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以全球化的视角研究亚洲现代化的力作
——评姜桂石教授等《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一书
刘济生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6年02期
【原文出处】《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通辽)2005年12期第120页
【作者简介】刘济生,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 通辽 028043)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姜桂石教授、姚大学教授、王泰讲师合著的《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一书于2005年6月出版了。这是姜桂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进程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
    当我接到姜桂石教授这本沉甸甸的著作时,我感到了她的学术分量之重。读完之后,为该书的充实的内容和严密的逻辑所折服。我认为该书有三点值得称道:
    第一,视角新。用什么样的视角研究问题,对其研究有重要的影响。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的序言中谈到,自己“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导到中国历史研究中去”。黄先生的《放宽历史的视野》一书,出版家评价道,作者“所恃的不是才华,而是视界”。《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一书作者用全球化的视角研究亚洲现代化,凭借的正是放宽的视界。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只有用全球化的视角审视各地区、各国家的现代化,才能高屋建瓴地解读各地区、各国家处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的何种座标之上,才能在比较中看到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系。这就像在太空中俯视地球。“具体说来就是用历史的纵向和横向发展的视角考察亚洲现代化,用马克思主义‘多样统一性’的历史观研究亚洲现代化,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解读亚洲现代化。”
    这些后发国家和地区,因为自身的特点和历史影响,他们固然有各自的特色,但受全球化的影响是更深远的。作者认为:“总的来说,对发达国家,利多弊少,对发展中国家则弊少利多。但也绝不像有人说的那样,似乎发展中国家无论如何也难逃全球化所带来的厄运。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先进和落后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关键在于发展中国家能否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机遇,采取正确的对策,真正发展自己。”
    第二,整体性。著者用整体的眼光审视全亚洲的现代化全景。作者研究了具有现代化的新模式与新经验的东亚、通向发展与强大之路的南亚、正在展开改革的西亚、在现代化道路上探索的中亚以及和平发展起来的中国。许多学者写过以上各个地区的现代化的发展的专门书籍,有写日本的,有写韩国的,有写东南亚的,有写亚太地区的,有写马来西亚的,有写印度的,有写中东的,有写阿拉伯的,写整个亚洲的很少。从整体上看亚洲,能看出一些地区性研究看不到的新景观。从宏观历史学的视野出发考察近代开端以来的世纪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它既是一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酝酿、启动、发展和不断实现的历史;也是一部经济全球化进程准备、启动、发展和初步形成的历史。
    第三,前瞻性。古代人讲“经世致用”,今天人讲针对性,未来学讲预测性。对亚洲发展未来的预测,是人们特别是亚洲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作者着意探讨的问题。作者从全球化、现代化发展大趋势出发,结合亚洲现代化、区域化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亚洲将在“和平、合作、共赢”的基础走向繁荣,亚洲经济区域合作将走向大联合的结论。该书从东盟合作组织发展到“10加3”,南亚区域合作组织与东亚合作组织联手构建了从南亚到东北亚半月型经济合作的链锁,中亚与西亚合作组织的联姻,以及中国对周边国家的辐射作用。上述的描绘已呈现出明显的趋势。作者还以亚洲发展事实论述了在全球化的挑战面前,只要亚洲发展中国家顺应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抓住机遇,采取正确的对策,也会产生后发效应,实现赶超的目的。
    此书除了内容之外,整体逻辑严密,信息量充足,可读性强。
    一部新作的问世难免有不足之处,该书有的章节也许资料的限制未能充分展开,给人以言犹未尽的感觉。个别方面的论述也有重复之处。但本书不失为一部现代化问题研究的力作。相信读者会受到启迪。^



返回2006年02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