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世界现代史研究的新视域与教学改革创新(笔谈)
“全球史观”和世界史研究
王玮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4年07期
【原文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01期第32~39页
【英文标题】The New Visual Field of the Current History of the World Study and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Talks on paper)
【作者简介】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山东济南250014
    王玮(1945—),男,天津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内容提要】There has been extraordinary relation betwen the current world history study in China and the current world history teaching and teaching materials compiling of colleges.For recent years this inter relation has been prominent.This set of paper compiled by us is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this ques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Based on“global outlook of history”and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main 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history.prof,Wang Wei puts forwand the new division method of modern and current world history periods and describes them in respect to their basical contents and features in different stages.Combining with the new results achieved by the history field of our county in recent years explains his own views that how the current world history teaching materials grasp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world integral movement with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Combining with the present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of the current world history teaching materials,prof.Li Shian expounds the question about the future teaching materi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on every side which has quite strong pra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关 键 词】世界现代史/全球史观/研究/教材/教学Current history of the world/global outlook of history/study/teaching material/teaching
【编 者 按】中国的世界现代史研究活动与高校的世界现代史教学及教材编写工作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近年来这种互动关系尤为凸现。本期编排的一组文章就是试图从不同角度探讨世界现代史研究的深化与教学、教材改革问题。王玮教授基于“全球史观”,通过分析世界历史发展主线,提出世界近代和现代史新的分期法,并就不同阶段基本内容与特征进行了描述;郑寅达教授结合近年来我国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对世界现代史教材如何把握世界整体性运动与多样化发展的有机结合阐明了自己的见解;李世安教授结合当前世界现代史教材建设状况,就未来的教材改革和创新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K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04)01-0032-08
    新中国的世界史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世代。第一代世界史学以阶级斗争和政治兴替作为历史发展主线来解释世界现代史,这是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史的最初尝试。但是,就作为一种世界观和历史观来说,阶级斗争史观是有缺陷的。阶级斗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很难涵盖世界史发展进程的全部内容。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进程,应当用属于中长时段的历史现象作为世界历史分期断限的界标,而第一代史学几乎都是用属于短时段的政治事件作为界标的。近年来兴起的第二代世界史学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作为发展主线,在历史断限方面稍有改善,能采用社会经济发展这样的属于中长时段的现象作为界标。但是,仍具有如下缺陷:第一,经济形态无法科学地说明整个世界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规律;第二,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社会发展程度和水平极不平衡,进行历史分期时,无法将整个世界的社会经济形态一刀切齐,同一个时期,欧洲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而地球上的某些地区则可能仍停留在前资本主义社会。
    近几年来,又有学者倡导用“整体史”或“全球史”的观点来书写世界史,试图从“由分散到整体发展”的角度探究世界史的规律,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可以说,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观”正在形成,第三代世界史学正在浮出水面。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人们世界的观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世界在人们的眼中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地球村”的概念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因此,树立反映世界的“全球化”趋势的世界观,即“全球史观”,已经成为世界史学科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全球史观”不是一种单一的和固定不变的史学观点,下面就“全球史观”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认识。
    1
    有史以来,随着生产空间的拓展、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手段的改进,人们之间的各种交往也在不断扩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商品交换不断在扩张,人类各种文明也因辐射范围的加大而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冲突和交融。尤其是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以来,东、西两半球开始互相连接,从而启动了全球一体化的漫长进程。以后,随着一次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一体化进程的步伐也越来越迅速。19世纪末,帝国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资本主义世界的统一市场基本形成,人类历史在由分散到聚合的进程中迈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到20世纪末,第三次科技革命引发了更新一轮的一体化高潮,其结果便是冷战的终结,以“开放”与“和谐”为主题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推动力是世界性的科技和工业革命,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内在本质,决定着历史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历史发展的不可阻挡的主导潮流。
