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印支的失败;人民中国的胜利》
[1971年06月]
《美国在印支的失败;人民中国的胜利》
黎巴嫩《自由》杂志刊载谈中美关系的文章
【本刊讯】在贝鲁特出版的《自由》杂志第五六六期(五月十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中美关系——美国在印度支那的失败;人民中国的胜利》的文章,摘要如下:
各国通讯社刚一转载中国接待美国乒乓球队和美国政府准备对中国实行更加灵活的政策的声明消息的时候;苏联机会主义的传声筒就开始攻击中国的政策。贝尔·法尔哈特在《消息报》上说:你看,当美国的立场一转变,中国就大胆地实行了这种“开放”政策,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然而,苏联的传声筒并没有看到这一新的事件。
一九六八年尼克松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时候,曾发表过声明(当时中国的进步已是很明显的了,美国在越南战场上的军事失败越来越严重)说:“我不想联合苏联反对中国,因为这样作将是很危险的。我今天的目的是想使中国的领导人能得出苏联已经得出的结论,那就是必须和平共处。因为,如果我们看到日本、南朝鲜、泰国、南越等国家,看到这些国家生产的东西是中国生产的几倍,并且,我们继续帮这些国家,并使之强大起来,也许军事力量能够构成我们和中国之间的一道墙,到那时,也只能到那时,中国人将由于害怕核威胁和美国的力量而依靠苏联的路线。”
尼克松敌视中国的声明发表三年后的今天,美国突然发表了一个“接近”中国的声明,这是美国的后退,直到今年还在逐步后退。对人民中国抱有敌视、恫吓的尼克松,特别在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之后宣称:“中美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
那是因为,现在美国政策的失败更加明显,它只有承认失败,或者用胜利和乐观的前景来掩盖这种失败,别无其他办法。
中国特别注意经济发展,她现在能够在世界上起到作用,她本身已是一个大国。
美国外交部长罗杰斯所谈的“开放”,决不意味着中国放弃了革命、放弃阶级斗争、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革命路线;中国没有在任何一天宣布她的“开放”是思想上的开放,她也没讲要和美国建立经济关系,她也没有要求过外国的资本和西方公司来国内投资。
中国所执行的经济关系不同于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所执行的经济关系。苏联要求意大利资本家为它建造年产五万辆菲亚特小型消费汽车工厂,而中国为了发展生产获取先进工业的样板是为了生产上的需要,比如说中国想得到“波音”飞机的标本。
中国邀请西方记者访问,并不证明她后退。从中国总理周恩来的声明中可以看出:他号召揭开中美两国人民关系的新的一页,而不是两国政府。
关于建立经济关系,制订可以从中国进口的货单和尼克松总统本人访问北京,这都是出自美国人之口,还没有听到中国对此的反映,在北京一次也没有谈到美国与人民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已经活跃起来。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美国的立场,是由于美国对外政策的失败,特别是敌视中国和它在东南亚侵略政策的失败所致。它想转失败为“胜利”,打开乐观的前景,以便把“和平共处”强加给中国。
苏联利用美国的宣传来诽谤中国,证明它是欺骗人民的帝国主义国家,只要我们看一下苏联作为世界革命先锋队作用上的倒退,就更加清楚地知道这种诽谤的借口。
另一因素,对了解美对中国的态度也很重要,那就是美国在东南亚的失败,引导革命者打败美国侵略军和它的仆从军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战略思想得到大传播,这种局面,不仅在东南亚,而且,还包括其他落后国家,在那里,苏联意识形态的影响已经消失,中国做法则不同,它坚决支持人民解放运动。
最后,约束美国改变其立场的一个因素,就是一些国家承认了人民中国,和她建立了外交关系,并要求她加入联合国。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1.06.04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