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六十周年
李世安/郑寅达/姜桂石/胡德坤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5年08期
【原文出处】《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03期第241~258页
【作者简介】李世安,特邀主持人
李世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郑寅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62)
姜桂石,内蒙古民族大学世界史研究所教授。(内蒙古 通辽 0280431)
胡德坤,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72)
特邀主持人 李世安
特邀主持人语: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和规模最大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痛苦和深重的灾难,迫使世界人民进行反思,要更加珍惜和平。虽然当今世界的潮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只要资本主义存在,就必然会有战争。人类应该通过努力,消除战争的隐患,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此我们组织了这一组观点较为新颖的稿件,尝试从不同角度来谈这些问题。文章中的观点可能有不成熟或偏颇之处,希望通过这些文章,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从而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面向未来。
普鲁士精神、法西斯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李世安
摘要:普鲁士精神混合了爱国主义、军国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等思想,是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欧洲经济凋敝、人民失业、社会动乱,西欧人民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感到失望,但又害怕俄国社会主义的传播,因此寻求一种新的思想。于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法西斯主义有机可乘,迅速传播,成为欧洲的一种有影响的社会思潮。欧洲各主要国家都成立了法西斯政党,法西斯主义一时十分猖獗。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充满危机、人民处于彷徨和绝望之中,求助于历史文化传统,包括神化、迷信普鲁士精神。希特勒把普鲁士精神发展为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大行其道。而欧洲人民并没有认识到德国法西斯主义行将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危害,对希特勒纳粹党领导的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希特勒法西斯政权的崛起,使德国被压抑已久的、潜在的德国军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的能量被释放出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普鲁士精神/极端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希特勒法西斯政权的崛起。而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并不是孤立的,有国际和国内的原因,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这些原因中,普鲁士精神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希特勒继承了普鲁士精神,混合了军国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和各种反动社会思潮,把普鲁士精神发展为法西斯主义。希特勒上台后,在法西斯主义的驱动下,撕毁凡尔赛条约,扩军备战,步步向外扩张,最后成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一、普鲁士精神
德国是一个充满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中欧大国。德国的主要民族是日尔曼民族,有悠久的历史。1138年,霍亨斯陶芬王朝开始统治德国,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巴巴洛萨腓特烈一世(1152-1190年)好大喜功,抱有统治“世界”的野心。因此,他把德意志帝国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向外侵略,侵占了意大利和西斯拉夫人的大片土地。在十字军东征后,条顿骑士团又向东欧扩张,侵占了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大片领土,使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不断扩大。然而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矛盾重重,到中世纪晚期,神圣罗马帝国开始衰落,分裂为许多邦国和骑士领地,各邦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展开了争夺权力的斗争。
