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
中国世界近代史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杨和平/李健

【专题名称】世界史
【专 题 号】K5
【复印期号】2003年10期
【原文出处】《世界历史》(京)2003年04期第113~116页
【作者简介】杨和平/李健,均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2003年4月14—16日,中国世界近代史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师范大学(原四川 师范学院)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各高等院校、新闻出版机构近40家单位60 余位学者云集四川南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作为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由 于学者的广泛参与、学术交流的深入以及会议组织的严谨、服务到位和东道主西华师范 大学的鼎力支持,可谓非常成功,受到了学会主管部门、与会学者的一致好评,被誉为 学会年会的“南充模式”。
    会议期间,与会者主要围绕以下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一、开拓世界近代史研究的新领域
    四川大学何平教授倡议加强比较历史学研究。他在以《比较历史学与世界近现代史研 究》为题的论文中认为,在西方学术界,比较历史学早已在学术界站稳了脚跟,而我国 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比较历史学派,比较史学也未被建立成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对 “西方比较史学的发展”和“历史与文化比较研究的目的、意义、概念和方法”进行介 绍和分析之后,何平教授认为,在同其他早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的历史的比较中,我们 会对中国当代的历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河南大学阎照祥教授认为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必须拓展研究领域,必须创新才能与国际 接轨。国外的一些研究课题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中国要在国际史学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除继续细致、踏实的做好基础研究之外,对外语的掌握已成为史学工作者的燃眉之急 ,已成为世界历史研究和对外交流的瓶颈。世界近代史研究的拓展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 手:(1)内容,注重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科技、文化等多学科的交叉运用,要求 从业人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结构;(2)研究方法,要从多角度去观察研究问题;(3) 读者,应使世界史研究的成果普及开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俞金尧研究员从史学理论的角度表达了对于历史学创 新的看法。他说,对于已经迈进21世纪的中国来说,史学的创新工作应该有三个基本的 方面。一是理论的创新,这是史学创新的根本。面对当今世界令人目不暇接的理论,如 现代化理论、后现代理论、全球化理论等,从借鉴和利用的角度讲,理论的创新并没有 太大的困难,难的是对现有理论的发展,尤其是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得到正确的理 解和认识,实现与时俱进。二是拓展新的历史研究领域,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扩大或转 变研究的对象,在过去的历史学中没有位置的人、事、物,现在会变得重要起来。这些 研究应当成为史学新的增长点和兴奋点。三是学科交叉,对其他学科持开放的态度。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徐奉臻教授从开拓新领域的角度,提出加强科技 史的研究。她提交的论文《技术史:重构世界史的新学术生长点》可谓本次会议的一大 亮点。她指出,技术史是世界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技术史的世界史是不完整的世界 史。以技术史为新的学术增长点,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史固有内涵的必然外延 。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承继性和延续性等特征,为世界史以技术史为新学术生长 点留下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二、世界近代史分期及教学问题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郑州大学的许永璋教授、于兆兴副教授提交了一份发言 提纲,《再谈世界近代史的定义问题》。他们认为,把世界近代史界定为“资本主义时 代的历史”是不确切的。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从古到今经历三个时代,即农业经 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近代史就是工业社会的历史。18世纪60年 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是划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界标,可以作为工业社会的起 点。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划分工业经济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界标 ,可以作为工业社会的终点。因此,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可以确定在18世纪60年代,下限 则可以确定在20世纪40年代。
    天津师范大学李节传教授也认为,世界近代史教学的主线应该是工业社会的兴起和成 长。国内现在广泛采用的吴于廑、齐世荣主张的世界近代史的断限,以1500年和1900年 分别作为近代世界史的起始和结束年代,但李节传教授主张以176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前 后阶段的分界线,不同意吴、齐本以1776年为界的划分。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俞金尧研究员发表了不同意见。他仍然坚持,世界近 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甚至20世纪的世界历史也属于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社会 主义运动的历史也只有放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才可得到更好的解释,并说 明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世界近代史的本质还是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离开这一点, 近代史上的很多内容就说不清楚。现在的全球化是与16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时代一脉相 承的,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资本的全球化,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强调世界从分散到整体,这种说法似乎没有错,但只抓住 了表面现象,因为这只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所造成的后果之一。至于近代与现代之分只要 真正抛弃意识形态思维,这个问题本身也就不应该存在。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教学问题,东北师范大学董小川教授拟出了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将要 面对的11个大类25个理论问题,强调了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理论修养 的重要性。河北师范大学马生祥教授提出,世界近代史的核心是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 社会;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适宜作科研的北斗,不宜作高校教材。
    三、世界近现代史的其他问题
