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
马布里启蒙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陈崇武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2年09期
【原文出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沪)2002年03期第3~10页
【作者简介】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 200062
【关 键 词】马布里/空想社会主义/卢梭/法国大革命
马布里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空想共产主义者。他在政治、历史 、经济、哲学以及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著作等身,给人类留下了极为宝 贵的精神财富。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的必要性
四十年前,我即开始接触到马布里的著作,读了苏联学者沃尔金有关马布里的文章, 以及从俄文翻译的马布里选集。当时我就对他产生了很好的印象,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 深入研究。直到80年代初,我在巴黎高师和巴黎第一大学法国大革命研究所进修大革命 史,与一位专研法国大革命史专家弗洛朗斯·戈蒂埃讨论到罗伯斯比尔的思想渊源时牵 涉到马布里。在她的鼓励和关怀下,我一步步对马布里的研究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在 以后几次到法国学术访问时,我不仅注意购买马布里的著作,而且也收集他的有关信息 和资料。从中进一步了解到马布里不仅人品好,思想内涵丰富,而且对法国大革命影响 很深。马布里生于1709年,卒于1785年,此时欧洲资本主义如日初升,方兴未艾,而他 却敏锐地觉察到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并对它进行严厉的揭露和鞭挞,在此基础上还对 未来社会提出各种理想的方案和描绘。但是,目前人们对马布里的研究远远与他的历史 地位、作用和价值不相符,甚至在法国也是如此。
学术界历来对马布里的看法分歧很大,莫衷一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马布里是“第 一个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作者、是“粗浅的共产主义”或“模仿斯巴达的苦行共产主 义”者;有人认为他是“大革命哲学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信徒”;有人认为他是一 位“代议制的民主政体最初的理论家”;也有人认为他是“共和君主政体的拥护者”等 等(注:参见《马布里选集》,巴黎,1975年,第8页。)。人们对马布里看法的多样性 和不一致性,正好说明深入研究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而且,研究法国大革命和罗伯斯比尔也需要研究马布里。因为大革命的各个发展阶段 的人物、政策文件,包括罗伯斯比尔等人的思想都可以追溯到马布里思想的影响。在某 种意义上可以说,法国大革命以及它所造就的革命代表人物,诸如罗伯斯比尔、布里索 、德穆兰等既是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产儿、遗嘱执行人,也是马布里思想的产儿和遗嘱 执行人。
马布里出身于长袍贵族,家境富裕,前程似锦。还在他父亲在世之时,就已经给他存 放一笔可观的银行存款基金,可供他过一辈子优裕的生活,而且他自己还获得了巴尔勒 岛的议事司铎和护士的职位,收入颇丰。后来他又转入外交部,工作极为出色、深得当 权者赏识,此时,有人还推荐他为太师。但他都把这些当作身外之物予以抛弃,他不为 名不为利去从事自己所要从事的事业,去追求他所要追求的真理,去从事文学的、历史 的、政治的、哲学的多方面的创作活动,最后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空想共产主义者和社 会主义的先驱。
二、马布里的社会政治观与哲学思想
马布里与18世纪大多数启蒙思想家一样,赞同“自然权利”和“自然状态”的学说。 他认为自然赋予每一个人以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同样的器官、同样的需要和同样的理性 。他说:“自然界把平等规定为我们祖先的法律”,“难道自然界赐予大地一切财富不 是属于所有的人的吗?您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不平等的基础呢?难道自然界给予每一个人 的特殊的世袭领地了吗?难道它在田地上划了田界了吗?它并没有创造富人与穷人”。接 着他又说:“它既没有创造伟人,也没有创造小人,它并没有预先规定某一些人是一些 人的主人”。(注:参见《马布里选集》,商务,1960年,第50页,第51页。)在马布里 看来,在自然状态下人人平等,人人人格独立,它是最符合人的本性和理性的合理制度 。
从这种学说出发,马布里分析了私有制产生的原因,指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他提出:“这种不祥的私有制是财产和地位不平等的起因,从而也是我们一切罪恶的基 本原因。”还说:“‘您的’和‘我的’之别是引起一切恶习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他进 一步论述了废除私有财产,建立公有财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书中,他描写道:“岛上渺无人烟,天空晴朗,万顷碧波舒人心脾,它吸引我去建 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我们第一个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 ”(注:参见《马布里全集》,里昂,1792年,第14卷,第383页。)。在10年后出版的 另一本著作《对经济哲学的质疑》中又说:“先要建立共同财产,这样,地位平等并在 此双重基础上建立人类的幸福就更容易了”(注:参见《马布里全集》,里昂,1792年 ,第9卷,第70-71页。)在《论法律或法律的原则》一书中,他更明确地说:“自然界 要求我们走向财产公有”,“自然界多么明智地准备了一切条件引导我们实行财产公有 ,制止我们坠入建立私有制的深渊。谈到我自己,我可以承认,我并不认为这种公有是 无法实现的幻想。”(注:参见《马布里选集》,商务,1960年,第50页,第51页。)
值得注意的是马布里在分析人的本性时有他独特的创造。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有双重性 的。与霍布斯的人之初性本恶、卢梭的人之初性本善不一样,马布里认为人的本性基本 上是利己,但除了利己的本性之外,造物主还赋予人以社会品格:即同情心、感恩心、 爱荣誉、好胜等。社会品格促使人们相互接近,互补互利,在它们的作用下必然产生一 个社会。他认为人不是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寻找最大幸福的孤立个人,所谓幸福总是社 会的幸福。马布里认为人具有聚集在自由群体中的天然禀性。这一思想在他的自然法则 观念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还认为,私有财产并不是形成人类集体的决定因素。与卢 梭不同,他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具有道德观的自由人。照他的看法,社会品格的发展既 是创造人类集体的动力,也是创造人类集体的目的。他说:“请问,被视为哲学家的人 老是无休止地说什么没有财产就不会有社会,该是多么贫乏,难道人们制订法律,设立 行政官吏就是为了享受自己占有的东西,人与人互相接近是因为他们具有社会品格,他 们需要互相帮助,互相效力”。(注:参见《马布里全集》,里昂,第9卷,第69页。)
