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浅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
孟晓雪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8年06期
【原文出处】《兰州学刊》2008年2期第147~150页
【作者简介】孟晓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内容提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了旨在应对自己盟国,尤其是联邦德国对核武器的需求、维护自身核优势的“多边核力量”计划。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欧洲其他盟国和苏联的反对,美国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这在美德关系中引发了矛盾,推动联邦德国采取更为独立自主的政策,同时也反映了整个20世纪60年代冷战态势的变化。文章力图在吸收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美国外交文件,解析美国采取这一政策的原因,进而透视这一时期的冷战态势。
【关 键 词】“多边核力量”计划/美国/联邦德国


    [中图分类号]K7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08)02-0147-04
    “多边核力量”是美国为了满足西欧国家,尤其是联邦德国要求在核武器问题上发言权的产物,也是美国应对西方国家内部矛盾,维持自己领导的一种手段。美国希望通过这个计划,西欧国家,尤其是联邦德国会参与的“核武器拥有和操作”,但是主导权仍然控制在美国手中。[1]
    一、“多边核力量”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目的
    (一)“多边核力量”计划提出的背景
    早在50年代中期,随着西欧国家政治、经济的恢复,西欧国家要求与美国平等的意识不断增强,西欧国家谋求参与西方联盟的核决策就是这方面的一个表现。
    肯尼迪上台后提出用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的“灵活反应”战略,主张加强常规力量,而不是仅仅依靠核力量,这引发了西欧国家的忧虑。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苏联在50年代末建成了洲际运载导弹系统,美国本土不再安全,因此西欧国家更加怀疑美国会“为了保卫巴黎或柏林而使纽约受到威胁[2]。因此,西欧国家要求在核决策问题上扩大发言权,拥有“左右自己命运的力量”[3]。在这些国家中,联邦德国最为急切。
    由于英法独立核力量的发展,联邦德国认为自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认为只有获得在核问题上的发言权,才能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尽管联邦德国在1954年曾经承诺放弃核武器,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来,联邦德国不断施压要求扩大在核问题上的发言权。1957年阿登纳就公开提出希望拥有核武器。联邦德国军方要求美国在西欧设置中程导弹,实行“双重否决制度”,由欧洲提供人力并且负责操作,但美国仍然保持控制权。[4]联邦德国认为,一方面这可以表明美国对欧洲防御更密切的关注,另一方面可以使联邦德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核问题的讨论。
    与此同时,法国独立的核力量获得重要发展,严重削弱了西方阵营中美国的核垄断地位。由于法国越来越特立独行,美国政府一方面担忧法国的核力量会影响西方联合的核政策,另一方面也担心联邦德国以法国为榜样发展自己的核力量。而戴高乐向联邦德国指出了一条在法国领导下独立于美国的欧洲独立控制核武器的道路。[5]
    面对联邦德国的压力和法国的挑战,美国国内对这一问题出现了不同意见。流行于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政府时期的观念是不支持联邦德国获得这类武器,即使这类武器的使用处于美国的监管之下。另一方面,一部分美国政策制定者认为应该给予联邦德国有关其自身核防御问题上更大的发言权。他们认为,核防御问题上的“二流地位”会引发联邦德国强烈的“民族主义”,并且会刺激联邦德国寻求独立的核力量。而防止联邦德国军国主义复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予其平等的合作伙伴地位。在这种考虑下,在艾森豪威尔政府后期,至少建立一支标志性的北约核力量的观点已形成。[6]这种观点计划由美国提供配备有北极星导弹的核潜艇,英国与法国也提供一定数量的武器。到肯尼迪政府时期,这种观点就发展成为“多边核力量”计划。
    (二)“多边核力量”计划的主要内容
