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巴尔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金重远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5年08期
【原文出处】《复旦学报:社科版》(沪)2005年03期第83~94页
【作者简介】金重远,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关 键 词】半岛新局势/意大利的野心/德国的威胁/巴尔干卷入二次大战
一、两次大战期间的巴尔干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巴尔干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巴尔干各国在凡尔赛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很不相同。在奥匈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那就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后改称南斯拉夫王国),它和战胜国罗马尼亚一样,都热衷于维持凡尔赛体系的完整性,并坚决反对奥匈帝国的复辟。土耳其经过一次大战已元气大伤,它的国土仅有5%尚保留在巴尔干,勉强称得上是个巴尔干国家,再加和希腊因1920—1922年的希土战争而长期交恶,所以在巴尔干的影响已十分有限。保加利亚和土耳其一样都是战败国,它把南多布罗加割给了罗马尼亚,又把西色雷斯划给了希腊,国土进一步缩小,并长期处于孤立地位。
尽管以往争夺巴尔干最激烈的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先后瓦解,但其他大国又立即尾随而来,巴尔干遂再次成为列强角逐的场所。
由于十月革命的爆发,法国失去了它在东欧的强大盟友俄国,于是便急忙在欧洲的东端寻找新的同盟者,对东欧小国各种结盟意图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20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向南斯拉夫提出了建立称之为小协约国的军事同盟方案,受到了法国的欢迎[1]。同年8月14日,捷南两国便签订同盟条约,规定签约之一方如遭到匈牙利的进攻,另一方应立即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
不久,罗马尼亚也加入了这一同盟,于1921年4月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包括军事协定在内的同盟条约。接着罗马尼亚又和南斯拉夫在同年6月签订了类似的同盟条约,不仅针对匈牙利,而且还防范来自保加利亚方面的威胁。这样就最终形成了小协约国,由于它的成员国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都身处巴尔干,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战后在巴尔干地区最早出现的政治军事联盟。
1924年、1926年和1927年,法国先后和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这样就捷足先登,通过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在巴尔干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
对巴尔干觊觎已久的意大利是乘虚而入的第二个大国。1915年,意大利放弃中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是协约国允诺战后将把的里雅斯特、伊斯特利亚和达尔马提亚海岸的一部分都划归意大利;不仅如此,意大利还将在阿尔巴尼亚享有特权。然而,在1919年的凡尔赛和会上英、法却远未能兑现自己的承诺,使意大利大为恼火。1919年,意大利法西斯分子邓南遮用武力夺取阜姆港便是这种不满的宣泄。翌年,经国际社会调解,意、南两国最终达成妥协,在拉帕洛签约,规定阜姆由两国宣布为独立、自治城市;萨拉则成为意大利享有主权的自由港。
意大利把控制阿尔巴尼亚作为渗入巴尔干的通道,在1914年11月便占领了阿尔巴尼亚的发罗拉,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又取得了对阿尔巴尼亚的保护权。不过,意大利最关心的仍为在实际上控制住阿尔巴尼亚。1921年,英、法根据已达成的协议,授权意大利有权在必要时“恢复阿尔巴尼亚的领土边界”,而意大利也毫不犹豫地一有机会便显示自己的权利。1923年8月,意政府借口国际划界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意大利的将军特利尼在阿尔巴尼亚—希腊边境被杀一事(据传系意大利人自己所为—本文作者),向希腊提出抗议,并突然出兵占领希腊的科孚岛,后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始从科孚岛撤兵。[2]
不久,意大利又施加重重压力,和阿尔巴尼亚先后于1926年11月签订所谓“友好与安全条约”和于1927年11月签订防务联盟,使后者完全失去了独立,成为意大利的附庸。
意大利在巴尔干的侵略野心决不止于一个小小的阿尔巴尼亚,这在法西斯于1922年底上台后表现得尤为露骨。墨索里尼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当时半岛上最强大的南斯拉夫,试图在它的北端挑起克罗地亚问题,而在它的南端则煽起马其顿争端,从而肢解整个国家,并把整个巴尔干也闹得无法安宁。1926年,南斯拉夫曾提出由法国、意大利和南斯拉夫三国签订条约以保障巴尔干稳定的建议,但却遭到墨索里尼的断然拒绝。意大利显然不愿受任何大国的制约,而宁愿在巴尔干独断专行,先与匈牙利签订了友好与仲裁条约,1928年又分别与土耳其和希腊签订了友好条约,试图在巴尔干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
意大利所推行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便是在小协约国间制造不和与矛盾,从而破坏小协约国的团结。还在1920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签订同盟条约时,意大利报刊便响起一片反对和抨击之声,斥之为此乃“建立斯拉夫人的反意大利集团”,并强调“如意大利想留在亚得里亚海东岸,那末就应该打退斯拉夫人的进攻。”[3]
由于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国家时有矛盾和冲突,因此罗马尼亚外交大臣杜卡便认为斯拉夫世界对罗马尼亚构成的威胁要远比意大利来得大。于是意大利就抓住这一契机,努力做拉拢罗马尼亚的工作。1923年初,刚上台不久的墨索里尼和杜卡在洛桑会晤,后者一方面对斯拉夫国家颇有怨言,另一方面又声称罗马尼亚一旦时机成熟便可在斯拉夫国家和意大利之间扮演中介角色,并强调如果南斯拉夫试图和保加利亚接近,那么罗马尼亚便会与小协约国分道扬镳,使这位意大利独裁者深为满意。
南斯拉夫对作为小协约国成员国的罗马尼亚未经磋商便与意大利频繁接触十分不满,担心意大利会乘机夺取达尔马提亚沿海地区。而意大利果真向南斯拉夫施压,于1923年夏公开索取阜姆,赤裸裸地用武力相威胁,扬言将用占领科孚岛的方式来解决阜姆问题。只是在1923年夏小协约国外长会议上,捷、南、罗三国签署军事合作条约和盛传法国将与南斯拉夫签订互助条约后,墨索里尼才被迫作出某些和解姿态。1924年1月,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签订友好合作条约,意大利取得对阜姆的主权,邓南遮在1919年用武力夺取阜姆的行动遂得到了法律上的承认,南斯拉夫显然是想借此事换取两国关系上的某种缓和。
此后意大利又试图从内部来瓦解南斯拉夫,它支持克罗地亚的民族主义组织“乌斯塔莎”,同时又扶植同样性质的“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在南斯拉夫境内不断闹事,1929年还收容了逃亡的“乌斯塔莎”领袖帕韦利奇,使南斯拉夫政府深为不满。
面对意大利咄咄逼人的攻势,巴尔干国家只能维持某种表面上的团结,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从1930年到1933年每年都要召开一次非正式的巴尔干会议,讨论它们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但只是一般的交换意见,并不能作出任何实质性的,具有约束力的决议。
1933年,法西斯党在德国上台,它积极在巴尔干展开活动,一来可以依靠那里的日耳曼人社团,如罗马尼亚的德国人民联合,二来又可取得当地的法西斯组织如罗马尼亚的铁卫军、南斯拉夫的乌斯塔莎的支持,所以一时进展颇大。于是在巴尔干各国面前便出现了一个更可怕的敌人,1933年2月7,为应付可能出现的紧张局势,小协约国签订了一个“组织公约”,将过去签署的双边同盟条约续订为永久条约,并建立了一个常设委员会来协调它们的外交活动,但并未能使小协约国有任何实质性的加强。
南斯拉夫对意大利和德国的威胁比较敏感,反应也比较强烈。1934年初,时任法国外长的巴尔都曾提出签订“东方公约”的构想,试图重振小协约国,并联合苏联在东欧组成防止德国扩张的联合阵线。巴尔都的倡议得到了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的支持,双方准备进一步进行磋商,但就在该年10月亚历山大一世应邀到法国访问之际,却在马赛港和巴尔都一起遇刺身亡。尽管暗杀的真相至今未能全部澄清,但凶手本人便是“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的一名成员,而南斯拉夫提出的引渡帕韦利奇或将其交付审判的要求又遭意大利的拒绝不能不使人怀疑意大利是幕后的指使者,使本来就欠佳的两国关系更趋恶化。[4]
1932年出任罗马尼亚外交大臣的蒂图列斯库头脑比较清醒,对德、意在巴尔干的扩张素存戒心,因而也出面支持巴尔都提出的签订“东方公约”的构想。1934年4月,蒂图列斯库应邀访法,和巴尔都就当时欧洲的局势交换了看法,达成广泛的共识。6月,巴尔都到罗马尼亚进行回访时,双方又就“东方公约”一事进行磋商,蒂图列斯库多次表示愿意和法国进行合作。“东方公约”的计划后因巴尔都被刺身亡而告吹,于是蒂图列斯库遂试图用接近苏联的办法来巩固罗马尼亚在巴尔干的地位,1934年6月在他的努力下终于促成罗、苏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5]。此后他又尝试与苏联签订互助公约,但终因横亘在两国之间的比萨拉比亚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而未有结果。
巴尔干各国对德、意扩张一个比较重要的反应是1934年2月在雅典签订了由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希腊和土耳其共同参加的巴尔干协约[6]。它的成立一方面标志着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巴尔干国家都有团结起来,共同对敌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表明希腊和土耳其这两个在20年代有过不愉快经历的国家终于开始和解。
意大利的势力在20年代便进入巴尔干,德国是后来者,最初两国在那里各行其是,甚至还免不了一番明争暗斗,但自1936年形成轴心国和1937年结成德日意三国同盟后,德、意开始在巴尔干联手行动,给巴尔干各国造成更大的威胁。