马布里认为人是一种具有理智的生物。理智也是一种原则,它源自欲念和自然力量之 间的斗争,是最极端的欲念的催化剂。理智与欲念之间的斗争在历史演变之初,甚至在 原始状态时就已开始,因为马布里认为人总是一种具有社会性、具有社会品格的生物, 人类从最初的进化阶段起就是一直关心秩序和规律,甚至劳动也是共同进行的,但是马 布里认为这种自然秩序由于不同的阶级的产生而遭到破坏,而不同阶级的产生则是有了 私有财产的缘故。
与当时流行的政治哲学观相比,这种思想是十分独特的。这使他有别于传统的霍布斯 的自然法则观点。霍布斯认为人是一种非社会性的生物,是欲念的奴隶,人类组成群体 的唯一原因是害怕自己死亡。马布里也有别于普芬道夫、坎伯兰及其他理性主义理论家 。这些理论家想把一种先验有效的理由变成战胜欲念的工具。最后,他还有别于卢梭, 卢梭认为人是一种不觉得有必要与其他人聚集在一起的、具有独立精神的生物。
因此,马布里这种学说严重地动摇了当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洛克思想体系的社会哲学 思想。他在威德多夫(Widen tufen),托马斯·曼(Thomas Münen)及勒韦莱派(Leve llens)之后,用人的天然社会性观点补充了洛克的个人主义,他程度不同地提出取消私 有财产,缩小社会不平等的希望和禁止某些人无限制地攫取财富,并提出建立公有财富 、共有财产的思想,这些希望和思想激起当时社会强烈的反响,并把自己处于与当时很 有影响的重要学派思想对立的地位。有人说他的这些思想“违背”了自然法则、自然意 志,他们说:“取消财产,就是取消社会艺术,就是扼杀工业,为天才设置障碍,使人 目光短浅。这样就违背了自然的愿望,阻碍了我们发展自然界赋予的同在自然力量诸方 面发挥的才干”(注:参见《农业报》,巴黎,1768年4月。)。又说:“如果共同财产 以及由此引起的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得以形成,那么,谁还能迫使人们完成他们必须履 行的职责?领袖们的权威不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了吗?他们的地位不就象戴着枷锁的不幸的 牺牲者的一样了吗?”(注:参见《农业报》,巴黎,1768年4月。)
但是,人们没有看到,不正是重农学派违背了不占有财富的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我们还 应看到,马布里的社会和政治理解是一整体,他不顾一些理论家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从 英国和法国的感觉主义经验论中寻找启发,象我们看到的那样努力寻求个人与集体、自 由与秩序、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解决的方案,他象其他感觉主义者一 样认为通过“实践”、“失败”、“再实践”,个人可以把自己特定的利益与大众利益 协调一致、各种不同利益是共同财富的催化剂。这一原则既不像霍布斯认为那样由一个 上层权威强制推行的,也不像卢梭认为那样是一种先天有效的哲学原则,这一原则是源 自对经过实践的个人的再造。
马布里不是一个幻想家,而是一个务实派,在幻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他更重视 现实和实践。他曾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和革命主张。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在政治上他竭力反对贵族政治,反对教会的反共和思想。他认为贵族政治必然导致寡头 政治,然后又导致暴君专制;他极力拥护依靠第三等级参予国民议会的代议制国家制度 。当资本主义,资产阶级还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他就预见到它潜伏的危机。他对重商 主义、重农学派进行了有分析的批判,对大资产阶级的贪婪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以下具体的政治体制改革主张和措施如:①分权原则;②联邦制度 ;③议会代议制;④选举和国民议会议员的任期年限等等。但马布里政治改革和革命思 想中最宝贵的是他提出了革命暴力的主张。他认为非要用暴力革命的手段解决矛盾时, 革命是绝对的好事,在革命与奴隶制之间是没有中间道路可资选择的。他也认为革命可 能会引起社会混乱和内战,但它是必要的,它将会使坏事变好事,它像切除赘瘤一样, 可能对机体会有好处。他认为,如果历史上多发生几次革命,那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多 的好处。马布里的这种革命观,也像他的共和美德和幸福观一样,以后成了雅各宾派学 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后又成了巴贝夫平等派革命暴力学说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方面马布里同样提出了一系列有创见性的改革方案和主张。诸如:①改革税收 ;②制订限制奢侈法;③改革预算;④制订农业法,即限额土地法;⑤取消生而有之的 特权;⑥建立公共粮仓;⑦修改限制财产继承法等等。这些方案和主张不少在法国大革 命时期,尤其是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得到了体现。
三、马布里与卢梭
我们还应当研究一下马布里与卢梭的关系,比较一下马布里与卢梭的差异。马布里在 什么问题上不如卢梭走得那么远,而又在什么问题比卢梭走得更远?两人有哪些相同点 ,有哪些不同点?
卢梭是名副其实的最先批判“竞争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作者中的一位。诚然,他的思 想很少超过“说教修辞学”的水平。
卢梭的社会思想是以社会道德观为基础的。因为他对社会的演变没有作过科学的分析 ,相反,他对社会的批判都是从“自然”这一抽象的概念出发,或以“古人”为例子, 因此有着时代的局限性。
应当想象一下,对一种多少世纪来一直依靠宗教规定的世界观才得以生存的文明来说 ,突然要靠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才智才能存在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当然,自文艺复兴以 来,玄学就已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启蒙运动时代还没有取消玄学,基督教的思想危机 越来越朝道德以外的方面,而不是朝人世间的问题方面发展。这种危机所造成的缺口无 法用启蒙运动时代自己赖以立足的理性法则去填补,而只能用从“自然界”和“古人” 身上吸取的思想去填充。只要我们举出当中几本著名的著作名称就足以说明自然观念在 18世纪的重要意义了。如摩莱里的《自然法典》、普鲁什的《自然的学生》,霍尔巴赫 的《自然景象》、《自然体系》、布丰的《自然史》、德利尔·德·萨尔的《自然哲学 》等。
除“自然法则”这一理论之外,在当时的政治思想方面,古代人占有突出的位置。古 代人的思想方式完全是以人世生活和“政治”群体为目标的,这对反玄学思想已有发展 的当时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卢梭和其他一些赞成共和制度的思想家对普鲁塔克的英雄传奇甚为欣赏。马布里也有 同感。
