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新奉献 新超越
李世安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5年01期
【作者简介】李世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主编。
2003年11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了学习历史的 重要性,他指出: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 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以及他号召全党干部“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其他国 家历史发展提供的经验教训,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进一步认清当今世界风云 变幻规律性趋势,更好地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引起了社 会各界的关注,带来了世界历史研究的春天。
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们满怀豪情,共庆世界史研究春天的到来。
一年来,在有利于世界史研究的社会环境下,在全国世界史工作者的努力下,世界史 研究空前繁荣,产生了一大批优秀成果。为扩大这些优秀成果的影响,本刊及时地、较 全面地和尽可能地选用和复印了其中一些优秀的、具有学术性、时代性、社会服务性、 能代表学科发展水准的创新性成果。
本刊重视世界史的学科建设,优先选用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术研究、进行学术 创新的作品,尽量选用观点正确、有创新点,能提供新观点、新史料和新的论述方法的 文章。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不仅仅强调选用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文章 ,对于研究重大学术问题和传统问题的文章,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在选稿中,我们注意选用不同观点的文章,以鼓励学术争鸣、提高研究水平。为了使 稿件内容丰富多彩,本刊除注意到学术性外,也考虑到了建立在学术性基础上的可读性 和趣味性。例如在“史学万花筒”这个栏目中,选用了一些可读性强的文章,包括个人 传记、历史上的趣事逸闻、历史事件回眸、历史之谜等内容,并尽力作到图文并茂。
为了突出所选文章的特色,本刊根据不同内容,设置不同的栏目。例如,新开辟的“ 论点摘编”已经成为固定栏目。该栏目的开辟,丰富了本刊的内容,扩大了信息量。本 刊还不定期设置“俄国史研究”、“日本史研究”、“美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 ”和“史学讯息”等栏目,使栏目设置更好地反映文章的内容。
一年来,本刊共选用了各类优秀稿件162篇,论点摘编39篇。这些文章的共同点,都是 在各自研究领域内有所创新,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提供了新信息、具有一定的史学社会 服务功能。这些复印文章,反映了学者们不仅在原有研究领域进行创新,继续推出新成果,而且还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挖掘出许多新史料。他们的研究视野更加开阔、观点更加开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现实。本刊在过去的一年里,特别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选用优秀文章:
第一,为了加强世界史的学科建设,我们选用了一些关于世界史学科建设研究的佳作 。
齐世荣等人的《培养世界眼光,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第九 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座谈会纪要》(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4)一文,认真学习 了胡锦涛同志关于“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历史发展提供的经验教训,站在世界文 明的历史高度,进一步认清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规律性趋势,更好地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 主动权”;“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 且还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的讲话,为中国新世纪世界史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
于沛的《变动中的西方史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1),在论述了第二次大 战后西方史学发展的特点后,对当代中国世界史理论体系进行了思考,得出了“中国世 界史研究的真正动力,在于独立地对世界历史进行认识和思考”的结论。这篇文章提倡 世界史研究的创新,反对邯郸学步、亦步亦趋的跟在外国人后面进行研究,强调了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并且强调重视对现代史的研究,是一篇从理论上探讨精品的重 要文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玮、郑寅达、李世安等人《世界现代史研究的新视域与教学改革创新(笔谈)》(复印 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7),王玮基于全球史观,通过分析世界历史发展主线,提出 世界近代和现代史的分期法,并就不同阶段基本内容特征进行了描述;郑寅达结合近年 来我国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对世界史教材如何把握世界整体性运动和多样化发展的有 机结合阐明了自己的见解;李世安结合当前世界史教材建设情况,就未来的教材改革和 创新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他们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第二、为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世界史的研究,我们选用了这方面的一些优秀 成果。
