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菲律宾记者访华观感:《在红色中国》 [1966年04月]

  

  菲律宾记者访华观感:《在红色中国》
  
  承认我人民生活状况比解放前有奇迹般的改善,但攻击这是靠“否定个人自由”得来的。
  
  【本刊讯】下面是菲律宾《马尼拉时报》记者庵勃访华观感《在红色中国》的续篇。
  
  在中国大陆的一次旅行,对那个国家幅员的广大和无限人口留下难忘的印象,由于共产中国是那么一个泱泱大国,到那里一次小游后,最多只能下揣测性的结论。
  
  这一行报人在共产中国耽留了十二天,我们访问了四个城市——广州、佛山、北京和上海——和两个公社。
  
  鉴于那个国家的庞大,所以其他地区或城市的情况可能与我们访问过的地方悬殊。
  
  因此,应该了解的是我在这最后的一篇文章中,所写的结论是凭我们在中国的十二天中,我在我们所访问的四个城市和两个公社所看见、听到和所阅读的为根据。普遍清洁我们在访问共产中国时的第一个印象是那个国家的普遍清洁。街道、公共建筑物和火车都很干净。我们所参观的地方没有苍蝇、蚊子或别的害虫。
  
  (由于我们访问共产中国的时候正是残冬的时分,天气还严寒,所以我无法说能不能看到那些昆虫。我们转回广州的归途上,天气已经温暖了,但我还是连一只苍蝇也看不到,只有到我们跨过边界进入英界,乘火车途经九龙时才有一只苍蝇栖息于一位报人的啤酒瓶上。)经济发展我对共产中国的经济进展有深刻的印象,人民的三项基本需求——粮食、衣服和起居,如果获得保障,国家经济才能获得若干进步。我们所访问的地方不缺乏这些东西。
  
  在我们所访问过的城市中的人民似乎并不挨饿或营养不良;他们的孩子比一般菲律宾小孩更肥胖和健康。他们衣着淳朴,那些衣服足以抵御天气的转变。他们的住所不奢侈,但这样的住宅比起旧日用泥土和茅草搭成的阴暗陋舍来,已经有很大的改善。
  
  即使由经济学家轻淡统计,共产中国人显然已在经济发展方面跨了一大步。人民公社我对共产中国的人民公社有深刻的印象。它们是农村变化,如农产品增加,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他们精神与社会轮廓改观之因。
  
  公社虽然改善了人民的经济状况,但它也靠着为中央所控制的党干部将农民置于严密的政治管制下并组成劳动生产大队和民兵。
  
  我对于中国共产党运用所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机关及集体宣传媒介??制着人民的思想并且使他们相信他们的国家正处于紧急状态下及有受美国侵略的实际危险一事极感注意。
  
  “仇美”和“援越”活动显然是中国共产党执行一项全国性运动的部分计划,这样,政府能够集中政治控制和较容易统治散布于辽阔领土上的庞大人口。
  
  我们不能相信中国共产党所提的“没有领土野心”的激烈辩护。组织最后,而且是最重要的,我看到共产中国的人民被组织起来。共产党干得比中国历代皇朝更好。他们用劝服、宣传和极权政治手段等新式伎俩将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人民成为国家、一个伟大机器上的齿轮。团结是一种美德;自私是一种罪恶。那里没有容纳自由思想的余地,自由言论更不用说了。
  
  那里表面上是有信仰的自由,但他们实际上禁止皈依宗教,共产党现在正等待那些宗教因缺乏传统工作而濒于绝灭的那一天。特别语言他们组织得那么透彻,所以人民都穿着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食物,讲同样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特殊语言——要是他们抱同样的思想和作同样的梦,我也不会感到奇怪。
  
  中国共产党贯彻和积极地向人民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福音,不仅是党员和政府官员,连知识分子、工厂工人、士兵、农民、家庭主妇、及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都在研究党纲。个人意识共产党中国使她在以前受尽饥寒交迫的七亿五千万人民有穿有吃还有住,她在这一方面或许真的是创造了近乎奇迹。
  
  但这种欲望的自由似乎是靠否定其他个人自由而获得的。经济进展则是借思想和精神的折磨而获致的。
  
  这七亿五千万中国人大概是满意他们的现状的。不过,这七亿五千万人确实不会永远是一小撮统治分子的机器人。(续昨,全篇完)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04.28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