置身于小协约国和巴尔干同盟之外,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保加利亚成为德国首先猎取的对象。德国从经济上着手开始控制保加利亚,在1937年保加利亚的对外贸易中,德国所占的份额为其进口的54%和出口的43%,而到了1938年则为其进口的52%和出口的58%,保加利亚为德国提供了大批农副产品和原料,同时又成为德国工业品倾销的市场[7]。为了进一步把保加利亚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自1938年初起,德国便开始与保加利亚进行以贷款一亿马克的形式向后者提供武器的谈判。最后于该年3月12日正式签约,其内容为贷款3000万马克,年利6%,自1942年起开始偿还,而武器则在两年内悉数交付。从此,保加利亚在经济上便完全落入德国的手中。1938年8月,保加利亚自法国获得3.75亿法郎的贷款(相当于2500万马克),德国得悉后大为不满,竟突然中止进口保加利亚农产品作为报复。保加利亚为避免经济上的重大损失,不得不放弃自法国获得的这笔贷款。经济上受控制必然带来政治上的沦为附庸,1938年9月下旬,当苏台德危机进入高潮时,保加利亚国王鲍里斯出访德国,并得以会晤希特勒、戈林等人,颇受宠幸。事后鲍里斯竟洋洋得意地宣称,正是他的这次访问才促成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表明在国际舞台上保加利亚已成为法西斯德国的小伙伴[8]。
罗马尼亚是德、意两国,尤其是德国急欲控制的对象,其办法仍是首先从经济渗透着手。还在1933年9月,德国的法本化学公司便与罗马尼亚签约,购买后者价值1700万马克的粮食,同时又向罗马尼亚提供价值1360万马克的产品。1933至1936年,德罗之间的贸易量共增加了两倍,德国每年都从罗马尼亚进口大量的石油,1931年价值2.96亿列伊,1935年已达15.4亿列伊,使两国的经济关系更趋密切,德国开始控制罗马尼亚的石油生产。1936年8月,蒂图列斯库被解除外交大臣的职务,此后罗马尼亚便逐渐放弃以往在英法和德意之间维持平衡的政策,迅速倒向德国。1936年11月,德国要求罗马尼亚不再接近苏联,翌年2月,在德国的压力下,罗马尼亚中止与苏联已进行多年的有关签订互助条约的谈判,随后又拒绝法国提出的签订法罗两国同盟条约的建议[9]。1938年2月,国王卡罗尔二世改组政府,修改宪法,建立起自己的独裁统治,促使罗马尼亚走上与德国合作的道路。
为控制巴尔干,德、意两国都把小协约国视为眼中钉,千方百计地削弱它和破坏它。希特勒上台后不久便公然要求小协约国奉行对德亲善的政策,另一法西斯头目罗森堡则敦促罗马尼亚离开小协约国[10]。德国对巴尔干同盟的建立也十分不满,对促成这一组织诞生的罗马尼亚外交大臣蒂图列斯库尤为不信任,公开向罗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将他赶下台,不久果然达到了目的。
在德、意两国的共同施压下,再加内部矛盾丛生,小协约国瓦解的势头越来越明显。1938年4月,当苏台德危机日趋尖锐时,南斯拉夫政府公开声明,除非匈牙利卷入此次冲突,否则南斯拉夫决不会过问。5月初,小协约国常务委员会在罗马尼亚的锡纳亚举行会议,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的代表均以为苏台德问题纯系捷克斯洛伐克之内政,只有通过与德国之协商才能予以解决。8月中旬,罗政府正式通知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敦促后者用德国可接受的方式来解决苏台德问题。8月21—22日,小协约国常务委员会再次就苏台德问题进行磋商,竟然完全避开德国对捷克的威胁不谈,仅强调其成员国只有在面临匈牙利的威胁时才会采取统一的行动,使大难临头的捷克处于哭笑不得的境地。9月29日,也就是慕尼黑协定签署的前一天,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甚至对德国驻罗公使法布里齐乌斯说,罗马尼亚所唯一关心的便是希望和匈牙利一样维持对德友好关系,而对面临肢解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则一字未提。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对上述事件所作的评论是小协约国已在瓦解的道路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同时也意味着“法国在东南欧联盟体系的完全崩溃”。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也就意味着小协约国的终结。
面临着日益动荡的局势,巴尔干各国始终团结不起来,于是只得自寻出路。土耳其努力周旋于英法和德国之间,力求保持某种平衡。1938年4月底,英国与土耳其达成协议,允诺向后者提供1600万英镑的贷款,其中1000万用于购买英国的工业设备,另有600万则用于购买军火。同年8月,土耳其与法国签订友好条约,随后又表示希望签订英、法、土三国友好条约,但由于英方态度有保留,而未有结果。与此同时,土耳其又积极与轴心国保持联系,1938年5月曾通过外交途径向德国方面表示愿意讨论所有两国感兴趣的问题。
希腊和土耳其一样,不希望开罪于英法及德意,虽然英国方面一再要求希腊能明确表态,即一旦发生战争,希腊将站在英法方面,但希腊却一直回避正面的回答。希腊政府多次私下表示,虽然希腊是一个小国,且同时又受到英法和德意两方面的压力,但仍然将努力保持中立。[11]
南斯拉夫在30年代的风云变幻中力图维持中立,尽管因1934年10月马赛刺杀案而与意大利一度关系紧张,但仍于1937年3月与意大利签订友好条约。在1938年危机期间,南斯拉夫为避免刺激德意两国,竟不断让步,到最后甚至同意匈牙利可取得马扎尔居民占多数的捷克边境地区,致使自己的盟友在1938年11月所谓维也纳仲裁时惨遭第二次肢解,将11027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匈牙利。
此后意大利更积极地拉拢南斯拉夫,1939年1月意外交大臣齐亚诺访南时,建议南斯拉夫尽快加入轴心国,并共同瓜分阿尔巴尼亚,此举得到了南首相斯托亚迪诺维奇的赞同。尽管斯托亚迪诺维奇于2月即被解除职务,但德、意两国仍紧追南斯拉夫不放。4月,南外交大臣辛卡—马科维奇访意,在齐亚诺的再三劝说下,允诺南将在未来的欧洲冲突中保守中立,但仍将倾向意大利。而在随后的访德过程中,德外长里宾特罗甫更是极力拉拢南斯拉夫,告诉辛卡—马科维奇:希特勒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因为“他宁愿看见南斯拉夫守在亚得里亚海边,而不愿看到是匈牙利。”[12—p602]德国还在经济上加紧对南斯拉夫的渗透:1936年德国在南斯拉夫的出口中占23.7%,1938年增至35.9%,1939年更增至47.7%;南斯拉夫出口的90%的铁矾土和3/4的铝均输往德国[13]。
但德、意两国对南斯拉夫的态度主要视其是否忠诚于轴心国而定,可随时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1939年6月,南斯拉夫摄政保罗亲王访德时曾允诺将立即退出国联,但事后却未见诸行动。希特勒为此大为恼火,遂于同年8月在会见齐亚诺时几次三番怂勇意大利去消灭南斯拉夫。[14—p571]
保加利亚在巴尔干长期处于孤立的地位,尽管1937年1月和南斯拉夫签订了“永世友谊”条约,1938年7月又与巴尔干协约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但仍坚持自己的领土要求,希望归还一次大战后失去的南多布罗加和西色雷斯,这就必然会激化与罗马尼亚及希腊的矛盾。保加利亚政府甚至表示即使它的领土要求完全得到满足,也不会和巴尔干同盟在可能发生的冲突中进行全面合作。正如保加利亚驻英公使莫姆奇洛夫所言:巴尔干各国之间的“互相厌恶和互不信任是如此的强烈,以致它们决不可能团结起来反对一个共同的敌人。”[12—p213]
和在1914一样,巴尔干在1939年也是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卷入新的世界大战的。
二、卷入新的世界冲突
意大利在巴尔干首启战端,不久那里便烽火四起。还在1939年初,英国外交部便认为,要在巴尔干地区使意大利长期保持中立政策显然是不可能的。[15]
而事实上,早在1938年,意大利就在筹划吞并阿尔巴尼亚了,该年5月,齐亚诺前往阿尔巴尼亚参加索古国王的婚礼,回国后向墨索里尼汇报称,阿尔巴尼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供开发,此外如占领阿尔巴尼亚则可使亚得里亚海变成“一个大陆的内湖”,还可在那里建立进攻希腊和南斯拉夫的基地。同年11月30日,墨索里尼在大法西斯委员会上更大言不惭,声称:“阿尔巴尼亚定将成为意大利的”,问题只是“什么时候和怎样发生?”[16]
1939年4月7日凌晨,意军1个步兵师、4个精锐团和3个机械化营在400架飞机的掩护下向阿尔巴尼亚发动全面进攻,未遇重大抵抗便占领全境,4月12日,在阿尔巴尼亚召开所谓制宪议会,奉意大利国王爱麦虞限三世为阿国王,并由大地主维拉尔奇出任傀儡政府首相。意大利闪电般地完成了对阿尔巴尼亚的征服,使齐亚诺欣喜若狂,得意洋洋地说:“阉割阿尔巴尼亚,而不使患者喊叫的手术——吞并——现已实际完成。”[17]
此时的欧洲局势由于但泽和波兰走廊问题引发的危机已变得异常紧张,巴尔干自然也被波及。意大利在占领阿尔巴尼亚后更野心勃勃,5月底,墨索里尼扬言要首先吞并克罗地亚,再瓦解南斯拉夫,最后把保加利亚拉入轴心国。此后意大利一直密谋在克罗地亚策动叛乱,然后像处置阿尔巴尼亚那样加以占领。德国对克罗地亚同样也很感兴趣,1939年初双方即开始秘密接触,克罗地亚特使专程来到柏林和法西斯头目赫斯磋商,筹划先建立独立的克罗地亚国,然后再加入轴心国,和德意进行全面合作。
罗马尼亚加速了倒向德国的进程,1939年3月和德国签订经济条约,规定德国将向罗马尼亚提供2.5亿马克的贷款,用于购买德国的军火,同时又成立德罗联合公司,将罗马尼亚的自然资源完全置于德国控制之下。同年9月德罗两国又签订秘密协定,其内容为德将向罗马尼亚提供3亿马克的军火,而罗马尼亚则向德国提供相同价值的石油产品和谷物。年底,罗马尼亚再作让步,宣布取消对德国出口的石油产品限额。同时在政治上也亦步亦趋,1939年春夏之交英法苏三国莫斯科谈判时,罗马尼亚曾多次宣布决不参加英法组织的反德联盟,也决不允许苏军通过罗马尼亚的领土。1939年9月,扬·安东奈斯库出任陆军大臣后,罗马尼亚的亲德倾向更暴露无遗。尽管如此,德国却有自己的打算,即希望利用已有的影响,促成罗马尼亚在领土问题上向苏联、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作出让步,一来可借此密切和上述三国的关系,二来则扩大自身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
1940年春夏之交,罗马尼亚开始经历空前严重的“领土危机”,1938年和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所蒙受的“肢解厄运”终于又落到了罗马尼亚的头上。6月23日,苏联公开索取比萨拉比亚和北部布哥维纳(其理由为那里生活着乌克兰人),此时作为盟友的德国和意大利不仅对罗马尼亚的求援呼吁置之不理,反而劝说后者审时度势,从速作出让步。7月1日,苏军即完成了对上述两地的占领。
1940年7月,罗马尼亚政府代表团访问柏林,对德国尽表忠诚之意,而且主动表示愿将1919年时从匈牙利获得的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划出1.4万平方公里,归还给匈牙利。但希特勒却认为此举远远不够,应作出更大的让步。根据德国的旨意,罗马尼亚于8月19日开始与保加利亚进行谈判,并于21日达成协议,将南多布罗加归还给保加利亚。然而于8月16日和匈牙利开始的谈判却一波三折,不仅使双方发生激烈争吵,而且还导致两国边境上频生冲突。于是德意便借机于8月29日将罗匈两国外交大臣召至维也纳,并于30日强行作出仲裁,将罗马尼亚在特兰西瓦尼亚的43591平方公里土地划归匈牙利。
维也纳仲裁导致罗马尼亚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各地均爆发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局势日趋动荡。统治集团为摆脱危机,只得匆匆换马:9月5日,扬·安东奈斯库出任国家首脑,次日国王卡罗尔二世逊位,由其子米哈依继位。安东奈斯库随即建立起法西斯式的“军团国家”,废除宪法,取消所有政党,代之以一党制的“铁卫军”,本人则效法希特勒,自称“元首”。
安东奈斯库把他奉行的内外政策界定为:“国外—轴心国,国内—军团制度”,甘心做德国的附庸。9月,德国党卫队进入罗马尼亚;10月,大批德军越过边境,迅速占领罗马尼亚全境。11月下旬,安东奈斯库访问德国,与希特勒促膝长谈,立即得到后者的信任和赏识。事后,希特勒曾向墨索里尼坦言:“如在欧洲能找到第二个像安东奈斯库这样的人,那就再好也不过的了!”[18]1940年11月23日,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国。
