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开罗宣言》与“台湾地位未定论”的起源
徐振伟/杨秋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6年12期
【原文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5期第26~29页
【英文标题】 Cairo Declaration and Origin of "Uncertain Status of Taiwan"
【作者简介】徐振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2/杨秋,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 100050
徐振伟,(1979—),男,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从事世界现代史、美国史研究/杨秋(1974—),女,辽宁葫芦岛人,工程师,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关 键 词】开罗宣言/台湾地位未定论/美国政府 Cairo Declaration/uncertain status of Taiwan/American government
中图分类号:D829/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71(2006)05—0026—04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签署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三国之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于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 《开罗宣言》表明美国罗斯福总统高度重视中国的战略价值, 并力图加深与中国的友谊,保持对华友好关系。
虽然美国通过《开罗宣言》承认台湾战后回归中国,虽然罗斯福总统高度重视中国在对日战争中的战略价值,但是美国政府内部在台湾归还中国这一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美国军方和在野共和党人士以及政府高官一直未放弃分割台湾的图谋。
1 美国对台湾的图谋
早在1854年,美国东方舰队司令佩里就率领军舰在台湾基隆登陆,进行勘察。他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说:“在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东方地区,极应建立一个美国的基地,作为保持美国在东方海上权利的手段,而且是绝对需要的插足手段。”为此,“美国应单独在台湾采取先机行动,建立一个美国殖民地或居留地,作为美国发展其东方商务的中心”[2]。这是美国企图分裂台湾的最早表现。由于当时美国国力不强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人并未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对台湾的企图。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开始关注台湾问题。二战中,美国领导人看到,台湾既是日本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行动基地,又是日本战时经济的重要补给地。例如,“台湾发展公司”负责日本在台湾和东南亚的经济事务,日本的台湾总督控制和管理海南岛、南沙群岛、澎湖列岛等地,台湾也是日本侵占美国殖民地菲律宾的前哨阵地[3]204。美国国务院在其报告中称:“台湾保留在友邦的手中,商业上对美国是有利可图的,更重要的是,台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3]203 为此,美国政府考虑单独占领台湾的问题。1943年,当美国制定有关占领台湾的军事战略时,有关占领的政治问题和管理问题也在考虑之中。同年,美国国务院内部成立国家和地区委员会,来准备战后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区的归属问题。1944年12月,国务院—国防部协调委员会成立,下设专门的远东委员会,来制定有关战后占领台湾的计划。
