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论点摘编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7年01期


    朝鲜燕行使臣与西方传教士交往考述
    杨雨蕾
    (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杭州 310026)
    自17世纪初开始,部分朝鲜入华朝贡使臣——燕行使臣在出使中国的过程中接触到西方文化。出于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和探求,他们在求购汉译西学书的同时,还访问北京天主堂,并积极主动地寻求与在华西方传教士进行直接对话。在西方传教士还未涉足“隐士之国”朝鲜之时,是燕行使臣的这些活动使西学从中国进一步东传朝鲜。西学初传朝鲜的主要推动者不是耶稣会士,而是朝鲜的燕行使臣,这与大航海时代以来西学初传中国和日本的途径是迥然不同的。
    摘自《世界历史》(京)2006.5.126~13
    俄国现代化道路探索
     ——试析俄国社会革命党土地社会化纲领的命运
    师建军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二十世纪初俄国社会党的土地社会化纲领,是社会革命党对传统民粹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从农民经济角度对俄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种伦理尝试与探索。它的提出使俄国民粹主义运动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为社会革命党适应变化了的革命形势,赢得农民的支持与拥护,为该党发展成为俄国第一大政治党派作了准备。自该纲领出台以来,俄国社会革命党人为了它的实现不断奋斗,但终究由于各种原因而未得以具体落实。虽然社会革命党土地社会化纲领最终并未真正实现,但其所包涵的积极意义和合理性因素不可抹杀,它们对俄国乃至世界其它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摘自《俄罗斯研究》(沪)2006.3.76~83
    略论欧美法治传统及其历史变迁
    宋玉波 张凌华
    (西南政法大学人大制度与宪政研究中心,重庆 400031)
    欧美国家认知与法治斗争的历史,法治的确立和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法治是一种能够平衡国家治理的需要与公民权利保障的最佳途径。欧美政治文化中深厚的法治观念和理想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法治由最初单纯的治国工具演变成了包含丰富人权内涵的政治理念、制度模式和社会实践,并涌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具体法治形态,为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探讨欧美法治传统的变迁,对中国践行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无疑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
    摘自《西南师范大学学报》(重庆)2006.6.150~154
    数字世界史:有关前提、范式及适用性的思考
    王旭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数字世界史”,是指从信息视角出发,依托特定的信息化技术平台,以数字化和信息化理念、手段及方法,对人类社会历史活动演变过程进行动态标识、整体表述和因果关系重现的综合性系统研究,并以虚拟复员方式对所获成果提供应用接口的全新世界史范式。该范式确立之目的在于,关注时空变迁中诸历史要素的关联融合,侧重历史研究各类成果的动态整合,以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发展对历史鉴戒之需要。
    摘自《安徽大学学报》(合肥)2006.6.96~101
    



返回2007年01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