早就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与德国来往密切的保加利亚更加快了与轴心国接近的步伐。1940年11月,保国王鲍里斯访问德国,翌年2月,德军元帅李斯特亲来保加利亚访问,促成保政府允诺为过境的德军提供粮食和运输工具,并达成进攻希腊的秘密协议。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亚宣布加入轴心国。
土耳其在此时也慌忙不迭寻找出路,以图自保。1939年5月12日,它和英国发表措辞含糊的互助声明;6月13日又和法国发表类似的声明。10月19日,英、法、土三国终于签订互助条约,规定在因英、法援助罗马尼亚、希腊而引发战争和一旦某个欧洲国家进攻土耳其时,三国应实施互助[19—p548~549]。后来的事实表明,该条约自签订之日起便是一纸空文,从未发挥过什么作用。
巴尔干出现如此混乱的局面和英法当时推行的政策不无关系,因为这两个西方大国的态度始终是模糊和摇摆不定的。1939年4月13日,英法同时发表声明,宣布将向希腊和罗马尼亚提供安全保障。由于事前未经协商,再加两个声明又都是空话连篇,并无实质性内容,遂使希罗两国政府都叫苦不迭。希腊政府于4月19日向英法言不由衷地表示感谢后,又随即告知意大利方面,英法此次的外交活动系单方面的,与希腊无关。罗马尼亚则询问英国政府在罗一旦遭受攻击时,英国将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后者竟无法作答。该年年底,罗马尼亚又要求英、法两国重申4月13日所作的承诺,遭到断然的拒绝。[20]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得到英法保证的希腊却恰巧成为意大利攻击的对象。1940年6月法国投降时,意大利从停战协定中所得甚少,使墨索里尼深为不满。10月12日,在得悉德军已占领罗马尼亚油田时,墨索里尼顿时暴跳如雷,当着齐亚诺的面狂叫:“希特勒经常叫我面临既成事实,而这一次我也要叫他尝到同样的滋味。他将只有通过报纸才会知道我已经占领了希腊。”[21]
墨索里尼把坚持中立,力量又相对弱小的希腊作为继阿尔巴尼亚后第二个须要征服的巴尔干国家。10月15日,根据他的旨意,意大利最高统帅部制订了进攻希腊的详细计划,准备一举动用8个师共8.7万人,在163辆坦克、686门火炮、380架飞机和54艘大型水面舰艇的掩护下迅速击溃希腊。与之对垒的共有12万希腊军部署在希腊及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交界处,在人数上虽占有优势,但武器装备则处于绝对劣势。[22—p263~264]
10月28日,未经通报德国,意军即自行越境,大举进攻希腊,最初曾一度得手,但自11月1日起,希军即开始反击,并于11月6日迫使意军转入守势。11月14日,士气高昂的希军开展大规模进攻,21日意军被迫全面退却。
11月18日,齐亚诺只得硬着头皮前往德国求援,遭到希特勒劈头劈脑的训斥,并把佛朗哥不愿加入轴心国,拒绝让德军过境去攻打直布罗陀的种种罪名统统加在墨索里尼的头上。直到1945年春,当希特勒被困在柏林总理府地下室时仍耿耿于怀地提起这段往事,指责墨索里尼进攻希腊是犯了一个大错误,应对轴心国以后的失败负责。
为使意大利摆脱希腊战争的泥潭,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未来侵苏战争中南翼的安全,希特勒决定控制整个巴尔干,在11月12日签发的秘密指令中强调:“如有必要,应从保加利亚进军,占领爱琴海北面的那一部分希腊领土”。
同时希特勒又加大对南斯拉夫的压力,在1940年11月18日与齐亚诺的谈话中反复指出南斯拉夫是巴尔干问题的关键,要求意大利从各个方面向南斯拉夫施加影响,促成后者早日加入轴心国。当时希特勒为巴尔干勾画的前景是保加利亚拥有一个出海口,意大利占有一部分希腊,并把英国赶出地中海。[23]
此后便开始了一连串的施压行动。1940年11月27日,南外交大臣辛卡—马科维奇被召至德国,德方提出签订两国互不侵犯条约的要求。1941年2月14日和3月4日,辛卡—马科维奇和摄政保罗亲王先后被召至德国,德方要求采取一切措施来密切两国关系。3月22日,迫不及待的德国更向南斯拉夫发出最后通碟,要求后者在3月25日即加入轴心国,惊慌失措的南政府只得屈服于德方的压力,于3月25日正式加盟轴心国。消息一经传出,南斯拉夫国内立即爆发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局势全面动荡,从左到右的各派力量团结起来,推翻旧政府,拥立西莫维奇将军为首的新政府。3月28日,保罗亲王下野,新国王彼得即位[24]。希特勒闻讯后狂怒不止,下令立即消灭南斯拉夫,并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延期4周后才执行。
此时时隐时现的苏联的影子终于开始在巴尔干显山露水。还在1939年8月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里宾特罗甫便承诺德国决不会插手东南欧事务。然而后来的事态发展却表明,德国势力不断渗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苏联为此深感不安。1940年11月,莫洛托夫访德时,巴尔干问题遂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莫洛托夫激烈抨击德国在巴尔干,尤其是在罗保两国的所作所为,公开反诘希特勒:“要是苏联也像德意两国给罗马尼亚以保证那样,考虑到它与西南边境毗邻地区的安全,给保加利亚提供保证,那末德国会说些什么呢?”这位德国元首听后竟失去控制,顿时大喊大叫起来[25]。此次苏德柏林会谈不欢而散,很大程度是由于双方在巴尔干问题上根本谈不拢。
事实上苏德在巴尔干问题上的分岐早就显示出来。1940年9月10日,苏联曾向德国提交备忘录,询问德国究竟向罗马尼亚提供了哪些保证?21日公开对维也纳仲裁表示不满,10月又询问德方,究竟有多少德国军队驻扎在罗马尼亚。1941年1月12日,塔斯社发表公报称,苏联政府对德军进入保加利亚的传闻深为不安。随后莫洛托夫又召见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向德方提出抗议称,苏联政府已一再“要求德国政府注意,苏联把保加利亚的领土和海峡看作是它的一个安全区域”,因此不论哪个国家的军队在那些地方出现都会被看作是侵犯了俄国的利益,而里宾特罗甫对此只是敷衍搪塞一番而已。[14—p556]
南斯拉夫发生政变后,苏联立即抓住这一契机,和西莫维奇政府加紧接触,终于在1941年4月5—6日夜间签订了苏南“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然而为时已晚。苏联和南斯拉夫都没有料到,希特勒会对此作出如此迅速而有力的反应。
1941年4月6日,德国及其盟国共出动80多个师(其中德国32个师,意大利40个师,余为匈牙利和保加利亚武装部队),在2000余架飞机和2000余辆坦克掩护下大举入侵希腊和南斯拉夫。李斯特元帅率领德第十二集团军闯入塞尔维亚和马其顿,另有一支德军则自北穿过克罗地亚直指贝尔格莱德,南军约120万人与之抗争,但因仅拥有110辆坦克和416架旧式飞机,再加指挥失当,只得朝南撤退。14日,28个南斯拉夫师在溃退至萨拉热窝后向德军投降。[26]
希腊军队自始至终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只是由于南军的迅速溃败,致使希军侧翼过早暴露在德军打击下,才迫使希军也朝后转移。4月17日,希腊首相科里济斯自杀身亡。4月23日,希腊政府迁至克里特岛,同日希军被迫放下武器。此后希特勒对希军的英勇抗战也另眼看待,下令在希腊的投降问题上不必照顾意大利的面子,因为意军长期在阿尔巴尼亚境内踏步不前,未取得重大战果。而希腊也宣布只向德军投降,而不向手下败将意大利投降,仅在对德投降书上签字。意大利颜面尽失,大为光火,要求重签一份投降书。李斯特元帅坚持不与意军方再签投降书,最后由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约德尔代表德军签字,才算平息一场风波[27]。英军5.8万人于3月7日到达希腊,在战争中未发挥应有作用,在蒙受1.2万人的损亡后于4月24日即开始撤走。
此次巴尔干战役自4月6日延续至4月29日,由于力量悬殊,德军仅以死亡2500人的代价即轻松取胜,南军被俘37.5万人,希军被俘22.5万人。[22—p455]
三、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
巴尔干战役甫结束,德、意即利用南斯拉夫境内固有的民族矛盾,对其实施“分而治之”。克罗地亚成为所谓“独立国家”,国王是意大利国王爱麦虞限三世的堂兄弟斯波罗托公爵,由意大利控制。波斯尼亚和黑山归属意大利,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大部均归德国,而马其顿则由保加利亚占领。
随着国土的沦陷,南斯拉夫境内的各种力量也开始急剧的分化和重新组合。国王彼得率政府流亡伦敦,前陆军大臣奈迪奇在贝尔格莱德组成傀儡政府,帕韦利奇领导的“乌斯塔莎”则控制了克罗地亚。由米哈依洛维奇率领的“切特尼克”(意为游击队、志愿军)先后在土耳其和流亡政府及英国驻开罗的东方军总参谋部建立了联系,并得到支持,成为一支反占领的武装力量。[28]
由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于1941年7月7日在塞尔维亚发动武装起义,声势浩大,迅速席卷黑山、波斯尼亚等地,并建立起以乌日策为中心的大片解放区。起义之初拥有60支游击队,约7万人,后于1942年正式组建15万人的人民解放军,成为国内最有战斗力的抗战力量。1942年11月,在比哈奇召开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大会第一次会议,成立执行委员会行使中央政府职能。至1943年5月,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占领军的5次围剿,力量不断壮大。
就在南斯拉夫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时候,“乌斯塔莎”却在克罗地亚实施规模空前的种族清洗。这个傀儡国家的教育和宗教大臣米莱·布达克于1941年7月22日宣称:“我们将干掉一部分塞尔维亚人,迁走一部分塞尔维亚人,而对剩下的塞尔维亚人则强迫他们接受罗马天主教……”在实施大清洗期间,估计共有20万人遭屠杀,另有20万人被强迫改信天主教,“乌斯塔莎”的暴行遭到了全体人民的谴责和反抗。[29]
“切特尼克”最初曾一度和南共领导的人民武装进行合作,后逐渐堕落成占领军的雇佣部队,力量急剧衰落,同时也使流亡政府失去了在国内的支柱。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南人民的抵抗运动趋向新的高潮。11月,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大会在雅伊策召开第二次会议,宣布本大会为南斯拉夫国家和人民主权的唯一机构,成立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员会行使政府职权。1944年5月,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粉碎德军奇袭计划,越战越勇,力量日益壮大。据铁托本人估计,在1944年,德军集中25个师,加上保加利亚、匈牙利及傀儡军共58万人来对付南人民武装,但仍处处被动挨打。[30]
为此,流亡政府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于1944年6月派出其总理舒巴希奇与铁托会谈,签订协议,决定成立联合政府。同年8月,丘吉尔会晤了铁托,从此英国政府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方大国开始支持南共领导的解放战争。共向南人民解放军提供了10万支步枪、5万挺机枪、1400门迫击炮、107辆坦克和364架飞机[31]。苏联也大力支援南斯拉夫人民的解放斗争,苏军在南人民解放军的配合下,于1944年10月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5年3月,成立了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民主联邦政府。
希腊败降后,全境由德国、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分割占领。国王乔治二世率流亡政府先在伦敦落脚,后又于1943年5月迁至开罗。国内立即开展抵抗运动,希共站在斗争的最前列。1941年9月,希共联合农民党、统一社会党、共和党等左翼政党共同组成民族解放阵线。次年4月,在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下又成立全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反占领的斗争。占领军进行残酷镇压,下令杀死一个德国人即处死50个希腊人质,同时烧毁游击区的村民住宅,占领期间全国共有1/4的建筑物受损,但希腊人民仍不屈不挠地进行斗争。[32]