与军事占领台湾相配套的军人训练学校也在美国建立起来,并且官方开始准备发行未来军政府统治台湾的手册[3]206。当中国国民党政府训练驻台人员、准备战后接收台湾时,美国方面也在训练军事占领台湾的人员。其中,哥伦比亚大学内部成立了军政府管理的海军学校,1943年6月第一批海军军官毕业,训练人员对占领台湾的安排直到1944年夏才开始实行[3]207。此时,虽然《开罗宣言》早已公之于众,并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但美国政府内部很多人并不买账,其中包括总统特别助理哈里·霍普金斯、国务院远东司司长霍恩贝克等政府高官。他们认为,中国军力弱小,不可能强迫台湾的日本军队投降。即使日本迅速投降以避免美军的攻击,美国也应当占领台湾,建立军政府。美国在对台政策的文件中一再强调,维护美国在台主导地位的重要性。一位美国官员坦言:“若可能,我们需要取得中国同意,美国单独军政管理台湾,一直到日本投降和战后总解决为止。顶多我们只可答允象征性的中国参与。台湾这个与中国半个世纪互不相通的岛屿,其攻击、登陆、管理将是海军要演的戏,纵然国民党人有许多海军将领,这些将领都在山上领干薪,根本没有海军在海上。”[4]32 虽然美国军事占领台湾的计划未能实行,但美国政府许多公开或隐蔽的做法已表明他们对台湾的企图和占有欲望。
美国军方尤其是海军更加重视台湾的战略价值。他们认为,美国应该占领台湾并实行单独的最高统治权,而与中国分享统治权有损美国在台湾的占领和统治。将台湾主权全部或部分移交给中国,则违背了美国早先作出的单独占领台湾的决策[3]209。
美国军方意识到,必须在中国沿海、台湾和菲律宾吕宋岛建成战略三角区,而台湾是美军最好的海军及后勤基地。但美国占领台湾的计划于1944年春完成时,打败日本的军事计划又面临实施。美军内部关于对日作战部署出现分歧,即先攻吕宋岛还是先攻台湾岛。以麦克阿瑟将军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先攻占吕宋岛。他们认为,这样可避免美军大量的人员伤亡。因为日本在台湾的防御力量强大,并且它远离美军后勤保障的补给线,而对吕宋岛的攻击会有效切断日本南下的补给线,为美军向北攻击提供更好的优势[3]221。以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军金(King)和海军上将尼米兹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先攻占台湾。他们认为,先占吕宋岛会拖延美军北进的时间,而占领台湾岛有助于随后占领吕宋岛,并且使美军在中国沿海获得立足点[5]467。两派争论很难达成一致,美国军方便难以采取统一行动。但随着战场局势的变化,出现了后勤补给问题和军队短缺问题,美国政府及军方对先占领台湾的可行性提出质疑。此时的美军,人员物资大量消耗,台湾远离美国后方供应基地,并且美军在菲律宾能利用当地居民反对日本侵略者,而在台湾,美军没有可以利用的力量,中国沿海也没有供美军利用的空军基地。综合这些因素,美国政府和军方放弃了首先占领台湾的计划,最终同意麦克阿瑟的观点。到1944年9月底,美国军方指示麦克阿瑟先攻占吕宋岛,指示尼米兹进军日本冲绳。两军协调配合,先占吕宋,跳过台湾,直接攻击日本本土[5]476。
军事方面的考虑使美军没有首先攻占台湾,但占领台湾的计划从未被美国正式放弃,只是战争的紧迫使这一计划暂时搁置而已。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的,“尽管美国的占领计划未能实现,但是美国二战期间对台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关注”。“这些关注继续在美国对华政策中受到重视”[3]227,对美国军方来说,尤其如此。后来的历史事件也证明,美国军方是“台湾地位未定论”强有力的支持者和鼓吹者。
2 胡佛与“台湾地位未定论”
如果说美国军方看重的是台湾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军事意义的话,那么共和党人尤其是其前总统赫伯特·胡佛,则从国民党的腐败和日本人的统治效能来看待战后台湾的归属,并反对将台湾归还中国。
义和团运动期间,胡佛在中国天津任开平煤矿总工程师。胡佛1929年当选为美国总统,但不久爆发的经济危机使他名誉扫地,只担任一届就被选下台。下台后的胡佛积极活跃于美国政界。胡佛作为共和党的领袖和元老,以及与时任总统哈里·杜鲁门密切的私人关系,使其在美国政坛有强大的影响力。
在二战即将结束、台湾即将回归中国之时,胡佛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和担心。胡佛在中国任工程师期间,义和团的盲目排外和反洋教斗争留给他的印象比较差。虽然胡佛在中国开矿时大发横财,但他对中国并无太多的同情心。当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主张对日绥靖,反对美国干预争端。在其回忆录中,胡佛一方面表达了对中国民众和中华民族的敬仰[6]66,另一方面又担心“任何真正的民主在中国都将失败,中国人不是好的管理者,他们有时是成功的独裁者,并经常伴随暴力”[6]72。
