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反动派对美乒乓球队员访华后的谈话感到不安
[1971年05月]
美反动派对美乒乓球队员访华后的谈话感到不安
日报报道美宣传机器竭力缩小美乒乓球队员访华观感的影响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四月二十日刊登了特派记者大钟从纽约发回的一条消息,题目是《美中友好还没有开花吗?美国对“乒乓球外交”问题产生了复杂的舆论》,文如下:
打开了美中解冻“新的一页”的美国乒乓球队回国了,美国市民怀有既欢迎又困惑不解的复杂心情。一般说来,体育运动比赛队和新闻记者等美中人士进行交流是好事,不过,由于人们根据乒乓球队回国后的谈话而认为被“洗了脑筋”不好办,所以就想把他们的谈话同政治和外交上的评价清楚地区别开来。
自从美国队进入中国以来,每天以随行记者团发的消息作为“事实”而进行大量报道的纽约的报纸、电视,在述评和消息中都贯穿着警惕的调子,而没有放弃想注视今后美中关系的发展的态度。
十八日,经由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回国的各位选手在谈话中有很多都是感谢中国的热情欢迎,赞美毛泽东思想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领队杰克·霍华德,他劝记者团说,请你们读读毛泽东语录,“不读毛泽东语录就不能作出公正的评价”。再如十九岁的约翰·坦纳希尔说:“感到同情中国人的政治思想。”
但是,《纽约时报》却完全无视这种呼声,在十九日朝刊上只用十几行的一段文字刊登了“选手代表团已回国”的消息。《纽约日报》一面开辟相当大的篇幅刊登坦纳希尔的谈话,一面又把坦纳希尔在谈话中所说“不想永远住在中国”那一部分作为题目。这家报纸在报道中没有强调乒乓球队仅有的一位黑人选手布雷斯韦特在谈话中称赞中国的地方,而强调他说的这样一段话:“我不想住在中国。同我所经历的情况一模一样,而且,中国的生活不合我的口味,非常单调而无聊。”
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在十九日早上的长新闻节目中,邀请霍华德、布雷斯韦特和颓废派打扮的格伦·科恩等三人到电视室。
不过,在展示中国礼品时去掉了毛泽东像章和毛泽东语录,只把在上海买的乒乓球拍展现在画面上,提问也尽可能地不涉及政治问题,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并且让布雷斯韦特选手说如果再一次去的话想去日本。
对选手代表团的活动的这种宣传报道,同在知识分子和学生界中所产生的亲中国感情形成了对照。
如果十五名具有到中国旅行的宝贵经验的人分散到全美各地,公然赞扬毛泽东思想,那么其结果怎么样呢?譬如,对布雷斯韦特来说,有谁能够保证他不失业、不因此而造成生活的贫困呢?
坦纳希尔的父亲强调说:“我的孩子不是成年人。”因为在他居住的俄亥俄州的保守的村镇中,这是对付可能受到社会上各种压力的唯一的防御方法和护身符。
在这种普通的情况下,使人感到在美国社会中还缺少把所有撒下的这十五颗种子都健全地培育起来的温床。但是,“一粒麦种”也可以长满地。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1.05.05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