如钱乘旦的《资本主义的变化与西方列国的兴衰》(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8) ,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得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着西方诸国 沉浮的结论。
又如吴恩远的《“还历史公正”——俄罗斯对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的反思》(复印报刊资 料《世界史》2004.12)一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回顾了苏联解体以来 苏联学术界在对苏联历史评价上态度的变化,介绍了今天苏联历史学家和社会各阶层人 民批评戈尔巴乔夫等人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的做法。作者认为,今天俄罗斯广大社会阶层 反对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绝非偶然,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变化决定上 层建筑变化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俄罗斯现实社会危机的深刻反映。反对全盘否定苏联历 史是为了更科学地评价历史,而不是为了回到过去。
第三、拓宽和开辟了新研究领域,在原来侧重政治史、外交史的基础上,向经济史、 社会史、文化史和教育史等领域转移,并向跨学科研究的方向发展,推出了一批新研究 成果。
谢闻歌的《英美现代警察调控职能和调控手段变化的历史考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 史》2004.7),从英美现代警察职能调控的角度,分析英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论述 了170年来英美现代警察社会调控职能的变化情况,拓宽了西方社会史研究的领域。
俞金尧的《欧洲历史上家庭概念的演变及其特征》(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11) ,分析了家庭概念的演变及其与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家庭史的角度,研究欧洲 历史。
顾杭 《战争创伤、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论拉维斯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历史教 育》(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7),考察了法国史学和史学教育在愈合战争创伤、 复兴民族自豪感和宣传爱国主义中的重要功能,拓宽了法国史研究的层面。
李长林和杜平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 04.4),从生态环境的恶化,包括地力衰竭和水土流失等方面,来考察西罗马帝国的灭 亡。其研究角度新,资料新,论证充分。
第四,选用了一些反映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文章,以活跃学术气氛。
例如林中泽的《中世纪与宗教改革时期西欧寡妇状况探析》(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 2004.11)对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推动了我国对中世纪欧洲社会问 题和社会发展的研究。
第五,选用了一些在国外第一手资料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文章。
如吴宇虹的《南方塞姆文明和北方印欧文明五千年的冲突与交融》(复印报刊资料《世 界史》2004.5)。作者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第一手的考古和文献资料,对南方塞 姆文明和北方印欧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
王勇、半田晴久的《唐代中日交流的新史料——<延历僧录>(淡海居士传)校读记》(复 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5),提供了近年在日本发现的唐代中日交流的一些珍贵资 料。
第六,选用了一些反映已故大师学术特色的文章,并开辟了专栏。
如选用了向志学的《“伫看新编覆旧编”——论世界史宗师吴于廑的学术创新精神》(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9)和吴秉真的《陈翰老与非洲史学——悼念我的老师陈 翰笙》(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10)。
第七,对学术界关注的一些重大课题,在本年的复印稿件中有较多的反映。
在关于研究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方面,本刊选用了李路曲的 《关于新加坡政党体制的几个问题》(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5)和张珂的《战后 英国的失业对策及其启示》(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5)等文章。前者研究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及其一党为主的政治体制在新加坡现代化中的作用;后者介绍了战后解决失 业问题的办法,这对目前我国的失业和下岗再就业的治理和开辟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 障制度,是有一定启示的。
黄仁伟的《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黄仁伟研究员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复印报刊 资料《世界史》2004.11),总结了美国等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教训,很有历史和现实意 义。
周春生的《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热点评述(续)》(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6), 介绍了学术界对文艺复兴三大热点问题,即以社会生活为焦点的文化史研究、以人神对 话为线索的思想史研究和以风格为主题的文学艺术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观点。
周钢的《渡金时代美国西部牧区的资本流入》(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11),探 究了美国在开发西部中,西部牧区资本流入的得失问题,对我国西部开发提出了一些有 益的启示。