因此,面对台湾即将回归中国,在杜鲁门总统征求胡佛对日本、台湾问题的看法时,胡佛认为美国政府应宣称美国无意灭绝日本民众,无意破坏日本的政府形式,美国只是想使日本回归国际社会并实现日本的繁荣。胡佛主张日本应继续统治朝鲜和台湾,“就台湾来说,台湾人既不是中国人又不是日本人,中国没有任何特殊道义上的权利来收回台湾”[7]42。几天后, 胡佛在关于结束对日战争的备忘录中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战后日本继续托管朝鲜和台湾。现在朝鲜人、台湾人不能自我管理,台湾不属于中国,日本人已经证明他们是能干、合格的管理者。五十多年来,朝鲜和台湾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对朝鲜、台湾的兼并已经被美、英、中等国通过条约形式认可。”[7]51—52“美国应扶植日本建立一个消除革命危险和避免与盟国发生冲突的民主政府。”[7]53
胡佛的言论代表美国政府和反对派中许多人的观点。他们作为对华政策的强硬派,刻意抹杀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历史关系。他们一方面看到日本统治台湾的成效,因为在日本统治时期,台湾民众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大陆,因为“日本人已有效地使台湾偏僻的地区也电气化了,并已建设了很好的铁路和公路。80%的人民会读书写字,这和中国大陆的现状适成一对照”[8]350。但胡佛等人并未看到,台湾对于日本的作用只是战略上的,而不是经济上的。台湾作为日本的殖民地和附庸,“台湾的资源不是为本土民众服务,而是为日本老百姓服务,台湾促进日本的繁荣,但台湾本地的民众生活困苦”[9]479。一方面胡佛等人看到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并且“腐败正侵蚀着政府和社会秩序”[10],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抛弃国民党政权,仍旧利用它作为美国在华的工具和代理人。胡佛关于台湾前途的考虑和看法,恰恰反映了他的这种矛盾心态。对美国来说,蒋介石政权如一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美国官方权衡利弊,认为它在华找不到一个比蒋政权更合适更有实力的代理人。这也难怪1949年底蒋政权败退台湾后,胡佛等人积极鼓吹美国海军保护台湾,反对共产党中国接管台湾[11]。
胡佛等人关于台湾的言行,实质上与后来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如出一辙。如果说胡佛是从日本有效统治台湾的角度来主张台湾独立的话,那么随后的国民党在台湾的腐败统治及其引发的“二·二八”起义,则从反面证实了胡佛的观点,并且加剧了美国分裂台湾的倾向,使“台湾地位未定论”甚嚣尘上。
3 “二·二八”起义与美国的“台独”倾向
1946年10月,蒋介石巡视台湾,极力称赞回归后的台湾发展变化巨大。在台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蒋介石说:“我们在这一年之中复员期间恢复交通与水利等重要工作并无借助于外人,而各种事业,不但没有中断,反而日有进步,足见国人具有建设能力。”[12] 但事实上,国民党对台湾的统治黑暗、腐败,本来“台湾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淫威下过了51年黑暗的奴隶生活,日本投降后,他们要站起来做主人了……但这样的好兴致没有维持多久”[13]565。虽然国民党接收了日本警察,但没能接收台湾人的心。国民政府长官公署在经济统治政策方面的失败,造成台湾经济的混乱局面,“台湾是产米区,竟也大闹粮荒,米价爬上全中国的最高峰”[13]566。不仅如此, “当地居民还无情地被排斥于所有重要的社会生活之外,使他们感到再度处于征服者的统治下”[14]。秘密警察横行,为政府高官的剥削、榨取获得便利。台湾民众对国民党统治逐渐感到失望,他们在1946年的一封请愿书中写道:“我们现在所有的,是一个腐败的政府,它把我们当奴隶看待。”[15]
国民党对台湾的腐败统治最终导致台湾人民的“二·二八”起义。国民党政府是靠大批增援部队开进台湾并进行血腥镇压才恢复统治的。“二·二八”起义进一步加剧了一部分台湾民众要求“台独”的倾向,更刺激了美国企图实现“台独”的野心。“二·二八”事件后不久,即1947年3月3日,美驻台北总领事馆向华盛顿建议,以台湾在法律上还是日本的一部分为由,用联合国的名义进行直接干涉,同时向中国保证待有了一个“负责的中国政府”后再归还中国。5月26日, 刚卸任的美国驻台副领事柯乔治在向国务院提交的备忘录中说:“为什么不趁我们在法律上仍有地位时来干涉?为什么不坚持以联合国或联合行政来管理直到中国的内战停止?……我们必须使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停留在中国大陆,或者至少不让他们插足台湾。……为什么不让台湾成为联军或美国控制下的一个政策基地,直到战后的亚洲达到某一程度的政治平稳?”[4]281“美国希望暂时由国际托管台湾,把它作为未来中国自由主义重建的堡垒”[9]467。魏德迈在使华期间,1947年8月17日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书中,也极力鼓吹台湾人接受美国的保护和联合国的托管,认为“台湾的管理十分恶劣和无能,而这正是需要对该岛作最大努力的时候”[8]350。
