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记1958年伊拉克革命胜利与艾森豪威尔主义破产
詹世亮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4年11期
【原文出处】《阿拉伯世界》(沪)2004年05期第28~30页


    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国家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继1952年7月埃及革命成功之后,最突出的事件是1958年7月伊拉克革命胜利。当时我在埃及和叙利亚统一后的大马士革总领馆帮助调研工作,深深感受到这一事件对阿拉伯世界的巨大冲击,它导致了艾森豪威尔主义破产。现将有关情况追述于下,可能有助于对当前伊拉克和中东局势的了解。
    伊拉克面积不大,约44万平方公里,自古就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它地处富产油气的海湾北端和中东“北层”枢纽。50年代初,美国为了完成针对苏联的全球包围圈,致力于在中东建立一个地区性军事集团,把中东分为南北两层,决定首先推动靠近苏联的土耳其、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成立一个“北层集团”。伊拉克在一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先由英国官员直接统治,1920年发生了全民性的反英大起义,迫使英改变殖民统治方法,将来自阿拉伯半岛哈希姆家族的费萨尔亲王扶植为伊拉克国王。1922年初,费萨尔政府同英签订了《英伊条约》,确定英国对伊拉克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全面控制权以及英国人的各种特权。1930年6月,在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强大压力下, 英国宣布正式结束对伊的委任统治,伊名义上成了一个独立国家,而实际上没有任何主 权可言,仍然是英国的一个附庸国。对英国来说,伊拉克是它当时全球霸权链条中十分 重要的一环,一旦失去伊就会危及英在整个海湾的利益和英属印度的安全。二战后,英 国实力大大下降,在全球逐步收缩,但仍需继续维持对中东的控制,可伊拉克的民族主 义运动不断高涨,王国政府的统治完全靠英国的支持和高压专制才能维持。这时,美国 乘虚而入,要在中东取代英国的地位。1952年埃及革命胜利后,伊拉克就成为美在中东 的重要拉拢对象。
    1953年6月,美提出组织一个小型军事集团——“北层防御集团”的《杜勒斯计划》,通过该计划把中东北层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正在筹建的东南亚条约组织连成一体,用以围堵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杜勒斯亲自出马,积极活动,在杜勒斯的奔走促成下,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和英国在1955年正式签订协议,组成巴格达 条约组织,美国在幕后,不是该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只派“观察员”列席该组织的理事 会,并以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的方式,对组织进行事实上的控制。该组织以伊拉克首都 巴格达命名,总部也设在巴格达,由此可见,美、英对伊的重视。但是,巴格达条约组 织在阿拉伯世界激起轩然大波,阿拉伯之声电台称,伊拉克当局的这个行动是对阿拉伯 主义的背叛。埃及、叙利亚和沙特分别签订了双边防御条约,并建议成立泛阿拉伯防务 和经济合作组织,以对抗和反击巴格达条约组织“对阿拉伯国家施加的压力,从而危及 阿拉伯安全和分裂阿拉伯共同阵线的企图。”
    苏伊士运河战争后,英、法势力从中东腹地退出,美国急于填补英、法留下的“权力真空”,打击阿拉伯民族主义势力,遏制苏联在中东的影响,艾森豪威尔总统在1957年 1月向国会提交了美国中东政策特别咨文,抛出后来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军 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这一计划刚提出就遭到以埃及、叙利亚为首的绝大多数中东国家 的强烈反对,叙政府发表声明,批驳所谓势力“真空”的谬论;埃及纳赛尔总统则明确 表示:“我们拒绝‘艾森豪威尔主义’,不承认任何势力范围,任何地区的保卫应由这 个地区本身来承担。”当时,而表示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的黎巴嫩、约旦等国,则 出现了严重危机。