卢梭比马布里更富有诗意,更富有理论色彩和哲学意义。卢梭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一 个自身就是自主的,具有道德观念的,但在社会里并且被社会“异化”了的人,能否重 新成为一个自主的,具有道德观念的人?这里我们不能探讨个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的 矛盾以及“个人意志”与“公众意志”、“各人意志”与“总体意志”之间的一致性问 题。我们也不想探讨个人的自主权是否可能,或者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否只不过是资产阶 级及个人主义者的梦想。如果说卢梭强调的是“自然”这一方面,那么在马布里那里强 调的却是“古人”这一方面,也就是说马布里受古代传统的影响比卢梭更深。他对人的 观念还完全没有摆脱“社会和政治动物”的亚里士多德传统。上面已经提到马布里认为 人从来不是在自己视野范围内寻找最大幸福的孤立个人,所谓幸福总是社会的幸福。
当然,马布里没有忽视在自由与秩序、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可能会有冲突。 但它并不认为这里有什么哲学上的问题。他最关心的是这些问题的实际方面,是具体的 批判旧制度的社会不公正,很少考虑理论建设。他说:“这个问题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这不是我们的问题,也许它从未存在过。”(注:《马布里全集》,里昂,第11卷,179 2年,第261页。)但是,由于他接受了洛克和他的弟弟孔狄亚克的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影 响,所以似乎也看到了“现代自由”这个问题。他在与别人的一次谈话中说:“我们大 家都深信洛克和孔狄亚克的这种说法,即:我们的一切思想,因而也就是我们的认识都 来自感觉”。(注:《马布里全集》,里昂,第14卷,1792年,第196页。)
因此,马布里著作中的自由观只能用它与先验认识论的密切关系,而不能用建立在自 然法则基础上的那些早已存在的各种哲学范畴加以解释。马布里和卢梭遇到的“道德自 由”问题不能由孤立的个人加以解决,只能由个人周围的那个世界来解决。对道德自由 负有责任的是政治集体。马布里认为自由首先是“政治自由”,但是,马布里认为要在 一个国家里享受权利和自由取决于每个人的社会存在,只有在自由的社会条件已经具备 时,才能允许个人利益享受这些权利,马布里的国家与社会观中保留了这种想法:先建 立公正的社会秩序,后承认个人的合法权利。他的国家理论表明,在这个问题上他没有 寻求哲学上的答案,这一点也与卢梭不同。他很少探讨新的理论,在这一点上他也是顺 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他想依靠当时十分风行的进步的国家观改革国家。他把“人民 主权”的理论与召开三级会议要求联系在一起。马布里在对法国历史的长篇论述中力图 表明一个国家的合法宪法是以“共和君主制”为基础的。这种“共和君主制”也许在查 理大帝时代已经存在。他非常实际地而不是从理论上思考怎样才能使全国三级会议具有 真正的国家议会权利。他要求定期召开三级会议,把诸如预算通过权、战争与和平的决 定权、法律制订权等许多传统的制宪权集中于立法机构,取消国王的权力和特权,只保 留军事方面的某些权力,把这些权力委托给议会,议会也有权监督行政机构,各部部长 应对议会负责等等。他建议:公众舆论自行组成“党派”,对社会实行监督,此外,他 还提出用联邦形式实行垂直监督,宪法的稳定性、与主权的拥有者的利益和需要由成文 宪法、宪法修改权、反抗压迫权等法律手段予以保证。这些建议以及马布里1789年宪法 改革所起的影响,都具有经验论和现实主义的性质。正是马布里用实用主义的分析提出 了解决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分歧的方法。也正是这种现实主义使他有别于卢梭的理 想主义。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具体把马布里与卢梭的社会政治观和哲学观以及个人的风格加以对 比,看看他们之间究竟有哪些相同和哪些不同。
首先,谈谈他们的相同性,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点:
①他们都是“自然状态”和“自然权利”学说的拥护者,都认为权利的原理来自人的 本性,自然状态乃是自然界所决定的人类自古就有的状态。
②都主张禁欲主义,都是带有禁欲主义情绪的道德论者。
③都主张人民主权,人民至高无上,人民是法律和政权的本源。
④改革社会的途径和方法有相似的地方。如他们都提出限制奢侈法,废除继承法,颁 布土地最高限额法,建立公共粮仓,取消生而有之的特权,改革税收法等。
⑤都谴责私有制,都认为私有制就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罪恶的根源。
⑥都主张对不合理的政府可以采取革命和暴力的手段加以推翻。
不同之处大致可归纳于以下几点:
①卢梭是人之初性本善论者,而马布里则是善恶结合论者。马布里认为人性有恶念方 面,也有倾向社会的优秀品格,社会品格使人们相互接近,反之,如果没有社会品格就 不可能有社会,这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有明显区别,在卢梭那里人们组成社会是通过契 约而不是通过发展社会品格来实现的。从马布里的学说看,社会秩序与自然状况没有明 显的界限,而在卢梭的学说则以社会契约作为这种界限。
②卢梭主张直接民主,他认为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而马布里则主张 代议制,主张三级会议的国会制,他认为法国宪法所规定的一些机构能够通过和平办法 达到改革目的,因此马布里赞同革命只是理论上的,这比卢梭要温和得多。
③卢梭没有从对私有制的谴责中再进一步推断出建立公有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马 布里则相反,他公开提出了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建立社会平等的共产主义 的理论,这种理论对日后巴贝夫派影响很大,正是这种理论使它比卢梭的主张大大前进 了。
④卢梭主张民主制共和国,而马布里则最初主张共和君主制,后来又发展为主张共和 制的共和国。
⑤在借助“自然”和“古人”来为自己的学说寻找根据时,卢梭更重“自然”,而马 布里则更重“古人”。马布里的藏书和阅读证明,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古代作家,如柏拉 图、普鲁塔克、西塞鲁等的著作。
⑥在风格上他们两人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卢梭重哲理,重理想,著作中有许多警句妙 语,火光闪闪,并富有诗意,辛辣尖刻、才气横溢,而马布里在他的著作中给人的印象 往往是朴素实际,平凡无奇,但其内涵是丰富深邃的。
四、马布里与法国大革命
有不少人曾把马布里与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爱尔维修等启蒙思想家并 列,且把他称为“法国大革命之父”。这就可以看出他对大革命所起的作用该是何等的 重要了。马布里由于他思想深邃,题材广泛,作品多样,使大革命的各个阶段、各个阶 层都能从他的思想宝库中找到为自己利益辩护的需要和根据,因此,他的思想在大革命 的不同发展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在革命前夕,部分第三等级的代表遵循的是马布里的历史著作;在君主立宪时期,他 的有关国家理论受到了重视;在吉伦特派统治时期,人们感兴趣的又是他的古典文艺方 面的论述;在雅各宾专政时期,他的革命理论、对财产的平均主义思想等常常被雅各宾 派所援引。
