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苏联对德国绥靖的表现及原因新探
蓝强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5年06期
【原文出处】《邢台学院学报》2005年01期第76~78页
【作者简介】蓝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世界史专业研究生。(江苏 苏州 215021)
【内容提要】通过阐述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苏联对德国绥靖的表现,分析了苏联采取由集体安全转向中立自保政策各方错综复杂的原因,并主要从苏联长期形成的传统安全观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关 键 词】苏德贸易协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绥靖/传统安全观


    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夕(1939—1941 )对德国的绥靖现已不是广大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回避的一个话题,相关著作和文章颇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杨卫康的《苏德战争前苏联绥靖政策初探》、蒋华志的《卫国战争前夕苏联对法西斯势力的绥靖》,沈志恩、程早霞、侯成德的《1939— 1941年苏德关系剖析》里也多少涉及此方面内容,但不系统,有些零乱,他们大多从意识形态、国际背景、英法美“祸水东引”和苏联避免首先卷入冲突等角度加以分析。本文只想重点从1939年中到1941年6月这段时期里苏联对法西斯的德国在政治人道、经济绥靖等方面的表现,以及从苏联“传统安全观”的角度对其当时为何绥靖做个不成熟的分析,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苏对德绥靖之表现
    首先,在经济上。接到“求爱”信号的德国政府1939年5月底指示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希尔格,于6月8日会见了苏联贸易人民委员米高扬,就恢复经济会谈事宜向苏联做了初步试探,而7月22日苏联报纸公开宣布了愿意恢复的肯定表示。1939年8月19日双方签订了苏德经贸贷款协定,协定规定,德国向苏联提供最现代的工业设备和两亿马克的贷款,德国给了苏联最初的甜头;1939年末到1940年初,苏芬战争的爆发使得苏联遭受英法美的强烈谴责而空前孤立,苏联急切杀出一条血路需要加强同德国的贸易关系,双方经过谈判后于1940年2月11日签订了《苏德贸易协定》,该协定要求苏联向德国出口原料,除了谷物、石油和棉花之外,还加上了原来一直不愿给德国的急需的铁矿石以及铜、镍、锡、钨、钴等有色金属,后来苏联还答应把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费减少一半,并愿为德国向其他国家购买货物。以至于连德国的谈判代表也认为,“苏联保证供给的德国东西比仅从经济观点出发而应供给的要多得多,而且它将在牺牲自己供应的情况下来这么做”。[1] 在德国侵略法英期间,苏联还答应给德国人使用干船坞设备,给德国交付了100万吨粮食,90 万吨石油(其中10万吨为飞机燃料),大量的木材和锰,这些物质经过西伯利亚铁路运输,并且毫无疑问地丢到了英法的国土上。1940年2月11 日的《苏德贸易协定》成交额达6—7亿马克。[2]1941年1月10日,两国又在莫斯科签订了扩大的协定,“协定规定的相互供货的金额大大超过了第一个合同年度的范围,苏联供给德国工业原料、石油和食品,尤其是谷物,德国向苏联提供工业设备”。[3]1939—1941 年的三个贸易协定,交易额迅速攀升,1939年苏德贸易额为6100万马克,1940年一年间猛增到6.07亿马克,即增长了9倍。[4] 这一切都意味着德国打开了东方的大门,从苏联及周边国家进口货物的增加决定性地削弱了英国的大陆封锁政策。苏联虽然也从中得到实惠,但它的经济绥靖,给了德国持续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强大而必需的动力,其危害性是可想而知。
    其次,在政治上。体现了苏联亲德国,远英法的外交倾向。 莫洛托夫在苏维埃第五次非常会议上说:“如果谈论欧洲大国的话,德国正处于尽快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国家的地位,而昨天还在鼓吹反对侵略的英国和法国,则主张继续战争、反对缔结和约。英法打着为民主而斗争的幌子去消灭希特勒主义的战争,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是犯罪。”[5] 在1939年12月21日斯大林60 寿辰给希特勒的回电中说:“德国人民和苏联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有一切理由要保持下去并得到增强。”[6] 1940年春德国在欧陆横扫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击溃法国时,外长莫洛托夫极其大方地表示谅解并致以良好的祝愿。苏联政府此时颠倒是非,1940年3月29日, 莫氏在最高苏维埃代表会议上讲话说:“英国和法国拒绝了德国的和平愿望,以及在借口履行对波兰承担义务情况下向德国宣战的,英法的战争目的是击败德国和分割德国”。[7]其言行露骨之程度可谓令人瞠目结舌。