    1962年12月肯尼迪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巴哈马群岛的拿骚举行会谈,签定拿骚协议,正式提出了“多边核力量”计划。其主要内容是:所谓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前一阶段由美国部署在地中海的三艘‘北极星’核潜艇,英国的全部战略轰炸机以及英国和西欧其它国家的战术轰炸机合并而成,但这些武器仍归各国所有(核弹头由美国控制),由本国人操纵,并原则规定,英国的力量在必要时可以撤出单独使用;若法国参加,条件与英国相同。后一阶段则主要由美国和英国的核潜艇组成,其他国家出人出钱混合编成,参加国不得单独撤出使用。这支核力量由北约组织指挥,按照北约组织的计划进行部署和明确目标。”[7]可以说,前一阶段是过渡阶段,后一阶段是实质性阶段。文件签署的当天,肯尼迪就致电戴高乐,建议法国参加。1963年1月14日,美国副国务卿乔治·鲍尔向北约理事会以及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提出了“多边核力量”计划。
    拿骚协议只是“多边核力量”计划的初步方案。后来,肯尼迪政府于1963年3月将“多边核力量”计划后一阶段的内容变更为:“25艘特别建造的水面舰只每艘装备8枚‘北极星’导弹,成员至少要从3个国家抽调”,以50亿美元(其中美国负担1/3左右)用10年时间建成,并且明确规定“多边核力量”是超国家的,“由北约组织控制,15个成员国的集体决定管辖”[8]。后来“多边核力量”计划的内容又经过了几次修改,但其基本内容是建立拥有25艘舰只的军事力量,由来自美国、联邦德国、英国以及其它北约国家的人员操作,并且装备有200枚携带核弹头的、目标针对苏联的导弹。通过这一计划,实际上是把参加国的核武器置于联合控制之下,但是由于美国提供的武器和资金最多,因此美国实际上拥有特殊地位。尽管名义上说成员国集体决定管辖,但是在由谁的手指扣动核扳机这个关键问题上,“美国保留了否决权”[9]。
    (三)美国提出“多边核力量”计划的目的及缺陷
    在美国决策者看来,从理论上,“多边核力量”计划旨在引导联邦德国的核要求。一方面,肯尼迪设想“非核国家不需要成为核国家就可以感觉到自己参与了核决策”,这个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联邦德国在核问题上有发言权的要求,给他们一种“参与感”。多边核力量计划,会给予联邦德国在西方核防御问题上“少许的发言权”,可以给联邦德国“打预防针”,从而使其对“军国主义”的复活产生免疫力。这一计划将会使联邦德国不可能独立发展核力量,而且假以时日,也许会控制英法独立的核力量。[10]另外,“多边核力量”计划也有利于欧洲国家分担美国巨大的军费,其中联邦德国负担1/3左右。
    在美国政府看来,“多边核力量”计划可以解决西方联盟在核问题上产生的矛盾,抑制“盟国的独立和离心倾向”[11],维持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的决策者们认为“多边核力量”计划,就像“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组织以及50年代初夭折的欧洲防务集团计划一样”,可以“控制盟国,尤其是西德的企图和竞争”,从而把盟国的力量引导到“以美国为领导”和“以抵抗苏联为目的”的“超国家结构”中来。[12]国务院认为“多边核力量”有利于“对抗”戴高乐以法国的方式“重组”欧洲的企图。[13]正如小阿瑟·施莱辛格所说,这个计划是美国“在欧洲实现其基本目标的一个有用工具”[14]。
    从理论上来说,“多边核力量”计划对实现美国的目标十分有益,然而,在操作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缺陷。[15]这一计划遭到了欧洲的强烈质疑,这是肯尼迪没有料到的。1963年乔治·邦迪为肯尼迪准备了一份备忘录,其中表示“多边核力量”计划在大西洋两岸都“缺少”支持者,而且戴高乐也没有“打动”联邦德国。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强烈反对这一计划,并且准备与美国签署《禁止部分核试验条约》。[16]对此,肯尼迪的态度是,“如果欧洲人不要的话,那就去它的”。在这一份备忘录后,肯尼迪政府实际上放弃了“多边核力量”计划。
    二、约翰逊政府对“多边核力量”计划的态度及其破产
    (一)约翰逊政府重提“多边核力量”计划
    约翰逊上台之后,继承了肯尼迪政府的大多数政策,包括“多边核力量”计划。约翰逊对“多边核力量”本身没有多大的兴趣。然而,联邦德国仍然对美国施压要求实践“多边核力量”计划。在这种情况下,约翰逊在1964年4月重提这一计划,并且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一计划,约翰逊在其中加入了“欧洲条款”,表示在将来西欧充分联合的情况下,美国可以考虑放弃“多边核力量”中的否决权,这样,这支部队就会变为实质性的欧洲核力量。[17]很明显,这只是约翰逊开出的空头支票,联合到何种程度才是欧洲的“充分联合”?美国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西方首席核大国地位的。尽管如此,联邦德国对此还是十分欢迎,6月,艾哈德访美期间与约翰逊达成协议,希望在1964年年底以前签署“多边核力量”条约。
    (二)来自各方的反对意见