至此,“台湾地位未定论”的雏形已在许多美国政府高官心中得以确立,只是他们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以合适的方式将之公开表达出来。后来朝鲜战争爆发,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时机。
4 结语
在美国政府官员和军方人士看来,《开罗宣言》在美国国家利益面前,如同一纸空文。对《开罗宣言》,美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曲解、删改甚至公然违背和抛弃。虽然他们看待台湾问题出于不同的偏好,但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力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使台湾服从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利益和安全需要。
考察这段历史,有助于深刻认识二战后台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更有助于深刻认识“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来龙去脉以及美国对华、对台政策的内在逻辑变化规律。
收稿日期:2006—04—19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6年12期
【原文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5期第26~29页
【英文标题】 Cairo Declaration and Origin of "Uncertain Status of Taiwan"
【作者简介】徐振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2/杨秋,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 100050
徐振伟,(1979—),男,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从事世界现代史、美国史研究/杨秋(1974—),女,辽宁葫芦岛人,工程师,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内容提要】 | 二战时期,美国出于削弱日本的目的促成《开罗宣言》的签署。但是美国政府即使在全力支持蒋介石政权的同时,也玩弄两面手法,暗中试图将台湾分裂出去,无视中国海峡两岸的历史联系,刻意淡化《开罗宣言》的法律效力,为“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出台作好铺垫。从《开罗宣言》到“台湾地位未定论”,表明美国对台政策的急剧转变。实际上,这种转变是有内在逻辑规律的,其政策也是一贯性的。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American government signed Cairo Declaration in order to defeat Japan. But even if American government supported CHIANG Kai-shek Regime with all its efforts, it strove to separate Taiwan from China in secret from all kinds of considerations. American government ignored the historical link between China mainland and Taiwan, debased legitimacy of Cairo Declaration and provided a background for“Uncertain Status of Taiwan”, which shows a drastic change in the American policies. In fact, the change of its policies reflected inherently logical rule, and its policies were coherent. |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签署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三国之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于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 《开罗宣言》表明美国罗斯福总统高度重视中国的战略价值, 并力图加深与中国的友谊,保持对华友好关系。
