小国加强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只要这些小国善于根据这种形势发挥它们的作用的话。
【本刊讯】法《费加罗报》九日以《东欧的两位领导人访问北京,小国的牌》为题,刊载马尔夏尔写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北京同时特别热情地欢迎东欧的两位领导人。两人中最有声望的无疑是八天来隆重地旅行全中国的罗马尼亚党和国家的领袖齐奥塞斯库。但是南斯拉夫外交部长特帕瓦茨的访问,在十一年的反对铁托现代修正主义的意识形态斗争之后不是没有重大意义的。
布加勒斯特和贝尔格莱德的代表同时访问北京’这明确地说明了中国外交的新动向。首先,在「苏联防堤」在东欧所代表的紧密的、而且重要的势力范围内,对于北京来说,问题在于鼓励独立倾向,即鼓励只能对莫斯科有损害的离心倾向。在这方面,在华沙条约组织内竭力保持行动自由的罗马尼亚和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善于向克里姆林宫挑衅的南斯拉夫,是中国在苏联集团内所能够找到的唯一最好的代理人。在中国领导人看来,贝尔格莱德—北京关系的改善和「中罗友谊」的加强,是他们反对苏联霸权的最珍贵的王牌。
但是,如果人们从齐奥塞斯库到达中国以来发表的正式声明来判断的话,北京设法在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所属的地区之外玩弄另一张牌:小国的牌。中国领导人不断地强调国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并且不断地反对超级大国的存在和与这种地位相联系的特权。中国通过同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划清界限,来渴望扮演一个新的角色,即扮演在世界上占最大多数的小国的自然的同盟者角色。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1.06.14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