在俄国史研究、德国史研究、法国史研究、日本史研究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研 究上,也复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新成果。例如张广翔的《19世纪——20世纪初俄国税制 与经济增长》(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7)、吴友法的《关于对德国历史进程产生 影响的几个问题》(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8)、周荣耀的《戴高乐主义论》(复 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2)、冯玮的《当今日本史坛值得关注的理论动向——阐析 重构日本现代史观的三种理论》(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11)都是比较难得的好 文章。
同时,本刊在选稿上,还注意到比较研究的成果。如朱寰的《亚欧向近代过渡比较研 究——以社会经济生活为视角》(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11),比较了亚欧主要 国家向近代过渡过程中呈现的各种差异性,分析了其异同,该文对从整体上认识中世纪 历史,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八,在书评方面,坚持选用有学术批评、提供新思想、新方法的优秀文章。
李剑鸣的《对美国自由的一种历史解释——评埃里克?方纳的<美国自由的故事>》(复 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4),对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兴趣而又有重大思考价值的问题 “美国自由”进行深入的分析。作者考察了美国自由的历史特性,得出方纳的“美国自由”,“不过只是对美国自由的一种解释,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美国自由的历史本身”的结论,很有说服力。
戴超武的《中国学者研究朝鲜战争的最新成果——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3)一文,从研究视角、研究范围、档案文献的整理和利 用等方面评价了沈志华所著《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书,认为该书是近年来利 用档案资料进行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刘德斌、张乃和、许兆昌等人的《布赞和利特尔<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笔谈》(复印报 刊资料《世界史》2004年第6期),评价了英国伦敦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巴里·布赞 和理查德·利特尔所著《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的再构建》一书,从历史学的 角度论述了人类国际体系的发展轨迹,并试图超越威斯特伐利亚“情结”的束缚,从世 界史的角度,重构国际关系的理论。这是近年来跨学科研究方面有新意的文章。
第九,选用了一些优秀译文。
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E·步兰顿等人所著,钱益汇等人译的《中美洲和前西班牙文明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3)。
由于本刊篇幅所限,还有许多非常优秀的论文未能选用。但是上述文章基本反映了近 年来我国世界史研究的水平和成就。
新年到了,衷心感谢全国读者和世界史工作者对本刊的关爱。在新的一年,面对世界 史发展的大好局面,我们既感到非常鼓舞,又感到任重道远,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努 力选出和复印本学科的精品,尽可能地反映世界史研究的新成果,争取作出新奉献、新 超越。^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5年01期
【作者简介】李世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主编。
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们满怀豪情,共庆世界史研究春天的到来。
一年来,在有利于世界史研究的社会环境下,在全国世界史工作者的努力下,世界史 研究空前繁荣,产生了一大批优秀成果。为扩大这些优秀成果的影响,本刊及时地、较 全面地和尽可能地选用和复印了其中一些优秀的、具有学术性、时代性、社会服务性、 能代表学科发展水准的创新性成果。
本刊重视世界史的学科建设,优先选用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术研究、进行学术 创新的作品,尽量选用观点正确、有创新点,能提供新观点、新史料和新的论述方法的 文章。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不仅仅强调选用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文章 ,对于研究重大学术问题和传统问题的文章,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在选稿中,我们注意选用不同观点的文章,以鼓励学术争鸣、提高研究水平。为了使 稿件内容丰富多彩,本刊除注意到学术性外,也考虑到了建立在学术性基础上的可读性 和趣味性。例如在“史学万花筒”这个栏目中,选用了一些可读性强的文章,包括个人 传记、历史上的趣事逸闻、历史事件回眸、历史之谜等内容,并尽力作到图文并茂。
为了突出所选文章的特色,本刊根据不同内容,设置不同的栏目。例如,新开辟的“ 论点摘编”已经成为固定栏目。该栏目的开辟,丰富了本刊的内容,扩大了信息量。本 刊还不定期设置“俄国史研究”、“日本史研究”、“美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 ”和“史学讯息”等栏目,使栏目设置更好地反映文章的内容。
一年来,本刊共选用了各类优秀稿件162篇,论点摘编39篇。这些文章的共同点,都是 在各自研究领域内有所创新,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提供了新信息、具有一定的史学社会 服务功能。这些复印文章,反映了学者们不仅在原有研究领域进行创新,继续推出新成果,而且还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挖掘出许多新史料。他们的研究视野更加开阔、观点更加开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现实。本刊在过去的一年里,特别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选用优秀文章:
第一,为了加强世界史的学科建设,我们选用了一些关于世界史学科建设研究的佳作 。
