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美国的欧洲经济战略与1933-1940年的对德政策
程文进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7年01期
【原文出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新乡)2006年3期第159~162页
【英文标题】American Europe Economic Strategy and America's Germany Polic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33 to 1940
   CHENG Wen-fi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7, China)

【作者简介】程文进(1974-),男(回族),山西晋城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北京 100037
【内容提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的欧洲经济战略是:极力使欧洲保持和平与稳定,以利于美国进行经济扩张。美国在1933-1940年实行的安抚、绥靖、绥靖与遏制并存的对德政策即服务于这一欧洲经济战略。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前,美国奉行安抚政策,企图通过修正《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不公正对待来消除德国的不满情绪,进而维护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从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到9月的慕尼黑危机,美国奉行绥靖政策,企图以牺牲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小国的利益来换取欧洲和平的维持;慕尼黑会议之后,直到德国于1940年4月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之前,美国则实行绥靖与遏制并存政策,一方面继续表明自己可以接受以牺牲一些小国的利益来换取欧洲和平的维持,另一方面则试图阻止德国进一步的侵略扩张。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America thought its europe economic strategy should be maintaining peace and stabiliky in Europe, which would serve American economic expansion in Europe.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America's Germany polic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33 to 1940 was carried out.
【关 键 词】美国/德国/欧洲经济战略America/Germany/Europe economic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K73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06)03-0159-04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一直期望欧洲保持稳定局势以利于自己进行经济扩张。美国的这一欧洲经济战略影响了它1933-1940年间的对德政策。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欧洲经济战略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1918年1月8日对国会所作的“世界和平纲领”演说和同年10月威尔逊的顾问爱德华·豪斯上校委托李普曼和科布对威尔逊在该演说中提出的世界和平计划——“十四点”所作的官方注解[1](3-12),集中体现了美国企图冲出美洲,冲破长期以来一直由欧洲列强主宰的国际格局,争夺战后世界领导权的全球战略设想,其中,打着“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和根据“门户开放”原则开发殖民地等旗号进行经济扩张又是该战略的重点。
    在这一全球战略的支配下,美国确立了其欧洲经济战略,即使欧洲成为一个保持稳定局势以利于美国进行经济扩张的欧洲。威尔逊总统的顾问诺曼·戴维斯和托马斯·拉蒙特在1919年5月15日给威尔逊的备忘录中明确指出:“美国许多工业的成功都依靠欧洲保持稳定的形势。下一个十年,美国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欧洲大陆出口贸易的增长。”[2](P33)威尔逊也于1919年8月对国会表示:“我们必须面对现实,除非我们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否则,混乱状态将在那里跟着发生,而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美国拯救欧洲,也就是拯救自己,……欧洲是我们最大的顾主。我们必须使它保持发展,否则,我们成千上万家工厂和数十处矿山将关闭。”[3](P420)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欧洲形势因为法德两国围绕赔偿问题的争斗而动荡不安,这对美国在欧洲进行的经济扩张极为不利。1919-1922年,美国对欧洲的商品出口就从51.88亿美元急剧下降到了20.83亿美元[4](P903)。此种情形引起了美国的关注。战后美国首任驻德大使阿兰森·霍顿在去德国就职前就表示:“如果欧洲是不繁荣的,很明显我们也不会繁荣。”[5](P26)之后,正是由于美国主导的解决德国赔偿问题的《道威斯计划》于1924年通过实施,欧洲局势才趋于安定,并为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扩张铺平了道路。1919年,美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为6.94亿美元,而到1929年时则翻了将近一番,达到了13亿美元[2](P149)。到1930年,美国对外长期投资总额约为156.77亿美元,而在这些投资当中,投往欧洲地区的就达49.29亿美元之多[6](P4),占到了31%以上。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经济,其商品出口从1929年的52.41亿美元下降到了1932年的16.11亿美元。此时,欧洲的安定局面对于美国来说更为重要,一个稳定的欧洲无疑是增加出口贸易的重要保障。1933年,美国的商品出口额为16.75亿美元,其中对欧洲的出口就达到8.5亿美元之多[4](P903),欧洲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未来的岁月中,如何维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必将成为美国政策的重点所在。
