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际贸易》刊登武吉次郎的北京通讯:《中国农业连续九年丰收的重要意义》
[1970年12月]
日本《国际贸易》刊登武吉次郎的北京通讯:《中国农业连续九年丰收的重要意义》
【本刊讯】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主办的《国际贸易》十一月二十四日刊登了该协会驻北京联络员武吉次郎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北京通讯:中国农业连续九年丰收的重要意义》,摘要如下:
最近在日本的新闻中,关于中国经济的述评和报道明显地多了起来。这些报道几乎都承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功和经济建设上的新跃进,而且都注意到整个中国境内地方工业的发展。但是,就我所知,对中国农业获得连续九年丰收的意义几乎没有评价,或者忽略了过去。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跃进,是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焕发出来的七亿人民的干劲为动力的。正是因为抓了革命,才促进了生产。而且支持这个跃进的物质力量之一就是农业的九年连续丰收。
所有的人民公社粮食自给
第一,粮食的自给体制已经巩固。这里所说的自给不只是按全中国平均的自给,也不只是说通过长江以北地区的增产来消灭“南粮北调”状态的自给。它意味着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下,的确是全中国一切地方,不管哪个人民公社都要建立粮食自给和储备的体制,这样一种努力已经有了结果。
三年前我有机会访问了大寨。它座落在连接太行山脉的一片满是石头的丘陵地带。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曾强制推行“卖柴卖核桃买粮食”的“专业化路线”,陈永贵等人坚决拒绝了这条路线,他们引水上山,实现了不亚于谷仓地带的粮食生产。我们亲眼看到了这种情况。
另外,北京郊区的人民公社一面设法增产供应城市的蔬菜和畜产品,一面正在扎扎实实地建立粮食自给的体制。
而且随着水利灌溉工程的进展,正在推广水稻。在广州交易会上,每次都展出新的作物品种。可以看出山区和边区粮食自给的成果。总而言之,做好了在任何料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时都不怕的准备。
工业原料和农村工业激增
第二,工业原料更加丰富多采。在中国,从广义上说,所谓农业,除粮食生产外,还包括:棉花、油料、甜菜、烟草等(总称经济作物)、猪和鸡等畜牧生产、林业、利用湖泊和水库养鱼、干果和药草等特产,以及粉条等副业产品。人民公社是把所有这些生产都综合起来进行多种经营的。
不仅这些东西可以成为各种工业原料,而且最近用甘蔗渣和芦苇制造化学纤维,用稻草、麦杆制造优质纸等,再同当地加工能力的激增结合起来,就形成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结成一体、相互促进的局面。
第三,农村工业建设的速度是令人十分惊异的。以黑龙江省为例来看,百分之九十的县都设有农业机械制造修理工厂。其中之一的肇东县,就建立了四十八个工厂,从农业机械、灌溉、小型发动机、肥料、农药,直到广播器材工厂,全县二十五个人民公社和百分之八十的生产大队也都建立了农业机械修理厂,形成了县—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三级的工业网。这也是由于连续九年丰收,人民公社有了力量的结果。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城市的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落户,同农民结合,对于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正在作出贡献。
中国农村是世界最大的日益发展的市场
第四,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需要庞大数量的工业产品。即使有几个年产上百万辆自行车的工厂也满足不了需要。半导体收音机同两年前比较,种类增加了许多倍,上面印着全中国各地的工厂名称。价钱便宜而又结实的缝纫机正在上市。衣料方面,农村对毛线、合成纤维的需要量也正在激增。
由于响应毛主席提出的“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培养“赤脚医生”、普及合作医疗这样一种医疗保健制度,因此体温计等器材和药品(也包括蜂蜜等滋养品)需要量之大,在日本是想像不到的。此外,还有书籍和笔记本用纸及日用品等等。接近六亿的中国农村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需要量增加率最高的市场。
回顾中国二十一年来的历史,凡是农业获得丰收的年份,工业的发展速度也是快的。这已经是一个规律。这样,中国农业的连续九年丰收,得到包括商业在内的有关各部门的坚决支持,是和工业的跃进和市场的繁荣有关系的。今后,中国的农业以“四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为基础,肯定会在作物、林业、畜牧业、水产、特产和副业等方面,取得全面的丰硕的成果。(文内小标题是原有的——本刊注)。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12.07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