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帝国主义概念考析
高岱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7年10期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高校版》(津)2007年2期第12~16页
【英文标题】On the Conception of " Imperialism"
【作者简介】高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 100871
    高岱(1955—),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帝国主义概念的考析,使我们认识到:“帝国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历史概念,它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不断地吸收、融合与产生新的认识和见解,并相应地发挥了它们应有的历史作用和理论意义。所以,通过对帝国主义概念的全面了解,可使我们以更清晰的思路对当代西方学者的相关观点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取舍,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ion of " imperialism" and makes it clear tha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hases, " imperialism" , as a social-historical concept, has been absorbing new ideas and generating fresh outlooks, which exert diversified influences on history and theory. Therefor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 imperialism" can offer us a distinct perspective to view some relevant arguments of western scholars in modem times, so that we may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n the essence of "imperialism" .
【日    期】2006-12-21
【关 键 词】帝国主义/无形帝国/非殖民化Imperialism/Informal Empire/Decolonization


    [中图分类号]K5 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2-0012-05
    帝国主义(Imperialism)是从拉丁文imperium(帝国)演化而来的。它最初仅与西方文明进程中所出现的那些古典帝国,如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的扩张行为相联系。从十五六世纪开始,随着地理大发现和西、葡等殖民帝国的建立,“帝国主义”一词也伴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而具有了新的内涵。像法文词colonialisme一样,帝国主义最初也是一个法文词[1](p. 7227)。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者”便频频出现在法文中。当时主要指的是早先拿破仑一世创建的法兰西帝国和拿破仑三世所创建的帝国。
    使这个词含有殖民扩张的内涵,还是英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以后开始使用的。不过,它主要不再指的是欧洲大陆的法兰西帝国,而是拥有庞大殖民地的英帝国。
    一
    尽管从19世纪60年代之后,“帝国主义”一词已经被英国人不断使用。但作为一个社会历史概念,它还是在J. A. 霍布森的名著《帝国主义论》(Imperialism: a study)问世之后,才受到人们更为密切的关注。
    霍布森是一位激进主义者,但并非是一位社会主义者。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经历了19世纪末的布尔战争,并为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00年,他以布尔战争为背景写成的一本著作,名为《在南非的战争:它的原因和影响》(The war in south Africa, Its cause and effects)。在这本书中,霍布森就认为,南非实际上是被一些金融家们所掌控,这些人大都是犹太人。
    在他著名的《帝国主义论》中,霍布森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帝国主义”的理论,并使用了“帝国主义”这个概念来表述大英帝国及欧洲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2](p. 27)。他指出:这种扩张主要表现为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欧洲列强,特别是英国通过直接兼并或政治上的控制,瓜分了亚洲、非洲的许多地区,以及在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2](p. 15)。
    对于霍布森来讲,他所使用的“帝国主义”一词的含义非常明显,那就是:帝国主义即意味着建立政治上的控制。至于推动帝国主义扩张的动力,霍布森也明确指出:除了那些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在殖民地梦想建功立业的职业军人和热衷于传播上帝福音的传教士们,最有决定意义和影响的是那些势力雄厚的金融家[2](p. 59)。因此,霍布森认为“帝国主义”这个功能实际上包含有三层涵义。一是帝国主义即意味着欧洲列强对非欧洲世界所进行的扩张。二是帝国主义的扩张主要发生在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即1870年到1900年间。三是帝国主义是金融资本推动的结果[1](p. 7227)。
    为了对帝国主义这种现象做更为深入地分析,霍布森进一步认为帝国主义的出现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遭遇“消费不足”的直接结果。由于消费不足便导致了资本的过剩。这些资本在英国国内已很难找到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因此只得去寻求“海外市场和扩大海外投资,以倾销或输出他们在英国不能够卖出的商品和资本”[2](p. 85)。
    由于霍布森的观点有着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成分,所以它也吸引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的关注,其结果便是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论的产生。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最初看法,认为资本主义的扩张是具有“客观上”进步作用的[3](pp. 62~75)。而此时像希法亭(Karl Hilferding)以及卢森堡(Rosa Luxemburg)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认为:出现于19世纪末期的“帝国主义”是作为一种对非资本主义世界进行压迫和剥削的模式存在的。在卢森堡看来。“帝国主义背后的真正驱动力并不是当时许多人所认为的资本输出,而是为了出口商品和进口原材料。她认为:一方面由于第三世界的市场和原材料对西方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类市场和原材料基地又十分有限,这便促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帝国主义”[4](p. 48)。所以,卢森堡指出:“帝国主义是在为获得尚未被侵占的、非资本主义的环境所进行的竞争中,资本积累的一种政治表达方式。”[5](p. 446)