    另一方面,历史的每一步发展又需要人类付出一定的代价,全球一体化进程又必然伴随着形形色色的不合理的秩序、不平等的关系和不公平的规则,诸如近代资本主义对弱小民族的殖民征服和殖民统治,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国际贸易中不公平的规则和不平等的关系,国际政治中以强凌弱、以大压小、以富掠贫的霸权行径,以及种族和文化上的种种歧视等,都是世界秩序不合理的具体表现。历史上层出不穷的被压迫民族争取自决权利的运动、被压迫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国际范围内发展中国家争取平等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呼声以及世界各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努力,便是上述各种不合理所激发的反应。这些斗争破坏了现存的国际秩序,动摇和分裂了既定的国际结构,它们体现了人类内部的隔膜、对抗、冲突甚至战争,拉大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因而是一种与全球一体化相悖的裂变趋势。但是,这些斗争又表达了世界人民争取实现公平的世界秩序的愿望和信念,它们有助于纠正人们之间不道德、非正义、无理性的行为和关系,理顺世界运行的秩序,从而使全球一体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得到不断优化,促进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在更高层次上展开,同样体现出历史的进步性。
    世界结构走向一体化以及国际秩序和规则的合理化共同组成了世界历史向前发展的两条线索,它们之间互相制约平衡、交错互动,使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动态性、曲折性、周期性和阶段性。
    以上对世界历史发展线索的总体表述,基本上做到了“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1](P54),也就是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把历史放进全球大视野中,探寻世界历史的发展大势,确定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全方位地分析近代和现代世界的结构格局及其运行规律。
    2
    基于以上对历史发展主线的概括,我们对世界史的历史分期和主要内容做出如下划定和说明:
    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定于15~16世纪之交。这一时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是世界由封闭隔绝的古代中世纪迈入近代文明的历史之门。始于15世纪末的新航路的开辟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实现了欧、亚、美大陆文明的全球性交汇,引发了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我们之所以没有把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标志,原因有三:第一,资本主义在萌芽时期很难说是一种世界现象,它作为在西欧的个别国家出现的新曙光,只是照射到西欧的一隅之地;第二,资本主义当时在世界范围内还远远不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形态,还没有达到领导世界潮流的历史地位;第三,以资本主义作为划时代的标志,等于把西欧之外的广大地区和民族排斥在世界潮流之外,这样就忽略和贬低了它们在世界历史中的参与作用。
    我们同样根据世界格局的分合聚散的大势来确定世界近代史内部的分期标志。大体上说,15~16世界之交到18~19世纪之交为第一个阶段,东西半球被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大潮裹挟到一起,开始了世界的整合过程,虽然资本主义的全球市场还未出现,殖民体系内部还保持着中古末期重商主义的保护主义壁垒,但是,世界的整合态势毕竟在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框架下开始形成。此后到19世纪70年代初为第二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一体化的新高潮,另一方面,美国革命以及随后的拉丁美洲革命改变了世界的总面貌,以往西欧统治世界的格局开始分裂,一个崭新的、以共和制为主体的美洲体系从欧洲体系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两大政治体系并存的世界新格局。此后到19~20世纪之交为第三阶段,第二次科技和工业革命引发的更新一轮的一体化高潮是这一阶段的主题,随着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和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瓜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并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思潮方面,19世纪后半期,牛顿古典力学体系和黑格尔的绝对主义哲学体系的地位发生了动摇,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帝国主义的出现也带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和危机,无产阶级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人民群众争取改革和民主的斗争汇合成冲击资本主义的洪流。另外,欧洲的均势结构由于德国的统一和崛起而崩溃,以集团政治的形式出现的松散的两极结构在欧洲出现;欧洲的世界地位急剧下跌,美国开始积极介入世界事务,一跃登上世界大国的地位,准备实现旨在海外扩张的“新天定命运”。德国和日本作为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积极参与对世界的瓜分。旧殖民主义体系产生分裂,“门户开放”式的新殖民主义体系正在酝酿。至此,一个新的现代化的世界文明即将到来。
    3
    我们把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定位在19~20世纪之交,其标志是以“门户开放”为内容的世界理念和原则的出现。
    传统的世界史教材对“门户开放”并没有给予很高的历史定位,只把它看作是美国针对中国的具体政策。“门户开放”作为一种思想原则,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后来发展成为关于世界秩序和结构的一种自由主义理念。到19~20世纪之交上升为国家的基本政策,这表明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内涵的转换,即封闭、垄断、地域性切割的旧殖民主义体系被一个开放的、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无形的新型殖民主义体系所代替。门户开放原则的核心内容是:第一,不提倡以武力征服的方式从空间上对殖民地实行分割和独占,主张以经济和文化扩张为先导,建立“无边界”的殖民体系;第二,不提倡对殖民地实行直接统治,主张保留殖民地原有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第三,反对垄断式的保护主义,主张实行“公平”的自由贸易竞争。以“门户开放”为内容的新殖民主义是一种强权政策,体现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不合理和不平等,但它也反映了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趋势,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标志着一体化进程跃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一体化”只有与“门户开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可使之具有真正的内涵。全球一体化的基础是遍及世界的商品流通和其他商品活动的自由化,而开放门户保证了商品流通能在没有任何壁垒和歧视的条件下自由进行。一体化离不开商品流通,也离不开门户开放的市场秩序,因此,“门户开放”为世界现代史的开始树立了一块历史界碑,世界历史就是这样穿过洞开的门户进入到它的现代时期。
    世界现代百年史以20世纪40~50年代之际为界标划分为两个时期。