    黎巴嫩只有300多万人口,1.04万平方公里面积,却有几十个党派、团体和民兵武装。由于历史原因,黎巴嫩是阿拉伯世界中唯一由信仰伊斯兰教和信仰基督教两大宗教居民组成的国家,在目前的全部人口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而伊斯兰教内部又有什叶 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基督教内又分为马龙派、希腊天主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等。黎 巴嫩是建立在教派结构基础上、实行教派分权制国家,同时家族对政治生活有较大影响 ,政党组织基本上从属于教派和家族。黎政治结构在整个中东以至全世界都较独特,19 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借这种独特情况,利用和制造教派冲突,破坏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企图把黎变成它们入侵中东的桥头堡。一战后,黎同叙利亚一起沦为法国的委任统治 地,1943年,法国被迫承认黎独立,中央军政大权掌握在基督教马龙派手中。二战后, 穆斯林人口不断增加,要求重新分配国家权力的呼声随之上升,与基督教徒的矛盾逐步 尖锐化。苏伊士运河战争后,受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鼓舞,这种要求更加强烈,这时, 执政的马龙派夏蒙政府却宣布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为使自己连任总统,夏蒙还决定修 改宪法,从而在1958年5月引发了一场内战。正在双方坚持不下时,伊拉克突然爆发革 命,亲西方的费萨尔王朝被推翻,刚刚在埃、叙统一基础上成立的阿联政府也陈兵叙、 黎边境,于是美国以此为藉口,实施艾森豪威尔主义。美、以应夏蒙政府的要求为名, 于7月20日派遣一万多名海军陆战队登陆贝鲁特。当时,黎巴嫩同我国没有建立外交关 系,但我在黎设有商务代办处,归我驻叙使馆领导。叙、黎两国间有着特殊关系,相互 来往勿需签证,较为方便,然而美军在登陆后,基本上封锁了边境,那时新华社驻大马 士革分社负责人正在黎采访内战情况,被困贝鲁特一个多月,无法同国内取得联系,家 人十分着急。
    那时,约旦的局势较紧张。约旦原为巴勒斯坦的一部分,一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46年独立,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也是哈希姆家族的后代。在埃、叙统一建立起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后,同为哈希姆家族统治的约旦和伊拉克也在1958年2月建立起约、伊联邦,同阿联分庭抗礼,因此受到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更强有力的冲击。伊拉克的费萨尔王朝被推翻后,约旦王国处境危急。于是美、英协议,在美海军陆战队登陆黎巴嫩后两天,英派遣2200名伞兵到约旦。
    伊拉克是巴格达条约国的中枢,也是美、英在海湾和中东最重要的堡垒。1958年7月14日,伊突然爆发革命,震惊世界。革命前的伊拉克,长期在被称为铁腕人物、多次出任首相的努里·赛义德的残酷统治下,表面平静,被美、英视为中东地区“稳定和进步的堡垒”,实际上早就酝酿着民族民主革命的风暴。伊拉克不仅是辉煌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摇篮,而且曾是中世纪大食帝国阿拔斯朝的中心,人民中存在深厚的民族主义和泛阿拉伯主义思潮。近百年来,伊拉克人民还有强烈的反对外来统治的传统。1920年4月,当协约国宣布把伊拉克委任给英国统治后,巴格达就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抗议示威,接着,伊民族主义组织和逊尼派、什叶派宗教领袖联手发动了武装起义,形成全民性的反英运动,后又多次爆发起义。在1952年席卷中东的民族主义浪潮冲击下,伊拉克发生了新的大规模反西方石油公司和哈希姆王朝的群众运动,后发展成带有武装斗争性质的“起义”。这场斗争被军队血腥镇压,伊变成警察国家,政党活动遭禁,但地下斗争活动更加活跃。1957年2月,民族民主党、伊共、复兴社会党和纳赛尔分子秘密组成民族统一战线,目标是推翻努里政府、退出巴格达条约、实行积极的中立政策和推行土地改革与社会改革。在军队中秘密成立了以卡赛姆少将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
    伊拉克革命和黎巴嫩内战的发生,与伊、约建立联邦直接有关。1958年,在黎发生了反亲西方的夏蒙政府的内战,约旦王国深受震动,由于伊、约已建立联邦,6月底,伊政府决定派遣一个步兵旅进入约旦,支援约旦王国和黎巴嫩夏蒙政府。卡赛姆在自由军官组织中的助手阿里夫为该旅营长,在自由军官组织的策划下,阿里夫设法掌握了该旅的指挥权。7月14日清晨,该旅在开赴约旦途经巴格达时,完全出乎当权者的意料,突然占领了电台,宣布革命的消息,谴责帝国主义和旧政权,宣告建立共和国。而时任另一旅旅长的卡赛姆立即响应和予以支援。政变军队顺利夺取了王宫,巴格达10万民众走上大街,欢庆革命胜利。首相努里男扮女装,逃出家门,第二天在街上被群众认出,被当场击毙。哈希姆王朝被推翻后,伊建立起由卡赛姆领导的共和国政府,阿里夫出任副总理和武装部队副总司令。新政府于1959年3月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后又制定法令,结束了西方对伊拉克石油资源的长期控制,并牵头推动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 佩克),在国内积极推行土地改革和一些社会改革。毛泽东主席曾称赞伊拉克革命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伊拉克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在中东的统治,艾森豪威尔称这是“整个中东火药桶的又一次突然爆发”,如果“不做出有力的反应”,就会“使西方在中东的影响遭到彻底排除”。7月15日,他在“保护美国侨民”和“保卫黎巴嫩主权”的借口下,派军队登陆黎巴嫩。