齐世荣等人的《培养世界眼光,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第九 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座谈会纪要》(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4)一文,认真学习 了胡锦涛同志关于“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历史发展提供的经验教训,站在世界文 明的历史高度,进一步认清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规律性趋势,更好地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 主动权”;“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 且还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的讲话,为中国新世纪世界史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
于沛的《变动中的西方史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1),在论述了第二次大 战后西方史学发展的特点后,对当代中国世界史理论体系进行了思考,得出了“中国世 界史研究的真正动力,在于独立地对世界历史进行认识和思考”的结论。这篇文章提倡 世界史研究的创新,反对邯郸学步、亦步亦趋的跟在外国人后面进行研究,强调了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并且强调重视对现代史的研究,是一篇从理论上探讨精品的重 要文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玮、郑寅达、李世安等人《世界现代史研究的新视域与教学改革创新(笔谈)》(复印 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7),王玮基于全球史观,通过分析世界历史发展主线,提出 世界近代和现代史的分期法,并就不同阶段基本内容特征进行了描述;郑寅达结合近年 来我国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对世界史教材如何把握世界整体性运动和多样化发展的有 机结合阐明了自己的见解;李世安结合当前世界史教材建设情况,就未来的教材改革和 创新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他们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第二、为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世界史的研究,我们选用了这方面的一些优秀 成果。
如钱乘旦的《资本主义的变化与西方列国的兴衰》(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8) ,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得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着西方诸国 沉浮的结论。
又如吴恩远的《“还历史公正”——俄罗斯对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的反思》(复印报刊资 料《世界史》2004.12)一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回顾了苏联解体以来 苏联学术界在对苏联历史评价上态度的变化,介绍了今天苏联历史学家和社会各阶层人 民批评戈尔巴乔夫等人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的做法。作者认为,今天俄罗斯广大社会阶层 反对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绝非偶然,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变化决定上 层建筑变化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俄罗斯现实社会危机的深刻反映。反对全盘否定苏联历 史是为了更科学地评价历史,而不是为了回到过去。
第三、拓宽和开辟了新研究领域,在原来侧重政治史、外交史的基础上,向经济史、 社会史、文化史和教育史等领域转移,并向跨学科研究的方向发展,推出了一批新研究 成果。
谢闻歌的《英美现代警察调控职能和调控手段变化的历史考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 史》2004.7),从英美现代警察职能调控的角度,分析英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论述 了170年来英美现代警察社会调控职能的变化情况,拓宽了西方社会史研究的领域。
俞金尧的《欧洲历史上家庭概念的演变及其特征》(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11) ,分析了家庭概念的演变及其与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家庭史的角度,研究欧洲 历史。
顾杭 《战争创伤、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论拉维斯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历史教 育》(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7),考察了法国史学和史学教育在愈合战争创伤、 复兴民族自豪感和宣传爱国主义中的重要功能,拓宽了法国史研究的层面。
李长林和杜平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 04.4),从生态环境的恶化,包括地力衰竭和水土流失等方面,来考察西罗马帝国的灭 亡。其研究角度新,资料新,论证充分。
第四,选用了一些反映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文章,以活跃学术气氛。
例如林中泽的《中世纪与宗教改革时期西欧寡妇状况探析》(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 2004.11)对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推动了我国对中世纪欧洲社会问 题和社会发展的研究。
第五,选用了一些在国外第一手资料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文章。
如吴宇虹的《南方塞姆文明和北方印欧文明五千年的冲突与交融》(复印报刊资料《世 界史》2004.5)。作者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第一手的考古和文献资料,对南方塞 姆文明和北方印欧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
