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读卖新闻》举办访华记者座谈会
[1967年02月]
日本《读卖新闻》举办访华记者座谈会
高木健夫说:毛泽东思想已经扎根在人们的灵魂里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二月一日刊登了该报九名特派记者举行座谈会的纪录,标题是:《访问动荡的中国》。摘要如下:
高木健夫(本社社论委员):距离上一次访华,已经相隔十一年了。无论建设方面或者人的精神面貌,都比我在东京所设想的要好得多。在这个时期,发生了连续三年的灾害,苏联停止了援助,出现了困难的一面。但坦率地说,我感到非常惊异,中国克服了困难,正在出色地进行着建设。我强烈感受到,从那以后,毛泽东思想已经扎根于人们的灵魂里。中国人同十一年前比较起来已经有了非常大的信心。
西村忠郎(本社国际形势调查会):通过这次访华之行得到的总印象是,同大字报所传的激烈程度比较,市民的表情是非常明朗的,因此,恐怕不会演成内战。
大久保启三(本社经济部):这次我是以经济方面为主进行参观的。三年前所没有的自动化,在三年后的今天是相当先进的。上海化工厂的自动化相当先进,南京的化工厂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新产品。武汉钢铁厂虽然压延环节薄弱,但是得到很大地扩充,生产有了飞跃的发展。我认为,可以承认中国三年来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星野芳郎(立命馆大学教授):就我所专门从事的科学技术而言,我感到,中国的水平从国际上来看同最高水平相差十年。据说,普通机器也是使用煤气和电力来开动的。
釜井卓三(本社国际部):我感到,人民公社已经很好地进行了调整,公社里都是觉醒了的农民。但生产水平和生产工具问题以及生活水平等还远远不能同日本相比。
中岛岭雄(中国问题专家):毫无疑问,新中国在完成了大革命以后,比旧中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尽管如此,但事实上在如何进行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个问题上,暗中已经出现相当大的矛盾。在争取实现新的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重要的过渡时期里,已经暴露出种种社会矛盾,这种矛盾反映到政治上,就表现为现在进行的这场政治斗争。
釜井:中国的一般民众对文化革命运动寄予莫大的关心。这是一个事实。他们的心情很可能是出于对毛的这样一种信任:“毛做的事情肯定没错。可以信赖毛主席。”
西村:目前中国的机构完全是模仿苏联的一套。因此,按照这种机构发展下去,就将不折不扣地继承修正主义衣钵。所以我认为今后会骤然发生变化。
星野:我想,城市和农村的今后发展会与往昔截然不同。城市可能采取大庆方式。当权派所设想的城市问题,恐怕是苏联方式的,而主流派所考虑的城市计划,是工农合一的。我认为,会出现人民公社的大联合,会产生出完全不同的事物。“亦工亦农,亦文亦武。”就是说,所有的人都必须既是工人也是农民,并且必须具有高度知识水平而又意志坚韧不拔的人。趋势可能是要把人培养成为这种朴素的共产主义者。这样,机器的设计方式会不同,产品也会不同。而且,农村的样子也会变化。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现代化只是靠专业分工。不过,中国可能是一面实行专业分工,一面实行集中。
中岛:只有生产力取得充实的发展,才能保证中国那样大的国家的现代化。精神主义也是好的,生产力的充实发展必须以精神主义作后盾。在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如果靠现在的路线使文化大革命成功,那末就会创造出为我们的概念所不能设想的社会。但是,实际上现在的中国确实有着勉强之处。以我不长远的估计来说,毛派在政治上将会控制当权派,不过,无论如何也可能提出那种接受某种程度的合理性的方针。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7.02.14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