    希法亭则认为:自从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集中的进程发展很快,许多工业企业为了消除竞争而逐步合并,以图获得垄断价格。为了使这种商业扩张行为得到足够多的财政支持,它们常常和银行联手进行投资,使众多的企业和资本最终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从而形成“金融资本”(finance capital)和“垄断资本主义”(monopoly capitalism)。但由于国内的消费能力有限,这样一些垄断性企业不得不去寻找和开发海外市场。起初,它们常常是以降低产品价格的方式渗透到海外市场。然而,随着这种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愈演愈烈,于是,一些企业便改弦易辙,直接在海外投资设厂,并以这种方式来越过关税壁垒,使自身的产品像在国内一样获得高额的利润。为此,每一个西方资本主义大国都力图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经济领地”(national economic territory)。“其结果是这种资本输出必将加剧它们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这即为对此时帝国主义的基本解释”[4](p. 52)。
    与此同时,第二国际的著名理论家考茨基也对帝国主义的概念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帝国主义“这个词今天随时随地都在应用,可是人们谈得越多,讨论得越多,它就变得越不确定,这当然就使人很难得到任何了解。今天我们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把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现象,即卡特尔、保护关税、金融统治以及殖民政策,全都概括到帝国主义的名下。按照这样的意义来理解,帝国主义就自然是资本主义生存所必需了。但是这种认识只是意味着最乏味的同义反复,除了说资本主义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就不能生存以外,什么也没有说”[6](p. 1)。所以,在考茨基看来,“帝国主义是高度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帝国主义就是每个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力图征服和吞并愈来愈多的农业区域,而不管那里居住的是什么民族”[6](p. 2)。
    此后,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理论家和社会主义实践者的列宁,也对帝国主义理论予以了高度的关注。1916年,列宁出版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使马克思主义者对帝国主义理论的阐述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垄断和金融资本建立起了自身的统治地位;资本输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际垄断组织瓜分世界市场的局面已经出现,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瓜分世界的形势也已经形成①。由于列宁的理论与霍布森等人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有某些相关之处,以致当时的国际学术界常把他们对帝国主义理论所进行的探讨简称为“霍布森——列宁理论”[1](p. 7227)。
    事实上,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霍布森的帝国主义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差别。其一,对于霍布森而言,尽管他认为资本从宗主国向海外市场的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但他并没有把它看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会必然导致资本的输出。因为在霍布森看来,这种资本的输出是由于英国国内的消费不足所引起的。所谓的消费不足,简单地讲,即生产能力远大于消费能力,从而导致商品的滞销和资本的积压。因此,从理论上讲,只要解决了消费不足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资本输出的问题,进而解决了帝国扩张的问题。
    霍布森还认为,在英国,为了解决帝国扩张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社会改良措施,并通过增加英国工人阶级消费能力等方式来实现。他在《帝国主义论》中就认为:“如果英国的消费群体能使他们的消费能力与英国的生产能力保持同步的增长,那就不会有过剩的商品和资本需要通过帝国的扩张来寻找他们的海外市场。”
    其二,霍布森的《帝国主义论》写于布尔战争前后,它主要是针对欧洲列强在19世纪后30年里瓜分非洲的历史现象所进行的理论思考。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写于一战期间的1916年,其理论目的之一显然是为了揭示欧洲列强对世界进行再瓜分的社会经济根源,并指出这种再瓜分的结果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以,在列宁的这本著作中,提到非洲之处甚少。正因为如此,霍布森和列宁在各自的著作中所论述的历史时期是有所不同的。霍布森主要研究的是欧洲列强在1870—1900年间对外所进行的扩张,而列宁着重阐述的是1900年以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所进行的争夺。这样,列宁的结论与霍布森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不是殖民主义的高级阶段,而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当代最为著名的殖民主义问题研究的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教授费尔德豪斯(D. K. Fieldhouse)也就此谈到了他的看法。费尔德豪斯指出:霍布森的理论和列宁的理论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他们对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扩张的国内压力的性质有不同的认识。“霍布森是用消费不足的观点来进行解释。列宁则认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已经发展到了它的最后阶段……这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的产生,帝国主义随之宣告灭亡”[7](p. 75)。在费尔德豪斯看来:“霍布森是在用他的理论证明,国内社会民主改良是必要的,并可能消除‘消费不足’所引发的恶果,从而使帝国主义成为不必要的政策或手段。列宁则把帝国主义定义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内在的与不可避免的阶段,因而是不可能通过社会改良来消除的。”[7](p. 75)
