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论点摘编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7年08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西方妇女的解放
    马瑞映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062)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方妇女解放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西方妇女受惠于战争带来的后果,在选举权等领域取得突破,主要西方国家先后通过法令使妇女获得平等的公民权;在劳动权领域,妇女在就业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越战前水平,引起身份和地位的很大变化。另一方面,社会观念、政府政策又成为妇女进入公共领域的阻碍,在政治权力和劳动权利方面受到诸多误解和限制。这使西方妇女的解放呈现一种双螺旋过程:战争确实让妇女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解放,但很大程度这种解放又仍然从属于男性的世界。
    摘自《历史教学问题》(沪),2007.3.79~83
    法国和冷战的爆发
    金重远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上海 2004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法国试图把莱茵地区从德国分离出去,并把鲁尔置于国际管辖之下。然而由于战争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以及美英的反对,法国未能做到这一点。在根据马歇尔计划接受美援后,法国便只得放弃严厉的对德政策。法国在1949年成为北约的一员,但在柏林危机时却拒绝和英美共同采取同样的有力的反苏措施。这意味着法国在进入冷战时是犹豫不定的。为此我们应该把冷战开始时法国所持的态度和美英区别开来。
    摘自《历史教学问题》(沪),2007.3.4~8
    日本“遣隋唐使”动机探析
    徐跃勤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隋唐时期,以日本官方派出20余次遣隋唐使为表征,两国的交往出现一个高潮。日本派出“遣隋唐使”的动机不排除学习隋唐先进文化的因素,但从理性的角度深层次地分析思考,日本“遣隋唐使”是岛国心态的日本为了打破封闭和孤寂,发展本土文化、扩展生存空间和加强对外联系方面需要的物化表现形式。
    摘自《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临汾),2007.3.102~104
    肯尼迪政府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政策
    齐秀丽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肯尼迪在美国面临巨额国际收支逆差的背景下入主白宫。严重的逆差导致美国的黄金大量外流,引起西方世界对美元信用的置疑。因此调节逆差成为肯尼迪政府的重要使命。肯尼迪政府调节逆差的政策主要体现在肯尼迪提交给国会的两份特别咨文中,即“黄金和国际收支逆差特别咨文”和“国际收支特别咨文”。以两份咨文为蓝本,有关部门展开了系列的开源节流行动。美国的逆差调解行动使美国政府内部和北约盟国的斗争起伏跌宕,充分暴露出权力政治的实质。
    摘自《史学月刊》(开封),2007.5.67~72
    关于黑劳士阶级属性的思考
    陈彬强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15)
    黑劳士的阶级属性在史学界历来多有争论,既有持奴隶论者,也有持农奴论者,还有些学者持折中观点,认为黑劳士是介于奴隶和自由人间的依附劳动者。黑劳士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和家庭,因此他们不属于奴隶阶级;黑劳士的生产特征虽然在某些方面与农奴有相似之处,但二者仍有明显差别,因此他们也不属于农奴阶级。实际上,黑劳士是封建经济关系下的独立小生产者,属于封建依附农民阶级。
    摘自《聊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87~89



返回2007年08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