除希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外,其他抵抗组织尚有“希腊全国民主联盟”、“泛希腊解放组织”、“民族社会解放组织”等,但实力均低于全国人民解放军。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全国人民解放军缴获大批武器,战斗力大为增强。1944年3月,希共宣布建立旨在最终组成一个民族大团结政府的民族解放政治委员会[33]。而英国政府则对希共领导的人民武装抱敌视态度,全力支持流亡政府,在其幕后操纵下,1944年5月,希腊解放区各党派、各组织和流亡政府的代表在黎巴嫩的贝鲁特开会,并签署“黎巴嫩宪章”,规定所有游击队均应“遵照唯一的希腊政府的命令进行统编和训练”。8月,民族解放阵线派5名代表参加由流亡政府改组成的民族团结政府,而民族解放政治委员会则自行解散。9月,英国政府又策划制定“卡塞塔协定”,规定“所有在希腊活动的游击队一律服从希腊民族团结政府的命令”。
1944年秋,随着德军的撤退,英军也立即护送民族团结政府到达雅典。12月1日,英军司令部要求全国人民解放军于12月10日前解散,遭到民族解放阵线的激烈反对,导致流血冲突四起。由于英军不断增兵和国内外诸种不利条件,全国人民解放军只得于1945年2月同意解散,并放下武器。民族团结政府遂得以控制全国,希腊人民就此丧失了多年斗争的果实。
1940年10月,阿尔巴尼亚的爱国者已组成第一支游击队。1941年11月8日,成立以霍查为领导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积极开展抵抗运动。1942年9月,在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下,成立团结一切爱国力量的阿尔巴尼亚解放阵线。1943年7月成立民族解放军总司令部,至9月意大利投降时已解放大部分国土。随后德军又进占阿尔巴尼亚,阿人民解放斗争遂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解放军不畏强暴,与德军多次交战后,开始逐渐逼近首都。1944年5月召开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代表大会,成立由霍查任主席的民族解放委员会,随后民族解放委员会又于10月改组为霍查任总理的阿尔巴尼亚民主政府。同年11月17日地拉那解放,29日全国解放,阿尔巴尼亚人民完全凭借自身的力量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南斯拉夫、希腊和阿尔巴尼亚人民先后共牵制60多万德国侵略军,为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34]
德国在巴尔干的两个附庸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则和上述三国不一样,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
1941年6月12日,安东奈斯库在和希特勒会晤时便得悉德国即将发动全面侵苏战争,他是希特勒的盟友中第一个被告知侵苏计划的人,不禁为之欣喜欲狂,大叫:“如果您要打斯拉夫人,您永远可以依靠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在苏德战争爆发后随即参加侵苏战争,据罗军总参谋部的统计,战争初期,罗军共约70余万人,其中34.2万人在苏德战场作战[35]。为促成罗马尼亚投入更多的炮灰,希特勒于8月14日同意将德涅斯特河与南布格河之间的土地交与罗马尼亚管理,称特兰斯尼特利雅,其中心则为奥德萨。安东奈斯库立即照办,到1941年底,罗马尼亚已有26个师、4个旅共70万人,在苏联境内作战。
罗军最初取得一些进展,但也为此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奥德萨于10月16日陷落,罗军在此次攻城战中共损失71585人。11月13日,安东奈斯库在内阁会议上承认,罗军在侵苏战争已损失13万人,其中死亡2.5万人,受伤7万人。
奥德萨战役后,罗政府宣布战争已结束,但事实上仍有26个师在苏德战场上作战。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共有18个师被歼,罗马尼亚至此已无力再战。
自1942年底开始,罗马尼亚即通过其驻土耳其、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使节向西方大国试探和平。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安东奈斯库又前往柏林,向希特勒陈述罗马尼亚之困境,同时建议先与西方国家议和,然后再集中全力对付苏联,遭到后者的严厉申斥。然而此后安东奈斯库并未放弃议和之希望,仍暗地派遣特使在土耳其与美、英方面频频接触,并期望丘吉尔之“巴尔干方案”得以付诸实施,美英盟军能早日进入罗马尼亚。但是所有这一切到1944年春夏之交均已化为泡影。
战争期间,自1940年至1944年,罗马尼亚运往德国1378450吨粮食、10316179吨石油、7147吨肉、126605吨蔬菜及水果和428522立方米木材,全国被法西斯德国搜刮一空[36]。在双边贸易中,德国更欠下了大笔债务,1940年为105亿列伊,1941年为171.48亿列伊,1942年猛增至251.92亿列伊,至1944年8月已达940亿列伊。此外为占领军支付之各项费用共为670亿列伊。罗马尼亚的军费开支自1941年6月22日至1944年4月31日已超过3110亿列伊。国家经济至此已面临全面崩溃的局面。
1944年8月20日,进入罗马尼亚的苏军发起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全歼德南乌克兰集团军群。8月23日,罗军某些高级将领在包括罗共在内的进步力量推动下发动政变,国王米哈依下令逮捕安东奈斯库,建立起以萨纳特斯库将军为首的军政府。布加勒斯特人民发动起义,迅速解放首都,共俘获德军7000余人。[37]
9月12日,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与罗马尼亚签署停战协定,以后罗马尼亚宣布对德作战,共有23个师参加反对法西斯德国的战争。
保加利亚为追随德国侵略战争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1944年与1939年相比,军事费用增加了6倍,占国家预算的43.8%,同时日用品价格则上涨了254%。劳动人民受害最深,反占领活动日趋高涨。
自1941年春起,保工人党(共产党)中央即成立特别军事委员会,领导抵抗运动,同年秋组成第一批游击队。1942年秋,建立团结一切爱国力量的祖国阵线,同时游击运动亦日趋活跃。1943年春,特别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准备起义的总司令部,将全国划为12个战区,年底所辖武装力量已逾6000余人[38]。此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亦在加深,1943年2月13日,亲德的卢科夫将军被暗杀,希特勒对已与美英方面发生接触的保统治集团是否保持忠诚表示怀疑。8月25日,他紧急召见鲍里斯国王,作了长时间的谈话,8月28日鲍里斯回国后即暴卒,当时盛传系德方下毒致死。[39]
1944年初,工人党中央通过准备武装起义的决议,随着苏军逼近保加利亚国境,起义的各项筹备工作也开始加紧进行。到9月初,已有3万名起义者武装起来,工人党仅在索菲亚便武装了3000多人[40]。9月5日,苏联向保加利亚宣战。9月9日,保加利亚爆发全民起义,次日成立祖国阵线政府,解放全国。10月28日,保加利亚与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签署停战协定。保加利亚军队45万人自9月中旬起调转枪口对德作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41]
土耳其是巴尔干国家中唯一的一个所谓“中立国家”,它一开始就把1939年签订的英法土三国互助条约搁置在一旁,在轴心国进攻希腊和法国时都袖手旁观,显得十分无奈的英国对此只能表示“理解”。
土耳其的这种“中立”实际上是倾向德国的,双方在战争期间始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经济和政治上的联系。德国向土耳其提供一亿马克的信贷,而土耳其则向德国提供6.2万吨的铬。土耳其官方一直为希特勒发动的侵苏战争叫好,包括伊诺努总统在内的土耳其高层人士都不止一次地向德方表示:土耳其最关心的是“消灭俄国人”以及“作为土耳其人,他们迫切希望看到俄国被摧毁”。[42]
自1943年初起,美、英、苏三大国,尤其是英国都积极敦促土耳其参战,英国曾多次表示愿意为土耳其提供军火,以换取在土耳其设置军事基地的权利。该年年底,在第二次开罗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又力图说服土耳其总统伊诺努参战,但未取得任何结果。土耳其却乘势抬高身价,要求英国提供大批战斗机和大量武器。直到1944年8月,土耳其才与德国断交,而向德国“宣战”直拖延至1945年2月23日,此时离欧战结束只有两个多月,仅具有象征性意义而已。[19—p574~576]
当二战接近尾声时,美、英、苏三大国环绕着巴尔干战后的重建也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战。1944年5月5日,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会见苏联大使迈斯基,建议在巴尔干划分苏英两国未来行动的范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归苏联,而希腊和南斯拉夫则属英国。5月18日,苏联正式回复,表示同意[43]。10月9日,丘吉尔亲抵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以书面形式建议: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绝对优势,英国则在希腊居领先地位,而两国在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则平分秋色,一半对一半。据丘吉尔说,斯大林对此未表任何异议[44]。次日,随丘吉尔出访的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和莫洛托夫又就丘吉尔的建议进行详尽的磋商,艾登强调英国在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发言权应比在罗马尼亚的来得大,而两国在南斯拉夫则应奉行一种统一的政策,双方一致同意在巴尔干应密切配合,达成完全的一致。[45]
但这并不说明,三大国在巴尔干问题上就没有矛盾。1945年夏波茨坦会议时,它们就如何处理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的关系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美国代表团建议一方面准备与意大利签订和约,另一方面也应该准备与罗、保、匈等战败国签订和约。苏方对此表示赞同,同时提出补充建议,认为三大国应考虑在最近期间内与罗、保、匈建立外交关系。英国则激烈反对,强调对罗、保、匈三国情况不了解,而且那里根本就没有自由。经过激烈争论,三国才最终达成协议:一方面加紧准备与意大利签订和约,另一方面三大国也应在最近期间内考虑与罗、保、匈建交的问题。[46]
就这样,巴尔干走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和一战结束时一样,这个多灾多难的半岛依然是分裂的,这就意味着未来动荡的不可避免。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5年08期
【原文出处】《复旦学报:社科版》(沪)2005年03期第83~94页