    再次,在人道支持和媒体宣传上。“1939年8月23日晚,苏联电影院停止放映反法西斯影片《马门教授》、《奥本海姆家族》,‘法西斯主义’这个词在苏联根本不再出现。”1939年9月6日,德国驻莫斯科大使舒伦堡给柏林拍电,“苏联政府在尽力改变这里的居民对德国的态度。报刊像换了一个样子,不仅全部停止了攻击德国的立场,而且主要以德国的消息为根据介绍外交事件,反德的文学作品从书店中被拿掉了……”[9]苏联核心党报《真理报》更是给以德国以强有力的支持, 1939年11月29日,斯大林接受该报记者说:“不是德国进攻了法国和英国,而是英国和法国进攻了德国。”[10] 真是无稽之谈,让人摸不着头脑。1940年1月26日,《真理报》发表文章说:“英国和法国已经宣战,不是德国而是英国和法国拒绝了(德国的)和平方案……英法两国帝国主义者想把这场战争变为世界大战,他们要把全人类淹死在痛苦和匮乏的海洋之中……。”[11] 类似这种宣传给本国人民和各国共产党造成了空前的思想混乱,他们在反法西斯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苏联领导人向各国共产党发出指示,要求他们在实际上停止反法西斯斗争,苏联操纵共产国际,指示各国共产党把宣传的锋芒指向英法。特别是法共,许多共产党员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就是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互不侵犯条约,因而面对本国领土横遭践踏的情况下还采取反战立场,极大削弱了本国人民的抗战力量。不仅如此,为了投合希特勒的好恶,苏联驱逐了南斯拉夫、保加利亚、挪威、比利时、希腊、土耳其等国驻苏大使和代表团,甚至把鲍戈莫洛夫派往法国投降政府任苏联大使。
        二、原因之探析
    那么,什么原因使得苏联采取对法西斯德国绥靖的呢? 有关原因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评论众说纷纭,各有见地。从表面上看,是战前英法苏三国谈判的破裂把苏联推向了德国这一边,这是导致苏联采取对德绥靖的直接原因。从国际大背景来看,德国是“一战”的既失利益者,希特勒催发德国民众民族主义情绪,发动侵略战争意图很明显,决心已定,而英法作为“一战”后的既得利益者,况且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已大伤其元气,不愿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外政策极为软弱,尽力避免引火上身,因而在苏联看来,英法并非可靠的同盟军。就苏联一个大国去迎接德国的来犯,其势单力薄可以断言战争之结果。诸如此类原因种种,不一而足。笔者在本文就不加一一罗列和详谈,只重点从苏联的“传统安全观”这一视角去分析苏联采取该政策的内在原因。
    “传统安全观”是一个民族在维护国家安全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受地缘特点、 战略环境、目标追求、思维习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观念。而这些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对该国外交政策起支配或影响作用。就苏联而言,对它的传统安全观做个分析,将会发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对德国绥靖并不为怪。
    第一,苏联避免两线作战的战略观念。两线作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不易应付的,尤其遇到两个实力强大的国家的夹击,是很难在分散兵力的前提下取得战争的胜利的。
    早在彼得一世时期,俄国为了夺取黑海和波罗的海出海口, 面临的是黑海沿岸强国土耳其和波罗的海之滨的北欧强国瑞典,在俄土战争中俄国不失时机地找到了突破口,与土耳其签订和约,把主攻方向转向了当时处境艰难的瑞典,通过利用安其一方、逐步突破的策略先后赢得了俄土战争和北方战争。
    “二战”之前同样面临孤立和两线作战的困境, 法西斯德国由于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差异、对斯拉夫民族歧视的极端种族主义、德国的全球战略目标以及英法又唆使德国进攻方向往东等因素,苏联在战前一直对德国加以戒心,认为德国侵苏是必然的、迟早的事。东线的日本对苏联又垂涎欲滴,日本国内有“南进”和“北进”之争,1938年1月日本提出把目标指向苏联,1938 年夏的张鼓峰事件和后来的诺门坎事件即反映其不良企图,“北进”派一度占了上风。苏联和德国虽然不相临,但在苏联看来波兰在德国的铁蹄之下必然主权不保,那么波兰的灭亡就是苏联和德军的直接对抗。面对即有可能地两强夹击的情况,苏联采取稳住实力较强的德国,极力使它保持中立,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签订之后一直到苏德战争爆发之前,为取悦和防范德国,苏联政府在政治宣传和经济上都倾向于德国。当然,日本面对德国对苏联的“越顶外交”,依然不甘寂寞,对苏联觊觎之心丝毫不减,苏联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纸条约的可靠性和持久性不可能不表示怀疑,因此始终想和日本改善关系,从1940年7月又开始了同日本和解的谈判,到1941年4月13日两国终于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可以说,防止德日联手,防止两线作战是苏联当局十分重视的问题。
