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毛主席同斯诺的谈话引起国际巨大反响 [1971年06月]

  

  毛主席同斯诺的谈话引起国际巨大反响
  
  【本刊讯】毛主席于一九七○年十二月十八日会见美国友好人士斯诺后,斯诺以《同毛泽东的一次交谈》为题在今年四月三十日一期的美国《生活》杂志上发表了谈话内容。文章发表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现据目前掌握的材料,将外电、外报的报道情况和各方面的反应综述如下:
  
  美国通讯社抢先报道。早在四月二十五日,美联社、合众国际社等美国通讯社就预发了斯诺写的这篇文章的摘要,着重报道毛主席谈到关于中美关系、尼克松可以来华等部分。四月二十六日,日本共同社也摘要报道了斯诺的文章,标题是《斯诺在〈生活〉杂志发表会见记,说毛主席赞成同美国首脑会谈》。
  
  西方通讯社报道后,美国官方人士很快就正式发表讲话。美白宫新闻秘书齐格勒四月二十六日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政府愿“进一步打通”同中国的联系,并说:“我们对于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的联合国问题的政策是政府正在研究的一个问题”;美国“关于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的立场并没有改变”。他还谈到尼克松曾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够”来华访问。同一天,美国务院新闻发布官布雷也就斯诺的文章答记者问,说“本政府若干时候以来一直是希望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的”。
  
  世界各地的许多报纸也都从四月二十六日起,纷纷以显著地位刊登了斯诺写的关于毛主席与他谈话的文章,有的还发表了评论。
  
  在日本:东京各大报的四月二十六日晚刊都在头版和第二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斯诺的文章,《朝日新闻》还发表了新闻“解说”。《读卖新闻》二十七日以记者座谈会纪要的形式发表了评论文章,题为《中国的“对美微笑外交”是划时期的转变的萌芽吗?》,副题是《抢先抓住世界变化,挤进美苏体制》。同天,该报还发表了一篇关于联合国外交人士评毛主席对斯诺谈话的报道;刊登了一篇题为《美中接近,苏联将展开反扑外交吗?》的评论。
  
  在西欧:法国各报在四月二十七日报道了有关斯诺这篇文章的消息,用的标题有:《毛泽东希望能同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愿意接待尼克松》,《毛将准备接待尼克松》,《毛等待着尼克松》,《戴高乐本来打算要促进中美接近》。法国《民族报》和《战斗报》还发表了评论文章。同天,西德报纸据合众国际社消息报道了毛主席同斯诺的谈话,标题是:《毛表示希望与尼克松会晤》,《据说毛赞成尼克松访问》,《毛:尼克松作为旅游者或作为总统都将在中国受到欢迎》。有几家报纸还发表了评论,说“中国是不准备作让步的”,“北京的外交对美国及其盟国不是没有危险的”(《法兰克福汇报》),“华盛顿的对华政策越是成形,在这一世界政治的事例上也就越明显地表现出美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处理东西方关系方面差距有多么大。”(《世界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也报道了毛主席的谈话。
  
  在亚非国家:坦桑尼亚的主要报纸《民族主义者报》和《旗帜报》分别以《毛和尼克松希望会谈》和《毛邀请尼克松去中国》为题刊登了毛主席谈话的消息。赞比亚报纸和电台都根据外电报道了毛主席对斯诺谈话的消息。阿富汗《喀布尔时报》也在“世界新闻”专栏中报道了这一消息。
  
  罗马尼亚《火花报》、《自由罗马尼亚报》、罗通社和罗电视台均在一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五、二十六日报道了毛主席会见斯诺的消息,罗电视台还在二十六日播发了一张毛主席和斯诺在一起的照片。
  
  南斯拉夫《政治报》四月二十八日以《在新的转变之前》的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毛主席同斯诺谈话的消息。
  
  在其他东欧国家:匈牙利四家中央报纸摘要转载了斯诺的文章。波兰各报以显著地位刊登了斯诺文章。保加利亚《祖国阵线报》根据波兰记者写的消息报道了斯诺的文章。
  
  斯诺文章发表后,苏修统治集团十分恐慌,极尽其歪曲攻击之能事。塔斯社于四月三十日别有用心和断章取义地报道了毛主席同斯诺的谈话。苏《消息报》还在同一天报道了尼克松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别有用心地宣传尼克松希望访华。苏电台曾几次就毛主席对斯诺谈话对我进行攻击和诬蔑。
  
  外国报刊对毛主席同斯诺谈话的评论,主要集中在国际问题、特别是中美关系问题上,其主要观点如下:
  
  一、认为毛主席同斯诺的谈话高瞻远瞩,其影响将十分深远。日本《朝日新闻》说:“毛主席的谈话,是中国周密地分析了国际形势和美国的态度的结果”。法《战斗报》说这是“一项最重要的声明”。日《读卖新闻》认为这是“中国又向世界投出了一颗新‘炸弹’”,是我“为了抢先抓住正在变化的世界形势,从极长远的观点下了行动的决心”。而从国内来看,中国“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打倒了资产阶级分子和修正主义分子,巩固了国内体制”。
  
  二、认为我国将“开展新的外交”,大力加强对美国的工作,但不会在原则问题上妥协。日本《读卖新闻》说:“斯诺先生和毛泽东主席的会见记包含着这样的内容:对因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而开始的美中之间的民间交流的评价必须作大幅度的修改。”“这样一来,‘乒乓外交’只不过是甚至想使同美国的国家关系也发生变化的令人震惊的大规模的中国新外交的技术性前奏而已。它的影响之大不仅在美中关系方面,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也将是超乎想象的。”日《朝日新闻》认为,“毛主席所说的‘不论是左派、中间派、还是右派,都可以访华’这一句话,暗示中国向美国的各阶层人民——不仅是运动员,还可能包括科学家、经济界人士和政治家——也将打开门户。”中国“要进一步推进包括对美关系在内的对外关系,从而稳定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南斯拉夫《战斗报》说:“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声明,因为它证明北京决心使它同华盛顿的关系在较短时期内正常化。”日本《读卖新闻》认为,毛主席的谈话“表示了灵活的姿态,但解放台湾这个基本原则恐怕始终是不会改变的。”“没有人认为中国会放弃‘一个中国’的大原则,甚至会在台湾问题上妥协而同美国解冻。”法国《民族报》说,“中国人对华盛顿开始了一个新策略。这一策略的宗旨在于对已被越南事件弄得非常敏感的美国舆论施加压力。”西德《法兰克福汇报》说:“必须理解这样的矛盾:中国的微笑攻势可能使美国政府和人民更加分离。而把敌人的人民和政府分开来是毛的理论。”
  
  三、认为我充分利用了美苏矛盾,苏修将更加孤立。日本《读卖新闻》刊登了该报记者发自莫斯科的电讯说,苏联“怀疑中国最大目的可能是要在同美苏鼎足而立的关系中争取到对苏的优势地位。”该报发表的记者座谈会纪要说,日本记者还认为“苏联想通过和美国举行的限制战略武器的谈判,强制推行美苏核垄断。因此,为了摆脱苏联的这种压力和威胁,中国认为有必要和美国接近,而避免‘两面决战’”;“中国外交‘新开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中苏关系,即‘与苏联对抗’”。中国表示了要与“美国进行双边会谈”,“从把苏联修正主义逼向走投无路这一点来说,是符合中国自己的原则的。”日记者还认为“北京方面的灵活性是很大的”,“思想十分宽阔”,“最感到困难的大概是苏联”。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1.06.20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