关于马布里及其著作在革命时期的作用,还可以从《导报》(Moniteur)的报导中找到 根据。1789年底,这家报纸刊登了一则关于出版二卷集《马布里和孔狄亚克的精神》的 简讯,半年后,这家教派又提到了马布里为法国大革命的声誉作出的贡献。一位马布里 的追随者阿尔努(Arovx)用无可辩驳的理由提到,在道义上有谁能同马布里相提并论?对 马布里的评价在1795年达到高峰。旧历6月12日,两位请愿者要求把马布里的遗体从修 道院迁送到贤人庙。证明他在道义上的无可指控和民族精神的意义。虽然,此举未成, 但也可见人们对这位思想家的崇敬之情。大革命时期人们制作马布里的肖像加以出售, 生意兴隆;在革命要塞,人们把他的塑像奉为圣物随身携带,并炫耀自豪;马布里的出 生地格勒诺布尔市用他们这位名人的名字命名了一条街道;马布里还被作为戏剧的主角 搬上舞台;1793年他与卢梭、伏尔泰的塑像进入了图尔(Touns)大教堂圣像行列,在一 幅画中,他与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富兰克林及米拉波并立在一起,这也说明他被 认为是当时的伟人之一。
马布里对大革命各个时期的影响及其历史作用也是巨大的。
在“贵族反叛”时期,马布里是一位非常受瞩目的政治家,人们常常援引他的《法国 史释论》第一部分的历史证据,尤其是1788年出版的该书第二部分,是许多关心立宪政 治的法国人的教材,也是拉博·圣艾蒂安(Rabaud Saint-Etienne)的教理书,塔尔热(T anget)为了创立某些宪法原则,如“宪法修改权”、“主权在法律与事实上的区别”也 曾引用过马布里的观点。一些人把马布里视为“君主立宪派”,另一些人把他认为是使 “君主政体的全部因素让位于“共和宪法”的宪法派。图雷(Thounet)似乎受马布里影 响最深,他说马布里是当时的权威,马布里使他在查理大帝身上看到了立宪君主的模型 。《法国史评论》已使政府感到严重的威胁。
革命初期,马布里仍可堪称为最有影响的政治家。他的功绩在于很早就提出按照第三 等级的利益召开全国三级会议的思想。人们认为他在这方面的思想要比孟德斯鸠更现实 、更有成效。格鲁韦尔(Gnouvelle)明确地说:“马布里虽然不如孟德斯鸠那么受人夸 奖,那么显赫,但他却可能更为勇敢,更于人有益。他丝毫不吹捧我们政治上的弊病。 因此他并不认为这些弊病是不可救药的,他既提出苦涩的指责,又指出令人宽慰的预言 ,使人重新想起在我们的编年史里和记忆中沉睡已久的全国三级会议”。(注:《马布 里选集》,巴黎,1975年,第11页,第13页。)
在这个时期里,人们乐意援引他的关于民主立宪改革的建议。许多司法问题的讨论诸 如人民主权,宪法性法律和普通法律的区别,现代国家中民众代表的必要性以及反抗权 等都是以马布里著作为依据的。
在讨论社会问题时,马布里的著作常被人提及。前吕松司铎,他的遗嘱执行人之一穆 斯尼埃(MonWnien)在1790年12月25日的一次演讲中称他为“现代欧洲第一位政治家”。 一位居住在巴黎的德国观察家把他视为与卢梭、雷纳尔(Raynal)齐名的大革命时期的理 念学者。他写道:“卢梭、马布里和雷纳尔的作品在人们的头脑里传播只需一丝自由就 可开花结果……”巴纳夫曾多次引用马布里关于权力的思想。拉博·圣艾蒂安证实马布 里在大革命时颇享盛名。一位反动的议员莫里(Mausy)教士当时还在宣扬封建宪法,他 遭到的是这样的回答:“去读读马布里的书吧!”(注:参见议会档案,巴黎,第16卷, 第377页。)
在“社会俱乐部(小组)”编辑的《铁嘴》杂志上也有这位作者的许多语录。在这家杂 志上人们可以看到“导致巴贝夫的平等派密谋并由此引起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这家 杂志的编辑是福歇(Fauchet)和扎克·鲁(J.Roux)。同样有趣的是在欢庆“平民宗教” 和“理智祭祀”的最初几个节日里,马布里还被选为象征性的人物。在布洛涅丛林里, 一些爱国年轻妇女在祭祖宗时,桌上还放着卢梭、马布里、富林克林等人的半身像,似 乎这些伟人在主持着节日活动。
在吉伦特派统治时期,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德穆兰(Desmoulins)就 是根据马布里的观点指出革命还应进入另一个阶段,即民主阶段。他说:“请您们来判 断:当推动自由运动沿着马布里和卢梭开创的道路上向前发展的冲击力是如此强大的时 候,这辆车是否还在舆论的坡道上走着。”(注:《马布里选集》,巴黎,1975年,第1 1页,第13页。)
共和历三年,1793年1月3日,J.P拉博向他的那些开始感到疲倦的战友提议从福西翁的 著作中获得新的勇气。他说:“在他的著作里您们可以从对斯巴达人严肃刻苦的品行的 描绘中学会怎样创造共和政体;从他对雅典衰亡的描绘中懂得共和政权又是怎样毁灭的 ……我们召开这次会议是为了读马布里的著作。进入共和事业时,我们应当读的还是他 的著作。”(注:派克:《古代崇拜和法国大革命》(The Cult of antiqnity and the Fnench Revolutionanies),芝加哥,1937年,第121页。)
布里索对马布里赞不绝口,他说:“头脑清晰,意志坚定,有独到之见,这就是马布 里的优点”。德穆兰说:“在这一时期里,许多知识分子始终受着卢梭和马布里的影响 。此外,阿尔努和穆斯尼埃合编的马布里全集还于共和历三年芽月三日递交国民公会阅 读。(注:参见《导报》,巴黎,第24卷,第135页。)
在革命民主专政时期,马布里对雅各宾派的影响尤其对罗伯斯比尔等人的影响很深。 罗伯斯比尔所主张的政治民主,社会民主,革命民主措施,包括罗伯斯比尔所提倡的新 人权思想,对大资本的限制,对社会弱势力的扶贫思想,对重农学派的批判,对屯积居 奇,对谷物的垄断卖买采取严厉打击的做法,不仅受到卢梭的思想的影响,而且有的直 接来源于马布里,尤其是对重农学派的批判,对谷物无限制的自由贸易的批判,不仅在 内容上受马布里很深的影响,就连词句上也是非常相似的。例如:罗伯斯比尔说:“一 个人是否有能力去购买一套高价衣服,这并不是紧要的事,但一个人一定得设法为他的 子女和他自己买回面包来充饥。所以,可以准许商人把一些用于满足人们的奢侈和虚荣 欲望的商品储藏在仓库里待价而沽,但他没有理由在他的邻居饿得快死的时候还把大量 小麦积存不售。”(注:参见陈崇武:《罗伯斯比尔评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 9年,第232页。)再看马布里是怎样说的?他说:“简单的理智告诉我,我所有的需要并 没有比我们吃的需要那样迫切,那样经常,那样每天不可缺少的了。如果我的衣服,我 的衬衫等……不顶用了,我有时间等待。但是我不能不吃面包来过上一天而不会有死神 在眼前出现。”(注:弗洛朗斯·戈蒂埃:《从马布里到罗伯斯比尔——一个平均主义 的经济纲领》,《法国史通讯》,第9期,第22页。)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马布里对罗伯斯 比尔深刻影响的一斑。
人们也可以看到马布里对巴贝夫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巴贝夫既从摩莱里的著作中 ,也从马布里的作品中吸取了大量的养料。俄国著名巴贝夫专家达林特别指出:巴贝夫 是在马布里的作品中找到“完全平等”这个词的,这一点也不夸大。
对马布里在大革命的各个时期里所起到影响的概述可以看出马布里的哲学、政治、社 会观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及影响着社会各种不同的思潮、不同阶级和人物。它所起的作用 是极其重要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马布里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所以有人 说马布里是“法国大革命之父”,在我看来这并没有言过其实。^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2年09期