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订立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该条约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诸侯之间长期争权夺利的斗争,确认了神圣罗马帝国的360个小邦国、一千多个骑士领地的主权。此时,所谓罗马帝国,正如伏尔泰所说,“既不神圣,又不罗马,更非帝国”,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在德意志的几百个邦国中,以奥地利和普鲁士最为强大。不过到17-18世纪,德国仍然维持着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其领土包括除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外的西欧及东欧的一部分。1806年,拿破仑打败普、奥军队,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
但是拿破仑战争唤醒了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德意志人民要求结束国家的分裂局面,实现民族的统一。围绕德国统一的问题,出现了以奥地利为领导进行统一的“大德意志派”和以普鲁士为领导的“小德意志派”。两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最后普鲁士经过王朝战争,打败了奥地利,统一了德国。
普鲁士的统治者霍亨索伦家族,其统辖领土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勃兰登堡,位于易北河和奥德河下游一带;而另一部分就是条顿骑士团从波兰手中夺取的“东普鲁士”。后来这两部分领土合并,成为普鲁士王国。普鲁士是靠军事扩张建立起来的,普鲁士精神是在普鲁士侵略扩张中建立的,因此普鲁士精神是一种充满侵略性的军国主义精神。
普鲁士精神带有狂热的奉献精神,其内容庞杂,包括热爱德国历史、热爱德国的土地、家园和德国的一切,以及歌颂军国主义等。普鲁士精神是德国的农业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产物,与英、法等国的人文自由主义传统格格不入。但是普鲁士精神在德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德国民众,特别是中、下层民众的赞同。这是因为德国19世纪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两极分化、阶级斗争激烈,人民不满日增。于是许多人渴望回到前工业社会田园般的生活中去。那种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却自得其乐。这些人包括农民、小手工业者、店主、学生、教师、学者和作家等各种人物。
普鲁士精神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传统,具有普鲁士精神的思想家鼓吹日尔曼种族优越论,宣扬日尔曼人优于其他东欧的民族,日尔曼民族有权统治其他民族,特别是有权统治低等的斯拉夫人和东欧人。普鲁士精神充满反对犹太人的思想。在欧洲,由于宗教原因,存在反对犹太人的传统。从中世纪到现代,犹太人面临着暴力、排斥和驱逐。16世纪,犹太人被迫居住在贫民区。到19世纪,由于启蒙主义和法国革命的影响,犹太人在欧洲许多国家获得了法律上的平等地位,获得公民权。没有土地的犹太人利用这种变化,在城市发展,他们很快成为企业家、银行家、律师、新闻记者、医生、科学家、学者和演员等。这些富有的犹太人,使许多德国人得了“红眼病”。其实,绝大多数欧洲犹太人都是农民、小贩和工人,都很穷,但是反犹分子只看见“富有的犹太人”,而看不见绝大多数犹太人是穷人这一基本事实。“红眼病”使德国极端民族主义者更加仇视犹太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反犹主义达到高潮。犹太人被看成异教徒、恶棍和阴谋家等,德国犹太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这时德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存在许多社会经济问题,特别是存在失业和贫富悬殊问题。反犹主义者把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都归罪于犹太人。而当大批贫穷的俄国犹太人拥入德国和奥地利后,日尔曼人的反犹情绪就更加激烈。他们认为这些种族低劣的外国人闯入德国,不仅会夺走德国人的饭碗,而且他们的后代将降低德国人的素质。因此应该驱逐犹太人、消灭犹太人。
这样,反犹的主要考虑,就从中世纪的宗教原因,变成近现代的社会经济原因,最后变为民族和种族的仇恨。德国的普鲁士精神和反犹传统,为希特勒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意识形态基础。
二、普鲁士精神发展为法西斯主义
欧洲民族主义的泛滥,助长了德国普鲁士精神的发展。
法国革命后,在拿破仑战争中,被拿破仑占领的各国进行了反抗,欧洲民族主义复苏。德意志民族在抵抗拿破仑的侵略中,民族主义觉醒,要求国家统一的呼声高涨。但是在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法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千方百计阻碍德国的统一。在普法战争后,德国实现了统一。但是普法战争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德法之间的矛盾,双方的领土之争和其他矛盾仍然继续着。而且在普法战争后,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俾斯麦执行反对西方传统自由主义的政策,这种政策既封建又保守。俾斯麦的政策更加强了德国的民族主义,特别是加强了传统的普鲁士精神,使之向极端民族主义方向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和法国的外交政策,是围绕着孤立对方、防范对方和打击对方来制定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同盟,也是在法、德的特别努力下形成的。因此德法矛盾,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并没有找到解决战前欧洲矛盾的好办法,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德法之间的矛盾。战后法国削弱德国的政策,加剧了法德矛盾。德法领土之争,虽说是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之争,但它也是一种民族国家之间的领土、资源和发展问题之争,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可怕的是,这种斗争具有民族主义的号召力,非常容易演变为战争。