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尔所著《印度的反华战争》一书在印出版,作者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说
[1970年10月]
马克斯韦尔所著《印度的反华战争》一书在印出版,作者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说
中印边界冲突责在印方
【路透社新德里九月二十六日电】这里出版的对一九六二年中印战争作出新的、挑衅性估价的书,把这场冲突最后归咎于印度政府。
作者是前伦敦《泰晤士报》驻印度记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他在《印度的对华战争》一书中坚持说,正是由于已故印度总理尼赫鲁拒绝同中国谈判边界争执,导致了一九六二年十月和十一月的战事和印度陆军的惨败。
马克斯韦尔说,尼赫鲁的政策使世界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采取了对撞的方针。马克斯韦尔在序言中说,某些军官和官员使他能够看到以前是保密的档案和报告。人们认为,其中包括了陆军自己对这次挫折进行的调查。
这本书将在十月八日在英国出版。
从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七年驻在新德里的马克斯韦尔写道,触发这场战争的是印度军队沿着它边远的在喜马拉雅山周边的东北边界采取的一个行动(是众所周知的前进政策的一部分)。
他说,在这个荒凉和多山的地区,中国人把麦克马洪线作为事实上的边界来遵守,尽管他们从未正式予以承认。
他又说,在这个地区,中国人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占领印度所声称拥有的领土。
但是在一九五九年八月,印度军队在“他们的和所有其他国家的地图所标明的麦克马洪线以北在一个叫兼则马尼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哨所。马克斯韦尔断言,印度关于条约地图表明兼则马尼是在印度领土上的说法是捏造的。
据作者说,在一九六二年六月,印度人在甚至连印度陆军的地图也标明是中国的领土上建立了一个他们叫做多拉的哨所。
当中国在一九六二年九月派军队越过一万六千英尺(四千八百八十公尺)高的塔格拉山脊把印度人赶出多拉的时候,在马克斯韦尔看来,他们只是对印度采取的行动作出反应——而且还是为时已晚的反应。
他在评论印度的第一批失败时说:“人们几乎都忘了,印度陆军当时已经就要采取攻势行动了;人们忽视的是,政府已经拒绝同中国开会谈判。”
重要的一节写的是尼赫鲁在一九五八年年底和一九五九年年初给周恩来的一些信件。马克斯韦尔用这样几句话总括了尼赫鲁的态度:
“同中国没有什么边界争执,那就是说,对印度边界的划线不可能有什么怀疑。这些边界是在印度政府所说的它们所在地方——因此不可能举行什么谈判。
“其次,战前状况(印度一直称之为现状)必须恢复,那就是,凡是在印度所声称拥有的领土上的中国人必须撤出。
“这是一种对撞的方针,这是尼赫鲁和他的顾问们根据自己的判断确定的,而不是在激发起来的舆论施加压力之下确定的”。
【本刊讯】印度《自由新闻报》十月十日以《印度的对华边界战争》为题刊载普恩贾尔的文章。该文说:
迄今已出现了将近六部关于一九六二年印中边界的书籍。其中某几部书是非常主观的,因为它们是由同印度遭到的军事失败有关的文武官员写的。
令人惊讶的是,迄今还没有一个有资格的印度历史学家承担起这样一个挑战,就是通过对因果关系的深入分析来描述一九六二年从根基上震撼印度的那次事件。
印度的常规做法是,倾向于掩饰不愉快的现实,而提出一套使人相信的假的理论。但是,很不幸,外国历史学家却很活跃,他们对印度的这次事件作了他们自己的叙述。他们的叙述大部分是不合印度人的口味的。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关于印中边界战争《印度的对华战争》一书就是这种情况。
马克斯韦尔的书所以重要,有几个原因。他在一九五九年,作为《泰晤士报》的南亚记者来到新德里。他担任此职有八年之久,在这个时期里,他为他的报纸采访了有关印中边界冲突的消息。一九六七年,他成了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问题研究院的一位高级院士,他着手对中印争端作了相当详细的特别研究。
这部书跟早些时候出版的其他书籍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马克斯韦尔声称,他接触到了印度政府和印度陆军的未予公布的档案材料和报告。
此外,作者还看到了其他国家内跟他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大量官方刊物、一般的历史著作、和未予公布的文件。他的研究的深入和繁琐的程度是值得赞扬的。不管人们同意不同意马克斯韦尔的结论,他的这部书是不能予以忽视的。
这是第一部有关印中边界战争的、重大的历史著作。由于这部书很有争论性,因此很可能促使其他一些人也进行研究。
马克斯韦尔的看法是肯定地有利于中国的。他想推翻在印度和其他某些国家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看法,即一个讲道理的、和平的印度成了中国的无故侵略的受害者。这位作者的基本立场同中国所持的立场是相似的:印中边界从来没有划定过;麦克马洪线从来没有为中国在法律上所承认过;印度的权力从未达到过阿克赛钦;因此,这种分歧应该由印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重视现状的情况下予以解决。
显然,马克斯韦尔不理会印度的一切论点,而更多地依靠中国的论点。
这部著作是对印度在这个时期里的领导进行的政治和历史控诉。印度在这个时期里的历史的这个方面也许是不能被轻易地抹杀的。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0.10.17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