【原文出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沪)2002年03期第3~10页
【作者简介】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 200062
【内容提要】 | 马布里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空想共产主义者,他的思想和著作对 法国大革命的各个不同阶段和不同阶层代表人物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 研究了他的思想内容、历史地位和作用。即马布里的社会政治观与哲学思想;马布里与 卢梭的关系;马布里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研究表明:马布里思想有许多方面与卢梭思 想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有些比卢梭温和,但也有些比卢梭走得更远。称马布 里是“法国大革命之父”,并非言过其实。 |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的必要性
四十年前,我即开始接触到马布里的著作,读了苏联学者沃尔金有关马布里的文章, 以及从俄文翻译的马布里选集。当时我就对他产生了很好的印象,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 深入研究。直到80年代初,我在巴黎高师和巴黎第一大学法国大革命研究所进修大革命 史,与一位专研法国大革命史专家弗洛朗斯·戈蒂埃讨论到罗伯斯比尔的思想渊源时牵 涉到马布里。在她的鼓励和关怀下,我一步步对马布里的研究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在 以后几次到法国学术访问时,我不仅注意购买马布里的著作,而且也收集他的有关信息 和资料。从中进一步了解到马布里不仅人品好,思想内涵丰富,而且对法国大革命影响 很深。马布里生于1709年,卒于1785年,此时欧洲资本主义如日初升,方兴未艾,而他 却敏锐地觉察到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并对它进行严厉的揭露和鞭挞,在此基础上还对 未来社会提出各种理想的方案和描绘。但是,目前人们对马布里的研究远远与他的历史 地位、作用和价值不相符,甚至在法国也是如此。
学术界历来对马布里的看法分歧很大,莫衷一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马布里是“第 一个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作者、是“粗浅的共产主义”或“模仿斯巴达的苦行共产主 义”者;有人认为他是“大革命哲学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信徒”;有人认为他是一 位“代议制的民主政体最初的理论家”;也有人认为他是“共和君主政体的拥护者”等 等(注:参见《马布里选集》,巴黎,1975年,第8页。)。人们对马布里看法的多样性 和不一致性,正好说明深入研究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而且,研究法国大革命和罗伯斯比尔也需要研究马布里。因为大革命的各个发展阶段 的人物、政策文件,包括罗伯斯比尔等人的思想都可以追溯到马布里思想的影响。在某 种意义上可以说,法国大革命以及它所造就的革命代表人物,诸如罗伯斯比尔、布里索 、德穆兰等既是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产儿、遗嘱执行人,也是马布里思想的产儿和遗嘱 执行人。
马布里出身于长袍贵族,家境富裕,前程似锦。还在他父亲在世之时,就已经给他存 放一笔可观的银行存款基金,可供他过一辈子优裕的生活,而且他自己还获得了巴尔勒 岛的议事司铎和护士的职位,收入颇丰。后来他又转入外交部,工作极为出色、深得当 权者赏识,此时,有人还推荐他为太师。但他都把这些当作身外之物予以抛弃,他不为 名不为利去从事自己所要从事的事业,去追求他所要追求的真理,去从事文学的、历史 的、政治的、哲学的多方面的创作活动,最后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空想共产主义者和社 会主义的先驱。
二、马布里的社会政治观与哲学思想
马布里与18世纪大多数启蒙思想家一样,赞同“自然权利”和“自然状态”的学说。 他认为自然赋予每一个人以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同样的器官、同样的需要和同样的理性 。他说:“自然界把平等规定为我们祖先的法律”,“难道自然界赐予大地一切财富不 是属于所有的人的吗?您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不平等的基础呢?难道自然界给予每一个人 的特殊的世袭领地了吗?难道它在田地上划了田界了吗?它并没有创造富人与穷人”。接 着他又说:“它既没有创造伟人,也没有创造小人,它并没有预先规定某一些人是一些 人的主人”。(注:参见《马布里选集》,商务,1960年,第50页,第51页。)在马布里 看来,在自然状态下人人平等,人人人格独立,它是最符合人的本性和理性的合理制度 。
从这种学说出发,马布里分析了私有制产生的原因,指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他提出:“这种不祥的私有制是财产和地位不平等的起因,从而也是我们一切罪恶的基 本原因。”还说:“‘您的’和‘我的’之别是引起一切恶习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他进 一步论述了废除私有财产,建立公有财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书中,他描写道:“岛上渺无人烟,天空晴朗,万顷碧波舒人心脾,它吸引我去建 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我们第一个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 ”(注:参见《马布里全集》,里昂,1792年,第14卷,第383页。)。在10年后出版的 另一本著作《对经济哲学的质疑》中又说:“先要建立共同财产,这样,地位平等并在 此双重基础上建立人类的幸福就更容易了”(注:参见《马布里全集》,里昂,1792年 ,第9卷,第70-71页。)在《论法律或法律的原则》一书中,他更明确地说:“自然界 要求我们走向财产公有”,“自然界多么明智地准备了一切条件引导我们实行财产公有 ,制止我们坠入建立私有制的深渊。谈到我自己,我可以承认,我并不认为这种公有是 无法实现的幻想。”(注:参见《马布里选集》,商务,1960年,第50页,第51页。)
值得注意的是马布里在分析人的本性时有他独特的创造。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有双重性 的。与霍布斯的人之初性本恶、卢梭的人之初性本善不一样,马布里认为人的本性基本 上是利己,但除了利己的本性之外,造物主还赋予人以社会品格:即同情心、感恩心、 爱荣誉、好胜等。社会品格促使人们相互接近,互补互利,在它们的作用下必然产生一 个社会。他认为人不是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寻找最大幸福的孤立个人,所谓幸福总是社 会的幸福。马布里认为人具有聚集在自由群体中的天然禀性。这一思想在他的自然法则 观念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还认为,私有财产并不是形成人类集体的决定因素。与卢 梭不同,他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具有道德观的自由人。照他的看法,社会品格的发展既 是创造人类集体的动力,也是创造人类集体的目的。他说:“请问,被视为哲学家的人 老是无休止地说什么没有财产就不会有社会,该是多么贫乏,难道人们制订法律,设立 行政官吏就是为了享受自己占有的东西,人与人互相接近是因为他们具有社会品格,他 们需要互相帮助,互相效力”。(注:参见《马布里全集》,里昂,第9卷,第69页。)
