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驻京记者新井宝雄撰写的《中国真相》一书内容介绍之四:中国文化大革命气势磅礴
[1966年07月]
日本前驻京记者新井宝雄撰写的《中国真相》一书内容介绍之四:中国文化大革命气势磅礴
【本刊讯】下面是日本《每日新闻》前驻北京记者新井宝雄所著《中国真相》一书的第五、六两章以及结束语的摘要:舞台艺术革命
中国的舞台艺术,有了很大的改革,现在几乎没有一种戏剧仍然保留传统的形式。
京剧有将近二百年的传统,剧目有几千种。但是,因为京剧是从封建社会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封建色彩非常浓厚。剧中的人物都是帝王、才子、佳人、员外、夫人、官吏,总的说来,有轻视一般民众的倾向。
从一九六三年起,京剧现代化的浪潮高涨起来。
随着京剧革命化的进展,除去京剧以外的舞台艺术,也正在进行变革。首先,从在北京举行话剧会演的前后起,全国各地约达三百种的地方戏剧也完全“革命化”了。
为了纪念建国十五周年,在人民大会堂第一次公演了作为“文化艺术战线的第一次革命”而受到国内外人士注意的大音乐舞蹈《东方红》。这个《东方红》,以后在广州上演,受到入境外国人和当地民众的注意。
以别具特色的演出节目来说,现在越来越多地演出带有国际色彩的革命剧,例如描写刚果(利)人民的反抗的《赤道战鼓》和以南越民族解放阵线活跃情况为题材的《南方烈火》、《仇恨的火焰》、《黎明之前》、《椰林怒火》等等。就象这样,中国的舞台艺术的革命化,正以无止境的气势进展着。社会的气氛
在北京的时候,日本记者曾经聚在一起,举行过一次年终联欢会。在北京前门外著名的全聚德吃了烤鸭。当时还邀请了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等五位人员。大家说,只是吃吃喝喝,没有意思,因而举行抽签,作为余兴。但是,令人为难的是,中国的客人怎么也不接受这种抽签得到的东西。在宴会结束的时候,再次表示希望他们接受这一点点礼品,但是他们只表示感谢,终于没有带走这些礼品。
我们好象现在才感到,我们直接接触到新中国的社会的气氛。在回国途中,我在广州市内进行了参观,那个时候,国际旅行社的某位译员替我们照料。因为已经疲劳,大家在安静的山岗上休息一下。当时,大家说吃一些预先买来的香蕉,并且拿给译员吃。但是,他无论如何也不吃。他说:“我不饿,我等你们吃完。希望你们好好休息一下。”
从这些事例也可以知道,在新中国,赠送礼物的观念已经消失,所以在过节过年的时候,丝毫也不必为送礼操心。这一点,非常简朴,彼此也都谅解。
因为是这种气氛,所以服装也无所谓“时兴”。就是在宴会的时候,穿平常的人民装就很够了。
谈起这些情况来,那是没个完的。在中国买东西,总之是省心的。因为,一切商品都按标价出售,在百货公司或者公私合营商店买东西,完全相同。就是去买古董,店员会向你明确地说明这是赝品,还是真货。
我在战争期间,曾经在中国呆了八年左右。而且,曾经以相当多的时间,旅行了中国各地。这一次在担任驻北京特派记者的期间参观过的地方,大体上都是我过去走过的地方。因此,我把从前的情况和现在的实际情况,直接作了比较。这种比较,非常有助于了解成为新中国以后的大陆的变化。
因此,首先感到的是,中国正在普遍地进行建设。就是说,并不是只对一部分地区、特定的部门进行着改革,而是在那个广大的大陆的各个角落,普遍地响着建设的热烈的锤声。而且,这些都是根据“社会主义”的蓝图进行的。在只了解从前中国落后的农村和带有殖民地性而且畸形的城市情况的我看来,这毫无疑问地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而且,这个变革的浪潮,现在已经扩大到文化娱乐方面,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在旅馆的酒吧间买白兰地酒,店员也用刻有度数的量杯量准酒,倒在酒杯里,买水果完全称准重量,几角几分计算清楚以后要钱。一点儿也没有从前的“马马虎虎”的印象。
这些只不过是一些事例,但是,表现了新中国坚决完全避免浪费和错误的态度。因此,使人强烈地感觉到,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秩序井然地集中到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第一是建设,第二还是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陆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思想。
我在回国途中,曾经在香港看到穿着华丽的衣服,浓装艳抹,享受闲情的妇女们,同时在另一方面又想起在新中国一切工厂里认真地操纵镟床的妇女们,不能不更加深切地感到“制度的不同”。
但是,新中国大陆竭尽全力,进行各种建设,这种努力正在取得相应的成果,这也是事实。
可以认为,这种倾向在今后还会坚持不懈地继续下去。
为了把过去象一盘散沙那样,在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都落后的中国,在短期间内建设成现代国家,倒是需要这样拼死命的努力。因此,新中国的气氛,的确是很紧张的,因为不会象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消闲有时会被认为是“美德”,所以也会有某种“紧张感”。
因此,问题在于应当根据什么观点观察这样的新中国。这样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日本和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水平,批判目前新中国比较落后的方面;另一种是把中国大陆在这十几年来表现出来的各种倾向作为一种动向加以观察。谈到结论的话,我认为这两种方法都是必要的,不过,我认为特别应当努力,把新中国的动向做为倾向来加以观察。
也有人在参观过大陆以后说,还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在中国各地,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创造出接近国际水平的产品。我看到新中国建国十六年来努力做到的现状(在这十六年里,因为有过朝鲜战争,实际建设只有十年多)和这种现状表现出来的建国的倾向,深切地感觉到,已经不容许无视这个国家的存在。(文内小题是原来的
——本刊注)(续完)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07.19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