德法之间潜在的战争危险,是欧洲战争的根源之一。围绕这对主要矛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事实上形成了两个战争集团:以德国和德国控制的国家为一方;以英、法等国为一方。德国咄咄逼人,而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欧洲法西斯主义发展到了顶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思想混乱、经济凋敝、政局不稳、人民普遍担心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传播。而法西斯主义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原则,是一种新的理想主义思想。法西斯主义要求结束阶级斗争,抛弃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法西斯主义者认为,民主是没有效率的,需要专制。法西斯主义求助于古代的民俗和对部落的忠诚、求助于神话和迷信。这样,法西斯主义者得到了既不满意资本主义、又害怕社会主义的下层阶级的支持,吸引了大批群众。于是在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和意大利出现了法西斯政权。而在中欧和东欧新成立的国家中,除了捷克斯洛伐克外,也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法西斯主义独裁政权。在欧洲,法西斯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而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陷入了危机之中,金融体系全面崩溃,种族、政治、宗教等方面的纠纷困扰着人民,人民感到苦闷和绝望。许多人求助于德国古老的神话、迷信普鲁士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法西斯主义就有了滋生的土壤。于是,希特勒普鲁士精神与沙文主义、排他主义、军国主义、扩张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种族优劣主义等联系在一起,发展为法西斯主义。
希特勒在创造德国法西斯主义时,特别注意从民族主义入手,蛊惑人心,从普鲁士精神的角度宣传法西斯主义。例如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从社会达尔文主义、领土扩张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角度写道:“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它的任务是使他们的民族的繁殖和他们的土地的大小,能够有一种自然和适当的比例,而保证种族的生存。”他在1928年口述的《第二本书》中讲到:“德意志民族自从历史地进入世界历史以来,就一直处于空间危机之中。”[1](P169)
希特勒还说,德国祖先获得的土地,是靠奋斗得来的,现在要扩张土地,也只有依靠武力,向东方,即东欧和苏联夺取“生存空间”。为此,需要废除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备限制的条款,占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失去的土地,夺回原属“德意志民族”的欧洲其他领土,并强占欧洲大陆和其他大陆的另外一些领土,“缔造一个大帝国,所有的德意志人都要包括进去,它要北起挪威,南至意大利北部”。[2](P167)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提出的第一目标就是:不仅要吞并奥地利,而且要吞并约有300万日尔曼人居住的西捷克地区(即苏台德区),收回在波兰的德意志人居住区。这些目标为充满普鲁士精神的民众所接受,而且得到欧洲绥靖主义者的容忍。[3](P16)
希特勒法西斯主义,具有很强的侵略扩张性。希特勒上台后,曾说他的政权是继承了德国腓特烈大帝建立的第一帝国和俾斯麦建立的第二帝国,所以他自称“第三帝国”。纳粹发售的印有腓特烈大帝、俾斯麦、兴登堡和希特勒肖像的明信片上所写的文字,就可以充分说明法西斯继承了普鲁士精神。在这种明信片上,印有德国是由“国王所征服的、由亲王建成的、元帅保卫的、士兵拯救和统一的”等字样。其中国王指腓特烈大帝、亲王指俾斯麦、元帅指兴登堡,士兵指希特勒。由于人民对资本主义的不满,德国纳粹的宣传,很快就赢得了大量民众,使希特勒在选举中获胜,并掌握了政权。
开始时,由于法西斯主义提倡暴力,大资产阶级和统治阶级并不喜欢法西斯主义。但是当希特勒和其他法西斯主义者向他们保证,如果希特勒上台,将不会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不会触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不会损害私有财产,而且将反对共产主义,大资产阶级和统治阶级便立即表示支持法西斯主义,并很快把政权交给了希特勒。希特勒上台后,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按照他在《我的奋斗》中拟订的计划,以普鲁士精神为力量,开始了收复德国“失地”的行动。他先合并了奥地利、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然后开始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综观德国法西斯的产生和发展史,人们不难发现,普鲁士精神是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核心和支柱。德国民族主义充满了普鲁士精神,希特勒利用了普鲁士精神。希特勒在普鲁士精神的基础上,混合了社会达尔文主义、领土扩张主义和反犹主义等,发展了德国牌记的法西斯主义。因此德国法西斯主义得到不满现状的德国人,特别是得到具有普鲁士精神传统的、充满大国沙文主义思想的德国人的支持,也使欧洲绥靖主义者容忍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在欧洲的侵略扩张。这样,希特勒法西斯政权崛起后,德国被压抑已久的、潜在的军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的能量就很容易地被释放出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作者简介:李世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5年08期