马布里认为人是一种具有理智的生物。理智也是一种原则,它源自欲念和自然力量之 间的斗争,是最极端的欲念的催化剂。理智与欲念之间的斗争在历史演变之初,甚至在 原始状态时就已开始,因为马布里认为人总是一种具有社会性、具有社会品格的生物, 人类从最初的进化阶段起就是一直关心秩序和规律,甚至劳动也是共同进行的,但是马 布里认为这种自然秩序由于不同的阶级的产生而遭到破坏,而不同阶级的产生则是有了 私有财产的缘故。
与当时流行的政治哲学观相比,这种思想是十分独特的。这使他有别于传统的霍布斯 的自然法则观点。霍布斯认为人是一种非社会性的生物,是欲念的奴隶,人类组成群体 的唯一原因是害怕自己死亡。马布里也有别于普芬道夫、坎伯兰及其他理性主义理论家 。这些理论家想把一种先验有效的理由变成战胜欲念的工具。最后,他还有别于卢梭, 卢梭认为人是一种不觉得有必要与其他人聚集在一起的、具有独立精神的生物。
因此,马布里这种学说严重地动摇了当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洛克思想体系的社会哲学 思想。他在威德多夫(Widen tufen),托马斯·曼(Thomas Münen)及勒韦莱派(Leve llens)之后,用人的天然社会性观点补充了洛克的个人主义,他程度不同地提出取消私 有财产,缩小社会不平等的希望和禁止某些人无限制地攫取财富,并提出建立公有财富 、共有财产的思想,这些希望和思想激起当时社会强烈的反响,并把自己处于与当时很 有影响的重要学派思想对立的地位。有人说他的这些思想“违背”了自然法则、自然意 志,他们说:“取消财产,就是取消社会艺术,就是扼杀工业,为天才设置障碍,使人 目光短浅。这样就违背了自然的愿望,阻碍了我们发展自然界赋予的同在自然力量诸方 面发挥的才干”(注:参见《农业报》,巴黎,1768年4月。)。又说:“如果共同财产 以及由此引起的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得以形成,那么,谁还能迫使人们完成他们必须履 行的职责?领袖们的权威不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了吗?他们的地位不就象戴着枷锁的不幸的 牺牲者的一样了吗?”(注:参见《农业报》,巴黎,1768年4月。)
但是,人们没有看到,不正是重农学派违背了不占有财富的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我们还 应看到,马布里的社会和政治理解是一整体,他不顾一些理论家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从 英国和法国的感觉主义经验论中寻找启发,象我们看到的那样努力寻求个人与集体、自 由与秩序、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解决的方案,他象其他感觉主义者一 样认为通过“实践”、“失败”、“再实践”,个人可以把自己特定的利益与大众利益 协调一致、各种不同利益是共同财富的催化剂。这一原则既不像霍布斯认为那样由一个 上层权威强制推行的,也不像卢梭认为那样是一种先天有效的哲学原则,这一原则是源 自对经过实践的个人的再造。
马布里不是一个幻想家,而是一个务实派,在幻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他更重视 现实和实践。他曾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和革命主张。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在政治上他竭力反对贵族政治,反对教会的反共和思想。他认为贵族政治必然导致寡头 政治,然后又导致暴君专制;他极力拥护依靠第三等级参予国民议会的代议制国家制度 。当资本主义,资产阶级还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他就预见到它潜伏的危机。他对重商 主义、重农学派进行了有分析的批判,对大资产阶级的贪婪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以下具体的政治体制改革主张和措施如:①分权原则;②联邦制度 ;③议会代议制;④选举和国民议会议员的任期年限等等。但马布里政治改革和革命思 想中最宝贵的是他提出了革命暴力的主张。他认为非要用暴力革命的手段解决矛盾时, 革命是绝对的好事,在革命与奴隶制之间是没有中间道路可资选择的。他也认为革命可 能会引起社会混乱和内战,但它是必要的,它将会使坏事变好事,它像切除赘瘤一样, 可能对机体会有好处。他认为,如果历史上多发生几次革命,那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多 的好处。马布里的这种革命观,也像他的共和美德和幸福观一样,以后成了雅各宾派学 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后又成了巴贝夫平等派革命暴力学说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方面马布里同样提出了一系列有创见性的改革方案和主张。诸如:①改革税收 ;②制订限制奢侈法;③改革预算;④制订农业法,即限额土地法;⑤取消生而有之的 特权;⑥建立公共粮仓;⑦修改限制财产继承法等等。这些方案和主张不少在法国大革 命时期,尤其是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得到了体现。
三、马布里与卢梭
我们还应当研究一下马布里与卢梭的关系,比较一下马布里与卢梭的差异。马布里在 什么问题上不如卢梭走得那么远,而又在什么问题比卢梭走得更远?两人有哪些相同点 ,有哪些不同点?
卢梭是名副其实的最先批判“竞争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作者中的一位。诚然,他的思 想很少超过“说教修辞学”的水平。
卢梭的社会思想是以社会道德观为基础的。因为他对社会的演变没有作过科学的分析 ,相反,他对社会的批判都是从“自然”这一抽象的概念出发,或以“古人”为例子, 因此有着时代的局限性。
应当想象一下,对一种多少世纪来一直依靠宗教规定的世界观才得以生存的文明来说 ,突然要靠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才智才能存在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当然,自文艺复兴以 来,玄学就已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启蒙运动时代还没有取消玄学,基督教的思想危机 越来越朝道德以外的方面,而不是朝人世间的问题方面发展。这种危机所造成的缺口无 法用启蒙运动时代自己赖以立足的理性法则去填补,而只能用从“自然界”和“古人” 身上吸取的思想去填充。只要我们举出当中几本著名的著作名称就足以说明自然观念在 18世纪的重要意义了。如摩莱里的《自然法典》、普鲁什的《自然的学生》,霍尔巴赫 的《自然景象》、《自然体系》、布丰的《自然史》、德利尔·德·萨尔的《自然哲学 》等。
除“自然法则”这一理论之外,在当时的政治思想方面,古代人占有突出的位置。古 代人的思想方式完全是以人世生活和“政治”群体为目标的,这对反玄学思想已有发展 的当时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卢梭和其他一些赞成共和制度的思想家对普鲁塔克的英雄传奇甚为欣赏。马布里也有 同感。