    二、德国在美国欧洲经济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在美国以维持欧洲和平与稳定为主要内容的欧洲经济战略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战后初期,法德两国围绕赔偿问题的争斗直接导致了欧洲政治经济形势的动荡不安,正如霍顿1922年给国务卿休斯的报告中所言:“与大战前相比,今天的欧洲存在着更多的仇恨,更大的恐惧,更强烈的猜疑和最严重的不安。”[7](P44)而要缓和这种紧张局势,就必须如休斯所宣称的那样“解决赔偿问题”[8](P17)。此后,美国正是抓住了这个关键,一手主导了解决该问题的《道威斯计划》,才使当时的欧洲维持了稳定。进而确保了美国对欧洲经济扩张的顺利进行。
    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财政状况迅速恶化的德国政府在1931年6月6日公开指责根据《凡尔赛条约》而承担的义务是“纳贡式的赔偿”,“极度危险的德国经济和财政状况迫切要求使德国摆脱不堪忍受的赔偿义务”[8](P197-198)。为了解决德国赔偿问题,英、法、德、意、比等国于1932年6月16日至7月9日在洛桑召开会议并达成协议,主要内容为:由德国发行30亿马克债券,“国际清算银行”予以认购;3年后,将这批债券以不低于票面价值90%的价格公开出售,15年后如仍未售出即被冲销;该协议生效的前提条件是妥善解决协约国与美国之间的战债问题。尽管美国对欧洲国家把自己排除在外解决问题的做法极为不满,当时的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就公开指责欧洲国家试图“拉帮结派共同反对美国”[9](P33),但德国赔偿问题此后实际上已不了了之。
    在德国赔偿问题日益丧失它对欧洲和平与稳定重大影响的同时,因为世界经济大危机而不断高涨的德国民族主义情绪和以武力修正《凡尔赛条约》的倾向则成为直接关系欧洲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因素。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的上台更加剧了人们的担心。这位德国新任总理在《我的奋斗》中明确表示,仅仅要求恢复德国1914年时的疆界在政治上是极其荒谬的,1914年的疆界对德国的未来而言根本不算什么[10](P50)。德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应该是“使我们的领土面积与人口总数成恰好的比例”,而目标则是“取得领土”,即为德国争夺生存空间,因此,德国需要放弃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所推行的殖民政策和贸易政策,转而实行领土政策[11](P120-121)。显然,在希特勒看来,德国的对外政策就是要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这无疑加剧了欧洲局势的动荡不安,并引起了美国的深深关注与担忧。1933年3月9日,刚刚就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就表示,柏林的大使职位非常重要,国联的未来都与德国的所作所为密切相关[12](P105)。如何应对不断高涨的德国民族主义情绪和武力修正《凡尔赛条约》的倾向成为能否保障美国欧洲经济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
    三、美国的欧洲经济战略与对德安抚和绥靖政策
    美国认为,要想维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就必须在反对德国以武力修正《凡尔赛条约》的同时考虑它所提出的修正《凡尔赛条约》的要求。早在1932年2月,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美国代表团成员诺曼·戴维斯就指出:“必须最终予以解决的真正问题是怎样阻止以武力改变现状的企图并同时消除那些刺激人们使用武力的不当规定,为此,应该使人们能够对现状进行为世界的和平与进步所必需的有序的重新调整。”[13](P54)1933年12月28日,罗斯福总统在演说中既指出那些出席巴黎和会的政治家们在制订所谓的“和平”条约时根本没有理会美国总统威尔逊要求为未来消除战争隐患的呼吁,也指责世界上10%的人口因为企图侵略邻国,扩张领土,并且拒绝裁减军备或者停止重整军备而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14](P206-207)。
    在这一指导思想支配下,美国在德国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前对之奉行安抚政策,企图通过修正《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不公正对待来消除其不满情绪,使它不会为此发动战争,进而维护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为此,美国对德国1933年退出裁军会议的举动显示出了充分谅解,对它1935年公然重整军备和1936年出兵莱茵兰等明显违背《凡尔赛条约》的行动也采取了默认态度,同时还一直积极考虑采取什么行动来推动英法等满足德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要求。
    但是,由于德国的外交目标并非限于修正《凡尔赛条约》,因此,美国安抚德国的政策不可能达到使欧洲局势保持稳定的目的。德国不断兴风作浪,在1938年先后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虽然这些举动已经超过了修正《凡尔赛条约》不公正对待的范围,但美国仍然出于维护欧洲的所谓稳定局面考虑,置这些被侵略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对德国实行了绥靖政策。然而,美国的退让不仅没有换来欧洲局势的稳定,相反却刺激了德国进一步侵略扩张的野心。在吞并苏台德区之后,德国立即把自己的侵略魔爪伸向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他部分,整个欧洲的局势因此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美国安抚乃至绥靖德国是为了保持欧洲局势的稳定以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但德国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却使美国的这一经济愿望日益化为泡影。