王勇、半田晴久的《唐代中日交流的新史料——<延历僧录>(淡海居士传)校读记》(复 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5),提供了近年在日本发现的唐代中日交流的一些珍贵资 料。
第六,选用了一些反映已故大师学术特色的文章,并开辟了专栏。
如选用了向志学的《“伫看新编覆旧编”——论世界史宗师吴于廑的学术创新精神》(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9)和吴秉真的《陈翰老与非洲史学——悼念我的老师陈 翰笙》(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10)。
第七,对学术界关注的一些重大课题,在本年的复印稿件中有较多的反映。
在关于研究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方面,本刊选用了李路曲的 《关于新加坡政党体制的几个问题》(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5)和张珂的《战后 英国的失业对策及其启示》(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5)等文章。前者研究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及其一党为主的政治体制在新加坡现代化中的作用;后者介绍了战后解决失 业问题的办法,这对目前我国的失业和下岗再就业的治理和开辟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 障制度,是有一定启示的。
黄仁伟的《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黄仁伟研究员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复印报刊 资料《世界史》2004.11),总结了美国等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教训,很有历史和现实意 义。
周春生的《西方文艺复兴史三大热点评述(续)》(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6), 介绍了学术界对文艺复兴三大热点问题,即以社会生活为焦点的文化史研究、以人神对 话为线索的思想史研究和以风格为主题的文学艺术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观点。
周钢的《渡金时代美国西部牧区的资本流入》(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11),探 究了美国在开发西部中,西部牧区资本流入的得失问题,对我国西部开发提出了一些有 益的启示。
在俄国史研究、德国史研究、法国史研究、日本史研究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研 究上,也复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新成果。例如张广翔的《19世纪——20世纪初俄国税制 与经济增长》(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7)、吴友法的《关于对德国历史进程产生 影响的几个问题》(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8)、周荣耀的《戴高乐主义论》(复 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2)、冯玮的《当今日本史坛值得关注的理论动向——阐析 重构日本现代史观的三种理论》(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11)都是比较难得的好 文章。
同时,本刊在选稿上,还注意到比较研究的成果。如朱寰的《亚欧向近代过渡比较研 究——以社会经济生活为视角》(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11),比较了亚欧主要 国家向近代过渡过程中呈现的各种差异性,分析了其异同,该文对从整体上认识中世纪 历史,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八,在书评方面,坚持选用有学术批评、提供新思想、新方法的优秀文章。
李剑鸣的《对美国自由的一种历史解释——评埃里克?方纳的<美国自由的故事>》(复 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4),对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兴趣而又有重大思考价值的问题 “美国自由”进行深入的分析。作者考察了美国自由的历史特性,得出方纳的“美国自由”,“不过只是对美国自由的一种解释,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美国自由的历史本身”的结论,很有说服力。
戴超武的《中国学者研究朝鲜战争的最新成果——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3)一文,从研究视角、研究范围、档案文献的整理和利 用等方面评价了沈志华所著《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书,认为该书是近年来利 用档案资料进行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刘德斌、张乃和、许兆昌等人的《布赞和利特尔<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笔谈》(复印报 刊资料《世界史》2004年第6期),评价了英国伦敦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巴里·布赞 和理查德·利特尔所著《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的再构建》一书,从历史学的 角度论述了人类国际体系的发展轨迹,并试图超越威斯特伐利亚“情结”的束缚,从世 界史的角度,重构国际关系的理论。这是近年来跨学科研究方面有新意的文章。
第九,选用了一些优秀译文。
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E·步兰顿等人所著,钱益汇等人译的《中美洲和前西班牙文明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4.3)。
由于本刊篇幅所限,还有许多非常优秀的论文未能选用。但是上述文章基本反映了近 年来我国世界史研究的水平和成就。
新年到了,衷心感谢全国读者和世界史工作者对本刊的关爱。在新的一年,面对世界 史发展的大好局面,我们既感到非常鼓舞,又感到任重道远,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努 力选出和复印本学科的精品,尽可能地反映世界史研究的新成果,争取作出新奉献、新 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