    虽然霍布森等人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来解释帝国主义的观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学术界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随着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苏联的出现,这些看法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里,人们普遍接受了这种观点——帝国主义是由于19世纪末欧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而引起的。因为,当时的欧洲列强、特别是大英帝国非常需要确保大量的原材料输入工业化国家。同时使它们的海外市场得到可靠的保护,以便更好地销售它们的工业品。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非殖民化的进展以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形成,学术界对帝国主义的研究又有了新的看法。战后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在帝国主义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反映,便是一篇名为“自由贸易的帝国主义”的论文的问世(发表于1953年《经济学评论》)。论文的作者是伽拉赫(Jack Gallagher)和罗宾逊(Ronald Robinson),他们均为剑桥的学者。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对“无形帝国”的概念进行全新的阐释。
    据我国老一辈著名英国史研究专家蒋孟引教授的研究,“无形帝国”(Informal Empire)的概念是费伊(C. R. Fay)博士在1940年出版的《剑桥英帝国史》中首先提出来的,以区别于古代的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查理曼帝国和重商主义时代用武力建立起来的殖民帝国等所谓的有形帝国[8](p. 7)。在伽拉赫和罗宾逊看来:大约在维多利亚中期,英国人通过他们的雄厚经济实力,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无形帝国。因此,大英帝国的全盛阶段并非是在19世纪的末期,而是在19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对于英国而言,整个19世纪都是一个对外扩张的世纪,是一个帝国的世纪。只不过这种扩张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移民、贸易、海外投资,同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起海军基地等。在此过程中,虽然政治手段和经济政策同等重要,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行政治上的直接统治,只是帝国扩张的一种模式,而且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模式[9](pp. 54~58)。
    伽拉赫和罗宾逊还认为:19世纪的大英帝国和1945年以后的美国很相似,它们都是通过无形的统治方式来发挥帝国的作用。因为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这些都是效果最佳的手段。事实上,在整个19世纪,大英帝国的统治者们所奉行的格言就是:Informal empire if possible,formal only if impossible. 译成中文便是:有可能时皆为无形帝国,非必要时不建有形帝国。只是在19世纪的后期,随着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受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才促使了大英帝国的有形化。因此,英国的这种做法,并非主观的意愿,而是客观环境作用的结果[9](pp. 64~70)。
    就在伽拉赫和罗宾逊论证了19世纪末有形的大英帝国出现之前,无形的大英帝国便已存在的同时,另有一些学者则更为关注的是:在有形的帝国解体之后,帝国主义为什么会继续延续下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有关这类论述的出现,不仅与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出现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战后开始的非殖民化运动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德国的战败和奥斯曼帝国的解体,欧洲的列强进一步扩大了它们的殖民统治范围。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局面。在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非殖民化便随之兴起。此后不久,非洲的非殖民化进程又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前殖民地已经成为了政治上独立的国家。
    但是,政治上的独立并不意味着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没有摆脱对前宗主国在经济上的依附。对于不少的新兴国家而言,它们对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性,甚至比独立之前更大。这种状况的存在揭示出了一个如此的事实——帝国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帝国主义的终结。
    为了对这样的客观现象做出理论上的解释,依附理论应运而生。在依附论者看来,帝国主义并不仅仅表现为政治上的统治,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经济上的控制,即促成并固定了世界上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有形帝国的存在,仅仅是帝国主义的一种表现方式,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亚洲、非洲的殖民地实行经济上控制的一个政治结果。因此,即使帝国不存在了,由于这种依附关系依然如故,这就使得那些获得政治上独立的殖民地仍处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只能使穷国的发展速度缓慢和停滞不前,陷入贫困和依赖他国的困境”[10](p. 310)。
    三