【作者简介】金重远,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内容提要】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尔干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变得比以往更为严峻。意大利对半岛怀有很大的野心。希特勒取得政权后,德国通过经济渗透和政治压力攫取了对巴尔干某些国家的控制权。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后,整个巴尔干也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期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成为轴心国的同盟国,而南斯拉夫、希腊和阿尔巴尼亚则投身反法西斯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巴尔干面临新的前景。 |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巴尔干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巴尔干各国在凡尔赛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很不相同。在奥匈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那就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后改称南斯拉夫王国),它和战胜国罗马尼亚一样,都热衷于维持凡尔赛体系的完整性,并坚决反对奥匈帝国的复辟。土耳其经过一次大战已元气大伤,它的国土仅有5%尚保留在巴尔干,勉强称得上是个巴尔干国家,再加和希腊因1920—1922年的希土战争而长期交恶,所以在巴尔干的影响已十分有限。保加利亚和土耳其一样都是战败国,它把南多布罗加割给了罗马尼亚,又把西色雷斯划给了希腊,国土进一步缩小,并长期处于孤立地位。
尽管以往争夺巴尔干最激烈的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先后瓦解,但其他大国又立即尾随而来,巴尔干遂再次成为列强角逐的场所。
由于十月革命的爆发,法国失去了它在东欧的强大盟友俄国,于是便急忙在欧洲的东端寻找新的同盟者,对东欧小国各种结盟意图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20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向南斯拉夫提出了建立称之为小协约国的军事同盟方案,受到了法国的欢迎[1]。同年8月14日,捷南两国便签订同盟条约,规定签约之一方如遭到匈牙利的进攻,另一方应立即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
不久,罗马尼亚也加入了这一同盟,于1921年4月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包括军事协定在内的同盟条约。接着罗马尼亚又和南斯拉夫在同年6月签订了类似的同盟条约,不仅针对匈牙利,而且还防范来自保加利亚方面的威胁。这样就最终形成了小协约国,由于它的成员国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都身处巴尔干,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战后在巴尔干地区最早出现的政治军事联盟。
1924年、1926年和1927年,法国先后和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这样就捷足先登,通过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在巴尔干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
对巴尔干觊觎已久的意大利是乘虚而入的第二个大国。1915年,意大利放弃中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是协约国允诺战后将把的里雅斯特、伊斯特利亚和达尔马提亚海岸的一部分都划归意大利;不仅如此,意大利还将在阿尔巴尼亚享有特权。然而,在1919年的凡尔赛和会上英、法却远未能兑现自己的承诺,使意大利大为恼火。1919年,意大利法西斯分子邓南遮用武力夺取阜姆港便是这种不满的宣泄。翌年,经国际社会调解,意、南两国最终达成妥协,在拉帕洛签约,规定阜姆由两国宣布为独立、自治城市;萨拉则成为意大利享有主权的自由港。
意大利把控制阿尔巴尼亚作为渗入巴尔干的通道,在1914年11月便占领了阿尔巴尼亚的发罗拉,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又取得了对阿尔巴尼亚的保护权。不过,意大利最关心的仍为在实际上控制住阿尔巴尼亚。1921年,英、法根据已达成的协议,授权意大利有权在必要时“恢复阿尔巴尼亚的领土边界”,而意大利也毫不犹豫地一有机会便显示自己的权利。1923年8月,意政府借口国际划界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意大利的将军特利尼在阿尔巴尼亚—希腊边境被杀一事(据传系意大利人自己所为—本文作者),向希腊提出抗议,并突然出兵占领希腊的科孚岛,后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始从科孚岛撤兵。[2]
不久,意大利又施加重重压力,和阿尔巴尼亚先后于1926年11月签订所谓“友好与安全条约”和于1927年11月签订防务联盟,使后者完全失去了独立,成为意大利的附庸。
意大利在巴尔干的侵略野心决不止于一个小小的阿尔巴尼亚,这在法西斯于1922年底上台后表现得尤为露骨。墨索里尼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当时半岛上最强大的南斯拉夫,试图在它的北端挑起克罗地亚问题,而在它的南端则煽起马其顿争端,从而肢解整个国家,并把整个巴尔干也闹得无法安宁。1926年,南斯拉夫曾提出由法国、意大利和南斯拉夫三国签订条约以保障巴尔干稳定的建议,但却遭到墨索里尼的断然拒绝。意大利显然不愿受任何大国的制约,而宁愿在巴尔干独断专行,先与匈牙利签订了友好与仲裁条约,1928年又分别与土耳其和希腊签订了友好条约,试图在巴尔干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
意大利所推行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便是在小协约国间制造不和与矛盾,从而破坏小协约国的团结。还在1920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签订同盟条约时,意大利报刊便响起一片反对和抨击之声,斥之为此乃“建立斯拉夫人的反意大利集团”,并强调“如意大利想留在亚得里亚海东岸,那末就应该打退斯拉夫人的进攻。”[3]
由于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拉夫国家时有矛盾和冲突,因此罗马尼亚外交大臣杜卡便认为斯拉夫世界对罗马尼亚构成的威胁要远比意大利来得大。于是意大利就抓住这一契机,努力做拉拢罗马尼亚的工作。1923年初,刚上台不久的墨索里尼和杜卡在洛桑会晤,后者一方面对斯拉夫国家颇有怨言,另一方面又声称罗马尼亚一旦时机成熟便可在斯拉夫国家和意大利之间扮演中介角色,并强调如果南斯拉夫试图和保加利亚接近,那么罗马尼亚便会与小协约国分道扬镳,使这位意大利独裁者深为满意。
南斯拉夫对作为小协约国成员国的罗马尼亚未经磋商便与意大利频繁接触十分不满,担心意大利会乘机夺取达尔马提亚沿海地区。而意大利果真向南斯拉夫施压,于1923年夏公开索取阜姆,赤裸裸地用武力相威胁,扬言将用占领科孚岛的方式来解决阜姆问题。只是在1923年夏小协约国外长会议上,捷、南、罗三国签署军事合作条约和盛传法国将与南斯拉夫签订互助条约后,墨索里尼才被迫作出某些和解姿态。1924年1月,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签订友好合作条约,意大利取得对阜姆的主权,邓南遮在1919年用武力夺取阜姆的行动遂得到了法律上的承认,南斯拉夫显然是想借此事换取两国关系上的某种缓和。
此后意大利又试图从内部来瓦解南斯拉夫,它支持克罗地亚的民族主义组织“乌斯塔莎”,同时又扶植同样性质的“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在南斯拉夫境内不断闹事,1929年还收容了逃亡的“乌斯塔莎”领袖帕韦利奇,使南斯拉夫政府深为不满。
面对意大利咄咄逼人的攻势,巴尔干国家只能维持某种表面上的团结,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从1930年到1933年每年都要召开一次非正式的巴尔干会议,讨论它们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但只是一般的交换意见,并不能作出任何实质性的,具有约束力的决议。
1933年,法西斯党在德国上台,它积极在巴尔干展开活动,一来可以依靠那里的日耳曼人社团,如罗马尼亚的德国人民联合,二来又可取得当地的法西斯组织如罗马尼亚的铁卫军、南斯拉夫的乌斯塔莎的支持,所以一时进展颇大。于是在巴尔干各国面前便出现了一个更可怕的敌人,1933年2月7,为应付可能出现的紧张局势,小协约国签订了一个“组织公约”,将过去签署的双边同盟条约续订为永久条约,并建立了一个常设委员会来协调它们的外交活动,但并未能使小协约国有任何实质性的加强。
南斯拉夫对意大利和德国的威胁比较敏感,反应也比较强烈。1934年初,时任法国外长的巴尔都曾提出签订“东方公约”的构想,试图重振小协约国,并联合苏联在东欧组成防止德国扩张的联合阵线。巴尔都的倡议得到了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的支持,双方准备进一步进行磋商,但就在该年10月亚历山大一世应邀到法国访问之际,却在马赛港和巴尔都一起遇刺身亡。尽管暗杀的真相至今未能全部澄清,但凶手本人便是“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的一名成员,而南斯拉夫提出的引渡帕韦利奇或将其交付审判的要求又遭意大利的拒绝不能不使人怀疑意大利是幕后的指使者,使本来就欠佳的两国关系更趋恶化。[4]
1932年出任罗马尼亚外交大臣的蒂图列斯库头脑比较清醒,对德、意在巴尔干的扩张素存戒心,因而也出面支持巴尔都提出的签订“东方公约”的构想。1934年4月,蒂图列斯库应邀访法,和巴尔都就当时欧洲的局势交换了看法,达成广泛的共识。6月,巴尔都到罗马尼亚进行回访时,双方又就“东方公约”一事进行磋商,蒂图列斯库多次表示愿意和法国进行合作。“东方公约”的计划后因巴尔都被刺身亡而告吹,于是蒂图列斯库遂试图用接近苏联的办法来巩固罗马尼亚在巴尔干的地位,1934年6月在他的努力下终于促成罗、苏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5]。此后他又尝试与苏联签订互助公约,但终因横亘在两国之间的比萨拉比亚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而未有结果。
巴尔干各国对德、意扩张一个比较重要的反应是1934年2月在雅典签订了由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希腊和土耳其共同参加的巴尔干协约[6]。它的成立一方面标志着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巴尔干国家都有团结起来,共同对敌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表明希腊和土耳其这两个在20年代有过不愉快经历的国家终于开始和解。
意大利的势力在20年代便进入巴尔干,德国是后来者,最初两国在那里各行其是,甚至还免不了一番明争暗斗,但自1936年形成轴心国和1937年结成德日意三国同盟后,德、意开始在巴尔干联手行动,给巴尔干各国造成更大的威胁。