【原文出处】《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03期第241~258页
【作者简介】李世安,特邀主持人
李世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郑寅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62)
姜桂石,内蒙古民族大学世界史研究所教授。(内蒙古 通辽 0280431)
胡德坤,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72)
特邀主持人语: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和规模最大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痛苦和深重的灾难,迫使世界人民进行反思,要更加珍惜和平。虽然当今世界的潮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只要资本主义存在,就必然会有战争。人类应该通过努力,消除战争的隐患,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此我们组织了这一组观点较为新颖的稿件,尝试从不同角度来谈这些问题。文章中的观点可能有不成熟或偏颇之处,希望通过这些文章,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从而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面向未来。
普鲁士精神、法西斯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李世安
摘要:普鲁士精神混合了爱国主义、军国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等思想,是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欧洲经济凋敝、人民失业、社会动乱,西欧人民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感到失望,但又害怕俄国社会主义的传播,因此寻求一种新的思想。于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法西斯主义有机可乘,迅速传播,成为欧洲的一种有影响的社会思潮。欧洲各主要国家都成立了法西斯政党,法西斯主义一时十分猖獗。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充满危机、人民处于彷徨和绝望之中,求助于历史文化传统,包括神化、迷信普鲁士精神。希特勒把普鲁士精神发展为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大行其道。而欧洲人民并没有认识到德国法西斯主义行将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危害,对希特勒纳粹党领导的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希特勒法西斯政权的崛起,使德国被压抑已久的、潜在的德国军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的能量被释放出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普鲁士精神/极端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希特勒法西斯政权的崛起。而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并不是孤立的,有国际和国内的原因,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这些原因中,普鲁士精神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希特勒继承了普鲁士精神,混合了军国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和各种反动社会思潮,把普鲁士精神发展为法西斯主义。希特勒上台后,在法西斯主义的驱动下,撕毁凡尔赛条约,扩军备战,步步向外扩张,最后成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一、普鲁士精神
德国是一个充满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中欧大国。德国的主要民族是日尔曼民族,有悠久的历史。1138年,霍亨斯陶芬王朝开始统治德国,王朝的第二个皇帝巴巴洛萨腓特烈一世(1152-1190年)好大喜功,抱有统治“世界”的野心。因此,他把德意志帝国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向外侵略,侵占了意大利和西斯拉夫人的大片土地。在十字军东征后,条顿骑士团又向东欧扩张,侵占了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大片领土,使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不断扩大。然而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矛盾重重,到中世纪晚期,神圣罗马帝国开始衰落,分裂为许多邦国和骑士领地,各邦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展开了争夺权力的斗争。
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订立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该条约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诸侯之间长期争权夺利的斗争,确认了神圣罗马帝国的360个小邦国、一千多个骑士领地的主权。此时,所谓罗马帝国,正如伏尔泰所说,“既不神圣,又不罗马,更非帝国”,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在德意志的几百个邦国中,以奥地利和普鲁士最为强大。不过到17-18世纪,德国仍然维持着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其领土包括除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外的西欧及东欧的一部分。1806年,拿破仑打败普、奥军队,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