    由于依附论者十分强调外部因素的作用,认为正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他们在经济上的优势,通过以它们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不平等的贸易关系,使得欠发达国家处于依附的地位,才导致帝国主义并未随着帝国的终结而消失。他们的这些观点,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有不少学者就此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其中就包括英国著名学者伽拉赫和罗宾逊。1961年,他们合作出版了一本新著,名为《非洲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Africa and Victorians)。在此书中,他们提出了这样的一种观点,即认为:在很多的情况下,非西方国家内部、而不是西方国家内部所发生的社会变化,对帝国扩张政策以及帝国主义的控制方式和手段的改变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在19世纪的埃及,由于国内出现了经济危机,便导致了外国干涉的增多,结果刺激了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使埃及陷入了政治危机之中,结果引起英法的直接干预和对埃及实行政治上的控制。他们也还谈到,随着南部非洲珍稀矿产的发现与开采,加剧了列强在这一地区的争夺,促使该地区的均势发生变化,结果便引发了布尔战争[1](pp. 7728~7729)。
    此后,罗宾逊又以西方国家在亚洲和非洲等地的政治伙伴(partners)在殖民统治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所谓的“伙伴关系理论”(Collaborations theory)。认为在殖民统治建立之前、实行殖民统治期间以及殖民统治解体之后,西方国家与殖民地的政治同盟者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交往,建立起了一种伙伴关系,形成了一个“合作体系”(System of Collaborations)。帝国主义便是这种合作体系的具体体现。他还认为:帝国主义形式的改变可以被看成是合作模式的改变。而这种合作模式的改变,与前殖民地内部和前宗主国内部政党政治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1](p. 7729)。
    显然,伽拉赫和罗宾逊这些观点和看法与依附论者有很大不同。他们认为不能把非殖民化后帝国主义仍未从前殖民地消失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外部因素,如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世界经济体系使欠发达国家处在依附的地位等,同时,也应看到殖民地内部的变化与非殖民化后新兴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应该承认,伽拉赫和罗宾逊这种分析问题的角度是可取的。但他们与依附论者所存在的局限相同,只不过是把帝国终结并未导致帝国主义终结的原因都看成是内部因素,即殖民地内部的社会变化所引起的,从而忽视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所建立起的政治与经济关系,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因此不可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平等的合作体系。所以,我认为伽拉赫和罗宾逊的这些看法是对帝国主义概念的误读,它充分反映出许多西方学者在殖民主义研究中所存在的片面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提示我们,像伽拉赫和罗宾逊这样严谨的学者尚且如此,其他学者的观点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更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总之,通过对帝国主义概念的考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帝国主义的概念是社会历史的概念,它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霍布森的帝国主义理论对解释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缓解国内矛盾有着积极的意义。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在一战期间、十月革命的前夕发表的,他从一个社会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这不仅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推动俄国的十月革命的爆发,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直接的现实作用。而伽拉赫和罗宾逊的自由贸易的帝国主义论,与其说是对19世纪大英帝国的存在和发展所做的理论上解释,倒不如把它当成对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美、苏这类无形帝国的出现所进行的政治思考。至于依附论者对帝国主义的见解,既表现出他们对殖民地在政治上独立后发展前景的高度关注,也反映了他们对帝国的终结并未导致帝国主义消失的根本原因所进行的深层分析。
    除此之外,通过对帝国主义概念的深入认识和了解,我们更应该明确指出的是:在现代社会里,只要存在着帝国,不论是有形的帝国还是无形的帝国,就必然会存在着帝国主义,存在着不同内容和不同程度的扩张和霸权。因此,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就要以更清晰的头脑和思路来对西方学者的相关观点进行认真地分析与取舍,并在此基础上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和更深刻地把握。
    注释:
    ①有关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具体论述,请详见人民出版社1964年出版发行的中文版单行本《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参考文献】
    [1]Neil. J. Smelser, Paul. B. Balte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M]. Oxford, 2001.
    [2]Hobson. Imperialism: A Study[M]. London, 193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D. K. Fieldhouse. The West and the Third Word[M]. Oxford, 1999.
    [5]R. Luxenburg.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M]. London, 1951.
    [6]考茨基. 帝国主义[M]. 上海:三联书店,1964.
    [7]罗荣渠. 殖民主义理论选读[M]. 北京:北京大学.
    [8]蒋孟引. 蒋孟引文集[C].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Wm. Roger. Louis. Imperialism[M]. New York, 1976.
    [10]高岱,郑家馨. 殖民主义——总论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返回2007年10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