    约翰逊重提“多边核力量”计划并加入欧洲条款,引起了美国国内的反对之声。美国国会中,不管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都反对与联邦德国以任何形式共享核武器。约翰逊征求了许多国会议员的意见,但是“谈的越多”,他确信该计划成功的“希望越渺茫”。[18]即使是人们认为可能会支持“多边核力量”的富布赖特也公开表示反对这一计划。在政府内部,武器控制和裁军机构表示不安,他们认为应该通过与苏联的合作达成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而不是采取以冷战为导向的“多边核力量”。这种情况尤其在1964年中国自主研制并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之后得到了加强,美国担忧一些国家会仿效中国的例子自行研制核武器。[19]这样,美国担忧“多边核力量”计划会造成核扩散的既成事实,会使他国仿效,因此美国的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了防止核扩散上来。
    在美国国内面临强大的反对之声的同时,除联邦德国之外,西欧盟国对这一计划的态度不是反对就是冷淡。英国一直希望保持自己的核力量,但是“多边核力量”实际上把英国的核力量纳入美国的控制之下,这种矛盾难以调和,更为重要的是,英国不愿联邦德国接近核武器,也不愿承担巨大的花费,尽管英国麦克米伦政府在美国压力下签署了条约,但是并不情愿。1964年10月威尔逊的工党政府上台后,英国的态度变得十分冷淡。12月,威尔逊与约翰逊会谈的时候,英国表示反对任何有关“德国人染指核扳机的建议”,并且表示这一计划对东西方关系的缓和“是不祥的挑衅”[20]。同时,威尔逊还主张用“大西洋核力量”代替“多边核力量”,希望建立一支共同占有、混合组成、无核国家可以参加的部队。至于法国,从一开始就“嘲笑”这一计划,戴高乐表示法国不会参加。长期以来,法国一直努力发展自己独立的核力量,并且以此作为独立于美国的标志。因此,法国不会把自己的核力量置于美国控制之下。另外,与英国一样,法国不愿意看到联邦德国获得核武器。1964年7月初,戴高乐公开批评“多边核力量”计划。美国驻法国大使波伦表示,法国人认为这一计划“会在核问题上使欧洲国家受制于美国”[21]。1964年11月戴高乐甚至威胁除非北约“放弃”这个计划,否则法国会重新评估北约的作用。
    苏联坚决反对“多边核力量”计划。苏联认为,这一计划等于把核武器“放到”联邦德国手中。[22]苏联还威胁说,即使是给“德国人在核扳机上很小的发言权”,也会破坏和平,加剧冷战的紧张局势并且破坏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3]与此同时,苏联向美国表示愿意推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谈判,希望以此促使美国放弃“多边核力量”计划。
    (三)来自联邦德国的压力和“多边核力量”计划最终的破产
    可以说,在西欧国家中,除了联邦德国,没有人对“多边核力量”计划真正感兴趣。进入60年代以来,随着联邦德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联邦德国一直希望获得在核问题上的发言权。一方面,联邦德国希望以此作为自己在西方联盟中实现与英法“平起平坐”、摆脱“二流国家”地位的主要标志,并希望借此获得“更大的军事安全保证”[24]。另一方面,随着美苏缓和气氛的增长以及在核控制问题上美苏共同利益的增长,联邦德国担心自己会成为美苏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针对的主要对象,[25]这就会完全排除了联邦德国获得核武器的可能。因此,联邦德国的艾哈德政府积极推动“多边核力量”计划的实现,希望该计划可以保证美国实现用核武器保卫欧洲的承诺,并且赢得和苏联就统一问题进行谈判的“筹码”[26]。1964年10月,艾哈德甚至试图推动由美德两国政府先行签署条约,造成既成事实以敦促其它国家签字。但是遭到了美国的拒绝,美国坚持要“考虑其它欧洲国家的利益”[27]。
    在这种情况下,约翰逊政府的官员倾向于认为,西欧国家对“多边核力量”计划没有真正的兴趣,而且美国不能抛开盟国与联邦德国“单干”,因此约翰逊政府在1964年底发出了一份内部指示,要求美国政府的所有驻外代表,“不得在这个领域起领导或推动的作用”[28]。这表明约翰逊政府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多边核力量”计划。这沉重地打击了艾哈德政府的积极性,在美德关系中引发了一场危机。艾哈德对美国放弃“多边核力量”表示“失望”。[29]联邦德国担心:既然美国可以“轻易的放弃”这一计划,那美国也许会出卖联邦德国的利益,与苏联和法国“达成交易”[30]。罗斯托在一份备忘录中表示,德国人认为美国在英国、法国和苏联的压力下“放弃了‘多边核力量’计划”[31]。
    面对联邦德国的怀疑,约翰逊十分恼怒,公开表示没有必要再重复美国政策的“坚定性和方向”[32]。同时,约翰逊把球踢回了欧洲。约翰逊对联邦德国大使表示英国对“多边核力量”没有信心,威尔逊认为欧洲国家对这一计划的支持只是由于“美国的坚持”,而非真心的赞成。因此,希望联邦德国与英国协调立场,表示英德“立场协调的越快”,美国就越“容易推动”[33]。
    但是,由于联邦德国不可能接受英国提出的“大西洋核力量”计划,德国人认为这是“使英国以最低限度的参与出钱达到最大限度的影响权和控制权,而德国的影响却要尽可能的缩小”;最终不用正面否决权就把“多边核力量”推翻。[34]因此,在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英国和联邦德国的谈判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这实际上表明“多边核力量”计划实际上已经破产,尽管在联邦德国的压力下,约翰逊总统仍然一再向联邦德国表示美国并没有放弃“多边核力量”计划,仍然坚持承诺。到了1966年,国际舞台上关于“多边核力量”的讨论就消失了。
    三、“多边核力量”计划破产的原因
    (一)美国放弃“多边核力量”计划的原因