但是拿破仑战争唤醒了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德意志人民要求结束国家的分裂局面,实现民族的统一。围绕德国统一的问题,出现了以奥地利为领导进行统一的“大德意志派”和以普鲁士为领导的“小德意志派”。两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最后普鲁士经过王朝战争,打败了奥地利,统一了德国。
普鲁士的统治者霍亨索伦家族,其统辖领土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勃兰登堡,位于易北河和奥德河下游一带;而另一部分就是条顿骑士团从波兰手中夺取的“东普鲁士”。后来这两部分领土合并,成为普鲁士王国。普鲁士是靠军事扩张建立起来的,普鲁士精神是在普鲁士侵略扩张中建立的,因此普鲁士精神是一种充满侵略性的军国主义精神。
普鲁士精神带有狂热的奉献精神,其内容庞杂,包括热爱德国历史、热爱德国的土地、家园和德国的一切,以及歌颂军国主义等。普鲁士精神是德国的农业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产物,与英、法等国的人文自由主义传统格格不入。但是普鲁士精神在德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德国民众,特别是中、下层民众的赞同。这是因为德国19世纪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两极分化、阶级斗争激烈,人民不满日增。于是许多人渴望回到前工业社会田园般的生活中去。那种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却自得其乐。这些人包括农民、小手工业者、店主、学生、教师、学者和作家等各种人物。
普鲁士精神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传统,具有普鲁士精神的思想家鼓吹日尔曼种族优越论,宣扬日尔曼人优于其他东欧的民族,日尔曼民族有权统治其他民族,特别是有权统治低等的斯拉夫人和东欧人。普鲁士精神充满反对犹太人的思想。在欧洲,由于宗教原因,存在反对犹太人的传统。从中世纪到现代,犹太人面临着暴力、排斥和驱逐。16世纪,犹太人被迫居住在贫民区。到19世纪,由于启蒙主义和法国革命的影响,犹太人在欧洲许多国家获得了法律上的平等地位,获得公民权。没有土地的犹太人利用这种变化,在城市发展,他们很快成为企业家、银行家、律师、新闻记者、医生、科学家、学者和演员等。这些富有的犹太人,使许多德国人得了“红眼病”。其实,绝大多数欧洲犹太人都是农民、小贩和工人,都很穷,但是反犹分子只看见“富有的犹太人”,而看不见绝大多数犹太人是穷人这一基本事实。“红眼病”使德国极端民族主义者更加仇视犹太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反犹主义达到高潮。犹太人被看成异教徒、恶棍和阴谋家等,德国犹太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这时德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存在许多社会经济问题,特别是存在失业和贫富悬殊问题。反犹主义者把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都归罪于犹太人。而当大批贫穷的俄国犹太人拥入德国和奥地利后,日尔曼人的反犹情绪就更加激烈。他们认为这些种族低劣的外国人闯入德国,不仅会夺走德国人的饭碗,而且他们的后代将降低德国人的素质。因此应该驱逐犹太人、消灭犹太人。
这样,反犹的主要考虑,就从中世纪的宗教原因,变成近现代的社会经济原因,最后变为民族和种族的仇恨。德国的普鲁士精神和反犹传统,为希特勒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意识形态基础。
二、普鲁士精神发展为法西斯主义
欧洲民族主义的泛滥,助长了德国普鲁士精神的发展。
法国革命后,在拿破仑战争中,被拿破仑占领的各国进行了反抗,欧洲民族主义复苏。德意志民族在抵抗拿破仑的侵略中,民族主义觉醒,要求国家统一的呼声高涨。但是在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法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千方百计阻碍德国的统一。在普法战争后,德国实现了统一。但是普法战争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德法之间的矛盾,双方的领土之争和其他矛盾仍然继续着。而且在普法战争后,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俾斯麦执行反对西方传统自由主义的政策,这种政策既封建又保守。俾斯麦的政策更加强了德国的民族主义,特别是加强了传统的普鲁士精神,使之向极端民族主义方向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和法国的外交政策,是围绕着孤立对方、防范对方和打击对方来制定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同盟,也是在法、德的特别努力下形成的。因此德法矛盾,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并没有找到解决战前欧洲矛盾的好办法,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德法之间的矛盾。战后法国削弱德国的政策,加剧了法德矛盾。德法领土之争,虽说是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之争,但它也是一种民族国家之间的领土、资源和发展问题之争,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可怕的是,这种斗争具有民族主义的号召力,非常容易演变为战争。德法之间潜在的战争危险,是欧洲战争的根源之一。