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觉悟高
[1967年03月]
中国农民觉悟高
作者:日本记者釜井卓三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二十八日译载日本《读卖新闻》记者釜井卓三写的一篇文章,原题是《往昔的悲惨已无踪影》,摘要如下:
在南京郊外,看得到长江的一片红土丘陵地带,我访问了秣陵农村人民公社的周姓社员。他首先向我诉述了解放前的痛苦的生活:——那种生活真是痛苦啊!做雇农的父亲,有一顿没一顿地捱着,不得已向地主乞求,把我们做孩子的以一日二餐的代价换取牧牛的工作。
而在地主的眼里,贫农的孩子们就像是驯羊一样地供驱使,稍有不遂,动辄一顿毒打,打死了也只像死了一只狗那样。
中国的农民,确实是把贫穷和悲惨集于一身地存在着的。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雇农,几乎完全受着占百分之十不到的地主压榨。地主们占有了全部耕地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属于贫雇农及中农的土地,不过是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左右而已。佃农们少则要把收入的二分之一,多则要把收入的八、九成交付给地主,而地主则用各种各样的名目向农民榨取金钱,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然而,周君的话题转到今天:“和往昔相比,今天的生活确有天渊之别。我们为了此种丰富的生活而对毛主席感谢,乃是当然的事。”
周君说:“在中国,经由土地改革,使几亿个没有土地的农民分配到七亿亩耕地,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他说:“我分到一所原属于地主的小屋,从此有了自己的家。去年,我们从生产队里分到粮食、食油,另外还有现金和副业收入约一千元左右”。
从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转变到家里有存粮,有存款,此外,还有两只猪,一只以六十元的代价卖了出去,另外一只,则在春节时宰了吃掉。这是何等强烈的对照。
另外还有一个典型,是上海郊区虹桥人民公社的陈君。
四十二岁的陈君一家七口,夫妇之外,有四个孩子和陈君的母亲。他家的大女儿已在工厂中工作,次女是中学的红卫兵,正在外出长征之中。陈君告诉我,他“去年的收入是一千二百元左右”,他原本出身贫农,抗战时曾在上海的工厂中做过工。
我被招待在他的家里共进午餐。
在谈话中,我曾笑问陈君的妻子:“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她答复说:“我最喜欢的是‘老三篇’,其中尤以《为人民服务》一篇最感喜欢。我在解放前原是个文盲,但学习了‘老三篇’之后,现在已能读它。从文盲变成不是文盲的喜悦,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感到。”
这个女人是生产队里的妇女委员。但是尤使我惊奇的是陈君的年老的母亲口里,也流利地运用着“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文句,中国农村中农民们政治意识的提高,于此也可以想见一斑。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7.03.30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