置身于小协约国和巴尔干同盟之外,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保加利亚成为德国首先猎取的对象。德国从经济上着手开始控制保加利亚,在1937年保加利亚的对外贸易中,德国所占的份额为其进口的54%和出口的43%,而到了1938年则为其进口的52%和出口的58%,保加利亚为德国提供了大批农副产品和原料,同时又成为德国工业品倾销的市场[7]。为了进一步把保加利亚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自1938年初起,德国便开始与保加利亚进行以贷款一亿马克的形式向后者提供武器的谈判。最后于该年3月12日正式签约,其内容为贷款3000万马克,年利6%,自1942年起开始偿还,而武器则在两年内悉数交付。从此,保加利亚在经济上便完全落入德国的手中。1938年8月,保加利亚自法国获得3.75亿法郎的贷款(相当于2500万马克),德国得悉后大为不满,竟突然中止进口保加利亚农产品作为报复。保加利亚为避免经济上的重大损失,不得不放弃自法国获得的这笔贷款。经济上受控制必然带来政治上的沦为附庸,1938年9月下旬,当苏台德危机进入高潮时,保加利亚国王鲍里斯出访德国,并得以会晤希特勒、戈林等人,颇受宠幸。事后鲍里斯竟洋洋得意地宣称,正是他的这次访问才促成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表明在国际舞台上保加利亚已成为法西斯德国的小伙伴[8]。
罗马尼亚是德、意两国,尤其是德国急欲控制的对象,其办法仍是首先从经济渗透着手。还在1933年9月,德国的法本化学公司便与罗马尼亚签约,购买后者价值1700万马克的粮食,同时又向罗马尼亚提供价值1360万马克的产品。1933至1936年,德罗之间的贸易量共增加了两倍,德国每年都从罗马尼亚进口大量的石油,1931年价值2.96亿列伊,1935年已达15.4亿列伊,使两国的经济关系更趋密切,德国开始控制罗马尼亚的石油生产。1936年8月,蒂图列斯库被解除外交大臣的职务,此后罗马尼亚便逐渐放弃以往在英法和德意之间维持平衡的政策,迅速倒向德国。1936年11月,德国要求罗马尼亚不再接近苏联,翌年2月,在德国的压力下,罗马尼亚中止与苏联已进行多年的有关签订互助条约的谈判,随后又拒绝法国提出的签订法罗两国同盟条约的建议[9]。1938年2月,国王卡罗尔二世改组政府,修改宪法,建立起自己的独裁统治,促使罗马尼亚走上与德国合作的道路。
为控制巴尔干,德、意两国都把小协约国视为眼中钉,千方百计地削弱它和破坏它。希特勒上台后不久便公然要求小协约国奉行对德亲善的政策,另一法西斯头目罗森堡则敦促罗马尼亚离开小协约国[10]。德国对巴尔干同盟的建立也十分不满,对促成这一组织诞生的罗马尼亚外交大臣蒂图列斯库尤为不信任,公开向罗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将他赶下台,不久果然达到了目的。
在德、意两国的共同施压下,再加内部矛盾丛生,小协约国瓦解的势头越来越明显。1938年4月,当苏台德危机日趋尖锐时,南斯拉夫政府公开声明,除非匈牙利卷入此次冲突,否则南斯拉夫决不会过问。5月初,小协约国常务委员会在罗马尼亚的锡纳亚举行会议,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的代表均以为苏台德问题纯系捷克斯洛伐克之内政,只有通过与德国之协商才能予以解决。8月中旬,罗政府正式通知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敦促后者用德国可接受的方式来解决苏台德问题。8月21—22日,小协约国常务委员会再次就苏台德问题进行磋商,竟然完全避开德国对捷克的威胁不谈,仅强调其成员国只有在面临匈牙利的威胁时才会采取统一的行动,使大难临头的捷克处于哭笑不得的境地。9月29日,也就是慕尼黑协定签署的前一天,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甚至对德国驻罗公使法布里齐乌斯说,罗马尼亚所唯一关心的便是希望和匈牙利一样维持对德友好关系,而对面临肢解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则一字未提。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对上述事件所作的评论是小协约国已在瓦解的道路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同时也意味着“法国在东南欧联盟体系的完全崩溃”。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也就意味着小协约国的终结。
面临着日益动荡的局势,巴尔干各国始终团结不起来,于是只得自寻出路。土耳其努力周旋于英法和德国之间,力求保持某种平衡。1938年4月底,英国与土耳其达成协议,允诺向后者提供1600万英镑的贷款,其中1000万用于购买英国的工业设备,另有600万则用于购买军火。同年8月,土耳其与法国签订友好条约,随后又表示希望签订英、法、土三国友好条约,但由于英方态度有保留,而未有结果。与此同时,土耳其又积极与轴心国保持联系,1938年5月曾通过外交途径向德国方面表示愿意讨论所有两国感兴趣的问题。
希腊和土耳其一样,不希望开罪于英法及德意,虽然英国方面一再要求希腊能明确表态,即一旦发生战争,希腊将站在英法方面,但希腊却一直回避正面的回答。希腊政府多次私下表示,虽然希腊是一个小国,且同时又受到英法和德意两方面的压力,但仍然将努力保持中立。[11]
南斯拉夫在30年代的风云变幻中力图维持中立,尽管因1934年10月马赛刺杀案而与意大利一度关系紧张,但仍于1937年3月与意大利签订友好条约。在1938年危机期间,南斯拉夫为避免刺激德意两国,竟不断让步,到最后甚至同意匈牙利可取得马扎尔居民占多数的捷克边境地区,致使自己的盟友在1938年11月所谓维也纳仲裁时惨遭第二次肢解,将11027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匈牙利。
此后意大利更积极地拉拢南斯拉夫,1939年1月意外交大臣齐亚诺访南时,建议南斯拉夫尽快加入轴心国,并共同瓜分阿尔巴尼亚,此举得到了南首相斯托亚迪诺维奇的赞同。尽管斯托亚迪诺维奇于2月即被解除职务,但德、意两国仍紧追南斯拉夫不放。4月,南外交大臣辛卡—马科维奇访意,在齐亚诺的再三劝说下,允诺南将在未来的欧洲冲突中保守中立,但仍将倾向意大利。而在随后的访德过程中,德外长里宾特罗甫更是极力拉拢南斯拉夫,告诉辛卡—马科维奇:希特勒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因为“他宁愿看见南斯拉夫守在亚得里亚海边,而不愿看到是匈牙利。”[12—p602]德国还在经济上加紧对南斯拉夫的渗透:1936年德国在南斯拉夫的出口中占23.7%,1938年增至35.9%,1939年更增至47.7%;南斯拉夫出口的90%的铁矾土和3/4的铝均输往德国[13]。
但德、意两国对南斯拉夫的态度主要视其是否忠诚于轴心国而定,可随时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1939年6月,南斯拉夫摄政保罗亲王访德时曾允诺将立即退出国联,但事后却未见诸行动。希特勒为此大为恼火,遂于同年8月在会见齐亚诺时几次三番怂勇意大利去消灭南斯拉夫。[14—p571]
保加利亚在巴尔干长期处于孤立的地位,尽管1937年1月和南斯拉夫签订了“永世友谊”条约,1938年7月又与巴尔干协约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但仍坚持自己的领土要求,希望归还一次大战后失去的南多布罗加和西色雷斯,这就必然会激化与罗马尼亚及希腊的矛盾。保加利亚政府甚至表示即使它的领土要求完全得到满足,也不会和巴尔干同盟在可能发生的冲突中进行全面合作。正如保加利亚驻英公使莫姆奇洛夫所言:巴尔干各国之间的“互相厌恶和互不信任是如此的强烈,以致它们决不可能团结起来反对一个共同的敌人。”[12—p213]
和在1914一样,巴尔干在1939年也是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卷入新的世界大战的。
二、卷入新的世界冲突
意大利在巴尔干首启战端,不久那里便烽火四起。还在1939年初,英国外交部便认为,要在巴尔干地区使意大利长期保持中立政策显然是不可能的。[15]
而事实上,早在1938年,意大利就在筹划吞并阿尔巴尼亚了,该年5月,齐亚诺前往阿尔巴尼亚参加索古国王的婚礼,回国后向墨索里尼汇报称,阿尔巴尼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供开发,此外如占领阿尔巴尼亚则可使亚得里亚海变成“一个大陆的内湖”,还可在那里建立进攻希腊和南斯拉夫的基地。同年11月30日,墨索里尼在大法西斯委员会上更大言不惭,声称:“阿尔巴尼亚定将成为意大利的”,问题只是“什么时候和怎样发生?”[16]
1939年4月7日凌晨,意军1个步兵师、4个精锐团和3个机械化营在400架飞机的掩护下向阿尔巴尼亚发动全面进攻,未遇重大抵抗便占领全境,4月12日,在阿尔巴尼亚召开所谓制宪议会,奉意大利国王爱麦虞限三世为阿国王,并由大地主维拉尔奇出任傀儡政府首相。意大利闪电般地完成了对阿尔巴尼亚的征服,使齐亚诺欣喜若狂,得意洋洋地说:“阉割阿尔巴尼亚,而不使患者喊叫的手术——吞并——现已实际完成。”[17]
此时的欧洲局势由于但泽和波兰走廊问题引发的危机已变得异常紧张,巴尔干自然也被波及。意大利在占领阿尔巴尼亚后更野心勃勃,5月底,墨索里尼扬言要首先吞并克罗地亚,再瓦解南斯拉夫,最后把保加利亚拉入轴心国。此后意大利一直密谋在克罗地亚策动叛乱,然后像处置阿尔巴尼亚那样加以占领。德国对克罗地亚同样也很感兴趣,1939年初双方即开始秘密接触,克罗地亚特使专程来到柏林和法西斯头目赫斯磋商,筹划先建立独立的克罗地亚国,然后再加入轴心国,和德意进行全面合作。
罗马尼亚加速了倒向德国的进程,1939年3月和德国签订经济条约,规定德国将向罗马尼亚提供2.5亿马克的贷款,用于购买德国的军火,同时又成立德罗联合公司,将罗马尼亚的自然资源完全置于德国控制之下。同年9月德罗两国又签订秘密协定,其内容为德将向罗马尼亚提供3亿马克的军火,而罗马尼亚则向德国提供相同价值的石油产品和谷物。年底,罗马尼亚再作让步,宣布取消对德国出口的石油产品限额。同时在政治上也亦步亦趋,1939年春夏之交英法苏三国莫斯科谈判时,罗马尼亚曾多次宣布决不参加英法组织的反德联盟,也决不允许苏军通过罗马尼亚的领土。1939年9月,扬·安东奈斯库出任陆军大臣后,罗马尼亚的亲德倾向更暴露无遗。尽管如此,德国却有自己的打算,即希望利用已有的影响,促成罗马尼亚在领土问题上向苏联、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作出让步,一来可借此密切和上述三国的关系,二来则扩大自身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
1940年春夏之交,罗马尼亚开始经历空前严重的“领土危机”,1938年和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所蒙受的“肢解厄运”终于又落到了罗马尼亚的头上。6月23日,苏联公开索取比萨拉比亚和北部布哥维纳(其理由为那里生活着乌克兰人),此时作为盟友的德国和意大利不仅对罗马尼亚的求援呼吁置之不理,反而劝说后者审时度势,从速作出让步。7月1日,苏军即完成了对上述两地的占领。
1940年7月,罗马尼亚政府代表团访问柏林,对德国尽表忠诚之意,而且主动表示愿将1919年时从匈牙利获得的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划出1.4万平方公里,归还给匈牙利。但希特勒却认为此举远远不够,应作出更大的让步。根据德国的旨意,罗马尼亚于8月19日开始与保加利亚进行谈判,并于21日达成协议,将南多布罗加归还给保加利亚。然而于8月16日和匈牙利开始的谈判却一波三折,不仅使双方发生激烈争吵,而且还导致两国边境上频生冲突。于是德意便借机于8月29日将罗匈两国外交大臣召至维也纳,并于30日强行作出仲裁,将罗马尼亚在特兰西瓦尼亚的43591平方公里土地划归匈牙利。
维也纳仲裁导致罗马尼亚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各地均爆发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局势日趋动荡。统治集团为摆脱危机,只得匆匆换马:9月5日,扬·安东奈斯库出任国家首脑,次日国王卡罗尔二世逊位,由其子米哈依继位。安东奈斯库随即建立起法西斯式的“军团国家”,废除宪法,取消所有政党,代之以一党制的“铁卫军”,本人则效法希特勒,自称“元首”。
安东奈斯库把他奉行的内外政策界定为:“国外—轴心国,国内—军团制度”,甘心做德国的附庸。9月,德国党卫队进入罗马尼亚;10月,大批德军越过边境,迅速占领罗马尼亚全境。11月下旬,安东奈斯库访问德国,与希特勒促膝长谈,立即得到后者的信任和赏识。事后,希特勒曾向墨索里尼坦言:“如在欧洲能找到第二个像安东奈斯库这样的人,那就再好也不过的了!”[18]1940年11月23日,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国。