围绕这对主要矛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事实上形成了两个战争集团:以德国和德国控制的国家为一方;以英、法等国为一方。德国咄咄逼人,而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欧洲法西斯主义发展到了顶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思想混乱、经济凋敝、政局不稳、人民普遍担心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传播。而法西斯主义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原则,是一种新的理想主义思想。法西斯主义要求结束阶级斗争,抛弃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法西斯主义者认为,民主是没有效率的,需要专制。法西斯主义求助于古代的民俗和对部落的忠诚、求助于神话和迷信。这样,法西斯主义者得到了既不满意资本主义、又害怕社会主义的下层阶级的支持,吸引了大批群众。于是在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和意大利出现了法西斯政权。而在中欧和东欧新成立的国家中,除了捷克斯洛伐克外,也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法西斯主义独裁政权。在欧洲,法西斯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而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陷入了危机之中,金融体系全面崩溃,种族、政治、宗教等方面的纠纷困扰着人民,人民感到苦闷和绝望。许多人求助于德国古老的神话、迷信普鲁士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法西斯主义就有了滋生的土壤。于是,希特勒普鲁士精神与沙文主义、排他主义、军国主义、扩张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种族优劣主义等联系在一起,发展为法西斯主义。
希特勒在创造德国法西斯主义时,特别注意从民族主义入手,蛊惑人心,从普鲁士精神的角度宣传法西斯主义。例如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从社会达尔文主义、领土扩张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角度写道:“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它的任务是使他们的民族的繁殖和他们的土地的大小,能够有一种自然和适当的比例,而保证种族的生存。”他在1928年口述的《第二本书》中讲到:“德意志民族自从历史地进入世界历史以来,就一直处于空间危机之中。”[1](P169)
希特勒还说,德国祖先获得的土地,是靠奋斗得来的,现在要扩张土地,也只有依靠武力,向东方,即东欧和苏联夺取“生存空间”。为此,需要废除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备限制的条款,占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失去的土地,夺回原属“德意志民族”的欧洲其他领土,并强占欧洲大陆和其他大陆的另外一些领土,“缔造一个大帝国,所有的德意志人都要包括进去,它要北起挪威,南至意大利北部”。[2](P167)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提出的第一目标就是:不仅要吞并奥地利,而且要吞并约有300万日尔曼人居住的西捷克地区(即苏台德区),收回在波兰的德意志人居住区。这些目标为充满普鲁士精神的民众所接受,而且得到欧洲绥靖主义者的容忍。[3](P16)
希特勒法西斯主义,具有很强的侵略扩张性。希特勒上台后,曾说他的政权是继承了德国腓特烈大帝建立的第一帝国和俾斯麦建立的第二帝国,所以他自称“第三帝国”。纳粹发售的印有腓特烈大帝、俾斯麦、兴登堡和希特勒肖像的明信片上所写的文字,就可以充分说明法西斯继承了普鲁士精神。在这种明信片上,印有德国是由“国王所征服的、由亲王建成的、元帅保卫的、士兵拯救和统一的”等字样。其中国王指腓特烈大帝、亲王指俾斯麦、元帅指兴登堡,士兵指希特勒。由于人民对资本主义的不满,德国纳粹的宣传,很快就赢得了大量民众,使希特勒在选举中获胜,并掌握了政权。
开始时,由于法西斯主义提倡暴力,大资产阶级和统治阶级并不喜欢法西斯主义。但是当希特勒和其他法西斯主义者向他们保证,如果希特勒上台,将不会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不会触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不会损害私有财产,而且将反对共产主义,大资产阶级和统治阶级便立即表示支持法西斯主义,并很快把政权交给了希特勒。希特勒上台后,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按照他在《我的奋斗》中拟订的计划,以普鲁士精神为力量,开始了收复德国“失地”的行动。他先合并了奥地利、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然后开始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综观德国法西斯的产生和发展史,人们不难发现,普鲁士精神是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核心和支柱。德国民族主义充满了普鲁士精神,希特勒利用了普鲁士精神。希特勒在普鲁士精神的基础上,混合了社会达尔文主义、领土扩张主义和反犹主义等,发展了德国牌记的法西斯主义。因此德国法西斯主义得到不满现状的德国人,特别是得到具有普鲁士精神传统的、充满大国沙文主义思想的德国人的支持,也使欧洲绥靖主义者容忍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在欧洲的侵略扩张。这样,希特勒法西斯政权崛起后,德国被压抑已久的、潜在的军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的能量就很容易地被释放出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作者简介:李世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