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学术讨论会综述
范丽萍/岳蓉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7年08期
【原文出处】《世界历史》(京)2007年2期第144~147页
【作者简介】范丽萍,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岳蓉,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


    2006年7月25日至28日,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2006 年学术讨论会暨第七届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6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期刊编辑部、出版社等单位的近160名代表云集筑城,参加了这一学术盛会。
    此次会议是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总会在21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年会和学术会议,由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承办。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李世安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张宏毅教授致开幕词。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谢晓尧教授出席会议并在讲话中指出,此次会议必将推动我国的世界现代史教学和研究产生更多的成果。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名誉会长齐世荣教授在追溯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的发展历程中,提出了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和教学的新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自觉地回答当代世界发展所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是世界史研究面临的任务。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的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会议共收到论文80余篇。与会学者就21世纪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世界现代史的重大前沿问题、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新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
    一、“21世纪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
    名誉会长齐世荣教授在“编写世界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大会主题发言中,追溯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说明了当今研究世界历史的重要性。介绍且评论了几种世界史编写体系,论述了世界现代史编写的可能性、必要性,并对中国世界现代史编写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南开大学张象教授总结了我国世界现代史研究源起的历史教训,主张从“什么是现代”、“什么是世界史”以及“什么是世界现代史的史学本质”三个层面思考世界现代史的内涵;指出世界现代史学科功能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服务于社会、怎样认识世界,世界现代史学科要有新学科意识。中国人民大学李世安教授从评价由齐世荣、廖学盛先生主编的《20世纪的历史巨变》一书的精华入手,指出世界现代史的编写必须建立在占有丰富材料和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占有材料、分析材料的发展形式、探索这些材料发展形式的内在联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全面深刻地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历史人物的活动、地位、作用,从而达到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以史为镜、展望人类发展前景的目的。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杜立克、冯超英教授强调20世纪世界史研究“应该面向21世纪的发展,用‘全球化’的眼光、‘整体化’的视野来研究现代百年史,多视角、多侧面、多层面地考察历史的总体运动,揭示现代历史发展规律”。华中师范大学庄万友副教授认为,欧美学者的世界现代史整体观从成型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初步构建了自己的世界现代史框架,主张中国世界现代史教学研究应吸收国外学术界在该领域的成果。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马瑞映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世界史建构应该首先解决史观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梁占军副教授强调“‘全球史’与‘世界史’虽有联系,但是差异明显,二者不能等同视之。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全球史’可以界定为历史学门类下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新的学科分支。”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玮教授认为“和谐与开放”将是新时代的主题,和谐与开放不能划等号,但是两者之间可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和平教授主张把“现代化”、“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的纵横发展相对应。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熊伟民教授强调加强战争与文明关系的研究,认为20世纪的文明决定了20世纪的战争;反过来,20世纪的战争对20世纪文明的发展施加了强大的影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张亚东教授以两次世界大战为界,分三个阶段系统地考察了现代化全球扩张的历史。河南师范大学赵文亮副教授主张顺应国际史学潮流,进一步加强对“整体史观”或“全球史”的研究,编写一套符合全球化时代需要、代表中国水平的世界通史。
    二、世界现代史中的重大前沿问题
    1.苏联、俄罗斯研究。南京大学历史系陈晖副教授《试论战前斯大林的外交思想》一文认为,把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与帝国主义时代战争不可避免的理论有机结合是斯大林外交思想的理论基础;利用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斯大林的外交战略;确保苏联最大限度和平喘息时间、以便提升国家的实力是斯大林的外交理念;斯大林的外交思想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意识形态的信条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外交的工具。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刘丹副教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列宁和斯大林以后苏联对中亚的宗教政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张建华教授《新旧俄罗斯的机遇与歧路——欧亚主义视野下俄罗斯复兴之历史思考》认为新欧亚主义不仅仅是19世纪的斯拉夫主义和20世纪20—30年代的欧亚主义思潮的延续,更是服务于俄罗斯复兴的现实。着眼于当前国内和国际现实情况,提倡意识形态上的“俄罗斯思想”、政治上的权威主义、经济上的强国主义,主张借助工业文明和技术文明实现俄罗斯的复兴。
