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澳门《华侨报》刊载:赵斑烂访问大陆观感(待续) [1966年03月]

  

  澳门《华侨报》刊载:赵斑烂访问大陆观感(待续)
  
  《赤子之心——“叔叔,好”》
  
  在此次旅行中,最使记者们难忘的,相信是访问上海少年宫的那个下午。
  
  也许我们参观的太多了,到处都是负责人员招待,先来一次介绍,然后由记者发问的。在少年宫,招待我们不是成年人而是少年人,男的、女的年龄都不超过十三、四岁。
  
  我们到达时,立即溶解在热烈的不断的掌声里。男孩子一律穿了白衬衫和短裤,女孩子们都穿短裙子,有的是连上装的,有的是和上装分开的,颜色是花花绿绿,大家都精神饱满,多数都结有红领巾,那是少先队员,红色接班人的标志。
  
  在掌声中记者团拾级而上,转过头来,发觉前面的英国女行家手上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不久,各人先后都把孩子拉着,起初是一个,后来两个。招呼我的是两个男孩子,一个十岁,一个九岁。十岁的一个装成十分庄重,九岁的较活泼,两孩子煞有介事的给我引路,首先是参观各个室,其后又同我一起到草坪上去。时近黄昏,上海那天又有点秋意,我为便于同孩子们一同活动,脱了外衣,过了不久,那大的孩子竟关心我觉不觉冷。
  
  当我们告别回到车上,孩子们阶前相送,我们每一个人就引领凝神,找寻自己的小朋友,不想错过可能多见的一面。
  
  除了儿童宫,我们在杭州的西湖风景区里,在广州登白云山的道上,也看见休假的旅行的学童,如果我说“盈千累万”,实在一点没有夸张。
  
  我们由北至南,碰上的都是热情,有礼貌和志气昂扬的孩子,学童在路上走,是列队的,那怕只是两个人,也是一先一后,上学时,路上相遇,行列便续渐加长了。回家时也是一队一队的走,不用教师引路。在鞍山那天,就遇了好几队男孩子,看样子不满九岁,背上负着书包,朝着我们走来,他们不鼓掌欢迎,却举手作罗马式的敬礼,绝不含糊的说声:“叔叔,好!”
  
  这是我们突如其来的遭遇,在此之前,我们遇见的都是节目中的孩子,他们只是向客人鼓掌,招手,现遇见的却是一本正经学童,他们已在准备肩起国家的重任了。《人民公社真相》
  
  中国大陆的人民公社,在大多数港澳同胞的心目中是一个谜。西方报纸时常把它渲染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失败的象征。此种报道的出发点,一半是基于无知而幸灾乐祸,另一半则含有恶意。
  
  老实说,在此次集体访问之前,记者对于人民公社的批判,始终未敢也无法下一定论。原因非常简单:若从一般报道讨资料,说坏的未必真,说好的也未必可信,非亲自观察更在观察中加入一定程度的客观与保留,结论就不会接近事实。
  
  因此,访问人民公社便成了哄动中西记者的重大节目。从主人开列的名单中记者选了上海市郊的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在杭州时又参观了一个生产大队。
  
  杭州西湖人民公社的梅家坞茶叶生产大队的长成,值得自豪,大队长卢镇豪是它的一个缩影。
  
  卢镇豪今年三十三岁,是本地人,父母都是茶农。九岁时候,父亲在工作中摔死,到十四岁,母亲被富农打伤,不治也死去。从此,他不只负起了家庭重担,还要养活三个弟妹。解放后,他跟着翻了身,到现在他是生产大队长,结了婚,有儿女四人,都进了学校,他一个妹妹是优秀社员。卢镇豪自认学习之后,现在只有初中程度,但看他对答如流,句法文雅,常识丰富,和充满信心,文化水平问题,大概不会存在。
  
  记者遇到的人,虽然比较想象者谦逊得多,但我看到的,都是“干劲”的表现。例如除了农牧生产之外,他们所办社内之事,文教和卫生,都非常认真。最感意外的是几个主要利用劳动力的工厂,如农具厂,拖拉机站,修车厂(自行车),木工家具厂,竹织等厂。商业方面,有粮食,缝纫,百货等合作社。究竟在人民公社发展的目前阶段中,把力量分散到如此广泛面,是否适宜,当然是一问题,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就是人民公社的基础已经生了根,此后的工作,只在栽培。
  
  由于这是世界上破天荒的行政制度,它的成功,在人类的历史上,将划出一条新界线。(待续)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03.12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