    德国实行的自给自足政策对美国在德国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严重伤害。虽然后来出任德国经济部长和帝国银行总裁的希尔马·沙赫特在1933年2月2日曾经表示,纳粹党人不会实行他们所宣称的那些蛊惑人心的改革,美国在德国所做的生意没有什么好害怕的[15](P282),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德国实行双边易货贸易和进口限额制度,美国对德国的出口贸易额在纳粹党上台后呈现出大幅度下降趋势,1932年时是5.92亿马克,到1937年时则只有2.82亿马克[16](P641)。1933-1938年,在美国的出口额中德国所占份额已从8.4%降至3.4%[17](P242)。
    美国在欧洲其他地区的经济利益也受到了来自德国的巨大威胁。1938年,在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以及希腊的进口贸易中,德国所占比例已经分别达到了30%、35%、33%、48%和29%[18](P216)。这种情况引起了美国的忧虑。1937年5月,美国副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就抱怨说,德国正在强迫别国与之达成一种将损害美国利益的双边安排,它所实行的超常规竞争方式已经导致了美国贸易的衰退[13]](P88-89)。德国吞并奥地利后,美国驻波兰大使安东尼·比德尔也表示,德国实行的经济制度已经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影响到了中欧和东南欧,这种制度倾向于排挤那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国家的贸易[13](P100)。
    为了维护自己的欧洲经济战略,美国必须改变自己的对德政策。
    四、美国的欧洲经济战略与对德绥靖与遏制并存政策
    德国日益显露的侵略野心促使美国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一味地满足德国要求,甚至不惜以牺牲原则来向德国作出让步是否真的能够推动欧洲局势趋于稳定。罗斯福总统在慕尼黑危机后不久就对代表绥靖政策顶峰之作的慕尼黑协定作出了否定评价。他在1938年10月26日的一次演讲中说道:“愈来愈清楚,以恐惧维持的和平并不比以刀剑维持的和平更高尚、更持久。如果法律的准绳一再被假装高尚的纯粹武力所代替。那么就无和平可言。如果蓄意以战争威胁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那么也无和平可言。”[19](P86)
    德国推行的经济政策直接危及美国在德国的经济利益。1939年,美国对德国出口只有区区0.46亿美元[20](P200),且双边易货贸易在美德贸易总额中已占到了50%之多[21](P416)。德国的举动还对美国在整个欧洲的经济利益构成了威胁。美国驻德国商业参赞道格拉斯·米勒1938年10月3日报告说,在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如果希特勒想要什么,那他就能拥有什么。在这些地方,德国产品都将可能替代美国商品。一个月后的11月3日,美国国务院欧洲司司长皮尔庞特·莫法特则表示,德国对中欧和东欧的统治意味着自给自足经济区的进一步扩大,美国的商业利益肯定会因此而遭受损失[13](P109-110)[22](P99)。在1939年1月27日的内阁会议上,罗斯福总统也指出:“希特勒用不着控制整个欧洲和南美洲就可以使我们在经济上处于困境。”[23](P568)
    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慕尼黑会议之后,美国政策中出现了遏制德国的倾向。但与此同时,它也并未放弃对德国的绥靖,因为此时它仍然希望以牺牲一些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从整体上维持欧洲的所谓和平局面,进而保护它在德国和欧洲的经济利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对外投资共达115亿美元,其中在欧洲为23.76亿美元,占20.7%,而这当中在德国的投资又占美国在欧洲投资的首位[18](P232)。到1940年,美国在欧洲制造业的投资总额为6.394亿美元,其中在德国的投资(包括奥地利在内)有2.063亿美元[24](P185)。
    但是,美国对德国实行的绥靖与遏制并存政策并没有取得效果,德国继续毫无顾忌地进行侵略扩张。1939年3月,它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9月,它又对波兰发动了侵略,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希望欧洲保持和平局面的企图破灭了。
    此后,令美国更为忧虑的是德国对其经济利益构成的威胁。德国对波兰发动攻击之后,国务卿赫尔就表示,德国和苏联赢得战争之后,除非按照德国提出的条件行事,否则它必将阻止欧洲人与我们再做生意。[13](P137)。1939年12月,罗斯福总统更是不无担忧地表示,如果德国和苏联能够强迫得到一种有利于它们的和平,那么美国的世界贸易就将处在德苏联盟的控制之下[25](P168)。
    即使如此,美国仍然期望奇迹能够发生。美国副国务卿韦尔斯1940年的欧洲之行再次表现了美国绥靖与遏制并存的对德政策。
    但是,韦尔斯与德国领导人的会谈充分显示了纳粹与美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分歧。韦尔斯在柏林期间曾强调必须重建自由的世界贸易,并希望德国政府能够遵守世界贸易的基本原则。他还指出,没有稳定的世界贸易,就不可能建立持久的和平[26](P860)。德国政府对韦尔斯的表示不但没有予以积极响应,相反却极力为自己进行辩护。希特勒在1940年2月29日的命令中就指示德国官员要向韦尔斯指出,德国发展自给自足经济是世界实行的贸易政策所迫,德国实现自给自足经济后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中去[26](P819)。3月2日,希特勒干脆直接对韦尔斯说,世界贸易不是治疗经济痼疾的唯一药方[26](P843)。
    韦尔斯访问欧洲之后不久,德国重新发动了侵略,绥靖与遏制并存的美国对德政策失败了。此后,美国对德国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在1940年5月17日的内阁会议上,罗斯福就担心地问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如果英法被完全占领,美国失去欧洲市场,那么政府能为美国农民做点什么[13](P159)?1941年5月27日,罗斯福又公开指责纳粹的经济体制。他在演讲中宣称:“贸易自由对我们的经济生活不可或缺。我们吃不掉我们生产的所有粮食,我们烧不完我们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全部石油,我们用不完我们制造出来的全部商品。不是美国壁垒把纳粹商品拒之门外,而是纳粹壁垒使我们的产品无法走出国门。”[22](P162)形势的发展使摧毁法西斯、打败德国成了美国政策的必然选择。
    收稿日期:2005-12-01


【参考文献】