    美国之所以放弃“多边核力量”计划,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国内、西方盟国都反对联邦德国拥有核武器。人们潜意识里对德国的军国主义留有深刻的记忆。在这方面,美国和苏联,甚至美国和法国都有共同利益。“美国和法国十分了解彼此在遏制德国中的地位”[35]。英法坚决反对联邦德国获得核武器。[36]同时,英国和法国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独立的核力量,并且把自己的力量置于美国控制之下。北约内部较小的国家也担心联邦德国获得核武器会导致军国主义的复活。因此,这一计划遭到了西方联盟内部国家的普遍反对。约翰逊不可能罔顾这些反对之声,单独与联邦德国达成协议,更何况美国本身也对联邦德国保持“警惕”。而且约翰逊正在国内积极推动“伟大社会”的相关立法,因此他不会愿意让“多边核力量”引起国会的反对。
    另一方面,进入6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缓和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约翰逊政府希望与苏联达成《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因此不希望“多边核力量”计划成为障碍。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把美苏两国推到核战争的边缘。这次危机清楚的“暴露出了核时代超级大国对抗中固有的风险和核讹诈政策的局限性”[37]。在此之后,美苏两国意识到了避免对抗,尤其是核对抗的重要意义。随后,美苏双方寻求有限的缓和,并签定了《禁止部分核试验条约》。而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的注意力转向欧洲以外,越南战争也使美国迫切地希望保持欧洲的稳定。尽管“多边核力量”计划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西方联盟内部的危机,但是核弹头的目标却是指向苏联的。这显然与“缓和”精神不符,是“挑衅性”的行为。苏联坚持认为“多边核力量”计划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精神不符,因此后者必须以放弃前者为前提。在这种情况下,约翰逊政府放弃“多边核力量”计划也就不难理解了。
    “多边核力量”计划从1963年开始,几经提出,最终于1966年从国际舞台上消失。联邦德国希望凭借该计划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并为统一赢得筹码。美国提出这一计划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盟国,尤其是联邦德国对核分享问题的要求,并且以此解决西方联盟内部纷争,但是最终由于盟国的反对和“缓和”的需要而放弃。“多边核力量”计划的破产表明,美国的传统冷战政策已经发生变化。美国放弃“多边核力量”计划极大的打击了联邦德国,使他们再次确信美国是不可靠的,加强了联邦德国政府的独立性。
    (二)“多边核力量”计划破产对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的影响
    宁柯维茨曾经论述说“美德关系受制于联邦德国在美国的世界构想中的地位”,[38]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对联邦德国政策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对于美国而言,是与苏联对抗的重要资源。美国从联邦德国获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便于在欧洲与苏联对抗,而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这种政策的手段,就是支持联邦德国对统一的诉求。美国拉拢联邦德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不断地声明苏联是美国和联邦德国的共同敌人。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美国意识到德国统一在现阶段是不可能的,因此美国转而希望保持德国问题的平静并且与苏联改善关系。
    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苏在互相承认各自在欧洲势力范围方面已经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尤其是古巴导弹危机使肯尼迪政府充分体验到了核战争的恐怖,在此之后,美国开始认真地考虑怎样避免与苏联的冲突。美苏双方都认识到两个德国的分裂已经成为既成事实。因此美国不想在德国问题上刺激苏联。而联邦德国僵硬的东方政策以及对统一的诉求成为了美苏在欧洲缓和的障碍。联邦德国拥有核武器对苏联和在核武器问题上,为了有效地避免核战争以及维持各自的核垄断地位,美苏开始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谈判,而这正是美国放弃多边核力量计划的原因。
