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就毛主席同斯诺的谈话评中美关系
[1971年06月]
日报就毛主席同斯诺的谈话评中美关系
《中国的“对美微笑外交”是划时期的转变的萌芽吗?》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四月二十七日以记者座谈会的形式刊登一篇文章,正题是《中国的“对美微笑外交”是划时期的转变的萌芽吗?》,副题是《抢先抓住世界变化,挤进美苏体制》,摘要如下:
中国又向世界投出了一颗新“炸弹”。因为二十五日发行的美国《生活》杂志(四月三十日一期)登载的美中关系的文章,尤其是埃德加·斯诺先生和毛泽东主席的会见记包含着这样的内容:对因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而开始的美中间的民间交流的评价必须作大幅度的修改。按照迄今为止的看法也有人认为,中国虽然欢迎同美国人民增进友好,但与尼克松政府敌视中国的政策要继续针锋相对,“乒乓外交”可能是要在美国内外孤立尼克松政权的一种手段。然而,据斯诺先生透露,毛主席甚至表示了这样的意向:欢迎尼克松总统访问北京。这样一来,“乒乓外交”只不过是甚至想使同美国的国家关系也发生变化的、令人震惊的、大规模的中国新外交的技术性前奏而已。它的影响之大不仅在美中关系方面,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也将是超乎想象的。反战情绪高涨,美国处境困难
D:从第三世界来看,对反体制的旗手中国的印象将不能不发生巨大转变。因为中国表示了要同意与超级大国美国进行双边会谈的态度。确实,如果根据现象看,意外的事情很多,但我认为,从把苏联修正主义逼向走投无路这一点来说,是符合中国自己的原则的。
A:我的最初印象是,中国在如何对付正在发生变化的美国这一点上是颇有信心的。(美国)尽管提出了尼克松主义,但因在越南战争中拔不出脚而焦躁不安,美国国内反战运动不断高涨。同时,尼克松总统虽然也在摸索越南(战争结束)以后的亚洲政策,以及和中苏对立联系在一起的美国战略体制的变化,也就是美国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军事和外交政策的改革等,但仍提不出明确的方针。我认为,毛主席的讲话是间接地警告处于这样地位的尼克松总统,除非对中国作出正当的评价,美国将寸步难行,并不是一味地同美国协调的意思。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按字面来理解“也可以同尼克松会谈”这句话。苏联的威胁
E:这么说,中国外交“新开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中苏关系,即“与苏联对抗”,具体的情况如何呢?
C:我认为,现在的中国的外交,归根到底是从六九年在达曼斯基岛(即珍宝岛)和新疆地区的中苏边界冲突开始的。在这些边界冲突中明显地表明了苏联在军事上的优势。苏联想通过和美国举行的限制战略武器的谈判,强制推行美苏核垄断。因此,为了摆脱苏联的这种压力和威胁,中国认为有必要和美国接近,而避免“两面决战”。
B:从政治上看,似乎中国希望苏联的勃列日涅夫体制在经济上和东欧问题上动荡不安。但从最近的苏联党代表大会来看,似乎也可以说,勃列日涅夫体制反而造成了加强稳定程度的状态,因此,中国便急于面向美国,想在世界范围内孤立勃列日涅夫体制。苏联提出的亚洲集体安全保障的设想遭到了亚洲各国的共同反对,因此对中国说来,大概是不担心的,但一想到越南战争结束以后的局势,仍然要从现在起就针对苏联而东山再起。如果不把在美国因越南问题、中国也因文化革命而束缚了手脚之时发展起来的苏联外交在现在的程度就抑制下去,是不得了的——也许美中两国都强烈地存在着这种“危机感”。国内的因素
E:另一方面,我认为在外交上下了这样大的决心,当然也会有国内的某种因素。不论谁都会想到是经济上的问题。
C: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打倒了资产阶级分子和修正主义分子,巩固了国内体制,所以中国自信。
E:虽然也许有这样的内部的情况,但我感到还是为了抢先抓住正在变化的世界形势,从极其长远的观点下了行动的决心。
D:应该注意的是,因为美国方面知道中国是推行尼克松主义的最终障碍,所以打开美中关系的幕后工作在这次“乒乓外交”开始的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B:其开始时间与中国采取按加拿大方式等建立邦交的灵活方针的时间是一致的。《生活》杂志记者写的尼克松关于从越南撤兵、对待台湾和中国加入联合国等问题上的意向,虽然不一定暗示了美中会谈的具体程序,但是,至少可能已经断定,“美国从越南撤兵”这一基本原则乃是中国方面已经确定的不可动摇的方针。双方都停止对越南的援助吗?
D:中国(对美国从越南“撤兵”)的评价并不是那么天真的,不过,可能也可以指望美军从越南撤走以后(中美)双方都停止援助。假如双方都停止援助,南北越之间的问题,除谈判解决之外,大概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A:关于台湾问题也可能有同样的打交道的方法。比如说在现在的情况下,美国国内出现这样的看法:如果决定邀请中国参加联合国,台湾就将退出联合国。果真是这样的话,在对待难以解决的台湾问题上就不必绞尽脑汁了。但这样一来,也还存在对美台防卫条约如何处理的问题,不过,如果克服了这个障碍,事实上把这个条约变成一纸空文也就无妨了。
C:对美国说来,对越南和台湾承担义务,确实是不能轻易地撒手的。所以使人强烈地感到,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是想一步步地向美国施加压力。原则与现实
E:越南问题也好,台湾问题也好,如果按照毛主席和斯诺谈话的精神做下去,则是件很大的工作。在没有外交关系的美中两国之间,不是没有与此相适应的渠道吗?
A:不可以利用中美大使级会谈吗?假如以“乒乓外交”打开缺口的人事交流能发展下去,那么北京直接派人去美国也是有可能的。就是美国不是也能够派出一位特使吗?
D:如果有意思,方法大概不成问题吧。相反,问题倒是中国怎样调整过去说过的原则立场和新的大转变的现实。中国绝对不能放弃所说的“同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军国主义进行不留情的斗争”、“解放台湾”等原则立场,同时也不能让步。
C:确实如此。中东问题也好,越南问题也好,台湾问题也好,只要拼命地推行原则论是没有解决的希望的。同时,中国方面在每个问题上也是不会放弃原则的。但是,我认为,也未必能够说,这两个问题完全是平行而不能交叉的。问题是,如何解释中国现实的外交。
尼克松大概也能作出实质性的政策转变,比方说采取使人感到“无法抗拒象潮水一样高涨的美中人民的友好,反动政权也终于不得不修改历来的顽固的孤立中国的政策了”这样一种方式。斯诺记者转达的毛主席的意向,假如确实的话,我愿意这样预料:至少北京方面的灵活性是很大的。况且对手又是思路十分宽阔的中国。
B:这样一来,其影响之大将是惊人的。确实超出了美中两国的范围。最感到困难的大概是苏联。它大概不会垂涎三尺而无动于衷。
E:总之,虽然还有不清楚和怀疑的地方,但是,在战后的历史上划时代的转变已经为期不远的感觉逐渐地加深了。在世界变得狭窄的同时,尤其是近年来,国际政治也给人一种笼罩着渺小的领导人实行缩手缩脚的外交的强烈印象,但是,也许长久以来第一次在世界上能够看到规模宏大的高瞻远瞩的事情。虽然不能认为马上就会出现,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演已完全揭幕了。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1.06.22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