卢梭比马布里更富有诗意,更富有理论色彩和哲学意义。卢梭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一 个自身就是自主的,具有道德观念的,但在社会里并且被社会“异化”了的人,能否重 新成为一个自主的,具有道德观念的人?这里我们不能探讨个人与社会、社会与国家的 矛盾以及“个人意志”与“公众意志”、“各人意志”与“总体意志”之间的一致性问 题。我们也不想探讨个人的自主权是否可能,或者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否只不过是资产阶 级及个人主义者的梦想。如果说卢梭强调的是“自然”这一方面,那么在马布里那里强 调的却是“古人”这一方面,也就是说马布里受古代传统的影响比卢梭更深。他对人的 观念还完全没有摆脱“社会和政治动物”的亚里士多德传统。上面已经提到马布里认为 人从来不是在自己视野范围内寻找最大幸福的孤立个人,所谓幸福总是社会的幸福。
当然,马布里没有忽视在自由与秩序、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可能会有冲突。 但它并不认为这里有什么哲学上的问题。他最关心的是这些问题的实际方面,是具体的 批判旧制度的社会不公正,很少考虑理论建设。他说:“这个问题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这不是我们的问题,也许它从未存在过。”(注:《马布里全集》,里昂,第11卷,179 2年,第261页。)但是,由于他接受了洛克和他的弟弟孔狄亚克的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影 响,所以似乎也看到了“现代自由”这个问题。他在与别人的一次谈话中说:“我们大 家都深信洛克和孔狄亚克的这种说法,即:我们的一切思想,因而也就是我们的认识都 来自感觉”。(注:《马布里全集》,里昂,第14卷,1792年,第196页。)
因此,马布里著作中的自由观只能用它与先验认识论的密切关系,而不能用建立在自 然法则基础上的那些早已存在的各种哲学范畴加以解释。马布里和卢梭遇到的“道德自 由”问题不能由孤立的个人加以解决,只能由个人周围的那个世界来解决。对道德自由 负有责任的是政治集体。马布里认为自由首先是“政治自由”,但是,马布里认为要在 一个国家里享受权利和自由取决于每个人的社会存在,只有在自由的社会条件已经具备 时,才能允许个人利益享受这些权利,马布里的国家与社会观中保留了这种想法:先建 立公正的社会秩序,后承认个人的合法权利。他的国家理论表明,在这个问题上他没有 寻求哲学上的答案,这一点也与卢梭不同。他很少探讨新的理论,在这一点上他也是顺 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他想依靠当时十分风行的进步的国家观改革国家。他把“人民 主权”的理论与召开三级会议要求联系在一起。马布里在对法国历史的长篇论述中力图 表明一个国家的合法宪法是以“共和君主制”为基础的。这种“共和君主制”也许在查 理大帝时代已经存在。他非常实际地而不是从理论上思考怎样才能使全国三级会议具有 真正的国家议会权利。他要求定期召开三级会议,把诸如预算通过权、战争与和平的决 定权、法律制订权等许多传统的制宪权集中于立法机构,取消国王的权力和特权,只保 留军事方面的某些权力,把这些权力委托给议会,议会也有权监督行政机构,各部部长 应对议会负责等等。他建议:公众舆论自行组成“党派”,对社会实行监督,此外,他 还提出用联邦形式实行垂直监督,宪法的稳定性、与主权的拥有者的利益和需要由成文 宪法、宪法修改权、反抗压迫权等法律手段予以保证。这些建议以及马布里1789年宪法 改革所起的影响,都具有经验论和现实主义的性质。正是马布里用实用主义的分析提出 了解决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分歧的方法。也正是这种现实主义使他有别于卢梭的理 想主义。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具体把马布里与卢梭的社会政治观和哲学观以及个人的风格加以对 比,看看他们之间究竟有哪些相同和哪些不同。
首先,谈谈他们的相同性,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点:
①他们都是“自然状态”和“自然权利”学说的拥护者,都认为权利的原理来自人的 本性,自然状态乃是自然界所决定的人类自古就有的状态。
②都主张禁欲主义,都是带有禁欲主义情绪的道德论者。
③都主张人民主权,人民至高无上,人民是法律和政权的本源。
④改革社会的途径和方法有相似的地方。如他们都提出限制奢侈法,废除继承法,颁 布土地最高限额法,建立公共粮仓,取消生而有之的特权,改革税收法等。
⑤都谴责私有制,都认为私有制就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罪恶的根源。
⑥都主张对不合理的政府可以采取革命和暴力的手段加以推翻。
不同之处大致可归纳于以下几点:
①卢梭是人之初性本善论者,而马布里则是善恶结合论者。马布里认为人性有恶念方 面,也有倾向社会的优秀品格,社会品格使人们相互接近,反之,如果没有社会品格就 不可能有社会,这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有明显区别,在卢梭那里人们组成社会是通过契 约而不是通过发展社会品格来实现的。从马布里的学说看,社会秩序与自然状况没有明 显的界限,而在卢梭的学说则以社会契约作为这种界限。
②卢梭主张直接民主,他认为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而马布里则主张 代议制,主张三级会议的国会制,他认为法国宪法所规定的一些机构能够通过和平办法 达到改革目的,因此马布里赞同革命只是理论上的,这比卢梭要温和得多。
③卢梭没有从对私有制的谴责中再进一步推断出建立公有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马 布里则相反,他公开提出了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建立社会平等的共产主义 的理论,这种理论对日后巴贝夫派影响很大,正是这种理论使它比卢梭的主张大大前进 了。
④卢梭主张民主制共和国,而马布里则最初主张共和君主制,后来又发展为主张共和 制的共和国。
⑤在借助“自然”和“古人”来为自己的学说寻找根据时,卢梭更重“自然”,而马 布里则更重“古人”。马布里的藏书和阅读证明,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古代作家,如柏拉 图、普鲁塔克、西塞鲁等的著作。
⑥在风格上他们两人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卢梭重哲理,重理想,著作中有许多警句妙 语,火光闪闪,并富有诗意,辛辣尖刻、才气横溢,而马布里在他的著作中给人的印象 往往是朴素实际,平凡无奇,但其内涵是丰富深邃的。
四、马布里与法国大革命
有不少人曾把马布里与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爱尔维修等启蒙思想家并 列,且把他称为“法国大革命之父”。这就可以看出他对大革命所起的作用该是何等的 重要了。马布里由于他思想深邃,题材广泛,作品多样,使大革命的各个阶段、各个阶 层都能从他的思想宝库中找到为自己利益辩护的需要和根据,因此,他的思想在大革命 的不同发展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在革命前夕,部分第三等级的代表遵循的是马布里的历史著作;在君主立宪时期,他 的有关国家理论受到了重视;在吉伦特派统治时期,人们感兴趣的又是他的古典文艺方 面的论述;在雅各宾专政时期,他的革命理论、对财产的平均主义思想等常常被雅各宾 派所援引。