早就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与德国来往密切的保加利亚更加快了与轴心国接近的步伐。1940年11月,保国王鲍里斯访问德国,翌年2月,德军元帅李斯特亲来保加利亚访问,促成保政府允诺为过境的德军提供粮食和运输工具,并达成进攻希腊的秘密协议。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亚宣布加入轴心国。
土耳其在此时也慌忙不迭寻找出路,以图自保。1939年5月12日,它和英国发表措辞含糊的互助声明;6月13日又和法国发表类似的声明。10月19日,英、法、土三国终于签订互助条约,规定在因英、法援助罗马尼亚、希腊而引发战争和一旦某个欧洲国家进攻土耳其时,三国应实施互助[19—p548~549]。后来的事实表明,该条约自签订之日起便是一纸空文,从未发挥过什么作用。
巴尔干出现如此混乱的局面和英法当时推行的政策不无关系,因为这两个西方大国的态度始终是模糊和摇摆不定的。1939年4月13日,英法同时发表声明,宣布将向希腊和罗马尼亚提供安全保障。由于事前未经协商,再加两个声明又都是空话连篇,并无实质性内容,遂使希罗两国政府都叫苦不迭。希腊政府于4月19日向英法言不由衷地表示感谢后,又随即告知意大利方面,英法此次的外交活动系单方面的,与希腊无关。罗马尼亚则询问英国政府在罗一旦遭受攻击时,英国将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后者竟无法作答。该年年底,罗马尼亚又要求英、法两国重申4月13日所作的承诺,遭到断然的拒绝。[20]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得到英法保证的希腊却恰巧成为意大利攻击的对象。1940年6月法国投降时,意大利从停战协定中所得甚少,使墨索里尼深为不满。10月12日,在得悉德军已占领罗马尼亚油田时,墨索里尼顿时暴跳如雷,当着齐亚诺的面狂叫:“希特勒经常叫我面临既成事实,而这一次我也要叫他尝到同样的滋味。他将只有通过报纸才会知道我已经占领了希腊。”[21]
墨索里尼把坚持中立,力量又相对弱小的希腊作为继阿尔巴尼亚后第二个须要征服的巴尔干国家。10月15日,根据他的旨意,意大利最高统帅部制订了进攻希腊的详细计划,准备一举动用8个师共8.7万人,在163辆坦克、686门火炮、380架飞机和54艘大型水面舰艇的掩护下迅速击溃希腊。与之对垒的共有12万希腊军部署在希腊及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交界处,在人数上虽占有优势,但武器装备则处于绝对劣势。[22—p263~264]
10月28日,未经通报德国,意军即自行越境,大举进攻希腊,最初曾一度得手,但自11月1日起,希军即开始反击,并于11月6日迫使意军转入守势。11月14日,士气高昂的希军开展大规模进攻,21日意军被迫全面退却。
11月18日,齐亚诺只得硬着头皮前往德国求援,遭到希特勒劈头劈脑的训斥,并把佛朗哥不愿加入轴心国,拒绝让德军过境去攻打直布罗陀的种种罪名统统加在墨索里尼的头上。直到1945年春,当希特勒被困在柏林总理府地下室时仍耿耿于怀地提起这段往事,指责墨索里尼进攻希腊是犯了一个大错误,应对轴心国以后的失败负责。
为使意大利摆脱希腊战争的泥潭,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未来侵苏战争中南翼的安全,希特勒决定控制整个巴尔干,在11月12日签发的秘密指令中强调:“如有必要,应从保加利亚进军,占领爱琴海北面的那一部分希腊领土”。
同时希特勒又加大对南斯拉夫的压力,在1940年11月18日与齐亚诺的谈话中反复指出南斯拉夫是巴尔干问题的关键,要求意大利从各个方面向南斯拉夫施加影响,促成后者早日加入轴心国。当时希特勒为巴尔干勾画的前景是保加利亚拥有一个出海口,意大利占有一部分希腊,并把英国赶出地中海。[23]
此后便开始了一连串的施压行动。1940年11月27日,南外交大臣辛卡—马科维奇被召至德国,德方提出签订两国互不侵犯条约的要求。1941年2月14日和3月4日,辛卡—马科维奇和摄政保罗亲王先后被召至德国,德方要求采取一切措施来密切两国关系。3月22日,迫不及待的德国更向南斯拉夫发出最后通碟,要求后者在3月25日即加入轴心国,惊慌失措的南政府只得屈服于德方的压力,于3月25日正式加盟轴心国。消息一经传出,南斯拉夫国内立即爆发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局势全面动荡,从左到右的各派力量团结起来,推翻旧政府,拥立西莫维奇将军为首的新政府。3月28日,保罗亲王下野,新国王彼得即位[24]。希特勒闻讯后狂怒不止,下令立即消灭南斯拉夫,并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延期4周后才执行。
此时时隐时现的苏联的影子终于开始在巴尔干显山露水。还在1939年8月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里宾特罗甫便承诺德国决不会插手东南欧事务。然而后来的事态发展却表明,德国势力不断渗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苏联为此深感不安。1940年11月,莫洛托夫访德时,巴尔干问题遂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莫洛托夫激烈抨击德国在巴尔干,尤其是在罗保两国的所作所为,公开反诘希特勒:“要是苏联也像德意两国给罗马尼亚以保证那样,考虑到它与西南边境毗邻地区的安全,给保加利亚提供保证,那末德国会说些什么呢?”这位德国元首听后竟失去控制,顿时大喊大叫起来[25]。此次苏德柏林会谈不欢而散,很大程度是由于双方在巴尔干问题上根本谈不拢。
事实上苏德在巴尔干问题上的分岐早就显示出来。1940年9月10日,苏联曾向德国提交备忘录,询问德国究竟向罗马尼亚提供了哪些保证?21日公开对维也纳仲裁表示不满,10月又询问德方,究竟有多少德国军队驻扎在罗马尼亚。1941年1月12日,塔斯社发表公报称,苏联政府对德军进入保加利亚的传闻深为不安。随后莫洛托夫又召见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向德方提出抗议称,苏联政府已一再“要求德国政府注意,苏联把保加利亚的领土和海峡看作是它的一个安全区域”,因此不论哪个国家的军队在那些地方出现都会被看作是侵犯了俄国的利益,而里宾特罗甫对此只是敷衍搪塞一番而已。[14—p556]
南斯拉夫发生政变后,苏联立即抓住这一契机,和西莫维奇政府加紧接触,终于在1941年4月5—6日夜间签订了苏南“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然而为时已晚。苏联和南斯拉夫都没有料到,希特勒会对此作出如此迅速而有力的反应。
1941年4月6日,德国及其盟国共出动80多个师(其中德国32个师,意大利40个师,余为匈牙利和保加利亚武装部队),在2000余架飞机和2000余辆坦克掩护下大举入侵希腊和南斯拉夫。李斯特元帅率领德第十二集团军闯入塞尔维亚和马其顿,另有一支德军则自北穿过克罗地亚直指贝尔格莱德,南军约120万人与之抗争,但因仅拥有110辆坦克和416架旧式飞机,再加指挥失当,只得朝南撤退。14日,28个南斯拉夫师在溃退至萨拉热窝后向德军投降。[26]
希腊军队自始至终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只是由于南军的迅速溃败,致使希军侧翼过早暴露在德军打击下,才迫使希军也朝后转移。4月17日,希腊首相科里济斯自杀身亡。4月23日,希腊政府迁至克里特岛,同日希军被迫放下武器。此后希特勒对希军的英勇抗战也另眼看待,下令在希腊的投降问题上不必照顾意大利的面子,因为意军长期在阿尔巴尼亚境内踏步不前,未取得重大战果。而希腊也宣布只向德军投降,而不向手下败将意大利投降,仅在对德投降书上签字。意大利颜面尽失,大为光火,要求重签一份投降书。李斯特元帅坚持不与意军方再签投降书,最后由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约德尔代表德军签字,才算平息一场风波[27]。英军5.8万人于3月7日到达希腊,在战争中未发挥应有作用,在蒙受1.2万人的损亡后于4月24日即开始撤走。
此次巴尔干战役自4月6日延续至4月29日,由于力量悬殊,德军仅以死亡2500人的代价即轻松取胜,南军被俘37.5万人,希军被俘22.5万人。[22—p455]
三、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
巴尔干战役甫结束,德、意即利用南斯拉夫境内固有的民族矛盾,对其实施“分而治之”。克罗地亚成为所谓“独立国家”,国王是意大利国王爱麦虞限三世的堂兄弟斯波罗托公爵,由意大利控制。波斯尼亚和黑山归属意大利,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大部均归德国,而马其顿则由保加利亚占领。
随着国土的沦陷,南斯拉夫境内的各种力量也开始急剧的分化和重新组合。国王彼得率政府流亡伦敦,前陆军大臣奈迪奇在贝尔格莱德组成傀儡政府,帕韦利奇领导的“乌斯塔莎”则控制了克罗地亚。由米哈依洛维奇率领的“切特尼克”(意为游击队、志愿军)先后在土耳其和流亡政府及英国驻开罗的东方军总参谋部建立了联系,并得到支持,成为一支反占领的武装力量。[28]
由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于1941年7月7日在塞尔维亚发动武装起义,声势浩大,迅速席卷黑山、波斯尼亚等地,并建立起以乌日策为中心的大片解放区。起义之初拥有60支游击队,约7万人,后于1942年正式组建15万人的人民解放军,成为国内最有战斗力的抗战力量。1942年11月,在比哈奇召开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大会第一次会议,成立执行委员会行使中央政府职能。至1943年5月,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占领军的5次围剿,力量不断壮大。
就在南斯拉夫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时候,“乌斯塔莎”却在克罗地亚实施规模空前的种族清洗。这个傀儡国家的教育和宗教大臣米莱·布达克于1941年7月22日宣称:“我们将干掉一部分塞尔维亚人,迁走一部分塞尔维亚人,而对剩下的塞尔维亚人则强迫他们接受罗马天主教……”在实施大清洗期间,估计共有20万人遭屠杀,另有20万人被强迫改信天主教,“乌斯塔莎”的暴行遭到了全体人民的谴责和反抗。[29]
“切特尼克”最初曾一度和南共领导的人民武装进行合作,后逐渐堕落成占领军的雇佣部队,力量急剧衰落,同时也使流亡政府失去了在国内的支柱。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南人民的抵抗运动趋向新的高潮。11月,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大会在雅伊策召开第二次会议,宣布本大会为南斯拉夫国家和人民主权的唯一机构,成立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员会行使政府职权。1944年5月,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粉碎德军奇袭计划,越战越勇,力量日益壮大。据铁托本人估计,在1944年,德军集中25个师,加上保加利亚、匈牙利及傀儡军共58万人来对付南人民武装,但仍处处被动挨打。[30]
为此,流亡政府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于1944年6月派出其总理舒巴希奇与铁托会谈,签订协议,决定成立联合政府。同年8月,丘吉尔会晤了铁托,从此英国政府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方大国开始支持南共领导的解放战争。共向南人民解放军提供了10万支步枪、5万挺机枪、1400门迫击炮、107辆坦克和364架飞机[31]。苏联也大力支援南斯拉夫人民的解放斗争,苏军在南人民解放军的配合下,于1944年10月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5年3月,成立了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民主联邦政府。
