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兹伯里撰文说:中国在反对两霸斗争中掌握着主动权
[1971年04月]
索尔兹伯里撰文说:中国在反对两霸斗争中掌握着主动权
同美苏的忧郁情况相反,中国采取了令人瞠目惊视的行动,目标明确;一九七一年可能是中国在国际上取得巨大胜利的一年
【本刊讯】日本时事通讯社出版的《世界周报》三月二十三日全文译载了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索尔兹伯里的一篇文章,标题是《亚洲的三角形——中国、苏联、美国,主导权在周恩来手中》。摘要如下:
过去的一两个月中,亚洲的主导权似乎已经明显地离开美国和苏联的手,开始牢牢地掌握在中国的手中。目前,即使说今后决定这三国间力量关系的基调的是北京的政策,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中苏关系全然未变
中苏会谈实际的讨论是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日在北京开始的。
但是,直到我写这篇文章时为止,还看不到谈判前进了一英寸。谈判的代表们还没有就正式会议的议程取得一致意见。
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也是一点进展都没有。两国在报纸上进行的争论虽然表面上是减少了,但是在主要假日和纪念日以及其他适当的机会,两国的意识形态理论家们就恢复那场论战。
在军事方面,也没有放弃军队和武器的配备。事实上,直到一九七○年初夏时止,据可靠的情报机关报告说,苏联军队在继续增加和强化在他们边界地带的兵力,估计其兵力有八十万人,而且,据说差不多全是精锐的机械化部队,攻击用喷气机航空兵团、装备导弹和核武器部队。防备苏联总攻击
事实上,在中国方面,军事形势也是一如既往,完全不变。
中国正继续强调在城市和农村进行防御准备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继续训练以村庄和地区为单位的地方防御部队,继续加强防备,按地方进行着粮食和其他重要必需品的贮备工作。而最重要的现象是,作为针对苏联军队使用核武器的防御手段,正在所有的大城市都加紧建设规模极大而又很深的防空壕。
在这一年里,苏联政府为其他事情夺去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譬如,被中东危机问题、为实现有计划地缓和和中欧各国的紧张关系(和解)而作出的复杂而顽强的努力,以及最重要的是围绕着争夺主要领导权持续进行的国内政治权力的斗争等等占去了精力。
同时,虽然美国在握有使长期中断的美中华沙直接会谈恢复举行这一辉煌的外交主导权的情况下迈入了一九七○年,但是一年以后,不管是对苏联的政策,还是对中国的政策,一概看不出有前进的迹象;美国好象是再度走进死胡同,受到了妨碍。美中会谈停滞不前华沙会谈在一九七○年冬到早春的时期里,意外顺利地开始了。双方都非常认真地考虑了这个会谈。就在这时,柬埔寨问题发生了。美军入侵柬埔寨,不但在美国的舆论中引起了海啸一般冲击性的反响,而且,美中华沙会谈也因中国对美国的行动提出抗议而破裂,从而造成了会谈“暂时”中断的结果。
某外交界人士本来还期望,会谈中断将近一年的时候又恢复,并且会变得频繁起来。但是,这次的主导权已再次落到中国方面。决定恢复会谈日期的是北京政府。打一个比喻说,这就好比是美国被赶进了袖手旁观的境地。周恩来的外交攻势
同美国和苏联的忧郁的情况相反,中国开始公开采取了令人瞠目惊视的行动。文化大革命和红卫兵运动所带来的骚乱从背景上消失,同时周恩来总理开始了外交攻势。周恩来亲自访问平壤,成功地把中国和北朝鲜的关系恢复到了更加友好和合作的基础上。
他利用关连到柬埔寨危机的令人吃惊的政变最后取得了成功。正当尼克松总统在考虑美军的介入是否正确的时候,周恩来结集了正在东南亚抗击美国势力的斗争的事实上的全部势力,组成了东南亚集团——就是说,成功地把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殿下、老挝的苏发努冯殿下及其巴特寮部队、北越的范文同总理和南越临时革命政府团结起来了。
这次会议以及继而签定的协定,表面上是针对美国的,真正的目标却是苏联。苏联被排斥在这次会议之外,事前完全没有得到举行会议的通知,甚至没有让苏联派遣新闻记者参加。这个协定公开地把中国推上了作为整个东南亚革命运动的后援人的地位,等于宣告了从老挝到北朝鲜的广泛的反美统一战线的建立。
最有兴趣的一点是,周恩来的外交主导权决不限于东南亚或亚洲。这种外交行动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是积极的,并且它的目标是极其明确的。第一个手段是再次部署了中国的外交阵容。在一九七○年里,中国的外交官们(差不多全是老练的外交官)在全世界象流水似地重新回到了他们原先的岗位。另一方面,非共产主义国家的著名外国旅行者再度出现在北京。特别是中国认为对其外交和国际地位有价值的各国,譬如来自法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宾客访问了北京。中国和长期处于停顿状态的加拿大之间关于交换外交使节、相互承认的谈判也成功地达成了协议。紧跟着,中国迅速地实现了和意大利、智利及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
中国对于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态度的变更很快也在联合国里反映出来,投票赞成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显著增加,其结果,人们甚至开始普遍地预料,一九七一年,将成为这样一年,它的特征是,尽管美国反对,但是赞成共产党中国参加而排除台湾的票将会急剧增加。
这样,一九七一年这一年似乎也极其可能成为中国在全世界各地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在国际领域中共产党中国取得巨大胜利的一年,成为中国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一年。对日态度强硬化
这一倾向已经引起了使其他各国也都突出地重视中国问题的结果。在这一点上,处境最困难的是长期以来一直特别关心中国的日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正在改善同世界各国的关系,而对日本却一直表现出完全冷淡的态度。迅速赶上来的中国
这个统一的中国,人口正在向十亿进军,经济条件上已摆脱了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贻误,钢铁生产朝着翻一番、翻几番的目标迈进,在核武器的生产方面没有片刻的停顿。而且,正在迅速地取得生产远程导弹的能力,也还有了制造人造卫星的能力,虽然是小规模的。
按苏联人的想法来看,这样的中国是可怕的威胁,它靠着毛泽东的实际付诸行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了更可怕的威胁。他们清楚地知道,中国不仅在亚洲,而且在欧洲,在西半球也正在赢得威信。(文内小标题是原有的——本刊注)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1.04.25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