    在第一个时期的早期阶段,世界的聚合与碎裂两种趋势都在强烈地表现着自己的存在。一方面,随着新的科技革命和帝国主义运动的深入开展,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以及各国间经济联系迅速增强和扩大,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导致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亚非拉广大地区完全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漩涡中去,旧殖民主义体系已彻底崩溃,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建构已经完成。国际政治格局中,操纵国际事务的大国(“极”)的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两极结构正在逐步酝酿。另一方面,与上述国际化、集中化、一体化相伴随的却是特殊化、多样化和分裂化。表现为:欧美强国由于各自的特殊性而形成了不同的帝国主义模式;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使欧洲的世界地位大大跌落,美国在远东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日本作为东亚崛起的力量打败了欧洲大国俄国,打破了欧洲不可战胜的神话,给欧洲以外的民族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创造了机会;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世界资本主义的链条最薄弱的一环被撕开了。总之,现代史之初,世界正处于剧烈震荡的历史关头,一切矛盾和冲突异常尖锐和复杂,其根源就在于世界的聚合和离散共存于一体,正往更高层次提升的一体化进程与更加严重的裂变趋势发生了碰撞。把人类的生死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的竟然是一场代表着人类大分裂的世界大战。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第二阶段是以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作为开端的。这两次会议的使命,并不能理解为只是“分赃”,它们更是国际上各种力量在战争的动荡破坏之后的重建和调整。会议建立的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两大核心,一是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二是建立在“门户开放”原则基础上的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均势。整个体系的中心任务就是保持资本主义世界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体化是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框架内实现的。另一方面,俄国苏维埃政权已经巩固,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态势从此形成。受其影响,欧洲发生了一场革命风暴,第三国际的建立说明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正在加强。亚洲睡狮开始觉醒,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的深渊。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不断加剧,法西斯作为一股世界潮流在欧亚泛滥,资本主义世界在政治上开始分化,新的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世界现代史的第二个时期与冷战的历史在时间上互相吻合,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
    关于冷战的历史根源,如果透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价值观念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对抗和竞争,实际上是体现了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世界秩序构想所赖以产生的原则基础的认定和选择的不同。具体来说,二战后敌对状态的产生源于两种原则——门户开放原则和势力范围原则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从这一认识出发可以对冷战的本质、冷战的历史地位、冷战的发展动向和冷战的结局有更加深刻的理解[2]。冷战的历史大体上以70年代初和80年代末为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冷战的开始和激烈阶段,第二阶段为冷战的激烈和缓和交替进行的阶段,第三阶段为冷战的谈话和终结阶段。下面对冷战与世界发展的几个问题作些粗略讨论。
    第一,战后的世界潮流。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迅猛到来,世界一体化运动已经上升到全球化的层次,面对这一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另一方面,世界的碎裂化趋势仍然存在,与过去不同的是,除了世界人民仍然面对着世界秩序合理化运动这一因素之外,人们(包括发达国家)日趋强烈的“寻根”意识和对本土文化的诉求同样成为导致世界文化多样化和世界政治碎裂化的重要原因。两种运动的交互作用,造成整个世界的各个部分既息息相关、互相依存,又格格不入、互相竞争。
    第二,遏制政策评价。美国的“遏制”政策实际上是对其一贯主张的开放原则的背离。当时的国际政治现实使美国政府不得不部分地放弃美国旨在称霸世界的门户开放的蓝图,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以来形成的对美国建立世界霸权非常有利的时机,默认并屈从了世界上划分势力范围的要求,陷于同苏联争夺势力范围的较量。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由合作转为对抗,由开放转为遏制,最终陷入势力范围之争的泥潭不能自拔。这种倒退就奠定了美国对外政策的悲剧结局。
    第三,虽然美国的遏制政策体现了一种政策原则的倒退,但是,它在其控制下的西方世界内仍然在按照自己的传统原则构筑开放型的机制。相比之下,苏联在东欧实行的是高筑壁垒、建立排他性封闭体制的政策。这就造成东西方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面貌。一方面是正在走向一体化的西欧,另一方面是经济上陷入僵化和停滞、政治上缺少民主和活力的苏东集团。这就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最为本质和最为深层的原因。当今的世界潮流是一体化和全球化,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如果一意地在构筑壁垒,挖掘鸿沟,就会被时代的列车甩在后面。
    第四,冷战并不是历史的“谬误”或人们对现实的“错觉”,冷战不能被简单地视为对历史的“阻滞”。冷战毕竟是存在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的历史现实,它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占据着一定的历史地位。具体地说,冷战是二战后国际势力对比条件下的惟一可行的选择;冷战以一个“两极”结构代替了以往的“多极”结果,体现了历史的进步;冷战改变了过去的已经失去合理性的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使一体化第一次在全球舞台上广泛展开;冷战在一定意义上制约了大规模战争的发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冷战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不只是互不相容的,事实上,二战后“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正是在冷战的框架中展开的。
    第五,全球的整合与全球的分裂并存,统一的“地球村”不排斥多样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近代先后出现了欧洲体系和美洲体系,现代又出现了亚洲体系,二战后,由于非洲大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促使亚非拉民族运动融合成为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是全球分裂运动的产物,是争取世界秩序不断合理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是从另一角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以上仅是对世界近现代史的一般性扫描,如何运用新的世界史观重新编纂世界历史,还需要对历史作具体的、甚至是微观的研究,需要历史学家付出大量的辛勤工作。
    收稿日期:2003-10-24


【参考文献】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卷[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王玮.论冷战的历史根源[J].世界历史,2002,(2).^

返回2004年07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