来自第六舰队的美军进驻贝鲁特,先后达14357人,帮助马龙派政府镇压穆斯林反抗势力。美实际目的不限于此,艾森豪威尔说,美军在黎登陆人数之多,是向伊拉克新政府和纳赛尔发出警告,对这一地区西方石油资源的任何威胁都是不能容忍的。毛主席曾形容美军侵黎是“它自己造的一条绞索,自己套上去,绞索的一端就丢到阿拉伯民族手里”。但是虽有美军撑腰和帮助,夏蒙仍无法实现其连任总统的企图。经多方协商,最终基督徒与穆斯林达成妥协,由原持中立态度的陆军总司令谢哈布出任总统,原反对派领袖具有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卡拉米任总理。谢哈布当选总统后于8月4日发表声明强调:美军从黎巴嫩撤退,是他政策的“首要问题”。10月25日, 美军从黎全部撤退,11月20日,英军也从约旦撤退完毕。周恩来总理曾明确指出:艾森 豪威尔主义的目的就在于把经济和政治的奴役强加给这个地区的人民,并且通过敌对性 的军事集团在这个地区进行军事扩张,直到武力干涉。1961年,肯尼迪入主白宫后,指 责艾森豪威尔主义使美国与阿拉伯世界关系恶化,正式宣告艾森豪威尔主义破产。
    中国高度评价伊拉克革命的胜利,7月16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伊拉克民族独立运动的伟大胜利动摇了殖民主义在中东的统治,并宣布承认伊拉克共和国。从16日开始,我 国许多城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声援和抗议活动,要求美国从黎巴嫩撤军,反对干涉阿拉 伯国家内政,声援黎巴嫩人民和伊拉克革命政府,总计有1亿多人参加了群众大会和游 行,持续一周之久。7月18日,卡赛姆致电周恩来总理说:伊拉克共和国部长会议已决 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过当时伊拉克政府没有明确表示对台湾蒋帮“使馆”的 态度,而是打算在相互承认后先同中国建立经贸关系,将来逐步建交。我国采取积极推 动但不急于求成的方针,表示我国愿意早日同伊建交,但时机让伊政府选择,但必须在 伊政府驱逐蒋帮“使馆”之后。8月11日,根据国内批示,我驻大马士革总领事馆领事 郭达凯(原驻叙使馆参赞)偕同方迪槐同志以旅游者身份前往巴格达。伊外交部派官员迎 接,并提供诸多方便。当晚,郭达凯会见了伊经济部长,当谈及台湾“使馆”时,对方 说:当我们相互承认后他们全走了(据了解,7月下旬,伊政府要求他们尽快离开)。他 表示,中、伊两国在建立外交关系问题上没有什么困难。8月12日,巴格达电台宣布伊 政府决定同我国建交。14日,伊代理外长尚沙尔会见正率亚非作协代表团在伊拉克访问 的杨朔同志时说:“关于中、伊建交问题,我们考虑了一个月,现已决定同中国建交, 希望你们的大使早点来。”20日,伊驻阿联大使在开罗面交陈家康大使一份伊、中建交 照会。第二天,奉国内指示,陈家康大使飞赴巴格达,同伊代外长尚沙尔就互派使节事 进行商谈。25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伊政府断绝同台湾 的关系。27日,我国政府提名原驻叙大使陈志方为首任驻伊拉克大使,并派郭达凯参赞 为临时代办。陈志方大使9月到任时,受到伊拉克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之前,我国 在西亚地区只在大马士革设馆,这一时期我们除了要研究埃、叙统一后的叙利亚形势外 ,还要同时负责对艾森豪威尔主义、黎巴嫩内战以及约、伊联邦和伊拉克革命等周边国 家和中东地区的形势进行调研,我在叙利亚建馆刚两年,人手少,因此工作非常紧张, 经过多方努力,较快地掌握了有关情况和相互关系,完成了国内交付的任务。
    1958年底,在美军全部从黎撤出后,总领馆派我去黎同商代处的同志恢复联系,并了解黎有关形势。大马士革同贝鲁特相距不远,过境后翻越一个山头就可到达。为了多了解些黎巴嫩的情况,我同司机一早动身,到达黎境内的扎赫勒,稍作休息,就折转向南,经贝卡河谷向东,到历史名城西顿,然后沿海边公路向北至贝鲁特,可说乘车走遍了 黎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两天后,商代处同志又陪我向北去了黎内战最激烈的城市的黎波 里,战争的痕迹仍到处可见。然后又向西进入山区,参观了著名的雪松风景区后,走山 路向南行,回到贝鲁特时已是万家灯火。黎巴嫩国小,但风景秀丽,濒临地中海,黎巴 嫩山南北纵横,有利塔尼河和哈斯巴尼河,有中东“瑞士”之美称,且自古以来就是地 中海东岸的商业中心。可20世纪后期战争连绵,在1958年内乱和美军进驻后,60年代末 又爆发了内战,成为阿、以冲突的热点之一,商业和服务业、旅游业均遭很大影响,经 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令人十分惋惜。
    伊拉克革命胜利有力地推动了阿拉伯各国的民族独立运动,但由于中东的战略地位重要,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这一地区进行了激烈争夺,伊拉克本身固有的民族、宗教、教派和家族矛盾以及阿拉伯国家相互间的冲突,也在革命后有较充分的暴露。阶级矛盾有新的发展,纳赛尔主义、社会复兴主义和伊斯兰主义等思潮进行着激烈斗争,同时一些领袖人物的权力欲也急剧膨胀,因此,伊拉克政局长期不稳。后来,我在开罗工作时,伊拉克问题仍一直是世人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我使馆调研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返回2004年11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