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刊登一港胞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观感
[1969年06月]
香港《大公报》刊登一港胞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观感
中国人民都会因此而感到自豪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八日刊登廖慧芳的一篇文章,题为《我们登上了南京长江大桥》,全文如下:
香港同胞正在数以十万计地到戏院争看“九大”和《南京长江大桥》纪录片。《大公报》记者消息灵通,知道我最近去过南京长江大桥,要我谈谈见闻。因为此行纯属游览性质,所以只能说点琐事。
四月底,我到上海参加儿子的婚礼,在南京工作的女儿也到上海来了。有一天,我提出何不到附近旅行,例如去南京,看看大桥。女儿、儿子、新媳妇都举双手赞成,连说:“应该,应该。不止应该,而且非去不可!”于是在五月二日晚起行在南京小住两天多,五日才又回上海,然后返港。乘夜车由上海去南京
既想欣赏南京长江大桥夜景,又不要浪费旅程时间,因此我们选择深夜自上海开行的慢车,车票每张五元多人民币。凌晨四时左右抵目的地,在这两天多里面,畅游南京长江大桥,还游览了玄武湖、中山陵等风景名胜,一偿心愿,亦人生快事。
如果说此行有什么不尽如理想的地方,唯一的是游南京长江大桥这天,恰巧天阴下雨。可是,一想起这条大桥的建成,是我国人民气死美帝苏修的重大成就,是人家预言我们失败、而我们偏偏取得胜利的伟大工程,就心更雄,情绪更高,大家带齐雨具出发。有人建议桥上设车站
我们从住处乘公共汽车前往,本来打算沿大桥公路直过长江,在浦口下车,然后步行回南京。上车后一打听,原来在浦口的公共汽车站并不设在桥头堡附近,而是设在更远的小镇,我们连忙改变计划,在南京的公路引桥口下车。在内地有种新风气,由于人人心情舒畅,人人都有做主人的责任感,对事情有意见就提出来。我对公共汽车这样设站有意见,打算写在桥头堡的意见簿内,但翻开一看,看到有关意见已有十多条,甚至具体建议公共汽车不止要在两端桥头设站,在桥中心也应设站,以便游桥者上落。
天色虽然不好,但在南京方面的引桥口下车后一望,仍然一片热闹,男女老幼的当地居民在大桥上下游览、观赏。其中有些驾驶着拖拉机的,猜想一定是市郊农民。引桥走了四十五分钟
双层大桥,横跨长江,十分雄伟。我们是从公路引桥登正桥的,在较远地方看去,引桥很斜,使我担心能不能走上去,但因引桥很长,置身其中的时候,又不觉得怎样了,还是可以较从容的走到正桥的公路路面。由引桥路口开始,步行到桥头堡,这段引桥走了四十五分钟,可见其路之长。火车就在脚底下飞驰
抵达南京方面的桥头堡,我们更高兴了。畅观四周景物,偶然有火车在底层的铁路经过,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觉得骄傲自豪。稍为上了年纪的人,在这里都会自然想起中国人民旧时过的苦难岁月,想今天过的挺起胸膛,独立自主的好日子。长江如果能讲话,将是最好的证人,帝国主义的军舰过去可以随意驶进我国长江,驶到南京,驶到武汉,甚至深入重庆,这些疯子过去在我们国土可以随意开炮,长江两岸曾经有多少中国人白白流血,白白丧命。长江,今天才是真真正正的属我们所有,是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中国人民才能够在武汉架起大桥,在重庆架起大桥,现在又在南京架起举世瞩目的大桥。桥头堡实际是幢大厦
大桥的桥头堡,实际上是幢大厦。里面有升降机,有陈列馆,这个陈列馆,相信是在节日或者接待集体参观时开放的。桥头堡顶上,有三面红旗,女儿告诉我这是塑料玻璃造成的,每座重达五吨。大桥公路两旁的栏杆,用钢铸成,一幅幅图案不同,都是表现我国革命斗争历史,如秋收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等等,很有意思。大桥上两旁为行人路,中间为四线车路。行人路比车路高一级。很奇怪,站在行人路上,风很猛烈,站低一级,站在车路,风又静止。不知是什么原因?
不觉行到桥中央。女儿怕我疲倦,建议我在原地休息,倒是儿子、媳妇朝气蓬勃,叫我稍候,两人就跑步到浦口,不久又跑回来跟我汇合。眼见下一代充满生命力,又有一番感触。人山人海看大桥夜景
返上海那天,我们仍然选择坐夜车。去火车站,公共汽车经大桥的引桥附近,见人潮涌涌,如赴盛会,如戏院观众等候入场。问发生什么事?车中人笑答:自南京长江大桥落成以后,这里晚晚如此,南京居民和附近居民很喜欢去看大桥夜景。
南京长江大桥日景雄伟,夜景更雄伟。南京通浦口,灯串如珠,一望无际,连绵达二万多英尺!看影片回忆桥上景
看纪录片的时候,觉得幸福;回忆站在南京长江大桥的情景,更觉得幸福。记得临离开南京的时候,我依依不舍地说不久要再来。我的女儿笑得开朗,说不久再来的时候,南京一定建设得更美好,南京长江大桥两岸一定建设得更美好。(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本刊注)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9.06.24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