    [1] 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 Frank Costigliola. Awkward Dominion: America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lations with Europe,1919-1933[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4.
    [3] 托马斯·帕特森,等.美国外交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9.
    [4] 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nd Bureau of the Census(eds), 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lonial Times to 1970, Part 2[Z]. New York,1989.
    [5] Kenneth Paul Jones(ed). U. S. Diplomats in Europe,1919-1941[C]. Santa Barbara,1981.
    [6] Alice Telchova. An Economic Background to Munich[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4.
    [7] Carl C. Hodge and Cathal J. Nolan(eds). Shepherd of Democracy? America and German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C]. Westport,1992.
    [8] Manfred Jon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A Diplomacy History[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4.
    [9] Patricia Clavin. The Failure of Economic Diplomacy: Britain, Germany,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31-36[M]. New York, 1996.
    [10] Max Domarus(ed). Hitler: speeches and proclamations 1932-1945, Vol.1 [Z]. London,1990.
    [11] 张炳杰,黄宜.一九一九—一九三九年的德国[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2] Eltiott Roosevelt(ed). The Roosevelt Letters, Being the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of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Vol.3[Z]. London,1952.
    [13] Patrick J. Hearden. Roosevelt Confronts Hitler: America's Entry into World War II[M]. Illinois,1987.
    [14] U. S. Department of State(ed). Peace and War: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1931-1941[Z]. Washington,1943.
    [15] Bernard V. Burke. Ambassador Frederic Sackett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Weimar Republic, 1930-1933: The United States and Hitler's Rise to Power[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6] Documents on German Foreign Policy, 1918-1945, Ser. D, Vol. 4[Z]. London,1951.
    [17] Melvyn Dubofsky and Stephen Burwood (ed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1930s[C]. New York,1990.
    [18]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中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
    [19] Basil Rauch. Roosevelt, From Munich to Pearl Harbor[M]. New York,1950.
    [20] Frank A. Ninkovich.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erman Question Since 1945[M]. New York,1995.
    [21] Wolfgang J. Mommsen and Lothar Kettenacker(eds). The Fascist Challenge and the Policy of Appeasement [C]. London,1983.
    [22] Lloyd C. Gardner. Economic Aspects of New Deal Diplomacy[M]. Madison,1964.
    [23] The Secret Diary of Harold L. Iekes, Vol. 2: The Inside Struggle, 1936-1939[M]. London,1955.
    [24] Mira Wilkins. The Maturing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merican Business Abroad from 1914 to 1970[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25] Arnold A. Offner.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d World Polities, 1917-1941[M].Malabar,1986.
    [26] Documents on German Foreign Policy,1918-1945, Set. D, Vol. 8[Z]. London,1954.^

返回2007年01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