    2.20世纪的世界现代化问题。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付成双副教授《从环境史的角度重新审视美国西部开发》一文从环境史的角度强调美国的西部开发是一部沉重的灾难史。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邓寅达教授在《现代化进程中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比较研究》的大会主题发言中,以香港为例探讨了都市经济变迁与教育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墨西哥城为个案考察了人口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以澳门为个案分析了城市改造与保留原来的城市风貌等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许国林副教授以《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问题论析》为题,探究了从美国内战结束到20世纪初美国社会出现的政治腐败、无度竞争、劳资关系紧张、贫富悬殊、市政管理混乱、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缓慢、西部资源和生态遭破坏等严重社会问题。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马丁副教授《简论近现代以来的瑞士农业现代化及其发展特色》指出瑞士农业现代化中的农业与工业融为一体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3.中东、中亚、南亚问题。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黄民兴教授《试论20世纪中东国家的民族构建问题》一文认为“战后中东国家的民族构建取得了重大成就,民族国家体系已经较为稳固。不过必须看到,中东的民族国家依然带有传统伊斯兰教体制的浓厚痕迹,传统的政治文化甚至在国际关系领域和民间也有影响。”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车效梅教授《当代中东大城市困境与对策分析》一文以开罗、伊斯坦布尔、德黑兰等城市所出现的城市病为切入点,探讨了中东国家城市问题的表现及其政府所采取的对策。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张世钧教授在《阿拉法特对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的贡献》中指出,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起者和出色的民族领袖,是巴勒斯坦的民族之魂。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杨子娟副教授《剖析美国对塔利班政策的实质》一文认为美国对塔利班政策的实质是出自于美国全球霸权的利益。北京大学历史系王红生教授在以《印度民主政治》为题的大会发言中分析了印度民主政治实现的原因,他认为印度的民主政治建设为发展中国家民主政治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4.世界军事问题。首都师范大学程文进博士《美国对德国1935年重整军备的反应》一文认为“美国在德国重整军备问题上采取默认态度,就是企图通过满足德国片面修正《凡尔赛条约》的要求来消除德国的不满情绪,进而使欧洲保持和平与稳定。”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李积顺副教授的论文《盟军最高统帅部的“轰炸战略”分歧和决策》对1944年盟军最高统帅部在战略空军作战目标上的分歧进行了考察梳理,并初步分析了“轰炸战略”的决策和成因。中国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助理研究员李龙提交的论文《世界史研究中的“军事革命”概念——兼谈20世纪的军事革命》论述了“军事革命”的概念和内涵,探讨了20世纪世界军事领域相继发生的机械化军事革命、核军事革命和正在进行的信息化革命。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黄凤志教授的《新军事变革的国际政治效应》一文认为新军事变革是一场重铸民族国家安全利剑和盾牌的竞争;它促使世界各国军事力量形成新的数字化鸿沟;新军事变革的结局可能会加剧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催生新的安全困境;新军事变革将成为超级大国构筑世界新秩序的利器。
    三、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新进展
    与会代表交流了各个院校对国际关系史研究的信息,并就下面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1.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刘德斌教授以《当代国际关系的解读》为题做了大会主题发言,他认为对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推测技术性评论已经成为过去,应该从学理上进行评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沈志华教授认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史两个学科之间研究目的和方法均有所不同,两者应该互为借鉴。
    2.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韩永利教授的论文《中国抗日战争与中美关系的演变》认为“中国与美英等西方国家战时关系的演变,是中国抗日战争进程影响的结果,表明了中外关系革命性变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对中国最终完成民族独立走向世界来说,是划时代的开端。”安徽大学历史系周乾教授提交的论文《论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寻求国联支持的外交努力》认为“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为中国抵抗日本的侵略营造了较为有利的环境,为日后构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创造了有力条件。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何兰教授在《中国欧盟关系的变化及未来走向》一文中指出,虽然由于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是中欧关系中积极因素始终是主流,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已成为总的趋势。中国应该审时度势,准确进行战略定位,采用灵活的外交策略,趋利避害。
    3.冷战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梁军讲师的论文《试论战后英美特殊关系的建立》认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英美关系是一种非均衡的相互依赖关系,它充满了实用主义的色彩。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徐友珍副教授《论美英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分歧与协调(1950—1951)》一文指出,美英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分歧除了反映两国对华政策的差异外,也折射出两国对联合国组织的不同理念。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张颖讲师的论文《美国对英国的金融政策与战后英镑第二次贬值》指出,出于巩固美元国际地位的需要,美国战后采取支持英镑的金融政策。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自身实力的衰退和对支持英镑缺乏信心,在多次支持英镑的努力失败后,美国只能任由英镑贬值。山东枣庄学院曹胜强教授《论雅尔塔体系与冷战的关系》一文提出雅尔塔体系不仅不是冷战的根源,反而限制了冷战向热战的发展。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的刘莲芬副教授在《论杜鲁门时期的美国东南亚政策》一文中强调,随着冷战向亚洲扩展,杜鲁门政府逐步重视东南亚在美苏对抗中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建立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确立了以制华为核心的东南亚政策,为冷战期间的东南亚战略奠定了基调。吉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伟副教授的论文《“冥王星”计划——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古巴的军事打击计划》以美国对外关系解密文件为基础,探讨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古巴的军事打击计划——“冥王星”计划的制定、实施及影响。
    4.欧盟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黄正柏教授《英国在二战后欧洲联合进程初期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坚持》一文认为,在战后欧洲联合的过程中,英国一贯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反对转移或者说让渡国家主权。英国的这一方针使英国在西欧开始进行超国家的一体化时置身事外。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贾文华副教授在《欧盟禁毒政策:成因、内容及其发展趋势》一文中指出,欧盟的禁毒政策是在毒品危害日益严重、一体化不断深化以及部分欧洲政治精英的推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体化的深化将使欧盟禁毒政策的非主体地位有所改观,而且部分成员国将依据强化合作原则,通过《申根协定》所开辟的“多速欧洲”道路来处理它们所面临的问题。^



返回2007年08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