虽然美国通过《开罗宣言》承认台湾战后回归中国,虽然罗斯福总统高度重视中国在对日战争中的战略价值,但是美国政府内部在台湾归还中国这一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美国军方和在野共和党人士以及政府高官一直未放弃分割台湾的图谋。
1 美国对台湾的图谋
早在1854年,美国东方舰队司令佩里就率领军舰在台湾基隆登陆,进行勘察。他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说:“在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东方地区,极应建立一个美国的基地,作为保持美国在东方海上权利的手段,而且是绝对需要的插足手段。”为此,“美国应单独在台湾采取先机行动,建立一个美国殖民地或居留地,作为美国发展其东方商务的中心”[2]。这是美国企图分裂台湾的最早表现。由于当时美国国力不强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人并未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对台湾的企图。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开始关注台湾问题。二战中,美国领导人看到,台湾既是日本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行动基地,又是日本战时经济的重要补给地。例如,“台湾发展公司”负责日本在台湾和东南亚的经济事务,日本的台湾总督控制和管理海南岛、南沙群岛、澎湖列岛等地,台湾也是日本侵占美国殖民地菲律宾的前哨阵地[3]204。美国国务院在其报告中称:“台湾保留在友邦的手中,商业上对美国是有利可图的,更重要的是,台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3]203 为此,美国政府考虑单独占领台湾的问题。1943年,当美国制定有关占领台湾的军事战略时,有关占领的政治问题和管理问题也在考虑之中。同年,美国国务院内部成立国家和地区委员会,来准备战后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区的归属问题。1944年12月,国务院—国防部协调委员会成立,下设专门的远东委员会,来制定有关战后占领台湾的计划。
与军事占领台湾相配套的军人训练学校也在美国建立起来,并且官方开始准备发行未来军政府统治台湾的手册[3]206。当中国国民党政府训练驻台人员、准备战后接收台湾时,美国方面也在训练军事占领台湾的人员。其中,哥伦比亚大学内部成立了军政府管理的海军学校,1943年6月第一批海军军官毕业,训练人员对占领台湾的安排直到1944年夏才开始实行[3]207。此时,虽然《开罗宣言》早已公之于众,并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但美国政府内部很多人并不买账,其中包括总统特别助理哈里·霍普金斯、国务院远东司司长霍恩贝克等政府高官。他们认为,中国军力弱小,不可能强迫台湾的日本军队投降。即使日本迅速投降以避免美军的攻击,美国也应当占领台湾,建立军政府。美国在对台政策的文件中一再强调,维护美国在台主导地位的重要性。一位美国官员坦言:“若可能,我们需要取得中国同意,美国单独军政管理台湾,一直到日本投降和战后总解决为止。顶多我们只可答允象征性的中国参与。台湾这个与中国半个世纪互不相通的岛屿,其攻击、登陆、管理将是海军要演的戏,纵然国民党人有许多海军将领,这些将领都在山上领干薪,根本没有海军在海上。”[4]32 虽然美国军事占领台湾的计划未能实行,但美国政府许多公开或隐蔽的做法已表明他们对台湾的企图和占有欲望。
美国军方尤其是海军更加重视台湾的战略价值。他们认为,美国应该占领台湾并实行单独的最高统治权,而与中国分享统治权有损美国在台湾的占领和统治。将台湾主权全部或部分移交给中国,则违背了美国早先作出的单独占领台湾的决策[3]209。