    由于各位代表关注的视点的不同,大会关于这一主题的讨论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关于近代英国史,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朱正梅教授指出了英国农业革命研究存在的 几个问题:(1)英国农业革命发生时间多样说;(2)英国农业革命含义与标志的理解不一 ;(3)英国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关系的不确定;(4)英国农业革命后果研究的欠缺。河北 大学城市学院张家唐教授提交的《简论英国清教运动中的反腐倡廉活动》的论文指出,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之所以能够利用清教组织、动员广大下层民众和他们一起反封建,就 在于清教中强调了反腐倡廉的思想。英国各阶层人民正是在反腐倡廉的口号下达成共识 ,形成了一股反国教、反封建的巨大洪流,才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和贵族 的联合专政。河南大学阎照祥教授提出,国内学术界关于近代英国政体的表述——“君 主立宪制”,按照政治学的观点去判断,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在历史学者的视野中, 仅用“君主立宪制”的名号去称谓,还显得笼统了些,它虽然较直观地展露了立法机构 议会对君主的制约关系,却未显示出议会的主要阶级属性和不列颠贵族在其中的作用。 他还强调对在英国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贵族群体进行认真的考察。四川师范大学 周小粒副教授提交的论文是《论阿富汗人民第一次抗英战争(1839—1842年)》。文章认 为,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英国殖民主义者对阿富汗发动了第一次侵略战争,阿富汗人 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本次战争极大地鼓舞了亚洲各国人民反殖民 主义的斗志,直接推动了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爆发。渝西学院政法与经管系副教授 杨洪贵研究了詹姆斯·库克远航问题。指出,詹姆斯·库克在1768年至1799年间带领一 批探险家和科学家完成三次远航,足迹遍布当时未知的太平洋海域。较之以往,库克远 航具有明显的科学特征,并在地理学、生物学、人类学以及疾病预防等方面取得一系列 科学成就。
    关于近代法国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丽副编审就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前 期教育世俗化问题做了发言。她认为,通过19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法国完成了从封 建教育体制向现代教育体制的过渡,建立起初等教育体制——双轨制;改革将信仰和知 识两个领域彻底分开,学校教育不再以宗教教理的学习为主。但这一时期的教育更多地 是灌输共和思想。湖南师范大学曹英老师就路易十四的文化政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路 易十四在政治上是绝对专制主义的,但在文化上却主要奉行扶植政策,通过支持和鼓励 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17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化的繁荣与兴盛。但同时,他对政治目的 的过分强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文学艺术的纯洁性和创造性,限制了文化的独立发展 。
    关于近代美国史,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周钢教授研究了“镀金时代美国西部牧区的资 本流入”问题。他的结论是,东部和欧洲资本投资的高峰期与美国西部牧区繁荣期相吻 合;美国东部和欧洲的投资对美国西部牧区的开发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东部和欧洲 投资者对美国西部牧区的投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功利性和投机性。山东师范大学历史 系陈海宏教授在研究美国海军战略思想的演变后认为,英国在争夺北美大陆控制权的斗 争中,建立强大海军的思想就已经萌生。直到罗斯福统治时期,美国才建立了“大海军 ”,打破了英国对世界海洋近200年的垄断,为美国确立其世界霸权奠定了基础。南昌 大学历史系张德敬副教授研究了美国早期高等教育的两个问题:(1)创办大学的法人资 格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法律依据问题;(2)宗教信仰问题。作者认为,在18世纪的美国 ,由于宗教热忱和宗教教派的繁多,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高等教育,而且产生了意 想不到的和自然形成的宗教信仰自由,而信仰自由又非常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 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
    关于近代德国史,华中师范大学邢来顺教授探讨了德意志帝国主义时期科技发展问题 ,认为德意志帝国主义时期工业的高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有密切关系。这一时 期德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在于实用科技的大规模开发以及基础研究的领先水平。而德国科 学技术的这种巨大成就主要受益于一套完整、科学的多层次科学体系。德国工业化的一 个突出特点就是科学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同步性。郑州大学许永璋教授认为德国经验最值 得总结的地方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成果在未投入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河北师范大学马生祥教授将法国同德国相比较,认为法国的科技成果往往停留在实验室 ,而德国注重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哈尔滨师范大学于春苓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施兴和 教授均先后就注重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引伸而出的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 的关系问题作了发言。
    关于近代意大利史,北京大学张雄博士的论文题目是《19世纪意大利的铁路建设与工 业化》。文章利用丰富的资料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铁路建设的兴起、铁路建设的 阶段、铁路的管理以及对工业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四川师范学院孙艳老 师研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问题,认为,文艺复兴 时期的佛罗伦萨,教会的改革和世俗社会中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的影响都未能从根 本上改变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屈从地位,但同时,确实又有所改变,在服从父亲和丈夫 权威的前提下,妻子和母亲受到尊敬,对丈夫依附的纽带开始松弛,妇女自立意识和男 女平等观念得以潜滋暗长,从而为婚姻家庭关系的重构和妇女地位的抬升创造了条件。
    关于近代葡萄牙的对外扩张,武汉大学张德明副教授提交了一篇题为《16世纪葡萄牙 在亚太地区扩张活动性质新探》的论文,提出并论证了这样一种看法:16世纪葡萄牙在 亚太地区的扩张活动——寻求香料贸易垄断权和传播基督教——的性质是基督教与伊斯 兰教的文明冲突,实质是葡萄牙对亚太地区的殖民侵略。16世纪,两教对财富的争夺已 居第一位。这是两教冲突日趋世俗化(争夺物质利益)的转折点。
    杭州师范学院李冈原副教授和张慆研究了近代马来西亚华人宗教问题,认为在马来西 亚近现代史上,华人宗教曾经成为早期华人克服自然的险恶和对抗殖民统治压迫的强大 的精神支柱,还曾对华人社会的经济、文教、慈善业,甚至对中国的辛亥革命发挥过积 极有效的作用,当然也极大推动了马来西亚乃至亚洲的现代化进程。
    此外,西华师范大学杨和平教授提交了《维也纳体制及其瓦解》一文。文章认为,维 也纳体制是19世纪欧洲和平得以维系的基本条件;维也纳体制及其均势结构持续存在的 基础在于欧洲对世界的统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一系列变数的冲击最终导致 维也纳体制不可避免地走向瓦解。云南大学唐敏教授研究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 原因。于春苓教授提出了“对主权理论的历史性再思考”的问题。她认为,必须以历史 的观点审视主权理论在当代的功能及其意义;在全球化形势下,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实践 国家主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把握主权观念的发展。东道主西华师范大学世界史 专业的10位研究生除承担繁重的会务工作以外,每人也都提交了一篇论文。



返回2003年10期目录