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澳门《华侨报》刊载:赵斑烂访问大陆观感(待续) [1966年03月]

  

  澳门《华侨报》刊载:赵斑烂访问大陆观感(待续)
  
  【本刊讯】澳门《华侨报》连续刊载该报社长赵斑烂访问大陆观感的文章,现摘要如下:(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记者招待会》
  
  港澳非亲共的报纸,素以拥护新闻自由为号召,以中共封锁新闻为理由,对于中国内情的报道,每基于道听途说,风气一长,流弊滋生,从歪曲与无知,衍成诬蔑与恶意,在所不免。作为群众耳目的报纸,如此做法,对于一个认真做事的政权,未免有欠公平,而对于读者更有亏其信赖。倘若一张报纸,不单是为反共而反共或者由于尚有其他顾忌,如不愿放过这一个良好的采访机会,迨无可以非议之处。
  
  十六年来,由于国民党政府继续据守台湾,国共之争未已,加以过去一段期间,大陆对侨乡之措施失当而造成了华侨里面所谓“红”“蓝”的界线,虽并不深刻,但他们之间,说不上志同道合,而帽子乱飞,人们每以不谈政治为洁身自爱的第一守则,但他们深心之中,是渴望着看到客观的和忠实的报道。作为满足此种要求的中立报纸,亦即致力于侨胞与祖国国家和人民利益互相结合的爱国报纸,更应该尽量利用这个机会,作一次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报道。
  
  中共通过李宗仁记者招待会而邀请了港澳中外记者到红色中国访问,其动机的纯洁,是无可否认。他们诚心诚意去做好这件工作,虽然应邀记者的广泛性,同他们的理想仍有相当的距离,但他们却已获得超乎预期的成功。
  
  他们对我们这班客人的照顾,简直无微不至,住食行固然是第一级招待,至于在每一次招待会或参观访问中,都不厌求详地答复我们一切问题。除了陈毅关于原子弹问题外,记者们未逢过一次的推挡答复。摄影机,望远镜任便施用,许多干部人员更破例地让记者们拍照。实际上如果记者提得问题太少,或者不够刺激,他们反而有点失望,因此之故,每一个以探访为目的的记者,特别是外国记者,无不“满载而归”认为不虚此行。如果中国大陆竹幕曾存在的话,它便初次掀开了。

  《客似云来宾至如归》
  
  中国政府对待客人,无微不至,给他们留下一个良好和深刻的印象。
  
  记者团此次作客的时间共二十五天,旅程总达一万多公里。仅在北京便留了八天,用余下来的时间去访问六个城市,当然非常忙迫,看到的也不够深刻,但一般来说,收获仍然是非常满意。
  
  有人会提出,我们作客的是否会被暗中监视问题。我的回答是,如果我有可疑之处,而被人跟踪,暗中监视,本亦为事理之常。不然的话,一个国家任令特务纵横,怎可以称为有组织?但一个人,既不打算窥人隐秘,又没有为非作歹之心,对这问题的关怀,简直就是多余的了。不仅记者个人如此,在其他同行者来说,我觉得他们的行动也是自由的。

  《毛泽东的儿女们》
  
  在中国大陆,能够看见毛主席真面貌,是人生一件大事。
  
  这种现象的解释,不难找到。毛泽东是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的唯一的、真正的领袖,是年青一代的父亲。“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是目前中国人民立身处世的守则。事实上他们都把在工业,农业,科学以及一切方面的成就,作为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结果。
  
  十六年来,毛泽东领导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从一穷二白到了现在的“强大了一些”,得来绝非容易,共产党的领导人,深知创业固难,守成更不容易。“中国还要二、三十年的建设,才能真正强大。”这个责任就要寄望在接班人的身上。
  
  在红色中国初中以下的儿童,都出生于解放之后,工、农和知识青年们也是在新社会培养长大的。他们都是下一代的接班人,是此后二、三十年建国大业中的骨干,其中不少且已站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面。
  
  异于一些港澳人士所想象的,他们绝不嚣张,都谦逊有礼,尤以在广东以外所遇到的为然。年青的人们,似乎都为着前途的美好境界而生存,他们少有想及个人,但作为整体的一部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则感觉莫大的光荣和快慰。
  
  中共领导者对他们的接班人有什么要求?据记者体会所得,最重要当然是思想正确。其次则知识与健康,列为同样重要。
  
  记者没有机会获知学生在那一个阶段起接受思想灌输。
  
  可是,生长在今日中国里面的人,是很难逃过洗脑的。这方面工作,中共做得非常彻底,所有足以反映不适于新时代思想的事事物物,均被摈除,人们耳濡目染的,都是引到社会主义道路的指标。
  
  中国以往的所谓读书人,永远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钻在牛角尖里,脱离了现实的可怜虫。中国新社会是要人人读书,但不要读书人成为一个阶级。从小学起,男女孩子都被鼓励参加义务劳动,最显著是帮助城市清洁工作,在各大城市我都看见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先锋队队员骄傲地和快乐地洗刷地方,清除垃圾。
  
  中共政权对于客人,不论他来自那个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是诚恳款待,热烈欢迎。我们所到的地方,无论是在走路还是坐在车上,青年人和孩子们见了,一定主动地鼓掌,一唱百合。孩子们的喜客不只城市如此,乡间也如此。生长在纯洁的家庭,安全的社会环境里面的孩子们,精神健全是自然的结果,但仍有赖于不断的和平教育,才能养成喜客的品性。在中国的下一代里面,猜疑仇恨的心理,似乎难以存在。
  
  来自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如云的客人们,自然都有宾至如归之感。(待续)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03.11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