    美国放弃“多边核力量”计划使得原本脆弱的美德关系受到了更大的打击。联邦德国认为美国为了与苏联缓和轻易地背叛了自己。后来,约翰逊政府与苏联进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时,对联邦德国频频施压,更是加剧了联邦德国人的这种印象。麦克洛伊在一份备忘录中曾经表示联邦德国看到了太多美苏缓和的事例,不只在核领域,这在联邦德国引起了极大的不安。美国政府的态度给美德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联邦德国政府对美国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独立性。此时在美国欧洲的战略格局中,与苏联缓和的重要性显著增强。美德双方关系的不对称性和以美国利益为主轴运转的现实,迫使联邦德国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政策,这也是勃兰特“新东方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2] Cohen, Warren I. Lyndon Johnson confronts the worl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963-1968[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164,179.
    [3]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167.
    [4][5][6] Geylin, Philip. Lyndon B·Johnson and the World[M]. New York: Frederick A·Praeger Publishers. 1966. p163,179,164.
    [7][8][9][11][28][34][37]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166, 169-170、170,170,170,178,177,138.
    [10][15] Geylin, Philip. Lyndon B·Johnson and the World[M]. New York: Frederick A·Praeger Publishers. 1966. p165.
    [12][16][17][18][19][21][26][30][35] Cohen, Warren I. Lyndon Johnson confronts the worl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963-1968[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181, p181, p183, p169, p182, p186, p185, pt85, p190.
    [13] Mcghee, Geogre. At the Creation of a New Germany[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85.
    [14] 小阿瑟·施莱辛格.一千天——肯尼迪在白宫[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15.
    [20] Frus: Johnson Administration Vol. XV. Document236.
    [22] Mcghee, Geogre. At the Creation of a New Germany[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97.
    [23] Geylin, Philip. Lyndon B·Johnson and the World[M]. New York: Frederick A·Praeger Publishers. 1966. p167.
    [24] Frus: Johnson Administration Vol. XV. Document128.
    [25] Document128、156.
    [27] 同27. Document79.
    [29] Frus: Johnson Administration Vol. XV. Document83.
    [31] Frus: Johnson Administration Vol. XV. Document98.
    [32] Document86.
    [33] Document94.
    [35] Cohen, Warren I. Lyndon Johnson confronts the worl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963-1968[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190.
    [36] Frus: Johnson Administration Vol. XV. Document236.
    [38] Ninkovich, Frank·A.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erman question since 1945[M].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 1988. p1.^

返回2008年06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