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日本《产经新闻》记者报道:文化大革命中的天津 [1966年12月]

  

  日本《产经新闻》记者报道:文化大革命中的天津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十一月二十三日刊登该报驻京记者柴田穗自天津发回去的题为《参观文化大革命形势下的天津》的一篇通讯,摘要如下(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到处都充满毛泽东思想
  
  文化大革命形势下的天津,恐怕也是毫无遗漏地张贴了许多歌颂毛泽东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口号和毛主席的肖像,不过,天津并没有象北京那样给人以强烈印象。在北京,商店被一片片口号所淹没,甚至使你想说北京的市街林立着“毛泽东店铺”。而在天津,商店的字号分得清清楚楚。据说,街道和商店的名称都于八月下旬更改了,然而与北京的红卫兵涌向街头用暴力强行更改名称的情况不同,此间是通过工人和学生代表的协商而和平地更改名称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天津的街道的特点。向工商业城市跃进
  
  在反映着古老天津的租界地西侧,一个广大的新天津正在扩展着。在城市的西南部,正在填平水田而建立起一个文教区。
  
  据称,海河已得到彻底的改造,现在完全不必担心会发生洪水。
  
  新天津的象征是工厂地区,目前它拥有约九十万工人。
  
  驰名的工厂有在一九五二年生产出国产第一号柴油发动机的天津动力机器厂和在去年成功地制造出共产党中国的第一台中型电子计算机的天津电子计算机厂等。
  
  由于生产“天津地毯”而闻名世界的天津市第一地毯厂,也同几乎所有的工厂一样,最初也建立了红卫兵组织。不过,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按照加强民兵组织的方针已经解散了红卫兵。旧租界城市天津,在经历了十七年前的解放、五八年的大跃进和今年的文化革命的惊涛骇浪之后,正在迅速地改变着它的面貌,朝着新的工商业城市的方向发展。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2.02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