希腊败降后,全境由德国、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分割占领。国王乔治二世率流亡政府先在伦敦落脚,后又于1943年5月迁至开罗。国内立即开展抵抗运动,希共站在斗争的最前列。1941年9月,希共联合农民党、统一社会党、共和党等左翼政党共同组成民族解放阵线。次年4月,在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下又成立全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反占领的斗争。占领军进行残酷镇压,下令杀死一个德国人即处死50个希腊人质,同时烧毁游击区的村民住宅,占领期间全国共有1/4的建筑物受损,但希腊人民仍不屈不挠地进行斗争。[32]
除希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外,其他抵抗组织尚有“希腊全国民主联盟”、“泛希腊解放组织”、“民族社会解放组织”等,但实力均低于全国人民解放军。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全国人民解放军缴获大批武器,战斗力大为增强。1944年3月,希共宣布建立旨在最终组成一个民族大团结政府的民族解放政治委员会[33]。而英国政府则对希共领导的人民武装抱敌视态度,全力支持流亡政府,在其幕后操纵下,1944年5月,希腊解放区各党派、各组织和流亡政府的代表在黎巴嫩的贝鲁特开会,并签署“黎巴嫩宪章”,规定所有游击队均应“遵照唯一的希腊政府的命令进行统编和训练”。8月,民族解放阵线派5名代表参加由流亡政府改组成的民族团结政府,而民族解放政治委员会则自行解散。9月,英国政府又策划制定“卡塞塔协定”,规定“所有在希腊活动的游击队一律服从希腊民族团结政府的命令”。
1944年秋,随着德军的撤退,英军也立即护送民族团结政府到达雅典。12月1日,英军司令部要求全国人民解放军于12月10日前解散,遭到民族解放阵线的激烈反对,导致流血冲突四起。由于英军不断增兵和国内外诸种不利条件,全国人民解放军只得于1945年2月同意解散,并放下武器。民族团结政府遂得以控制全国,希腊人民就此丧失了多年斗争的果实。
1940年10月,阿尔巴尼亚的爱国者已组成第一支游击队。1941年11月8日,成立以霍查为领导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积极开展抵抗运动。1942年9月,在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下,成立团结一切爱国力量的阿尔巴尼亚解放阵线。1943年7月成立民族解放军总司令部,至9月意大利投降时已解放大部分国土。随后德军又进占阿尔巴尼亚,阿人民解放斗争遂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解放军不畏强暴,与德军多次交战后,开始逐渐逼近首都。1944年5月召开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代表大会,成立由霍查任主席的民族解放委员会,随后民族解放委员会又于10月改组为霍查任总理的阿尔巴尼亚民主政府。同年11月17日地拉那解放,29日全国解放,阿尔巴尼亚人民完全凭借自身的力量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南斯拉夫、希腊和阿尔巴尼亚人民先后共牵制60多万德国侵略军,为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34]
德国在巴尔干的两个附庸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则和上述三国不一样,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
1941年6月12日,安东奈斯库在和希特勒会晤时便得悉德国即将发动全面侵苏战争,他是希特勒的盟友中第一个被告知侵苏计划的人,不禁为之欣喜欲狂,大叫:“如果您要打斯拉夫人,您永远可以依靠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在苏德战争爆发后随即参加侵苏战争,据罗军总参谋部的统计,战争初期,罗军共约70余万人,其中34.2万人在苏德战场作战[35]。为促成罗马尼亚投入更多的炮灰,希特勒于8月14日同意将德涅斯特河与南布格河之间的土地交与罗马尼亚管理,称特兰斯尼特利雅,其中心则为奥德萨。安东奈斯库立即照办,到1941年底,罗马尼亚已有26个师、4个旅共70万人,在苏联境内作战。
罗军最初取得一些进展,但也为此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奥德萨于10月16日陷落,罗军在此次攻城战中共损失71585人。11月13日,安东奈斯库在内阁会议上承认,罗军在侵苏战争已损失13万人,其中死亡2.5万人,受伤7万人。
奥德萨战役后,罗政府宣布战争已结束,但事实上仍有26个师在苏德战场上作战。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共有18个师被歼,罗马尼亚至此已无力再战。
自1942年底开始,罗马尼亚即通过其驻土耳其、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使节向西方大国试探和平。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安东奈斯库又前往柏林,向希特勒陈述罗马尼亚之困境,同时建议先与西方国家议和,然后再集中全力对付苏联,遭到后者的严厉申斥。然而此后安东奈斯库并未放弃议和之希望,仍暗地派遣特使在土耳其与美、英方面频频接触,并期望丘吉尔之“巴尔干方案”得以付诸实施,美英盟军能早日进入罗马尼亚。但是所有这一切到1944年春夏之交均已化为泡影。
战争期间,自1940年至1944年,罗马尼亚运往德国1378450吨粮食、10316179吨石油、7147吨肉、126605吨蔬菜及水果和428522立方米木材,全国被法西斯德国搜刮一空[36]。在双边贸易中,德国更欠下了大笔债务,1940年为105亿列伊,1941年为171.48亿列伊,1942年猛增至251.92亿列伊,至1944年8月已达940亿列伊。此外为占领军支付之各项费用共为670亿列伊。罗马尼亚的军费开支自1941年6月22日至1944年4月31日已超过3110亿列伊。国家经济至此已面临全面崩溃的局面。
1944年8月20日,进入罗马尼亚的苏军发起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全歼德南乌克兰集团军群。8月23日,罗军某些高级将领在包括罗共在内的进步力量推动下发动政变,国王米哈依下令逮捕安东奈斯库,建立起以萨纳特斯库将军为首的军政府。布加勒斯特人民发动起义,迅速解放首都,共俘获德军7000余人。[37]
9月12日,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与罗马尼亚签署停战协定,以后罗马尼亚宣布对德作战,共有23个师参加反对法西斯德国的战争。
保加利亚为追随德国侵略战争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1944年与1939年相比,军事费用增加了6倍,占国家预算的43.8%,同时日用品价格则上涨了254%。劳动人民受害最深,反占领活动日趋高涨。
自1941年春起,保工人党(共产党)中央即成立特别军事委员会,领导抵抗运动,同年秋组成第一批游击队。1942年秋,建立团结一切爱国力量的祖国阵线,同时游击运动亦日趋活跃。1943年春,特别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准备起义的总司令部,将全国划为12个战区,年底所辖武装力量已逾6000余人[38]。此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亦在加深,1943年2月13日,亲德的卢科夫将军被暗杀,希特勒对已与美英方面发生接触的保统治集团是否保持忠诚表示怀疑。8月25日,他紧急召见鲍里斯国王,作了长时间的谈话,8月28日鲍里斯回国后即暴卒,当时盛传系德方下毒致死。[39]
1944年初,工人党中央通过准备武装起义的决议,随着苏军逼近保加利亚国境,起义的各项筹备工作也开始加紧进行。到9月初,已有3万名起义者武装起来,工人党仅在索菲亚便武装了3000多人[40]。9月5日,苏联向保加利亚宣战。9月9日,保加利亚爆发全民起义,次日成立祖国阵线政府,解放全国。10月28日,保加利亚与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签署停战协定。保加利亚军队45万人自9月中旬起调转枪口对德作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41]
土耳其是巴尔干国家中唯一的一个所谓“中立国家”,它一开始就把1939年签订的英法土三国互助条约搁置在一旁,在轴心国进攻希腊和法国时都袖手旁观,显得十分无奈的英国对此只能表示“理解”。
土耳其的这种“中立”实际上是倾向德国的,双方在战争期间始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经济和政治上的联系。德国向土耳其提供一亿马克的信贷,而土耳其则向德国提供6.2万吨的铬。土耳其官方一直为希特勒发动的侵苏战争叫好,包括伊诺努总统在内的土耳其高层人士都不止一次地向德方表示:土耳其最关心的是“消灭俄国人”以及“作为土耳其人,他们迫切希望看到俄国被摧毁”。[42]
自1943年初起,美、英、苏三大国,尤其是英国都积极敦促土耳其参战,英国曾多次表示愿意为土耳其提供军火,以换取在土耳其设置军事基地的权利。该年年底,在第二次开罗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又力图说服土耳其总统伊诺努参战,但未取得任何结果。土耳其却乘势抬高身价,要求英国提供大批战斗机和大量武器。直到1944年8月,土耳其才与德国断交,而向德国“宣战”直拖延至1945年2月23日,此时离欧战结束只有两个多月,仅具有象征性意义而已。[19—p574~576]
当二战接近尾声时,美、英、苏三大国环绕着巴尔干战后的重建也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战。1944年5月5日,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会见苏联大使迈斯基,建议在巴尔干划分苏英两国未来行动的范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归苏联,而希腊和南斯拉夫则属英国。5月18日,苏联正式回复,表示同意[43]。10月9日,丘吉尔亲抵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以书面形式建议: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绝对优势,英国则在希腊居领先地位,而两国在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则平分秋色,一半对一半。据丘吉尔说,斯大林对此未表任何异议[44]。次日,随丘吉尔出访的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和莫洛托夫又就丘吉尔的建议进行详尽的磋商,艾登强调英国在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发言权应比在罗马尼亚的来得大,而两国在南斯拉夫则应奉行一种统一的政策,双方一致同意在巴尔干应密切配合,达成完全的一致。[45]
但这并不说明,三大国在巴尔干问题上就没有矛盾。1945年夏波茨坦会议时,它们就如何处理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的关系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美国代表团建议一方面准备与意大利签订和约,另一方面也应该准备与罗、保、匈等战败国签订和约。苏方对此表示赞同,同时提出补充建议,认为三大国应考虑在最近期间内与罗、保、匈建立外交关系。英国则激烈反对,强调对罗、保、匈三国情况不了解,而且那里根本就没有自由。经过激烈争论,三国才最终达成协议:一方面加紧准备与意大利签订和约,另一方面三大国也应在最近期间内考虑与罗、保、匈建交的问题。[46]
就这样,巴尔干走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和一战结束时一样,这个多灾多难的半岛依然是分裂的,这就意味着未来动荡的不可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