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一片壮丽雄伟景象
[1969年02月]
天安门广场一片壮丽雄伟景象
作者:日本《读卖新闻》前驻北京记者:关宪三郎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一月十四日登载该报前驻北京特派记者关宪三郎写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天安门广场:“七亿人的洪流”示威,形成“文化大革命”的现场》。摘要如下:
天安门广场在北京城的中央,是南北向的长方形广场,大约可以容纳三十万人,恐怕是世界第一的了。
文化大革命中的北京成了示威游行的城市。游行队伍不分昼夜,挤满街头。有各种各样的游行。每次游行都使全市沸腾。拿着“贺信”和“决心书”的无数游行队伍拥向中南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拥向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拥向有关各国大使馆,抗议或者支持的游行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国徽正中也画着五星照耀着的天安门。天安门广场还象征着新中国的——或者说是毛主席的——“群众路线”。领导人和七亿群众以天安门和这个广场化为一体,体现着“人民中国”的国家权力。应邀参加国庆节观礼站在天安门前观礼台上的人,亲眼看到淹没整个广场和在长安街上由东向西奔流着的几十万群众,就会被从群众中迸发出来的巨大力量所压倒。看到群众敬爱毛主席的热情就会象看到现代的奇迹一样感到惊异。
广场北边耸立着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就站在这座城楼上检阅游行队伍。这座经历了三百几十年风雪的城楼,用中国式的说法,就是“雄浑精致,气宇宏伟”。和它遥遥相对的隐现在南边的常青松柏丛中的前门,使人回忆起古都的历史。西边有人民大会堂雄伟的威容,东边是壮丽的历史、革命博物馆。
这些都展现出新中国建设的成果。东西两边的新建筑是洋式中透出中国风度,古代和现代环绕着广场的四周,非常调和而壮观。
整个天安门广场是这样的壮观,以致你站在广场的中央也就显得深深埋进在广场里了。这里就是这样广阔。群众举着的毛主席画像和照片、红旗,把这个“广阔的广场”淹没了。他们和着三军军乐队演奏的一支又一支歌颂毛主席的乐曲,同长安街上的广大群众相呼应,高声呼着“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真是一片雄伟的景象。
每年都有五十万人参加国庆节庆典,以一百三十几人的横排秩序井然地前进,表演着美丽的集体操。
刘少奇曾经在天安门上出现,一九六六年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文化大革命第一次一百万人大会揭开了刘少奇垮台和红卫兵上台的序幕。从那以后,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被揪出来的刘少奇早已成为犯了罪只不过是接受群众审判的“被告”而已。他的“孤影”很快就消失了。
天安门是在最近三个半世纪的期间,注视着这个城楼上和现在广场上所展开的激烈迅速的巨大变化的“历史见证人”。
从前,天安门是虐待民众的封建帝王和军阀的权力的象征。明、清两朝皇帝,当出征的时候,曾在这个城楼前举行过“路祭”的典礼;举行大典的时候,在这个城楼上“颁诏”降旨。在广场上,明代修建的“千步廊”两边排列着一百四十四间朝房,围着这些的城墙是民众不能靠近的。
近代的一百年来,天安门几次遭到那些占领北京的外国侵略者践踏。城楼的红墙剥落,附近一带杂草丛生。
但是,从一九○○年的义和团事件以来,在北京,抵抗外国的侵略,打倒国内封建制度和军阀的民族解放斗争相继而起,天安门广场就成了解放斗争的中心。
一九四九年,随着北京解放,天安门和广场揭开了历史上新的一页。建国前夕的九月三十日,协商建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在现在广场的南头首先树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鸦片战争以来为反帝、独立、解放斗争而牺牲的烈士,在会议全体代表参加下,毛主席铲了第一锹土。
十月一日下午三点钟,毛主席从天安门城楼上提高了特有的嗓音,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亲手把第一面五星红旗升上了晴朗的秋空。淹没广场的人们欢呼沸腾,掌声雷动。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9.02.02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