美国军方意识到,必须在中国沿海、台湾和菲律宾吕宋岛建成战略三角区,而台湾是美军最好的海军及后勤基地。但美国占领台湾的计划于1944年春完成时,打败日本的军事计划又面临实施。美军内部关于对日作战部署出现分歧,即先攻吕宋岛还是先攻台湾岛。以麦克阿瑟将军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先攻占吕宋岛。他们认为,这样可避免美军大量的人员伤亡。因为日本在台湾的防御力量强大,并且它远离美军后勤保障的补给线,而对吕宋岛的攻击会有效切断日本南下的补给线,为美军向北攻击提供更好的优势[3]221。以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军金(King)和海军上将尼米兹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先攻占台湾。他们认为,先占吕宋岛会拖延美军北进的时间,而占领台湾岛有助于随后占领吕宋岛,并且使美军在中国沿海获得立足点[5]467。两派争论很难达成一致,美国军方便难以采取统一行动。但随着战场局势的变化,出现了后勤补给问题和军队短缺问题,美国政府及军方对先占领台湾的可行性提出质疑。此时的美军,人员物资大量消耗,台湾远离美国后方供应基地,并且美军在菲律宾能利用当地居民反对日本侵略者,而在台湾,美军没有可以利用的力量,中国沿海也没有供美军利用的空军基地。综合这些因素,美国政府和军方放弃了首先占领台湾的计划,最终同意麦克阿瑟的观点。到1944年9月底,美国军方指示麦克阿瑟先攻占吕宋岛,指示尼米兹进军日本冲绳。两军协调配合,先占吕宋,跳过台湾,直接攻击日本本土[5]476。
军事方面的考虑使美军没有首先攻占台湾,但占领台湾的计划从未被美国正式放弃,只是战争的紧迫使这一计划暂时搁置而已。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的,“尽管美国的占领计划未能实现,但是美国二战期间对台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关注”。“这些关注继续在美国对华政策中受到重视”[3]227,对美国军方来说,尤其如此。后来的历史事件也证明,美国军方是“台湾地位未定论”强有力的支持者和鼓吹者。
2 胡佛与“台湾地位未定论”
如果说美国军方看重的是台湾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军事意义的话,那么共和党人尤其是其前总统赫伯特·胡佛,则从国民党的腐败和日本人的统治效能来看待战后台湾的归属,并反对将台湾归还中国。
义和团运动期间,胡佛在中国天津任开平煤矿总工程师。胡佛1929年当选为美国总统,但不久爆发的经济危机使他名誉扫地,只担任一届就被选下台。下台后的胡佛积极活跃于美国政界。胡佛作为共和党的领袖和元老,以及与时任总统哈里·杜鲁门密切的私人关系,使其在美国政坛有强大的影响力。
在二战即将结束、台湾即将回归中国之时,胡佛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和担心。胡佛在中国任工程师期间,义和团的盲目排外和反洋教斗争留给他的印象比较差。虽然胡佛在中国开矿时大发横财,但他对中国并无太多的同情心。当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主张对日绥靖,反对美国干预争端。在其回忆录中,胡佛一方面表达了对中国民众和中华民族的敬仰[6]66,另一方面又担心“任何真正的民主在中国都将失败,中国人不是好的管理者,他们有时是成功的独裁者,并经常伴随暴力”[6]72。
因此,面对台湾即将回归中国,在杜鲁门总统征求胡佛对日本、台湾问题的看法时,胡佛认为美国政府应宣称美国无意灭绝日本民众,无意破坏日本的政府形式,美国只是想使日本回归国际社会并实现日本的繁荣。胡佛主张日本应继续统治朝鲜和台湾,“就台湾来说,台湾人既不是中国人又不是日本人,中国没有任何特殊道义上的权利来收回台湾”[7]42。几天后, 胡佛在关于结束对日战争的备忘录中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战后日本继续托管朝鲜和台湾。现在朝鲜人、台湾人不能自我管理,台湾不属于中国,日本人已经证明他们是能干、合格的管理者。五十多年来,朝鲜和台湾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对朝鲜、台湾的兼并已经被美、英、中等国通过条约形式认可。”[7]51—52“美国应扶植日本建立一个消除革命危险和避免与盟国发生冲突的民主政府。”[7]53
胡佛的言论代表美国政府和反对派中许多人的观点。他们作为对华政策的强硬派,刻意抹杀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历史关系。他们一方面看到日本统治台湾的成效,因为在日本统治时期,台湾民众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大陆,因为“日本人已有效地使台湾偏僻的地区也电气化了,并已建设了很好的铁路和公路。80%的人民会读书写字,这和中国大陆的现状适成一对照”[8]350。但胡佛等人并未看到,台湾对于日本的作用只是战略上的,而不是经济上的。台湾作为日本的殖民地和附庸,“台湾的资源不是为本土民众服务,而是为日本老百姓服务,台湾促进日本的繁荣,但台湾本地的民众生活困苦”[9]479。一方面胡佛等人看到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并且“腐败正侵蚀着政府和社会秩序”[10],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抛弃国民党政权,仍旧利用它作为美国在华的工具和代理人。胡佛关于台湾前途的考虑和看法,恰恰反映了他的这种矛盾心态。对美国来说,蒋介石政权如一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美国官方权衡利弊,认为它在华找不到一个比蒋政权更合适更有实力的代理人。这也难怪1949年底蒋政权败退台湾后,胡佛等人积极鼓吹美国海军保护台湾,反对共产党中国接管台湾[11]。