关于马布里及其著作在革命时期的作用,还可以从《导报》(Moniteur)的报导中找到 根据。1789年底,这家报纸刊登了一则关于出版二卷集《马布里和孔狄亚克的精神》的 简讯,半年后,这家教派又提到了马布里为法国大革命的声誉作出的贡献。一位马布里 的追随者阿尔努(Arovx)用无可辩驳的理由提到,在道义上有谁能同马布里相提并论?对 马布里的评价在1795年达到高峰。旧历6月12日,两位请愿者要求把马布里的遗体从修 道院迁送到贤人庙。证明他在道义上的无可指控和民族精神的意义。虽然,此举未成, 但也可见人们对这位思想家的崇敬之情。大革命时期人们制作马布里的肖像加以出售, 生意兴隆;在革命要塞,人们把他的塑像奉为圣物随身携带,并炫耀自豪;马布里的出 生地格勒诺布尔市用他们这位名人的名字命名了一条街道;马布里还被作为戏剧的主角 搬上舞台;1793年他与卢梭、伏尔泰的塑像进入了图尔(Touns)大教堂圣像行列,在一 幅画中,他与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富兰克林及米拉波并立在一起,这也说明他被 认为是当时的伟人之一。
马布里对大革命各个时期的影响及其历史作用也是巨大的。
在“贵族反叛”时期,马布里是一位非常受瞩目的政治家,人们常常援引他的《法国 史释论》第一部分的历史证据,尤其是1788年出版的该书第二部分,是许多关心立宪政 治的法国人的教材,也是拉博·圣艾蒂安(Rabaud Saint-Etienne)的教理书,塔尔热(T anget)为了创立某些宪法原则,如“宪法修改权”、“主权在法律与事实上的区别”也 曾引用过马布里的观点。一些人把马布里视为“君主立宪派”,另一些人把他认为是使 “君主政体的全部因素让位于“共和宪法”的宪法派。图雷(Thounet)似乎受马布里影 响最深,他说马布里是当时的权威,马布里使他在查理大帝身上看到了立宪君主的模型 。《法国史评论》已使政府感到严重的威胁。
革命初期,马布里仍可堪称为最有影响的政治家。他的功绩在于很早就提出按照第三 等级的利益召开全国三级会议的思想。人们认为他在这方面的思想要比孟德斯鸠更现实 、更有成效。格鲁韦尔(Gnouvelle)明确地说:“马布里虽然不如孟德斯鸠那么受人夸 奖,那么显赫,但他却可能更为勇敢,更于人有益。他丝毫不吹捧我们政治上的弊病。 因此他并不认为这些弊病是不可救药的,他既提出苦涩的指责,又指出令人宽慰的预言 ,使人重新想起在我们的编年史里和记忆中沉睡已久的全国三级会议”。(注:《马布 里选集》,巴黎,1975年,第11页,第13页。)
在这个时期里,人们乐意援引他的关于民主立宪改革的建议。许多司法问题的讨论诸 如人民主权,宪法性法律和普通法律的区别,现代国家中民众代表的必要性以及反抗权 等都是以马布里著作为依据的。
在讨论社会问题时,马布里的著作常被人提及。前吕松司铎,他的遗嘱执行人之一穆 斯尼埃(MonWnien)在1790年12月25日的一次演讲中称他为“现代欧洲第一位政治家”。 一位居住在巴黎的德国观察家把他视为与卢梭、雷纳尔(Raynal)齐名的大革命时期的理 念学者。他写道:“卢梭、马布里和雷纳尔的作品在人们的头脑里传播只需一丝自由就 可开花结果……”巴纳夫曾多次引用马布里关于权力的思想。拉博·圣艾蒂安证实马布 里在大革命时颇享盛名。一位反动的议员莫里(Mausy)教士当时还在宣扬封建宪法,他 遭到的是这样的回答:“去读读马布里的书吧!”(注:参见议会档案,巴黎,第16卷, 第377页。)
在“社会俱乐部(小组)”编辑的《铁嘴》杂志上也有这位作者的许多语录。在这家杂 志上人们可以看到“导致巴贝夫的平等派密谋并由此引起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这家 杂志的编辑是福歇(Fauchet)和扎克·鲁(J.Roux)。同样有趣的是在欢庆“平民宗教” 和“理智祭祀”的最初几个节日里,马布里还被选为象征性的人物。在布洛涅丛林里, 一些爱国年轻妇女在祭祖宗时,桌上还放着卢梭、马布里、富林克林等人的半身像,似 乎这些伟人在主持着节日活动。
在吉伦特派统治时期,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德穆兰(Desmoulins)就 是根据马布里的观点指出革命还应进入另一个阶段,即民主阶段。他说:“请您们来判 断:当推动自由运动沿着马布里和卢梭开创的道路上向前发展的冲击力是如此强大的时 候,这辆车是否还在舆论的坡道上走着。”(注:《马布里选集》,巴黎,1975年,第1 1页,第13页。)
共和历三年,1793年1月3日,J.P拉博向他的那些开始感到疲倦的战友提议从福西翁的 著作中获得新的勇气。他说:“在他的著作里您们可以从对斯巴达人严肃刻苦的品行的 描绘中学会怎样创造共和政体;从他对雅典衰亡的描绘中懂得共和政权又是怎样毁灭的 ……我们召开这次会议是为了读马布里的著作。进入共和事业时,我们应当读的还是他 的著作。”(注:派克:《古代崇拜和法国大革命》(The Cult of antiqnity and the Fnench Revolutionanies),芝加哥,1937年,第121页。)
布里索对马布里赞不绝口,他说:“头脑清晰,意志坚定,有独到之见,这就是马布 里的优点”。德穆兰说:“在这一时期里,许多知识分子始终受着卢梭和马布里的影响 。此外,阿尔努和穆斯尼埃合编的马布里全集还于共和历三年芽月三日递交国民公会阅 读。(注:参见《导报》,巴黎,第24卷,第135页。)
在革命民主专政时期,马布里对雅各宾派的影响尤其对罗伯斯比尔等人的影响很深。 罗伯斯比尔所主张的政治民主,社会民主,革命民主措施,包括罗伯斯比尔所提倡的新 人权思想,对大资本的限制,对社会弱势力的扶贫思想,对重农学派的批判,对屯积居 奇,对谷物的垄断卖买采取严厉打击的做法,不仅受到卢梭的思想的影响,而且有的直 接来源于马布里,尤其是对重农学派的批判,对谷物无限制的自由贸易的批判,不仅在 内容上受马布里很深的影响,就连词句上也是非常相似的。例如:罗伯斯比尔说:“一 个人是否有能力去购买一套高价衣服,这并不是紧要的事,但一个人一定得设法为他的 子女和他自己买回面包来充饥。所以,可以准许商人把一些用于满足人们的奢侈和虚荣 欲望的商品储藏在仓库里待价而沽,但他没有理由在他的邻居饿得快死的时候还把大量 小麦积存不售。”(注:参见陈崇武:《罗伯斯比尔评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 9年,第232页。)再看马布里是怎样说的?他说:“简单的理智告诉我,我所有的需要并 没有比我们吃的需要那样迫切,那样经常,那样每天不可缺少的了。如果我的衣服,我 的衬衫等……不顶用了,我有时间等待。但是我不能不吃面包来过上一天而不会有死神 在眼前出现。”(注:弗洛朗斯·戈蒂埃:《从马布里到罗伯斯比尔——一个平均主义 的经济纲领》,《法国史通讯》,第9期,第22页。)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马布里对罗伯斯 比尔深刻影响的一斑。
人们也可以看到马布里对巴贝夫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巴贝夫既从摩莱里的著作中 ,也从马布里的作品中吸取了大量的养料。俄国著名巴贝夫专家达林特别指出:巴贝夫 是在马布里的作品中找到“完全平等”这个词的,这一点也不夸大。
对马布里在大革命的各个时期里所起到影响的概述可以看出马布里的哲学、政治、社 会观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及影响着社会各种不同的思潮、不同阶级和人物。它所起的作用 是极其重要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马布里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所以有人 说马布里是“法国大革命之父”,在我看来这并没有言过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