    第二,苏联控制势力范围的地缘观念。苏联是世界上地域最大的国家, 一部俄国史就是一部俄国扩张的历史,“蚕食领土”成为俄国不同于其他民主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侵略特点。苏联同样也把这一传统继承下来了,在“二战”初期,德国在横扫西欧的同时,苏联也抓紧建构他的“东方战线”,通过各种手段把波兰、芬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国土收入囊中。东欧国家毫无疑问成为苏联的缓冲地带,是苏联对外政策的基础。英法苏三国谈判的失败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议定书”的签订又何尝不跟苏联极为重视其势力范围密切相关呢?1945年初,围绕波兰政府的性质问题,苏联以强硬口气致信杜鲁门:“看来,您并不同意苏联有权利使波兰有一个同苏联友好的政府,但是苏联政府不能同意波兰有一个敌视苏联的政府。”“您要求我抛弃苏联安全上的利益,但是我不能与自己国家的利益背道而驰。”[12]这说明,苏联已把它的势力范围的利益当作本国的国家利益来对待了。
    第三,苏联夺取出海口的海洋观念。 前文提到历届俄国政府特别是彼得一世和叶卡特林娜二世,为夺取黑海和波罗的海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决战,“二战”前夕,当在英法苏三国谈判时,在是否允许苏联越过波兰抵抗法西斯的德国这一问题上争执不下的时候,与英法的“斤斤计较”相比,希特勒则“慷慨”得多。1939年8月23日,德外长里宾特洛甫到达莫斯科后三个小时的会议里德国人就承认拉托维亚的利包和温道两个小港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也就在当天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议定书”也盖章生效,其中,从“一旦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所属领土上发生领土或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成为苏德利益范围的边界”这一条款可以看出苏联对波罗的海的重视程度。还有,在1940年的苏德柏林谈判期间,在11月13日最后一轮谈判中,苏联答应接受关于政治合作和经济互助的“四国(苏德意日)条约草案”,但条件包括:(1 )苏联捍卫德国在芬兰经济利益(木材和镍出口)的前提下,德国军队必须迅速撤出芬兰。(2)苏联在海峡的安全将在今后数月得到保证,苏联和保加利亚缔结互助条约,苏联可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建立海军基地。(3 )巴统和巴库以南到波斯湾方向为苏联意向地带。(4)日本放弃对库页岛北部煤田和石油矿的租界权。(5)缔结《苏保互助条约》。以上五个条件,个个都涉及到海洋问题:芬兰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巴统在黑海沿岸,巴库濒临黑海,保加利亚位于黑海安全带。苏联冒着和法西斯德国利益发生激烈冲突的危险(侵苏的“巴巴罗沙计划”就是在该草案提出的三周之后由希特勒签署的),提出了这些“苛刻”条件,可见苏联对海洋的青睐、对出海口的重视非同寻常。
        三、小结
    英法美等民主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前对德国法西斯采取过妥协的、 视而不见的绥靖政策,这一点举世公认;而社会主义苏联在经济、政治和人道以及军事上直接或间接地对德绥靖也被披露,其绥靖在某种程度上令英法望尘莫及。经济上为法西斯德国提供急需的原料和生活必需品;政治和人道上名为中立,实则同德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成为德国战争初期的宣传工具;军事上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举动在客观上帮了希特勒的忙,缓解了他的一些压力。那一剧剧“黑幕”到底还是发生了,我们对之表示愕然而强烈谴责之余,是否该理智地分析发生这些情况的缘由呢?笔者从对苏联的“传统安全观”的剖析中发现苏德战争前夕苏联对德绥靖的隐性原因,原来,苏联由倡导集体安全到维护个体安全并不奇怪,在它长期形成又相对固定的“传统安全观”影响下的苏联对外政策并没有变,变的只是对外政策的表现形式而已。


【参考文献】
    [1]亨利·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7.
    [2][苏]F.M.伊瓦尼茨基.1939—1941年间苏德的经贸关系[J].近现代史,1989,(5):30引见:程早霞.1939—1941年苏德关系剖析[J].求是学刊,1998,(2).
    [3]真理报[N].1939—1—11.
    [4][苏]F.M.伊瓦尼茨基.1939—1941年间苏德的经贸关系[J].近现代史,1989,(5):37.引见:姜桂石.1939—1941年苏德经贸外交及后果[J].世界历史,2002,(2).
    [5]罗·伊·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747.
    [6]路易斯·费希尔.斯大林的生与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204.
    [7]德格拉斯.苏联外交政策文件选编[M].436~437.
    [8]美国国务院.1939—1941年的纳粹德国和苏联·德国外交部档案文件[M].1948.65.
    [9]美国国务院.1939—1941年的纳粹德国和苏联·德国外交部档案文件[M].1948.98.
    [10]真理报[N].1939—11—29.
    [11]真理报[N].1940—1—26.
    [12]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197.^

返回2005年06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