胡佛等人关于台湾的言行,实质上与后来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如出一辙。如果说胡佛是从日本有效统治台湾的角度来主张台湾独立的话,那么随后的国民党在台湾的腐败统治及其引发的“二·二八”起义,则从反面证实了胡佛的观点,并且加剧了美国分裂台湾的倾向,使“台湾地位未定论”甚嚣尘上。
3 “二·二八”起义与美国的“台独”倾向
1946年10月,蒋介石巡视台湾,极力称赞回归后的台湾发展变化巨大。在台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蒋介石说:“我们在这一年之中复员期间恢复交通与水利等重要工作并无借助于外人,而各种事业,不但没有中断,反而日有进步,足见国人具有建设能力。”[12] 但事实上,国民党对台湾的统治黑暗、腐败,本来“台湾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淫威下过了51年黑暗的奴隶生活,日本投降后,他们要站起来做主人了……但这样的好兴致没有维持多久”[13]565。虽然国民党接收了日本警察,但没能接收台湾人的心。国民政府长官公署在经济统治政策方面的失败,造成台湾经济的混乱局面,“台湾是产米区,竟也大闹粮荒,米价爬上全中国的最高峰”[13]566。不仅如此, “当地居民还无情地被排斥于所有重要的社会生活之外,使他们感到再度处于征服者的统治下”[14]。秘密警察横行,为政府高官的剥削、榨取获得便利。台湾民众对国民党统治逐渐感到失望,他们在1946年的一封请愿书中写道:“我们现在所有的,是一个腐败的政府,它把我们当奴隶看待。”[15]
国民党对台湾的腐败统治最终导致台湾人民的“二·二八”起义。国民党政府是靠大批增援部队开进台湾并进行血腥镇压才恢复统治的。“二·二八”起义进一步加剧了一部分台湾民众要求“台独”的倾向,更刺激了美国企图实现“台独”的野心。“二·二八”事件后不久,即1947年3月3日,美驻台北总领事馆向华盛顿建议,以台湾在法律上还是日本的一部分为由,用联合国的名义进行直接干涉,同时向中国保证待有了一个“负责的中国政府”后再归还中国。5月26日, 刚卸任的美国驻台副领事柯乔治在向国务院提交的备忘录中说:“为什么不趁我们在法律上仍有地位时来干涉?为什么不坚持以联合国或联合行政来管理直到中国的内战停止?……我们必须使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停留在中国大陆,或者至少不让他们插足台湾。……为什么不让台湾成为联军或美国控制下的一个政策基地,直到战后的亚洲达到某一程度的政治平稳?”[4]281“美国希望暂时由国际托管台湾,把它作为未来中国自由主义重建的堡垒”[9]467。魏德迈在使华期间,1947年8月17日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书中,也极力鼓吹台湾人接受美国的保护和联合国的托管,认为“台湾的管理十分恶劣和无能,而这正是需要对该岛作最大努力的时候”[8]350。
至此,“台湾地位未定论”的雏形已在许多美国政府高官心中得以确立,只是他们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以合适的方式将之公开表达出来。后来朝鲜战争爆发,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时机。
4 结语
在美国政府官员和军方人士看来,《开罗宣言》在美国国家利益面前,如同一纸空文。对《开罗宣言》,美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曲解、删改甚至公然违背和抛弃。虽然他们看待台湾问题出于不同的偏好,但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力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使台湾服从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利益和安全需要。
考察这段历史,有助于深刻认识二战后台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更有助于深刻认识“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来龙去脉以及美国对华、对台政策的内在逻辑变化规律。
收稿日期:2006—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